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得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只列出前 100 个得的成语
成语解释出处
yù bàng xiāng zhēng,yú wēng dé lì鹬蚌持争,渔翁得利比喻双方争执不下,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占了便宜。《战国策·燕策二》记载:蚌张开壳晒太阳,鹬去啄它,嘴被蚌壳夹住,两方面都不相让。渔翁来了,把两个都捉住了。
bù dé qí sǐ不得其死得:取得,获得。指人不得善终。先秦 孔子《论语 先进》:“若由也,不得其死然。”
qì mǎn yì dé器满意得骄傲自大、得意忘形貌。晋·葛洪《抱朴子·刺骄》:“毛成翼长,蝉蜕泉壤,便自轩昂,目不步足,器满意得,视人犹芥。”
tuò shǒu ér dé唾手而得唾手:往手上吐唾沫。比喻极容易得到的东西。清·石玉昆《小五义》第54回:“这房可唾手而得。”
qiú rén dé rén求仁得仁求仁德便得到仁德。比喻理想和愿望实现。先秦 孔子《论语 述而》:“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dé yì wàng yán得意忘言(语言是表达意思的)意思得到了;就不必记住言辞了。现多指彼此默契;心照不宣。庄周《庄子 外物》:“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yōu yóu zì dé悠游自得悠游:闲适的样子;自得:内心得意舒适。形容悠闲而舒适。唐 房玄龄等《晋书 苻坚载记 附王猛》:“自不参其神契,略不与交通,是以浮华之士咸轻而笑之。猛悠然自得,不以屑怀。”
xīn rán zì dé欣然自得心情舒适、自觉得意貌。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鲁丕传》:“士友常以此短之,而丕欣然自得。”
dé yì zì míng得意自鸣鸣:表达。自以为了不起,表示很得意。清·陈琅《玉狮堂传奇·回流记·罢宴》:“笑他井底响繁蛙,得意自鸣,甘居人下。”
dé mǎ shé zú得马折足见“得马生灾”。典出《淮南子·人间训》。见“得马生灾”。
dé shǒu yīng xīn得手应心见“得心应手”。《庄子·天道》:“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
dé bó néng xiān得薄能鲜德行浅薄,才能不足(表示自谦的话)。
tà pò tiě xié wú mì chù,dé lái quán bù fèi gōng fū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比喻急需的东西费了很大的力气找不到,却在无意中得到了。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 金令史美婢酬秀童》:“金满将大门闭了,两个促膝细谈。正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yì qì zì dé意气自得意气:意态,气概;自得:自觉得意。形容骄傲自满、洋洋得意的样子。《魏书·北海王子颢传》:“兄颢入洛,成败未分,便以意气自得为时人所笑。”
yú zhě qiān lǜ,yì yǒu yī dé愚者千虑,亦有一得指愚钝人的许多思虑中总会有一些可取之处。常以谦指己见。《汉书 韩信传》:“广武君曰:‘臣闻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亦有一得。’”
háo wú suǒ dé毫无所得一点儿也没有得到。方志敏《清贫》:“又在我藏躲地方的周围,低头注目搜寻了一番,也毫无所得,他们是多么失望呵!”
huàn dé huàn shī患得患失患:忧虑。没有时怕得不到;得到后;又恐怕失去。指对个人的利害得失斤斤计较。先秦 孔子《论语 阳货》:“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
dé guò qiě guò得过且过得:能够;且:姑且。只要勉强过得去;就这样过下去形容胸无大志;没有长远打算;也指工作敷衍了事;不负责任。元 无名氏《小孙屠》戏文第四出:“孩儿,我听得道你要出外打旋,怕家中得过且过,出去做甚的?”
tài rán zì dé泰然自得指身体感到不寻常的舒适的满足。
bù dé shàn zhōng不得善终善终:正常死亡。指人不得好死。常指恶人应有的坏下场。《新编五代史平话 梁史 上卷》:“汝家虽出二帝,可惜不得善终!”
