首页成语词典一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只列出前 100 个一的成语
成语解释出处
yī lín piàn jiǎ一鳞片甲见“一鳞半甲”。清·赵翼《题黄陶庵手书诗册》诗:“呜呼公已骑箕去,故纸残零亦何有。一鳞片甲乃幸存,其字其诗遂不朽。”
yī jiè zhī shì一介之士①一个微末的士人。②忠心正直的人。汉·赵晔《吴越春秋·勾践入臣外传》:“彼越王者一节之人,范蠡一介之士。”
yī juě bù xīng一蹶不兴见“一蹶不振”。孙中山《兴中会章程》:“乃以庸奴误国,涂毒苍生,一蹶不兴,如斯之极。”
dǎo dǎ yī wǎ倒打一瓦犹言倒打一耙。老舍《骆驼祥子》七:“先生并没说什么呀,你别先倒打一瓦!”
yī wén rú mìng一文如命见“一钱如命”。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五十二回:“此人有个毛病,啬细非常,一文如命。”
yī jiàn zhōng qíng一见锺情①指男女之间一见面即产生爱情。②借指对人或事物一看见就发生了很深的感情。
yī wén mò míng一文莫名名:占有。一个钱都没有。形容非常贫困。巴金《谈<憩园>》:“不过我虽然一文莫名靠稿费生活,却不能不说自己不是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所以我会由五叔的死想出了一个杨老三的故事。”
yī piàn zhì chéng一片至诚至诚:极端的诚心。一片极端的诚心。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一回:“圣人望下一看,见他正是服官从政的年纪,脸上一团正气,胸中自然是一片至诚。”
yī bǎ sǐ ná一把死拿比喻因循守旧,不肯变通。老舍《骆驼祥子》八:“祥子没说什么,等高妈走了,对自己点了点头,似乎是承认自己的一把死拿值得佩服,心中怪高兴的。”
yī zhì yú sī一至于斯同“一至于此”。南朝·梁·任昉《为齐明帝让宣城郡公表》:“家国之事,一至于斯。非臣之尤,谁任其咎!”
yī sī liǎng qì一丝两气形容人呼吸微弱,将要断气的样子。元 岳伯川《铁拐李》第三折:“我才离了三朝五日,儿也这其间哭的你一丝两气。”
yī wú shì chù一无是处是:对,正确。没有一点儿对的或好的地方。宋 欧阳修《与王懿敏公》:“事与心违,无一是处,未知何日遂得释然。”
yī tǔ wéi kuài一吐为快尽情说出要说的话而感到畅快。谌容《真真假假》:“仿佛全是他积郁在胸中多时的由衷之言,今日终于得以一吐为快。”
yī fū dāng guān,wàn fū mò kāi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意思是山势又高又险,一个人把着关口,一万个人也打不进来。形容地势十分险要。唐 李白《蜀道难》诗:“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bīng hòu sān chǐ,fēi yī rì zhī hán冰厚三尺,非一日之寒非:不是;寒:冷。冰冻到三尺厚,不是一天冷造成的。比喻某一种情况的形成,是经过长时间酝酿、积累的结果。东汉·王充《论衡·壮留》:“故夫河冰结合,非一日之寒;积土成山,非斯须之作。”
yī cù kě jǐ一蹴可几同“一蹴而就”。几,近,及。梁启超《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第四章第二节:“天下事非一蹴可几者。”
yī xīn yī fù一心一腹一条心。赵树理《三里湾》十六:“你们那家里不论什么时候都是一心一腹的——也不论公公、婆婆、弟兄们、小姑子,忙起来大家忙,吃起来大家吃,穿起来大家穿,谁也不偏这个不为那个。”
yī yán nán jìn一言难尽一句话难以把意思说尽。表示事情相当曲折复杂。《京本通俗小说 志诚张主管》:“张主管道:‘小夫人如何在这里?’夫人道:‘一言难尽’。”
yī dài wén zōng一代文宗宗:宗师。一个时代为众人所宗仰的文学家。亦作“当世辞宗”、“一代宗匠”、“一代辞宗”。明·郭勋《英烈传》第19回:“他两人真是一代文宗。”
yī zhǐ qiān jīn一纸千金一纸价值千金。极言诗文价值之高。宋·陈师道《题明发高轩过图》诗:“滕王蛱蝶江都马,一纸千金不当价。”
