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解释 | 出处 |
---|
wú zú zhòng qīng无足重轻 | 同“无足轻重”。 | 明·张居正《谢恩疏》:“则诸奴奴之口,诚无足为重轻。” |
jí zhòng bù fǎn极重不反 | 同“极重难返”。 | 清·陈确《答张考夫书》:“今《大学》之为圣经,已成极重不反之势。” |
zhòng chuáng dié jià重床迭架 | 比喻重复繁多。 | |
zhōng míng dǐng zhòng钟鸣鼎重 | 谓官高位重。 | 明·唐顺之《章孺人传》:“徒苟且富贵,即钟鸣鼎重,亦何足道。” |
shēn chóu zhòng yuàn深仇重怨 | 怨:仇恨。极深极大的仇恨。 | 鲁迅《且介亭杂文·阿金》:“在邻近闹攘一下当然不会成什么深仇重怨。” |
chóng yán dié zhàng重岩叠障 | 山峰一个连着一个,连绵不断。 | 唐 徐光溥《题黄居寀秋山图》:“秋来奉诏写秋山,写在轻绡数幅间;高低向背无遗势,重峦叠嶂何孱颜。” |
shí dài zhòng hái拾带重还 | 相传唐宰相裴度少时游香山寺,拾得某妇人所遗下的三条宝带,这是她借来为父亲脱罪的,裴度守候着还了她。见宋丁用晦《芝田录 裴度》。后以喻拾到财物,物归原主,不占为己有。 | 相传唐宰相裴度少时游香山寺,拾得某妇人所遗下的三条宝带,这是她借来为父亲脱罪的,裴度守候着还了她。见宋·丁用晦《芝田录·裴度》。 |
zāi nán shēn zhòng灾难深重 | 灾难很多,而且严重。 | 曹禺《永远向前》:“在灾难深重的旧中国时期,毛主席这篇《讲话》坚决有力地指挥着我们。” |
zé zhòng shān yuè责重山岳 | 山岳:大山。责任之重如大山。形容责任重大。 | 南朝·梁·任后《为齐明帝让宣城郡公第一表》:“臣知不惬,物谁谓宜,但命轻鸿毛,责重山岳。” |
jiù hán mò rú chóng qiú救寒莫如重裘 | 比喻处事须敦本务实。 | 汉 徐幹《中论 虚道》:“语称:‘救寒莫如重裘,止谤莫如修身,疗暑莫如亲冰。’信矣哉!” |
zhòng xī lèi jì重熙累绩 | 同“重熙累洽”。 | 明·张居正《重刊〈大明集礼〉序》:“明兴百八十余年,高皇帝作之于前,今天子述之于后,弈世载德,重熙累绩,稽古礼文之事,褎然具备矣。” |
shì fēi qīng zhòng是非轻重 | 正确和谬误,事情的重要与不重要 | 邓小平《第三代领导集体的当务之急》:“当然还是要分别是非轻重,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还是要讲坦白从宽抗拒从严的政策。” |
chí zhòng dài jī持重待机 | 持重:小心谨慎。形容谨慎地等待时机。 | 《晋书·宣帝纪》:“时朝廷以亮侨军远寇,利在急战,每命帝持重待机以候其变。” |
jí zhòng nán fǎn极重难返 | 犹积重难返。指长期形成的风俗、习惯、弊端或某种局面难以改变。用于消极方面。 | 清·顾炎武《日知录·苏松二府田赋之重》:“此固其极重难返之势,始于景定,讫于洪武,而征科之额,十倍于绍煕以前者也。” |
fán xíng zhòng liǎn繁刑重敛 | 繁:多;敛:征收。繁重的刑罚和赋税。 | 明·张凤翼《红拂记·张娘心许》:“只为着土木疲民,况边庭黩武连年,繁刑重敛谁不怨?” |
chóng tí jiù shì重提旧事 | 又重新谈起以往的事项或情景。 | |