pōu bàng dé zhū剖蚌得珠见“剖蚌求珠”。明·谢榛《四溟诗话》第四卷:“易若剖蚌得珠,难如破石求玉。”
rú yú dé shuǐ如鱼得水好像鱼得到水一样。比喻得到跟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对自己很适合的环境。晋 陈寿《三国志 蜀志 诸葛亮传》:“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bǎi sī bù dé qí jiě百思不得其解百:多次;思:考虑,思考;解:理解。指经过百般思索仍旧不能理解。清 梁启超《论宗教与哲学家之长短得失》:“若此者皆不诚之人所百思不得其解也。”
dé shèng huí cháo得胜回朝朝:朝廷;封建帝王接受朝见;处理政事的地方。打了胜仗回到朝廷报功。泛指取得胜利或完成任务后喜洋洋地回来。元 无名氏《小尉迟》:“若得胜还朝,圣人自有加官赐赏哩。”
chǒu xí fù shǎo bù dé jiàn gōng pó丑媳妇少不得见公婆比喻害怕见人而不得不见人。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97回:“常言道:‘丑媳妇少不得见公婆。’只得脱袍解带,免冠徒跣,跪于门外。”
yǒu qián shǐ dé guǐ tuī mò有钱使得鬼推磨推磨:指辛苦劳累的工作。形容金钱万能。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十卷:“常言道:‘有钱使得鬼推磨。’我们不少的是银子,匡得将来买上买下。”
yī rén gāo shēng,zhòng rén dé jì一人高升,众人得济比喻一个人做了官,和他有关系的人也都跟着沾光。梁斌《红旗谱》第一卷:“一人高升,众人得济。你一个人挣钱,一大家子人不受急窄了。”
qīng yún dé lù青云得路比喻人仕途得意,步步高升。元·施君美《幽闺记·兄妹筹资》:“一跃过龙门,当此青云得路。”
chǒu xí fù zǒng de jiàn gōng pó丑媳妇总得见公婆比喻隐藏不住,总要露相。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十六回:“丑媳妇总得要见公婆的,索性我自己招罢。”
fǎn shǒu kě dé反手可得反:翻转。翻转手掌学可得到。形容极其易得。《荀子·非相》:“诛旦公,定楚国,如反手尔。”
chǒu xí fù miǎn bù dé jiàn gōng gū丑媳妇免不得见公姑公姑:公婆。比喻害怕见人而不得不见人。清·张岱《与祁世培》:“丑媳妇免不得见公姑,缅焉呈面,公姑具眼,是妍是丑,其必有以区别之也。”
bù dé yào lǐng不得要领要领:要点。抓不住事物的要点和关键。西汉 司马迁《史记 张骞传》:“骞不得要领。”
wáng jǐ dé máo亡戟得矛比喻得到的和失去的相当,或有失有得。战国 吕不韦《吕氏春秋 离俗》:“亡戟得矛,可以归乎?”
dé rén sǐ lì得人死力死力:以死效力。得到别人以死来效力。形容非常得人拥护。《晋书·贾充传》:“诞再在扬州,威名夙著,能得人死力。”
liú dé qīng shān zài,bù pà méi chái shāo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比喻只要还有生命,就有将来和希望。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二:“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虽是遭此大祸,儿子官职还在,只要到得任所,便好了。”
chǔ gōng chǔ dé楚弓楚得楚国人丢掉的弓;仍然被楚国人拾到了。比喻自己丢失的东西落入与自己同为一个国家或民族的人手中。形容肥水没有外流。西汉 刘向《说苑》:“左右请求之。王曰:‘楚人遗弓,楚人得之,又何求焉?’”
yáng yáng zì dé扬扬自得十分得意的样子。语本《史记·管晏列传》:“晏子为齐相,出,其御之妻从门闲而窥其夫。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意气扬扬,甚自得也。”语出《史记·管晏列传》:“晏子为齐相,出,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意气扬扬,甚自得也。”
bù rù shòu xué,bù dé shòu zǐ不入兽穴,不得兽子不进野兽窝,不能捉到小野兽。比喻不冒险进入险境就不能取得成果。《北史·韦佑传》:“古人称不入兽穴,不得兽子。安危之事未可预量。”
yī fū dé dào,jiǔ zú shēng tiān一夫得道,九族升天比喻一个人做了官,和他有关系的人也都跟着沾光。清·刘鹗《老残游记续集》第九回:“我听说一夫得道,九祖升天,那有个九族升天之说吗?”
