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语 | 解释 | 出处 | 
|---|
| shì fēi bù fēn是非不分 | 分辨不出正确与错误。 | 西汉·刘安《淮南子·修务训》:“正领而诵之,此见是非之分不明。” | 
| dú cǐ yī jiā,bié wú fēn diàn独此一家,别无分店 | 原是一些店铺招揽生意的用语,向顾客表明他没分店,只能在他这一家店里买到某种商品。泛指某种事物只有他那儿有,别处都没有。 |  | 
| fēn shēn jiǎn kǒu分身减口 | 见“分房减口”。 | 孙锦标《通俗常言疏证·家族》:“今有迫于人口多者,每有分身减口之语。” | 
| zào bái gōu fēn皂白沟分 | 皂:黑。比喻界限非常分明。 | 清·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论语·述而篇四》:此是圣学极至处,亦是圣学、异端皂白沟分处。 | 
| qiū sè píng fēn秋色平分 | 比喻双方各得一半,不分上下。 | 《楚辞·九辩》:“皇天平分四时兮,窃独悲此廪秋。”宋·李朴《中秋》诗:“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 | 
| huà tǔ fēn jiāng画土分疆 | 指划分疆域而治。 | 清 鲁一同《正统论》:“高光崛起,李赵彷徨,魏晋盗窃,秦隋强梁,偏安割据,画土分疆,无所拘滞,安所纷扰哉。” | 
| duàn xiù fēn táo断袖分桃 | 断:截断;分:分出。借指男宠。 | 东汉·班固《汉书·董贤传》:“上欲起,贤未觉,不欲动贤,乃断袖而起。”战国·韩·韩非《韩非子·说难》:“与君游于果园,食桃而甘,不尽,以其半啖君。” | 
| guā qū dòu fēn瓜区豆分 | 犹言区分有序。 | 清 王韬《地球图跋》:“各国疆域,瓜区豆分,界画犁然。” | 
| bǎi kǒu nán fēn百口难分 | 即使有一百张嘴也难分辩清楚。犹百口莫辩。 | 清 魏秀仁《花月痕》第三回:“这‘薄幸’两字,我也百口难分了!” | 
| fēn huā fú liǔ分花拂柳 | 见“分花约柳”。 |  | 
| sān fēn xiàng rén,qī fēn sì guǐ三分像人,七分似鬼 | 骂人的话。骂人长相难看。 |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十三回:“我嫁得这等一个,也不枉了为人一世!你看我那三寸丁谷树皮,三分像人,七分似鬼,我直恁地晦气!” | 
| liè dì fēn máo裂地分茅 | 裂:分开;茅:草名,白茅。古代帝王分封土地、建立诸侯。 | 宋·叶适《任子》:“古者裂地分茅以报人臣之有功,使其子孙嗣之,所以酬祖宗,垂后裔也。” | 
| sī fēn lǚ jiě丝分缕解 | 缕:细致;解:分剖。形容细致而有条理的分析。 | 宋·赵令畴《侯鲭录》第五卷:“必须尽当时事理,如身履其间,丝分缕解,始终备尽,乃可以置议论。” | 
| liè tǔ fēn máo裂土分茅 | 古代分封诸侯时,用白茅裹着的泥土授予被封的人,象征授予土地和权力。 | 《尚书 禹贡》:“厥贡惟土五色。”孔颖达疏:“王者封五色土以为社,若封建诸侯则各割其方色土与之,使归国立社……四方各依其方色皆以黄土覆之,其割土与之时,苴以白茅,用白茅裹土与之。 | 
| zào bái nán fēn皂白难分 | 皂:黑。黑白很难分辨,比喻是非不易辨别。 | 川剧《评雪辨踪》:“穿钉鞋的,你二天来,不要穿钉鞋,要穿草鞋嘛,免得我们秀才要评什么足迹,给他做个皂白难分。” | 
| àn láo fēn pèi按劳分配 | 根据劳动的大小进行分配。 | 邓小平《关于发展工业的几点意见》:“坚持按劳分配原则。” | 
| fēn bēng lí xī分崩离析 | 崩:倒塌崩裂;析:散开;解体。分裂崩溃;离散解体。形容国家或集团分裂瓦解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 | 先秦 孔子《论语 季氏》:“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 | 
| sì fēn wǔ pōu四分五剖 | 四分五裂。形容分散,不统一。 | 汉·扬雄《解嘲》:“往者周网解结,群鹿争逸,离为十二,合为六七,四分五剖,并为战国。” | 
| fēn máo liè tǔ分茅裂土 |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元 高文秀《渑池会》第四折:“官封极品禄千钟,分茅裂土人堪羡。腰金衣紫作朝臣,箫韶乐奏排筵宴。” | 