jī qīng jī zhòng畸轻畸重 | 有时偏轻,有时偏重。形容事物发展不均衡,或对待事物的态度不公正。 | 清 黄六鸿《福惠全书 编审 编审余论》:“丁与粮,无畸轻畸重之弊。” |
chóng mén dié hù重门叠户 | 重:重复;门、户:房屋的出入口。比喻地方多关口,易于防守。 | 清·龚自珍《与吴虹生书》:“山西三关得为九边之一,犹宣化之有居庸,所谓重门叠户者也。” |
zhòng zú píng qì重足屏气 | 谓畏惧之甚。 | 《宋书·柳元景传》:“师祖严暴无常,元景虽荷宠遇,恒虑及祸。太宰江夏王义恭及诸大臣,莫不重足屏气,未尝敢私往来。” |
zé jǐ zhòng,dài rén qīng责己重,待人轻 | 要求自己严格,对待别人要宽厚。 | 唐·韩愈《原毁》:“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重以周,故不怠;轻以约,故人乐为善。” |
jiǔ bié chóng féng久别重逢 | 指朋友或亲人在长久分别之后再次见面。 | 曾朴《孽海花》第三回:“公坊却好多年不见了,说了几句久别重逢的话,招呼大家坐下,书僮送上茶来。” |
rèn zhòng dào yōu任重道悠 | 见“任重道远”。 | 《后汉书·皇后纪序》:“任重道悠,利深祸速。” |
zhòng zú yī jì重足一迹 | 见“重足一迹”。 | 《汉书·佞幸传·石显》:“自是公聊以下畏显,重足一迹。”颜师古注:“言极恐惧,不敢自宽纵。” |
yī bù chóng cǎi衣不重彩 | 衣服不全是彩色的。比喻衣着朴素。 | 汉·赵晔《吴越春秋·勾践归国外传》:“吴王闻越王尽心自守,食不重味,衣不重彩,虽有五台之游,未尝一日登玩。” |
chén zhòng shǎo yán沉重少言 | 朴实稳重,不爱多说话。亦作“沉厚寡言”、“沉重寡言”。 | 《魏书·道武七王传·河南王曜传》:“少有父风,颇览书传。沉重少言,宽和好士。” |
dé zūn wàng zhòng德尊望重 | 见“德高望重”。 | 《东周列国志》第七五回:“吾主以令尹德尊望重,故令某等献上良马,以备驱驰之用。” |
niān qīng pà zhòng拈轻怕重 | 拈:用手指拿东西。指接受工作时拣轻的担子挑;怕挑重担。 | 毛泽东《纪念白求恩》:“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 |
shí bù chóng wèi食不重味 | 味:菜肴。吃饭不要两样菜肴。形容生活俭朴。 | 《韩非子·外储说左下》:“食不二味,坐不重席。”《史记·吴太伯世家》:“越王勾践食不重味,衣不重采,吊死问疾,且欲有所用其众。” |
zhòng cái qīng yì重财轻义 | 谓看重财利而轻视道义。 | 唐·韩愈《论捕贼行赏表》:“百姓小人,重财轻义,不能深达事体。” |
qì zhòng qǔ qīng弃重取轻 | 弃:抛开。舍弃重要的采取次要的。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82回:“中原乃海内之地,两都皆大汉创业之方,陛下不取而但争荆州,是弃重而取轻也。” |
quán zūn shì zhòng权尊势重 | 尊:地位或辈分高。权位高,势力大。 |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40卷:“自己代为首相,权尊势重,朝野侧目。” |
zī shēng wàng zhòng资深望重 | 资格老,声望高。 | 宋·苏轼《答试馆职人启》:“非独使之业广而材成,抑将待其资深而望重。” |