tà pò máng xié méi mì chù,dé lái quán bù fèi gōng fū踏破芒鞋没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到处寻找都没找到,却由偶然的机会轻易得到了。清·李绿园《歧路灯》第18回:“往上一瞧,正是那日晚上地藏庵遇着的一群俊俏后生,心中欢喜不尽,暗说道:‘踏破芒鞋没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bù rù hǔ xué,bù dé hǔ zǐ不入虎穴,不得虎子不进老虎洞,就不能捉到小老虎。比喻不担风险就不可能取得成果。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班超传》:“超曰:‘不入虎穴,不得虎子。当今之计,独有因夜以火攻虏,使彼不知我多少,必大震怖,可殄尽也。’”
nán dé hú tú难得糊涂指人在该装糊涂的时候难得糊涂林语堂《中国人之聪明》:“郑板桥曰:‘难得糊涂’。”
xiǎo rén dé zhì小人得志小人:旧指道德低下或行为不正派的人。指人格卑下的人取得权势。南朝·宋·何承天《为谢晦檄京邑》:“若使小人得志,君子道消。”
bù tàn hǔ xué,bù dé hǔ zǐ不探虎穴,不得虎子探:探测。不进老虎窝,不能捉到小老虎。比喻不冒险进入险境就不能取得成果。《东观汉记·班超传》:“超悉会其吏士三十六人,酒酣激怒曰:‘不探虎穴,不得虎子。’”
mǎ shàng dé tiān xià马上得天下喻指武功建国。《史记 郦生陆贾列传》:“陆生时时前说称《诗》《书》。高帝骂之曰:‘乃公居马上而得之,安事《诗》《书》!’陆生曰:‘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且汤武逆取而以顺守之,文武并用,长久之术也。’”
chǔ dé chǔ gōng楚得楚弓见“楚弓楚得”。见“楚弓楚得”。
shén lǐng yì dé神领意得形容领悟透彻。《高坐别传》:“性高简,不学晋语,诸公与之言,皆因传译。然神领意得,顿在言前。”
bù rù shòu xué,ān dé shòu zǐ不入兽穴,安得兽子不进野兽窝,怎能捉到小野兽。比喻不冒险进入险境就不能取得成果。《周书·李远传》:“古人有言:‘不入兽穴,安得兽子。’若以奇兵出其不意,事或可济。”
bá shí dé wǔ拔十得五想选拔十个,结果只选得五个。指选拔人才不容易。《新唐书 张九龄传》:“夫吏部尚书、侍郎,以贤而授者也,岂不能知人?如知之难,拔十得五,斯可矣。”
tà pò tiě xié wú mì chù,dé lái quán bù fèi gōng fu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比喻急需的东西费了很大的力气找不到,却在无意中得到了。明·冯梦龙《警世通言·金令史美婢酬秀童》:“金满将大门闭了,两个促膝细谈。正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qíng qù xiāng dé情趣相得情趣:性情志趣。彼此间的性情志趣投合。《南齐书·孔稚珪传》:“稚珪风韵清疏,好文咏,饮酒七八斗,与外兄张融,情趣相得。”
shēn dé rén xīn深得人心得到广大人民的热烈拥护。
qíng fēi dé yǐ情非得已情况出于不得已。清·李汝珍《镜花缘》第62回:“适才躲避桌下,自知失仪露丑,实系情非得已,诸位姐姐莫要发笑。”
yì qì xiāng dé意气相得形容志趣极其相合。唐·李百药《北齐书·高乾传》:“魏领军元叉,权重当世,以意气相得,接乾甚厚。”
mǔ dān suī hǎo,yě dé lǜ yè fú chí牡丹虽好,也得绿叶扶持比喻人不管有多大能耐,总得有人帮助。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95回:“‘牡丹虽好,也得绿叶扶持’哩。你自家一个,就歪歪到那里去?”
