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释销毁兵器,放下甲盾。指太平无战事。
出处前蜀 杜光庭《本命醮南斗词》:“垂回凶度厄之慈,开辍死上生之路,使一境之兵销革偃,四时之雨顺风调。”
拼音bīng xiāo gé yǎn
注音ㄅ一ㄥ ㄒ一ㄠ ㄍㄜˊ 一ㄢˇ
繁体兵銷革偃
感情兵销革偃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天下太平。
| 成语 | 解释 | 
|---|---|
| 一十八般兵器 | 泛指各种兵器。 | 
| 一笔勾销 | 勾销:取消;抹掉。用笔在书面材料上勾画一下;表示事情已经了结或取消。比喻把一切完全取消;一概不计较。 | 
| 上兵伐谋 | 上:上等,引申为最好的。兵:指战争,引申为用兵。伐:讨伐,攻打。伐谋:用计谋粉碎敌人的计策。用兵的上策,是以谋略取胜。 | 
| 与世偃仰 | 偃仰:俯仰。指没有一定的主张,随大流。 | 
| 两国交兵,不斩来使 | 指作战双方不能杀来往的使者。 | 
| 丧胆销魂 | 丧、销:失去。形容惊恐到极点。 | 
| 临难铸兵 | 临到危难时,方才铸造兵器。比喻平时不作准备,临时才想办法。 | 
| 义不主财,慈不主兵 | 主:掌管。遵从道义就不能掌管钱财,心怀仁慈就不能掌管军队 | 
| 买马招兵 | 见“买马招军”。 | 
| 仁义之兵 | 兵:军队。伸张仁爱正义讨伐邪恶的军队。同“仁义之师”。 | 
| 休兵罢战 | 休、罢:停止。停止或结束战争。 | 
|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 铄金:熔化金属;积毁:积累的毁谤;销骨:熔化骨头。众人的言论能够熔化金属,纷纷而来的毁谤足以致人于死地。比喻舆论力量的强大。 | 
| 众口销金 | 众人的言论能够熔化金属。比喻舆论影响的强大。亦喻众口同声可混淆视听。见“众口铄金”。 | 
| 众口销铄 | 形容舆论力量大,连金属都能熔化。比喻谣言多可以混淆是非。 | 
| 众毁销骨 | 指众多的毁谤,可以销熔人的骨骼。比喻谗言多可以混淆是非。 | 
| 佳兵不祥 | 指再好的用兵都是不吉利的。 | 
| 修文偃武 | 提倡文教,停息武备。 | 
| 借寇兵,赍盗粮 | 兵:兵器,武器;赍:以物送人。送给盗贼粮食,借给盗贼武器。比喻帮助敌人或坏人。 | 
| 借贼兵,赍盗粮 | 兵:兵器,武器;赍:以物送人。送给盗贼粮食,借给盗贼武器。比喻帮助敌人或坏人。 | 
| 偃兵修文 | 同“偃武修文”。 | 
| 偃兵息甲 | 偃:放倒。放倒武器,收起盔甲。指停止战争。 | 
| 偃旗仆鼓 | 见“偃旗息鼓”。 | 
| 偃旗卧鼓 | 见“偃旗息鼓”。 | 
| 偃旗息鼓 | 偃:放倒;息:停止。原指秘密行军;不暴露目标。后用以指休战或不声不响停止行动。 | 
| 偃武休兵 | 见“偃武息戈”。 | 
| 偃武修文 | 偃:停止;修:致力于。停止武备;提倡文教。 | 
| 偃武兴文 | 同“偃武修文”。 | 
| 偃武崇文 | 停息武备,崇尚文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