zhòng míng jì yàn重明继焰 | 谓光焰相继,长明不息。 | 明·李贽《五宗说》:“因其支分派别,源流不绝,则名之曰宗;因其重明继焰,明明无尽,则称之曰灯,其实一也。” |
qīng shēng zhòng yì轻生重义 | 见“轻身重义”。 | 《晋书·周访传》:“朝闻夕改,轻生重义,徇国之躯,可谓志节之士也。” |
rèn zhòng zhì yuǎn任重致远 | 指负载沉重而能到达远方。后比喻抱负远大,能闯出新的前景,做出宏伟的业绩。 | 《周易 系辞下》:“服牛乘马,引重致远。” |
gù lǜ chóng chóng顾虑重重 | 重重:一层又一层。一层又一层的顾虑。形容顾虑极多,难于放手行事。 | 孙犁《文事琐谈》:“目前为文,总是思前想后,顾虑重重。” |
yǔ cháng xīn zhòng语长心重 | 见“语重心长”。 | 蔡元培《致“公言报”函并符答林琴南君函》:“公书语长心重,深以外间谣诼纷纭集为北京大学惜,甚感。” |
dé shēn wàng zhòng德深望重 | 德:品德;深:高;望:声望,名望。道德高尚,名望很大。多用于称颂年长与名位高的人。 | 南朝·宋·宋明帝《下庐江王玮诏》:“公若德深望重,宜膺大统;朕初平暴乱,岂敢当壁!” |
zhì guān zhòng yào至关重要 | 指具有特别重大影响或后果。 |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四卷第43章:“这次命运的大决战不仅对她是至关重要的,对所有的同学都一样。” |
fú bù chóng zhì,huò bì chóng lái福不重至,祸必重来 | 福不会接连而来,祸灾却会接踵而至。 | 汉·刘向《说苑·权谋》:“往年秦拔宜阳,明年大旱,民饥。不以此时恤民之急也,而顾反益奢。此所谓福不重至,祸必重来也。” |
chóng guī yú hǎo重归于好 | 归于:回到;好:和好。指彼此重新和好。 | 余秋雨《霜冷长河·关于友情》:“为什么有的人使朋友损失巨大却能重归于好,有的人只因为说了短短两句话却使朋友终生无法原谅?” |
chóng wēn jiù mèng重温旧梦 | 重:再一次;温:复习。重新经历旧日的梦境。比喻再次经历或回忆以前美好的事情或情境。也作“旧梦重温”。 | 明 汤显祖《牡丹亭 寻梦》:“天呵,昨日所梦,池亭俨然,只图旧梦重来,其奈新愁一段。” |
yī bù chóng bó衣不重帛 | 帛:布帛。不穿多层衣服。形容生活俭朴。 | 《尹文子·大道》:“昔晋国苦奢,文公以俭矫之,乃衣不重帛,食不异肉。” |
zhòng jīn xí tāng重金袭汤 | 谓几重金城汤池,防守非常坚固。 | 宋·司马光《评项羽诛韩生》:“疏斥忠良,猜忌有功,使臣下皆无亲附之意,推此道理行之,虽重金袭汤,不能以一日守也。” |
zhòng yán dié zhàng重岩迭嶂 | 见“重岩迭嶂”。 | |
chóng xiū jiù hǎo重修旧好 | 恢复旧情,重归于好。 | 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第五章:“秀云不愿改嫁到耳鼓山去,这就是一个最好的重修旧好的时机。” |
lěi wū chóng jià累屋重架 | 累:重叠。指层次重叠。 | 唐·刘知几《史通·序例》:“滥觞肇迹,容或可观,累屋重架,无乃太甚。” |
zhòng luán fù zhàng重峦复嶂 | 同“重峦迭嶂”。 | 清·陈忱《水浒后传》第二回:“看那山势,虽不比梁山广,却也险峻,周围重峦复嶂,只有山前一条大路。” |