yuǎn shuǐ jiù bù dé jìn kě远水救不得近渴远处的水解不了眼前的渴。比喻不在眼前的事物不能救急。宋·陈师道《乌呼行》:“不应远水救近渴,空仓四壁雀不鸣。”
yú zhě qiān lǜ,bì yǒu yī dé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平凡的人在许多次考虑中,也会有一次是正确的。西汉 司马迁《史记 淮阴侯列传》:“臣闻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tàn lí dé zhū探骊得珠骊:古指黑龙。在骊龙的颔下取得宝珠。原指冒大险得大利。后常比喻文章含义深刻,措辞扼要,得到要领。清 陈其元《庸闲窄笔记 蒋振生书法论》:“如探骊得珠,觉前贤纷纷议论,均为饶舌矣。”
shǐ zài xián shàng,bù dé bù fā矢在弦上,不得不发矢:箭;弦:弓上用以法箭的牛筋绳子。箭已搭在弦上。比喻为形势所迫,不得不采取某种行动。晋·王沈《魏书》:“琳谢曰:‘矢在弦上,不得不发。’太祖爱其才,不咎。”
dé shèng huí tóu得胜回头宋、元说书人的术语,在开讲前,先说一段小故事做引子,取其吉利之意。元·无名氏《错斩崔宁》:“且先引下一个故事来,权做个得胜回头。”
yī cù ér dé一蹴而得见“一蹴而就”。茅盾《路》十二:“现在,他们认为胜利不能一蹴而得,必须用持久战。”
xiáng lüè dé dàng详略得当详略:详细和简略;得当:适当,恰当。指应当详细和应当简略的地方都处理得很妥当。战国·赵·荀况《荀子·非相》:“略则举大,详则举小。”
dé xù rú lóng得婿如龙形容得到称心如意的佳婿。宋·叶廷珪《海录碎事·人事》:“后汉李赝、孙秀俱娶太尉恒焉女,时人谓恒叔元两女俱乘龙,言得婿如龙。”
zhì dé qì yíng志得气盈犹志得意满。清·李伯元《南亭笔记》卷四:“王志得气盈,不以巡抚置意中。每诣院谒巡抚,仰面视天,言如泉涌。”
dé suō tóu shí qiě suō tóu得缩头时且缩头指在必要时采取低姿态宋·释惟白《续传灯录》第八卷:“僧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师曰:‘入市乌龟。’曰:‘意旨如何?’师曰:‘得缩头时且缩头。’”
dé bù bǔ shī得不补失见“得不偿失”。《三国志·吴志·陆逊传》:“权遂征夷州,得不补失。”
dé dào duō zhù得道多助指符合道义者则能得到多数人的帮助。先秦 孟轲《孟子 公孙丑下》:“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yī rén dé dào,jī quǎn fēi shēng一人得道,鸡犬飞升比喻一个人做了官,和他有关系的人也都跟着沾光。鲁迅《二心集·张资平氏的“小说学”》:“但作者一转方向,则一人得道,鸡犬飞升,何况神仙的遗蜕呢。”
qí kāi dé shèng旗开得胜形容战斗顺利;一出兵就取得了胜利。元 无名氏《射柳捶丸》第四折:“托赖主人洪福,旗开得胜,马到成功。”
dé tiān dú hòu得天独厚天:天生;自然的;独:独特;厚:优厚。得到天然的特别优厚的待遇。形容所处的自然环境或具备的客观条件特别好。也指人的际遇、天赋非常好。明 张居正《答宗伯董浔阳》:“精神步履新锐少年弗逮也,何得天之厚如是哉!”
dé shī cān bàn得失参半得失:得到与失去。得到的和失去的各一半。即得失相当。
dú dé zhī jiàn独得之见与众不同的创造性的见解。明·归有光《送王子敬之任建宁序》:“近世一二君子,乃起而争自为说,创为独得之见。”
huáng lí hēi lí,dé shǔ zhě xióng黄狸黑狸,得鼠者雄狸:山猫;雄:强有力的。比喻不管用什么方法,只要有好的效果就是好方法。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秀才驱怪》:“异史氏曰:‘黄狸黑狸,得鼠者雄。’此非空言也。”
rén rén dé ér zhū zhī人人得而诛之得:可以,能够;诛:杀死。所有的人都可以杀死他。极言某人罪大恶极。《庄子·庚桑楚》:“为不善乎显明之中者,人得而诛之。”
xiāng dé wú jiàn相得无间相得:彼此投合;间:嫌隙。彼此投合,没有隔阂清·赵翼《瓯北诗话·韩昌黎诗》:“一旦相遇,遂不觉胶之投漆,相得无间,宜其倾倒之至也。”
hǎo xīn dé bù dào hǎo bào好心得不到好报一片好心肠却得不到好的报答。清·荑荻散人《玉娇梨》第13回:“原来如此,真是好心不得好报。”
shì dé qí fǎn适得其反恰恰得到相反的结果。形容结果正好与希望相反。清 魏源《筹海篇 议守上》:“今议防堵者,莫不曰:‘御诸内河不若御诸海口,御诸海口不若御诸外洋。’不知此适得其反也。”
yī dé zhī gōng一得之功一得:一点儿心得;功:成绩。一点儿很微小的成绩;指微小的成功。西汉 司马迁《史记 淮阴侯列传》:“广武君曰:‘臣闻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dé yú xīn yìng yú shǒu得于心应于手得:获得,领悟;应:适应。领悟到要领,做起来顺手。形容功夫到家,心手相应。战国·宋·庄周《庄子·天道》:“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有数存焉于其间。”
