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丁南羽画吴明卿云山冰井图二首 其一

明代欧大任

鹤下丁生笔,斋头到公石。六月乍清凉,婆娑玉华客。

春江花月夜二首

隋代杨广

暮江平不动,春花满正开。

流波将月去,潮水带星来。

夜露含花气,春潭漾月晖。

汉水逢游女,湘川值二妃。


西溪牡丹

金朝刘仲尹

为云为雨定成虚,醉脸笼娇试粉初。举国春风避姚魏,换胎天质到黄徐。

百年金谷凭栏袖,三月扬州载酒车。我欲禅居净馀习,湖滩枕石看游鱼。

三奠子

元代王恽

湛新秋风露,暧暧微霄。梧叶下,桂香飘。鹊翻银汉水,人渡玉兰桥。

欢能几,虹影断,渚宫遥。

人闲多巧,天上无憀。今古恨,苦相撩。果瓜丝曲缀,儿女思空饶。

层轩晚,香露湿,可怜宵。

冷泉亭

宋代林稹

一泓清可沁诗脾,冷暖年来只自知。

流出西湖载歌舞,回头不似在山时。


读山海经十三首·其四

魏晋陶渊明

丹木生何许?乃在峚山阳。

黄花复朱实,食之寿命长。

白玉凝素液,瑾瑜发奇光。

岂伊君子宝,见重我轩黄。

小桃红·咏桃

元代周文质

东风有恨致玄都,吹破枝头玉,夜月梨花也相妒。

不寻俗,娇鸾彩凤风流处。

刘郎去也,武陵溪上,仙子淡妆梳。


大德歌·冬

元代关汉卿

雪纷纷,掩重门,不由人不断魂,瘦损江梅韵。那里是清江江上村,香闺里冷落谁瞅问?好一个憔悴的凭栏人。


张好好诗

唐代杜牧

牧大和三年,佐故吏部沈公江西幕,好好年十三,始以善歌来乐籍中。后一岁,公移镇宣城,复置好好于宣城籍中。后二岁,为沈著作以双鬟纳之。后二岁,于洛阳东城重睹好好,感旧伤怀,故题诗赠之。

君为豫章姝,十三才有余。

翠茁凤生尾,丹脸莲含跗。

高阁倚天半,章江联碧虚。

此地试君唱,特使华筵铺。

主公顾四座,始讶来踟蹰。

吴娃起引赞,低回映长裾。

双鬟可高下,才过青罗襦。

盼盼乍垂袖,一声雏凤呼。

繁弦迸关纽,塞管裂圆芦。

众音不能逐,袅袅穿云衢。

主公再三叹,谓言天下殊。

赠之天马锦,副以水犀梳。

龙沙看秋浪,明月游东湖。

自此每相见,三日已为疏。

玉质随月满,艳态逐春舒。

绛唇渐轻巧,云步转虚徐。

旌旆忽东下,笙歌随舳舻。

霜凋谢楼树,沙暖句溪蒲。

身外任尘土,樽前且欢娱。

飘然集仙客,讽赋欺相如。

聘之碧瑶佩,载以紫云车。

洞闭水声远,月高蟾影孤。

尔来未几岁,散尽高阳徒。

洛城重相见,婥婥为当垆。

怪我苦何事,少年垂白须。

朋游今在否,落拓更能无?

门馆恸哭后,水云愁景初。

斜日挂衰柳,凉风生座隅。

洒尽满襟泪,短歌聊一书。


过晋阳故城书事

金朝元好问

惠远祠前晋溪水,翠叶银花清见底。

水上西山如挂屏,郁郁苍苍三十里。

中原北门形势雄,想见城阙云烟中。

望川亭上阅今古,但有麦浪摇春风。

君不见,系舟山头龙角秃,白塔一摧城覆没。

薛王出降民不降,屋瓦乱飞如箭镞。

汾流决入大夏门,府治移著唐明村。

只从巨屏失光彩,河洛几度风烟昏。

东阙苍龙西玉虎,金雀觚棱上云雨。

不论民居与官府,仙佛所庐余百所。

鬼役天才千万古,争教一炬成焦土。

至今父老哭向天,死恨河南往来苦。

南人鬼巫好禨祥,万夫畚锸开连岗。

官街十字改丁字,钉破并州渠亦亡。

几时却到承平了,重看官家筑晋阳。

雨中花 春寒

明代杨慎

寒透水边沙际。暖在花心叶底。扫雪楼台,收灯庭院,向晚朱门闭。

丝额画帘低拂地。舞袖弓鞋浑未试。指冷金刀,香温翠被,懒剪宜春字。

台湾竹枝词 其十九

清代丘逢甲

一年天气晴和来,四序名花次第开。手把酒杯酬徐福,如今我辈亦蓬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