chóng dǎ gǔ,lìng kāi zhāng重打鼓,另开张 | 重:重新。比喻重新开始,另起炉灶。 | 老舍《二马》第四段:“搬家,跟父亲痛痛快快的说一回,或者甚至闹一回,闹完了,重打鼓,另开张,干!” |
bǐng jié chí zhòng秉节持重 | 保持节操,谨慎稳重。 | 《后汉书 伏湛传》:“[伏湛]遭时反覆,不离兵凶,秉节持重,有不可夺之志。” |
zhòng chuáng dié wū重床迭屋 | 见“重床迭架”。 | |
zhòng cǐ yì bǐ重此抑彼 | 重:重视;抑:压制,贬低。重视这个,压制那个。指待人或处事不公平。 | |
kǒu ěr bìng zhòng口耳并重 | 对说和听的训练同等重视。 | 鲁迅《彷徨·肥皂》:“好容易给他进了中西折中的学堂,英文又专是‘口耳并重’的。” |
shèn zhòng qí shì慎重其事 | 谓对某一事的态度严肃认真。 |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81回:“某观察却慎重其事的说道:‘这是兄弟始创的一个大公司。’” |
hūn jìng chóng míng昏镜重明 | 将昏暗的铜镜重新打磨光亮。比喻重见光明。 | 元 无名氏《神奴儿》第四折:“今日投至见大人,似那拨云见日,昏镜重明。” |
zhòng yì qīng shēng重义轻生 | 谓看重义行而轻视生命。 | 《晋书·忠义传赞》:“重义轻生,亡躯殉节。劲松方操,严霜比烈。” |
dé zhòng ēn hóng德重恩弘 | 重:崇高、深厚;弘:通“宏”,大。道德高尚,恩惠广大。形容普施恩德。 | 唐·韩愈《袁州刺史谢上表》:“显荣频烦,称效寂蔑,又蒙赦其罪累,授以方州,德重恩弘。” |
wú zú qīng zhòng无足轻重 | 足:足以。没有它并不轻些;有它也并不重些。指无关紧要。 | 宋 欧阳修《答吴充秀才书》:“修材不足用于时,仕不足荣于世,其毁誉不足轻重,气力不足动人。” |
chóng sān dié sì重三叠四 | 形容多次重复。 | 宋 朱熹《朱子语类》卷一百一十二:“本朝建官重三叠四,多少劳扰!此须大有为后痛更革之。”又卷一百一十八:“经书中所言只是一个道理,都重三叠四说在理,只是许多头面出来。” |
ēn yǒu zhòng bào恩有重报 | 好好地报答别人的重大恩惠。 |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86回:“素姐道:‘若得如此,恩有重报。’” |
yǐn zhòng zhì yuǎn引重致远 | 引:牵挽;致:达到。指负载沉重而可以到达远方。比喻抱负远大,能闯出新的天地,做出宏伟的业绩。 | 《周易·系辞下》:“服牛乘马,引重致远。” |
ēn zhòng qiū shān恩重丘山 | 恩:恩惠。恩情像高山一样厚重,形容恩义极为深重。 | 宋 陈亮《谢曾察院启》:“上下交攻,命危丝发;是非随定,恩重丘山。” |
cēn cuò chóng chū参错重出 | 参错:参差错落。许多事物交错在一起不断出现。形容事物错综复杂 | 唐·韩愈《殿中侍御史李君墓志铭》:“万端千绪,参错重出。” |
duàn chāi chóng hé断钗重合 | 钗:女性首饰。被折断的钗又重新合在一起。比喻夫妻感情破裂后又重归于好,也指重新团聚。 | 元·施惠《幽闺记·洛珠双合》:“几年间破镜重圆,今日里断钗重合。” |
guī chóng jǔ dié规重矩叠 | 指合乎规矩法度。 | 《宋史·乐志》:“晖祚无疆,规重矩叠。” |
jiù shì zhòng tí旧事重提 | 把已经搁置的事情重新提出。 | 沈从文《虎雏再遇记》:“旧事重提,显然在他这种人并不甚么习惯,因此不多久,他就把话改到目前一切来了。” |