gōng kuī yī kuì功亏一篑(筑九仞高的土山)由于只差一筐土而没有完成。比喻一件事情只差一点而没有成功。《尚书 旅獒》:“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yī bí kǒng chū qì一鼻孔出气同一个鼻孔出气。比喻立场、观点、主张完全一致。清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第一卷:“似此不必学温韦,已与温韦一鼻孔出气。”
yī pán qí一盘棋一个回合的对弈。整个棋盘的势态,比喻各局部之间互相协调,服从全局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38回:“西门庆还把他强死强活拉到李瓶儿房内,下了一盘棋,吃了一回酒。”
yī kuài shí tóu luò dì一块石头落地比喻放了心,再没有顾虑。
yī kuài shí tou luò le dì一块石头落了地比喻放下了心。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十九回:“次后忽然宝玉去了,他两个又是那个光景儿,母子二人心中更明白了,越发一块石头落了地,而且是意外之想,彼此放心,再无别意了。”
yī shēn liǎng tóu一身两头一个人同时有两个主张。比喻无所适从。汉 焦延寿《易林》卷八:“一身两头,近适二家,乱不可治。”
yī fà qiān jūn一发千钧钧:古代重量单位;约等于现在三十斤。千万斤的重量吊在一根头发上;比喻情况万分危急。东汉 班固《汉书 枚乘传》:“夫以一缕之任,系千钧之重,上悬无极之高,下垂不测之渊,虽甚愚之人,犹知哀其将绝也。”
yī cùn chì xīn一寸赤心同“一寸丹心”。宋·陆游《江北庄取米到作饭香甚有感》诗:“飞霜掠面寒压指,一存赤心惟报国。”
yī zú zhī tián一卒之田百顷田地。春秋·鲁·左丘明《国语·晋语》:“无一卒之田。”
yī zuò jìn jīng一坐尽惊谓满座皆惊服。《三国志·魏志·王粲传》:“粲至,年既幼弱,容状短小,一坐尽惊。”
cóng yī yǐ zhōng从一以终从:跟随;终:终身,一辈子。丈夫死了不得再嫁人,也比喻忠臣不事二主。宋·文天祥《刘良臣母哀辞》:“呜呼,全而生这之必全而归之,从一以终兮尚得正,其何悲!”
yī xīn yī lù一心一路犹一心一意。明·冯梦龙《挂枝儿·多心》:“初相交,指望你一心一路;到如今,眼面上做工夫。”
yī gè bàn gè一个半个谓为数甚少。宋·陈亮《水调歌头》词:“尧之都,舜之壤,禹之封;于中应有,一个半个耻臣戎。”明·袁宏道《西湖杂记》:“吾辈粗根浮器,不曾见得一个半个智识,可轻易谈佛法哉?”
yī jiē bàn jí一阶半级阶、级:是封建时代的等级品位。指非常低微的官职。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 勉学》:“或因家世余绪,得一阶半级,便自为足,全忘修学。”
yī fū zhī yǒng一夫之勇犹言匹夫之勇。《三国志·魏志·荀彧传》:“颜良、文丑,一夫之勇耳,可一战而禽也。”
yī yǐ guàn zhī一以贯之用一种学说贯穿一切事物;也有自始至终贯彻到底的意思。先秦 孔子《论语 里仁》:“参乎!吾道一以贯之。”
zhī yī wàn bì知一万毕指理解本质,万事尽通。先秦 庄周《庄子 天地》:“通于一而万事毕。”
yī gān èr jìng一干二净形容非常干净;也表示一点儿也不剩。清 李汝珍《镜花缘》:“他是‘一毛不拔’,我们是‘无毛不拔’,把他拔的一干二净,看他如何?”
yī qióng èr bái一穷二白穷:物质基础差;经济水平低。白:文化、科学落后。形容经济、文化科学水平低;不发达。毛泽东《论十大关系》:“我曾经说过,我们一为\'穷\',二为\'白\'。\'穷\'就是没有多少工业,农业也不发达。\'白\'就是一张白纸,文化水平、科学水平都不高。
yī jiàn rú jiù一见如旧初次见面就情投意合,如同老朋友一样。《新唐书·房玄龄传》:“太宗以敦煌公徇渭北,策杖上谒军门,一见如旧。”
bù kān yī jī不堪一击不堪:经不起。经不起一打。形容十分脆弱。有时也指文章的论点不严密;经不起反驳。王安忆《命运交响曲》:“我太响,心里却在大声地嚷:你的想法太不堪一击了!”
