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汉月(平调)

宋代柳永

明月明月明月。争奈作圆还缺。恰如年少洞房人,暂欢会、依前离别。

小楼凭槛处,正是去年时节。千里清光又依旧,奈夜永、厌厌人绝。

水调歌头·题斗南楼和刘朔斋韵

宋代李公昴

万顷黄湾口,千仞白云头。一亭收拾,便觉炎海豁清秋。潮候朝昏来去,山色雨晴浓淡,天末送双眸。绝域远烟外,高浪舞连艘。

风景别,胜滕阁,压黄楼。胡床老子,醉挥珠玉落南州。稳驾大鹏八极,叱起仙羊五石,飞佩过丹丘。一笑人间世,机动早惊鸥。


看花回(二之一·大石调)

宋代柳永

屈指劳生百岁期。荣瘁相随。利牵名惹逡巡过,奈两轮、玉走金飞。红颜成白发,极品何为。

尘事常多雅会稀。忍不开眉。画堂歌管深深处,难忘酒盏花枝。醉乡风景好,携手同归。

西江月·咏梅

宋代苏轼

马趁香微路远,沙笼月淡烟斜。渡波清彻映妍华。倒绿枝寒凤挂。

挂凤寒枝绿倒,华妍映彻清波。渡斜烟淡月笼沙。远路微香趁马。


秋声赋

宋代欧阳修

欧阳子方夜读书,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悚然而听之,曰:“异哉!”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湃,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其触于物也,鏦鏦铮铮,金铁皆鸣;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予谓童子:“此何声也?汝出视之。”童子曰:“星月皎洁,明河在天,四无人声,声在树间。”

余曰:“噫嘻悲哉!此秋声也,胡为而来哉?盖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栗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愤发。丰草绿缛而争茂,佳木葱茏而可悦;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夫秋,刑官也,于时为阴;又兵象也,于行用金,是谓天地之义气,常以肃杀而为心。天之于物,春生秋实,故其在乐也,商声主西方之音,夷则为七月之律。商,伤也,物既老而悲伤;夷,戮也,物过盛而当杀。” (余曰 一作:予曰)

“嗟乎!草木无情,有时飘零。人为动物,惟物之灵;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有动于中,必摇其精。而况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黟然黑者为星星。奈何以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荣?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

童子莫对,垂头而睡。但闻四壁虫声唧唧,如助予之叹息。


更漏子·亸吟鞭

宋代石孝友

亸吟鞭,欹醉帽。行尽关山古道。霜满地,水平田。雁儿声在天。北沙门,南浦岸。望得眼穿肠断。桐树巷,梦云楼。玉儿应也愁。

西江月

宋代石孝友

拽尽风流露布,筑成烦恼根基。早知恁地浅情时。

枉了教人恁地。

惜你十分撋就,把人一味禁持。这回断了更相思。

比似人间没你。

踏莎行

宋代石孝友

沈水销红,屏山掩素。锁窗醉枕惊眠处。芰荷香里散秋风,芭蕉上鸣秋雨。

飞阁愁登,倚阑凝伫。孤鸿影没江天暮。行云懒寄好音来,断云暗逐斜阳去。

殢人娇 其二

宋代柳永

当日相逢,便有怜才深意。歌筵罢、偶同鸳被。别来光景,看看经岁。

昨夜里、方把旧欢重继。晓月将沉,征骖已鞴。愁肠乱、又还分袂。

良辰好景,恨浮名牵系。无分得、与你恣情浓睡。

惜奴娇·合下相逢

宋代石孝友

合下相逢,算鬼病、须沾惹。闲深里、做场话霸。负我看承,枉驼我、许多时价。冤家。你教我、如何割舍。苦苦孜孜,独自个、空嗟呀。使心肠、捉他不下。你试思量,亮从前、说风话。冤家。休直待,教人咒骂。

南歌子

宋代石孝友

凤髻斜分翠,鸳鞋小砑红。东君著意绮罗丛。最好一枝特地、怨春风。

懊恨无情语,娇羞忍笑容。相看疑是梦魂中。怕逐飞云归去、断行踪。

西江月·重九

宋代苏轼

点点楼头细雨,重重江外平湖。当年戏马会东徐,今日凄凉南浦。

莫恨黄花未吐,且教红粉相扶。酒阑不必看茱萸,俯仰人间今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