zhòng zhǐ lèi zhá重纸累札 | 谓很多的纸张。 | 《隋书·礼仪志四》:“苟别君臣同异之礼,恐重纸累札,书不尽也。” |
quán héng qīng zhòng权衡轻重 | 权衡:衡量。衡量哪个轻,哪个重。比喻比较利害得失的大小。 | 《周书 王褒庾信传论》:“权衡轻重,斟酌古今,和而能壮,丽而能典。” |
zhòng zhèn qí gǔ重振旗鼓 | 见“重整旗鼓”。 | 清·湘灵子《轩亭冤·惊梦》:“侬欲重振旗鼓,烦你拟篇男女平权文劝戒女子。” |
zhòng zēng qí fàng重增其放 | 更助长了我的狂放。 | |
chóng guāng lěi qià重光累洽 | 同“重熙累洽”。 | 唐·崔融《嵩山启母庙碑》:“重光累洽,下武嗣文,负扆而化,垂衣以君。” |
qíng shēn yì zhòng情深义重 | 指情感深远、恩义厚重。 | 晋 温峤《重与陶侃书》:“且自顷之顾,绸缪往来,情深义重,着于人士之口。” |
yǔ zhòng xīn chén语重心沉 | 言辞恳切,心情沉重。 | 康濯《东方红》第五章二:“孟老汉可又自自然然地一忽晃火气全消,甚至还进一步责备自己似的,哑默了半天,才又脑袋一抬,愣着两只深窝大眼,语重心沉地说。” |
zhòng yì qīng cái重义轻财 | 谓看重仁义而轻视钱财。 | 明·沈受先《三元记·博世》:“重义轻财大丈夫,萧然子嗣待如何。” |
dé lóng wàng zhòng德隆望重 | 犹言德高望重。 | 《晋书·会稽文孝王道子传》:“元显因讽礼官下议,称己德隆望重,既录百揆,内外群僚皆应尽敬。” |
hán dān zhòng bù邯郸重步 | 唐沉既济《枕中记》载,卢生在邯郸客店中遇道士吕翁,目昏思睡,吕翁授以青瓷枕,卢生进入梦乡,历尽富贵荣华。及醒,店主炊黄粱未熟。后因以“邯郸重步”喻进入梦乡。 | 唐·沈既济《枕中记》载:卢生在邯郸客店中遇道士吕翁,目昏思睡,吕翁授以青瓷枕,卢生进入梦乡,历尽富贵荣华。及醒,店主炊黄粱未熟。 |
jiǔ dǐng bù zú wéi zhòng九鼎不足为重 | 形容说话有分量,比较起来九鼎也不算重。 | 宋·傅博《邵氏闻见后录》卷十五:“昔之所以议进退天下士大夫者,今又重之以权位,故其一言之出,则九鼎不足为重。” |
qīng cái zhòng shì轻财重士 | 谓轻视钱财,重视士人。 | 西汉·司马迁《史记·李斯列传》:“轻财重士,辩于心而诎于口。” |
lǐ qīng rén yì zhòng礼轻人意重 | 礼物虽然很轻,但人的情意却很深厚。 | 元 李致远《还牢末》:“兄弟,拜义如亲,礼轻义重,笑纳为幸。” |
fù zhòng tūn wū负重吞污 | 见“负重含污”。 | 严复·夏曾佑《国闻报馆附印说部缘起》:“仁人志士,椎心泣血,负重吞污,图其所志。” |
zuì nì shēn zhòng罪逆深重 | 指做了很大的坏事,犯了很大的罪。同“罪孽深重”。 | 宋 欧阳修《与十四弟书》:“某罪逆深重,不自死灭。” |
qī pín zhòng fù欺贫重富 | 欺:欺负。欺负贫穷的人,尊重富有的人。 |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27卷:“又有一诗,说欺贫重富,世情皆然,不止一买臣之妻也。” |
xiāo fù chóng jiǎn枵腹重趼 | 枵:空虚;枵腹:饿肚子;重趼:层层老茧。形容忍饥挨饿,长途跋涉的情况。 | 《清史稿·方观承传》:“岁与兄永徒步至塞外营养,往来南北,枵腹重趼。” |