yī qián rú mìng一钱如命一个钱看得象性命那样重。比喻极端吝啬。清 钱泳《履园丛话 报应 刻薄》:“其治家也,事事亲裁,不经奴婢,而一钱如命,恐人侵蚀,不利于己也。”
yī xīn wéi gōng一心为公一心:专心,全心全意。专心一意为公益着想。
yī zhōu yī fàn,dāng sī lái chù bù yì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一口粥,一口饭,都应当想到来得不容易。劝告人们要尊重劳动,爱惜粮食清·朱柏庐《治家格言》:“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nián fù yī nián年复一年一年又一年。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二回:“每逢闲暇,无非敲枰相聚。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也不知人间岁月几何。”
yī bǎi èr shí háng一百二十行犹三百六十行。指各种行业。《宣和遗事》前集:“[微宗等]无日歌欢作乐,遂于宫中内列为市肆,令其宫女卖茶卖酒及一百二十行经纪买卖皆全。”
yī rì zhī yǎ一日之雅雅:交往。指短暂的交往。指交情不深。东汉 班固《汉书 谷永传》:“永斗筲之才,质薄学朽,无一日之雅,左右之介。”
bù míng yī wén不名一文名:占有。一个钱也没有。形容极其贫穷。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十六章:“老兄明白,弟半生书剑飘零,寄食江湖,囊中不名一文。”
yī cháo zhī huàn一朝之患突然发生的祸患。《礼记·檀弓上》:“故君子有终身之忧,而无一朝之患,故忌日不乐。”汉·赵晔《吴越春秋·阖闾内传》:“楚国苦之,群臣皆怨,咸言费无忌谗杀伍奢、白州犁而吴侵境不绝于寇,楚国群臣有一朝之患。”
yī qīng rú shuǐ一清如水形容为官廉洁,不贪污、不受贿。也形容十分清洁。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 苏知县罗衫再合》:“船头上一清如水,郑氏不知利害,径跄上船。”
yī lǎn ér jìn一览而尽一看就全都看到了。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江左地促,不如中国,若使阡陌条畅,则一览而尽,故纡余委曲,若不可测。”
bīng dòng sān chǐ,fēi yī rì zhī hán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比喻一种情况的形成,是经过长时间的积累、酝酿的。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92回:“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yī wán ní fēng hán gǔ guān一丸泥封函谷关丸泥:一点泥,比喻少;封:封闭;关:关隘。用一个小泥丸就能把函谷关封闭。形容地势险要,只要少量兵力就可以把守。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隗嚣传》:“元请以一丸泥为大王东封函谷关,此万世一时也。”
yī xīn yī yì一心一意只有一个心眼儿;没有别的考虑。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杜恕传》:“免为庶人,徙章武郡,是岁嘉平元年。”裴松之注引《杜氏新书》:“故推一心,任一意,直而行之耳。”
zhǐ cǐ yī jiā,bié wú fēn diàn只此一家,别无分店原是一些店铺招揽生意的用语,向顾客表明他没分店,只能在他这一家店里买到某种商品。泛指某种事物只有他那儿有,别处都没有。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群众所接受,所实践,而不是闭门造车,自作聪明,只此一家,别无分店的那种贵族式的所谓‘政治家’。”
xuān xiāo yī shí喧嚣一时喧嚣:叫嚣。叫嚣了很短的时间。指昙花一现的事物。《魏书·韩麒鳞传》:“长矜争之心,恣喧嚣之慢。”
yī tà héng chén一榻横陈形容人在床上横躺着。唐·李商隐《北齐》诗之一:“小莲玉体横陈夜,已报周师入晋阳。”
yī mù sān zhuō fà一沐三捉发沐:洗头;捉:用手攥住。洗一次头要停顿三次。形容渴求贤才,谦恭下士。西汉·司马迁《史记·鲁周公世家》:“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
yī shí zhī quán一时之权暂时的权宜。《韩非子·难一》:“文公之霸也宜哉!既知一时之权,又知万世之利。”《淮南子·人间训》:“文公曰:‘咎犯之言,一时之权也;雍季之言,万世之利也,吾岂可以先一时之权而后万世之利哉!’”
