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语 | 解释 | 
|---|
| 论长说短 | 议论别人的是非好坏。 | 
| 分道扬镳 | 道:路;镳:马嚼子;借指为马;扬镳:驱马向前。分走不同的路。比喻人们分别发展和施展各自的聪明才智。比喻因志趣、目标不同而各走各的路。 | 
| 鸣锣开道 | 鸣锣:敲锣。封建时代官吏出行时;前面差役敲锣;吆喝行人回避。现多比喻为某种事物的产生制造舆论。 | 
| 二话没说 | 指很干脆地采取行动。 | 
| 地地道道 | 真正的,够标准的。 | 
| 道骨仙风 | 谓有得道者及仙人的气质神采。 | 
| 乐道安命 | 乐守正道而安于天命。 | 
| 说东道西 | 没有中心地随意说。 | 
| 好说歹说 | 形容用各种理由或方式请求或劝说。 | 
| 逆道乱常 | 指违背道德纲常。 | 
| 经邦论道 | 指治理国家,谈论治国之道。比喻位居高层 | 
| 盲人说象 | 比喻看问题以偏概全。 | 
| 说雨谈云 | 雨、云:男女欢合。谈论男女欢合之事。 | 
| 一部二十四史,不知从何说起 | 二十四史:清乾隆时刻《史记》等24部史书。比喻情况复杂,头绪繁多,不知从哪里说起才好。 | 
| 逢人只说三分话 | 逢:遇见。指人与人互相欺瞒,不把实际情况或心里话说出来。 | 
| 说一不二 | 指说话算数;说了就不更改。 | 
| 乐道好古 | 以守道为乐,喜爱古制。 | 
| 空费词说 | 说的话别人不听,等于白说。 | 
| 平淡无奇 | 奇:特殊。平平淡淡;没有什么显著的、出色的地方。 | 
| 仁义道德 | 泛指旧时鼓吹的道德规范。 | 
| 进道若退 | 谓前进之道反若后退。 | 
| 生公说法 | 生公:晋末高僧竺道生,世称生公。竺道生解说佛法,能使顽石点头。比喻精通者亲自来讲解,必能透彻说理而使人感化。 | 
| 道山学海 | 道、学:学问。学识比天高比海深。形容学识渊博。 | 
|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 淡泊:恬淡寡欲;宁静:安宁恬静;致:达到。不追求名利,生活简朴以表现自己高尚的情趣;心情平稳沉着,才可有所作为。 | 
| 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 山阴道:在会稽城西南郊外,那里风景优美。原指一路上山明水秀,看不胜看。后用下句比喻来往的人多,应接不过来。 | 
| 逢人说项 | 比喻到处为人说好话 | 
| 师严道尊 | 为师之道要尊贵、庄严。《礼记 学记》:“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宋 韩淲《涧泉日记》:“郑康成事马融,三年不得见,乃使高业弟传授于玄……汉之师道尊严如此。” | 
| 东道主 | 泛指接待或宴客的主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