jiàn zài xián shàng,bù dé bù fā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箭:弓箭;弦:弓上用以发箭的牛筋绳子。箭已搭在弦上,不得不发射。比喻事情到了不得不采取行动的时候。三国·魏·陈琳《为袁绍檄豫州》李善注引《魏志》:“矢在弦上,不可不发。”
bù dé wéi wù不得违误公文用语,不得违反命令,耽误公事。
dé tù wàng tí得兔忘蹄犹言得鱼忘荃。蹄,兔罝。语出《庄子·外物》:“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语出《庄子·外物》:“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
bú dé mìng不得命未获允许,即推辞不掉。
jiě rén nán dé解人难得比喻知己难得。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谢安年少时,请阮光禄道《白马论》,为论以示谢,于时,谢不即解阮语,重相咨尽。阮乃叹曰:‘非但能言人不可得,正索解人亦不得。’”
chuí shǒu kě dé垂手可得垂;放下。放下双手就可以得到;形容事情非常容易;不费吹灰之力。也作“唾手可得”、“垂手而得”。明 施耐庵《水浒传》:“只除呼延灼将军赚开城门,垂手可得。”
dé jūn xíng dào得君行道得君:臣子获得君主的信任;行:实行。有才学的人能得到贤明君主信任推行他的政治主张。朱自清《论不满现状》:“真能得君行道,当然要多多少少改变那自己不满别人也不满的现状。”
dé shī chéng bài得失成败指获得与损失、成功与失败。晋 陆机《五等诸侯论》:“得失成败,备在典谟,是以其详,可得而言。”
chī xiǎo kuī dé dà biàn yí吃小亏得大便宜指暂时亏损一点期待将来的收益。
hé fù dé shuǐ涸鲋得水比喻绝处逢生,有所凭借。同“涸鱼得水”。梁启超《意大利建国三杰传》第六节:“虽然,以当时久困地狱,渴望天日之意大利人,骤闻此语,殆如涸鲋得水,笼鸟脱樊,且距且跃,且汗且喘。”
bù tàn hǔ xué,ān dé hǔ zǐ不探虎穴,安得虎子探:探测;安:怎么。不进老虎窝,怎能捉到小老虎。比喻不冒险进入险境就不能取得成果。晋·陈寿《三国志·吕蒙传》:“贫贱难可居,脱误有功,富贵可致,且不探虎穴,安得虎子?”
bù dé rén xīn不得人心所作所为违反人的意愿;得不到别人的拥护和支持。《太平经》:“十伤三者,不得人心。”
qì mǎn zhì dé气满志得谓志愿实现,心满意足。
yī dé zhī jiàn一得之见一点点肤浅的见解。表示谦虚。西汉 司马迁《史记 淮阴侯列传》:“广武君曰:‘臣闻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dé yú wàng quán得鱼忘筌筌:捕鱼用的竹器。捕到了鱼,忘掉了筌。比喻事情成功以后就忘了本来依靠的东西。庄周《庄子 外物》:“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
tiǎo dé lán lǐ biàn shì cài挑得篮里便是菜比喻得到一点就行,毫不挑剔。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20卷:“挑得篮里便是菜,一个信送将进去,登时把陈定放了出来。”
zhòng guā dé guā,zhòng dòu dé dòu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得:得到,收获。种什么,收什么。比喻做了什么事,得到什么样的结果。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四十五回:“古人有篇偈子说得好,道是朝看释迦经,莫念华严咒。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ràng lǐ yī cùn,dé lǐ yī chǐ让礼一寸,得礼一尺比喻以礼相让,事虽微而获益必大。语出《太平御览》卷四二四引三国魏曹操《礼让令》:“里谚曰:‘让礼一寸,得礼一尺。’斯合经之要矣。”
dé pián yí mài guāi得便宜卖乖得到好处或实惠卖弄乖巧。袁静《新儿女英雄传》第七回:“真是名利双收,得了便宜卖了乖,再也没有这么美的事了。”
dòng zhé dé jiù动辄得咎动不动就受到指摘或责难。辄:就;总是;咎:责备。唐 韩愈《进学解》:“公不见信于人,私不见助于友,跋前踬后,动辄得咎。”
yī suǒ dé nán一索得男旧时指头胎生子。《周易 说卦》:“震,一索而得男,故谓之长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