yī mài tóng qì一脉同气谓出于同源。指同胞兄弟姐妹的亲密关系。《醒世姻缘传》引起:“兄弟本是合爹共娘生的,不过分了个先后,原是一脉同气的。”
yī jǔ liǎng biàn一举两便举:做事。做一件事得到两方面的好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15卷:“落得永远快活,且又不担干系,岂非一举两便!”
yī bǎn yī yǎn一板一眼板;眼:民族音乐和戏曲中的节拍;比喻做事有条理;合规矩;不马虎。也比喻做事死板;不知灵活变动。李六如《六十年的变迁》第二卷第九章:“望着季交恕,一板一眼地说。”
yī piān zhī lùn一偏之论偏于一面的议论。宋·朱熹《答沈叔晦书》:“前日务为学而不观书,此固一偏之论。”
yī dēng rú dòu一灯如豆一盏灯只有豆粒大小的火苗。形容灯光昏暗。清·沈复《浮生六记》第一卷:“一灯如豆,罗帐低垂,弓影杯蛇,惊神未定。”
dú yī wú èr独一无二只有这一个;而没有别的可与其相比。形容非常突出。宋 延寿《宗镜录》第31卷:“独一无二,即真解脱。”
jiàn tóu yī xuè剑头一吷剑头:指剑环头小孔;吷:象声词,形容声音微小。比喻言论无足轻重。庄周《庄子 则阳》:“夫吹管也,犹有嗃也;吹剑首者,吷而已矣。尧舜,人之所誉也;道尧舜于戴晋人之前,譬犹一吷也。”
yī zhǎ bā yǎn一眨巴眼方言。一眨眼。老舍《小坡的生日》四:“可惜新年也和别的日子一样,一眨巴眼儿就过去了。”
yī míng jīng rén一鸣惊人比喻平时没有突出的表现;一下子做出惊人的成绩。西汉 司马迁《史记 滑稽列传》:“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yī gù qiān jīn一顾千金顾:看。古之善于相马者伯乐看了马一眼,良马的身价便值千金。比喻得到贤者的推荐而使人或事物身价倍增。三国·魏·曹植《失題(有美一人)》诗:“一顾千金重,何必珠玉钱?”
yī chà èr cuò一差二错可能发生的意外或差错。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117回:“孩子也大了,倘或你父亲有个一差二错,又耽搁住了,或者有个门当户对的来说亲。”
yī lù fēng chén一路风尘形容旅途辛苦。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十六回:“国舅老爷大喜!国舅老爷一路风尘辛苦。小的听见昨日的头起报马来报,说今日大驾归府,略预备了一杯水酒掸尘,不知赐光谬领否?”
yǎn kōng yī shì眼空一世整个时代的人都不放在眼里。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11卷:“腹饱万言,眼空一世。”
chéng yī jǐng bǎi惩一儆百惩:惩罚;警:警戒。处死一个人,借以警戒许多人。东汉 班固《汉书 尹翁归传》:“以一警百,吏民皆服,恐惧改行自新。”
yǒu bǎi hài ér wú yī lì有百害而无一利百害:泛指许多坏处。有许多坏处,没有一点好处。
yī yè zhī qiū一叶知秋看见一片落叶就知道秋天已经来临。比喻由细微的迹象可以预料出事物的发展趋向。西汉 刘安《淮南子 说山川》:“以小明大,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睹瓶中之冰,而知天下之寒。”
yī bù zuò,èr bù xiū一不作,二不休要么不做,做了就索兴做到底。指事情既然做了开头,就索兴做到底。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六回:“索性让我一不作,二不休,见一个杀一个,见两个杀一双,杀个爽快。”
yī rì sān fù一日三复谓在一天之内多次反复玩味。《梁书·何逊传》:“沈约亦爱其文,尝谓逊曰:‘吾每读卿诗,一日三复,犹不能已。’”
yī nián bèi shé yǎo,shí nián pà jǐng shéng一年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比喻在某件事情上吃过苦头,以后一碰到类似的事情就害怕。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一卷:“一年被蛇咬,三年怕草索,说到货物,我就没有胆气了。”
fù zhī yī jù付之一炬付:交给;之:它;炬:火把;一炬:一把火。给它一把火烧光。指用火烧毁。唐 杜牧《阿房宫赋》:“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yī chàng sān tàn一唱三叹原指宗庙的乐曲;一个人唱;三个人赞叹应和。先秦 荀况《荀子 礼论》:“清庙之歌,一倡而三叹也。”
yī sī bù luàn一丝不乱一点也不紊乱。形容布置或收拾得非常整齐。