zhòng xī lèi shèng重熙累盛 | 同“重熙累洽”。 | 《旧唐书·礼仪志六》:“国家系本仙宗,业承圣祖,重熙累盛,既锡无疆之休,合享登神,思弘不易之典。” |
rèn zhòng cái qīng任重才轻 | 责任重大,才能薄弱。表示力不胜任。常作谦词。 | 三国蜀 诸葛亮《与参军掾属教》:“任重才轻,故多阙漏。” |
dié jǔ chóng guī叠矩重规 | 规与规相重,矩矩与相迭,度数相同,完全符合。原比喻动静合乎法度或上下相合,后形容模仿、重复。 | 《三国志 蜀书 郤正传》:“君臣协美于朝,黎庶欣戴于野,动若重规,静若迭矩。” |
jī zhòng nán fǎn积重难反 | 经过长时间形成的思想作风或习惯,很难改变。同“积重难返”。 | 明 张居正《陈六事疏》:“近来风俗人情,积习生弊,有颓靡不振之渐,有积重难反之几。若不稍加改易,恐无以新天下之耳目,一天下之心志。” |
huǎn jí qīng zhòng缓急轻重 | 指各种事情中有主要的和次要的,有急于要办的和可以慢一点办的。 | 清·顾炎武《日知录》第七卷:“此又权于缓急轻重之间而为不得已之计也。” |
fù zhòng hán wū负重含污 | 犹言忍辱负重。 | 清·曾国藩《李忠武公神道碑铭》:“胸劈众流,曾不出口。负重含污,浩如山薮。险趋人先,利居众后。” |
zhòng guān jī tuò重关击柝 | 见“重门击柝”。 | 《宋书·沈攸之传》:“所以未具上闻者,欲待至上,面自咨申。不图重关击柝,觐接莫由。” |
chóng guī dié zǔ重圭叠组 | 指世代连续做官。 | 明 宋濂《故东吴先生吴公墓碣铭》:“予闻世之右族,重圭叠组者有之矣,索其家学相仍数世而弗坠,十百之中或一二见焉。” |
chén móu zhòng lǜ沉谋重虑 | 见“沉谋研虑”。 | 清·陆以湉《冷庐杂识·阮文达公拟疏》:“是沉谋重虑,制胜万里,师徒不劳,兵矢未折,功莫伟焉。” |
zuì niè shēn zhòng罪孽深重 | 孽:恶事;罪过。罪恶极重。也作“罪恶深重”。 | 明 朱国祯《涌幢小品 流贼》:“上以其罪恶深重,非他盗比,磔于西市。” |
yì zhòng ēn shēn义重恩深 | 恩惠、情义极为深重。 | 唐 吕颂《代郭令公谢男尚公主表》:“事出非常,荣加望外,恩深义厚,何以克堪;糜躯粉骨,不知所报。” |
zuò bù chóng xí坐不重席 | 坐不用双层席子。比喻生活节俭。 | 先秦 韩非《韩非子 外储说左下》:“门外长荆棘,食不二味,坐不重席。” |
fāng cùn wàn chóng方寸万重 | 方寸:指心。万重:多话。心里头有千言万语。 | 皇甫牧《步非烟》:“方寸万重,悉候晤语。” |
gù jì chóng yǎn故伎重演 | 见“故技重演”。 | 艾煊《大江风雷》第二部:“所谓点验、整编、发饷者,都不过是老蒋排斥异己,收买、分化的故伎重演而已。” |
zhòng shān fù lǐng重山复岭 | 谓山峦重迭层接。 | 明·何景明《进舟赋》序:“予使于滇,行将万里,所越皆重山复岭,以舆以马,颠顿驰跋,而不任其劳。” |
ān tǔ zhòng jū安土重居 | 犹安土重迁。指留恋故乡,不愿轻易迁居异地。 | 《后汉书 杨终传》:“传曰:‘安土重居,谓之众庶。’” |
chóng yán dié zhàng重岩迭障 | 山峰一个连着一个,连绵不断。 | 唐 徐光溥《题黄居寀秋山图》:“秋来奉诏写秋山,写在轻绡数幅间;高低向背无遗势,重峦迭嶂何孱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