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祀斋居大兴隆寺与懋贤举之绳武三太史同赋二首得旗字 其二

明代黄佐

璧月彤云澹不移,竹房花影正离离。僧来秖觉钟磬响,院静不知更漏迟。

都荔有香浮剑舄,穗杨无力拂旌旗。夜寒银棨巡金钥,吟望圆丘有所思。

答王礼部言卿

明代王世贞

礼乐逢昭代,文章属盛年。名从赤县得,官向紫微迁。

倚玉怜余弟,投珠念汝贤。春卿古芳署,应许和歌传。

登毗卢阁

明代严嵩

远目穷秋望,高窗试醉攀。鳞鳞列城肆,莽莽抱京山。

沙碛来鸿细,松阴处鹤閒。鄢襄从此去,旌旆几时还。

点绛唇

明代杨慎

雪暗江郊,小灯孤馆长宵半。真珠酒艳。冻作红冰片。

晓梦惊回,画角声初断。南枝畔。梅花开遍。谁见春风面。

亲政篇

明代王鏊

《易》之《泰》:“上下交而其志同。”其《否》曰:“上下不交而天下无邦。”盖上之情达于下,下之情达于上,上下一体,所以为“泰”。下之情壅阏而不得上闻,上下间隔,虽有国而无国矣,所以为“否”也。

交则泰,不交则否,自古皆然,而不交之弊,未有如近世之甚者。君臣相见,止于视朝数刻;上下之间,章奏批答相关接,刑名法度相维持而已。非独沿袭故事,亦其地势使然。何也?国家常朝于奉天门,未尝一日废,可谓勤矣。然堂陛悬绝,威仪赫奕,御史纠仪,鸿胪举不如法,通政司引奏,上特视之,谢恩见辞,湍湍而退,上何尝治一事,下何尝进一言哉?此无他,地势悬绝,所谓堂上远于万里,虽欲言无由言也。

愚以为欲上下之交,莫若复古内朝之法。盖周之时有三朝:库门之外为正朝,询谋大臣在焉;路门之外为治朝,日视朝在焉;路门之内为内朝,亦曰燕朝。《玉藻》云:“君日出而视朝,退视路寝听政。” 盖视朝而见群臣,所以正上下之分;听政而视路寝,所以通远近之情。汉制:大司马、左右前后将军、侍中、散骑诸吏为中朝,丞相以下至六百石为外朝。唐皇城之北南三门曰承天,元正、冬至受万国之朝贡,则御焉,盖古之外朝也。其北曰太极门,其西曰太极殿,朔、望则坐而视朝,盖古之正朝也。又北曰两仪殿,常日听朝而视事,盖古之内朝也。宋时常朝则文德殿,五日一起居则垂拱殿,正旦、冬至、圣节称贺则大庆殿,赐宴则紫宸殿或集英殿,试进士则崇政殿。侍从以下,五日一员上殿,谓之轮对,则必入陈时政利害。内殿引见,亦或赐坐,或免穿靴,盖亦有三朝之遗意焉。盖天有三垣,天子象之。正朝,象太极也;外朝,象天市也;内朝,象紫微也。自古然矣。

国朝圣节、冬至、正旦大朝则会奉天殿,即古之正朝也。常日则奉天门,即古之外朝也。而内朝独缺。然非缺也,华盖、谨身、武英等殿,岂非内朝之遗制乎?洪武中如宋濂、刘基,永乐以来如杨士奇、杨荣等,日侍左右,大臣蹇义、夏元吉等,常奏对便殿。于斯时也,岂有壅隔之患哉?今内朝未复,临御常朝之后,人臣无复进见,三殿高閟,鲜或窥焉。故上下之情,壅而不通;天下之弊,由是而积。孝宗晚年,深感有慨于斯,屡召大臣于便殿,讲论天下事。方将有为,而民之无禄,不及睹至治之美,天下至今以为恨矣。

惟陛下远法圣祖,近法孝宗,尽铲近世壅隔之弊。常朝之外,即文华、武英二殿,仿古内朝之意,大臣三日或五日一次起居,侍从、台谏各一员上殿轮对;诸司有事咨决,上据所见决之,有难决者,与大臣面议之;不时引见群臣,凡谢恩辞见之类,皆得上殿陈奏。虚心而问之,和颜色而道之,如此,人人得以自尽。陛下虽身居九重,而天下之事灿然毕陈于前。外朝所以正上下之分,内朝所以通远近之情。如此,岂有近时壅隔之弊哉?唐、虞之时,明目达聪,嘉言罔伏,野无遗贤,亦不过是而已。


日登一览楼

明代陈子龙

危楼樽酒赋蒹葭,南望潇湘水一涯。

云麓半涵青海雾,岸枫遥映赤城霞。

双飞日月驱神骏,半缺河山待女娲。

学就屠龙空束手,剑锋腾踏绕霜花。


分司夜阅卷

明代邵宝

肯信行台是隐居,手寒中夜尚披书。冰霜气逼庭初静,星斗光临户正虚。

漫道相人如相马,极知观理似观鱼。九重方切真才念,独对青灯意有馀。

哭临儿 其八

明代黄公辅

不是钟情爱独偏,先人世业一经传。浮名末路惭予老,跨步脩途望尔前。

死去难消千古恨,悲来谁为二亲怜。輀车况是湖湘迥,惆怅篷窗望粤天。

途中早起自叹

明代黄公辅

轮蹄周岁掷流光,人事况逢重感伤。两度还家双泪眼,五年薄宦一湖湘。

萧然驲舍残更梦,都向溪头度岭长。才得安眠又晓发,寒风烟雾共苍茫。

和北吴歌 其十一

明代范景文

春锄带雨润如酥,风送农歌动地呼。怕说城中飞檄至,修堤河上点丁夫。

慈恩寺

明代何景明

海子桥西寺,高楼御苑花。中流自日月,平地有烟霞。

客至开金殿,宸游想翠华。十年复到此,朋辈各天涯。

寄李五多

明代何巩道

閒情不与外人知,微有雄心对奕时。半榻青缃何处宿,满园黄叶未曾窥。

自沾白露名花早,偶失金鞭驽马迟。多谢故交长入梦,拟携文字远相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