yī jiè bù qǔ一介不取一介:一粒芥菜子,形容微小。一点儿小东西也不拿。形容廉洁、守法,不是自己应该得到的一点都不要。先秦 孟轲《孟子 万章上》:“一介不以与人,一介不以取诸人。”
yī kǒu sān shé一口三舌比喻唠叨、话多。汉·焦延寿《易林》卷十:“一口三舌,相妨无益。”
yī fā ér bù kě shōu一发而不可收事情一经发生便不能收住。清·王夫之《读通鉴论·隋文帝》:“乱败之及,一发而不可收也。”
cǐ yī shí bǐ yī shí此一时彼一时指时间不同,情况亦异,不能相提并论。语出《孟子 公孙丑下》:“彼一时,此一时也。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
yī rén lì zhì,wàn fū mò duó一人立志,万夫莫夺形容志向坚定,别人很难改变。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五卷:“正是‘一人立志,万夫莫夺。’”
yī zhāo quán zài shǒu,biàn bǎ lìng lái xíng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一旦掌了权,就发号施令,指手画脚。明·顾大典《青衫记·承璀受阃》:“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 ,大小三军,听吾命令。”
yī jǔ sān fǎn一举三反《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后以“一举三反”指善于推理,能由此及彼。《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yǐ yī dāng shí以一当十一个人可抵挡十个人。形容以少胜多;英勇善战。《战国策 齐策一》:“一而当十,十而当百,百而当千。”《史记 项羽本纪》:“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
yī rén xiàng yú,mǎn zuò bù lè一人向隅,满坐不乐指满堂之上,一人不乐,众皆为之不欢。汉 刘向《说苑 贵德》:“故圣人之于天下也,譬犹一堂之上也。今有满堂饮酒者,有一人独索然向隅而泣,则一堂之人皆不乐矣。”
yī mù sān wò fà一沐三握发沐:洗头。洗一次头要停顿三次。形容渴求贤才,谦恭下士。汉·王充《论衡·书解》:“周公一沐三握发,为周攻法制而周道不弊。”
yī fā ér bù kě shōu shí一发而不可收拾事情一经发生便不能收住。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12回:“他们在文七爷船上做的事,及文七爷醉后之言,又全被统领听在耳朵里,所以又是气,又是醋,并在一处,一发而不可收拾。”
mò zhōng yī shì莫衷一是莫:不;还是;衷:折衷;断定;是:对。指不知哪个正确。形容各种意见都有。得不出一致的看法。清 吴趼人《痛史》第三回:“议论纷纷,莫衷一是。”
yī xiàn sān shòu一献三售见“一献三酬”。唐·刘禹锡《问大钧赋》:“楚臣《天问》不酬,今臣过幸,一献三售。”
yǎng jūn qiān rì,yòng zài yī zhāo养军千日,用在一朝指长期供养、训练军队,以备一旦用兵打仗。《秦并六国平话》卷上:“王贲启奏曰:‘告陛下,养军千日,用在一朝。’”元 高文秀《渑池会》第三折:“主公,可不道,养军千日,用在一朝。为臣子要尽忠报国也呵!”
yī bào huán yī bào一报还一报旧时认为做了怎幺样的事,就有怎幺样的报应。也指怎幺对待别人的,也就会得到怎幺样的回报。元·纪君祥《赵氏孤儿》第四折:“做冤仇能做毒,少不的一报还一报。”
yī wò bù qǐ一卧不起谓一病不愈。元·郑光祖《倩女离魂》第二折:“自从倩女孩儿在折柳亭与王秀才送路,辞别回家,得其疾病,一卧不起。”
yī mù sān zhuō fà,yī fàn sān tǔ bǔ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沐:洗头;捉:用手攥住;哺:口中含的食物。洗一次头与吃一顿饭要停顿三次。形容渴求贤才,谦恭下士。形容为延揽贤才而忙碌。西汉·司马迁《史记·鲁周公世家》:“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
yī bù niǔ zhòng一不扭众一个人难违反众人的意见。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3回:“细想了想,这事不但无法,而且有理;料是‘一不扭众’,只得点头依允。”
yī bō sān zhé一波三折原指写字的笔法曲折多变。现比喻文章的结构起伏曲折。也比喻事情进行中意外的变化很多。《宣和书谱 太上内景神经》:“然其一波三折笔之势,亦自不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