| dòu pōu guā fēn豆剖瓜分 | 豆出荚;瓜切开。比喻被分割;被侵占。 | 南朝 宋 鲍照《芜城赋》:“出入三代,五百余载,竟瓜剖而豆分。” | 
| dòu fēn guā pōu豆分瓜剖 | 见“豆剖瓜分”。 | 南朝·宋·鲍照《芜城赋》:“出入三代,五百余载,竟瓜剖而豆分。” | 
| chóu rén jiàn miàn,fèn wài yǎn hóng仇人见面,分外眼红 | 眼红:激怒的样子。仇敌碰在一起,彼此更加激怒。 | 赖传珠《模范红五团的新荣誉》:“真是仇人见面,分外眼红。” | 
| fēn mén bié hù分门别户 | 分、别:分辨、区别;门:一般事物的分类;户:门户。指在学术上根据各自的格调或见解划清派别,各立门户。 | 金、元·尹志平《巫山一段云·劝世》:“不认忘名默悟,只解分门别户一朝合眼见前程,悔恨不圆成。” | 
| bù yóu fēn shuō不由分说 | 由:让;顺 随;分:辩别。不容许辩争。 | 元 武汉臣《生金阁》第三折:“怎么不由分说,便将我飞拳走踢只是打?” | 
| zhǔ cì bù fēn主次不分 | 指人办事不能分辨主要的和次要的。 |  | 
| fēn huà wǎ jiě分化瓦解 | 瓦解:制瓦时先用陶土制成圆筒形;再分部为四片;即成瓦。使对方的力量分裂、离散。 | 秦牧《湘阴热浪记》:“则以政策攻心,分化瓦解,迫使他们投降。” | 
| sān fēn dǐng lì三分鼎立 | 比喻三方分立,互相抗衡。同“三分鼎足”。 | 《魏书 匈奴刘聪等传序》:“论土不出江汉,语地仅接褒斜,而谓握皇符,乘帝籍,三分鼎立,比踪王者。” | 
| yǒu kǒu nán fēn有口难分 | 分:分辩。有嘴难分辩。形容难分辩清楚。 | 元 萧德祥《杀狗劝夫》第一折:“动不动棍棒临身。直着我有口难分,进退无门。” | 
| bīng jiě rǎng fēn冰解壤分 | 冰冻消融,土壤分解。比喻障碍消除。 | 章炳麟《正名杂义》:“高邮王氏,以其绝学释姬汉古书,冰解壤分,无所凝滞,信哉千五百年未有其人也。” | 
| shǎng fá fēn míng赏罚分明 | 该赏的赏;该罚的罚;界限清楚;毫不含糊。 | 东汉 班固《汉书 张敞传》:“敞为人敏疾,赏罚分明,见恶辄取,时时越法纵舍,有足大者。” | 
| nán shě nán fēn难舍难分 | 形容关系密切,感情融洽,难以取舍。 | 老舍《老张的哲学》:“这样难舍难分的洒泪而别。” | 
| zēng ài fēn míng憎爱分明 | 憎:恨。恨什么,爱什么,界限清楚,态度鲜明。 | 周恩来《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憎爱分明的阶级立场,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风格,奋不顾身的无产阶级斗志。” | 
| yī fēn wéi èr一分为二 | 哲学用语,指事物作为矛盾的统一体,都包含着相互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通常指全面看待人或事物,看到积极方面,也看到消极方面。 | 宋·邵雍《皇极经世绪言》第七卷:“是故一分为二,二分为四。” | 
| ēn rén xiāng jiàn,fèn wài yǎn qīng恩人相见,分外眼青 | 分外:格外;眼青:亲热。形容恩人见面,格外亲热。 | 明 天然痴叟《石点头 侯官县烈女歼仇》:“尝言恩人相见,分外眼青。姚氏一见知心人,回瞋作喜。” | 
| gān fèn suí shí甘分随时 | 甘愿顺随时世环境。 | 元 无名氏《谇范叔》楔子:“常则是半生忙不遂,我平生志,居陋巷甘分随时。” | 
| guā fēn dǐng zhì瓜分鼎峙 | 比喻国土分裂,群雄对立。 | 《新唐书 李轨传》:“隋亡,英雄焱起,号帝王者瓜分鼎峙。” | 
| zhēng fēn duó miǎo争分夺秒 | 不放过一分一秒;形容对时间抓得很紧。也作“分秒必争”。 | 《晋书 陶侃传》:“常语人曰:‘大禹圣者,乃惜寸阴,至于众人,当惜分阴。” | 
| ān fèn shǒu cháng安分守常 | 分:本分;守:保持;常:常规。规矩老实,安守本分,不惹是生非。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23回:“你可好生用心学习,再如不安分守常,你可仔细。” | 
| bù fēn yù shí不分玉石 | 指无有区别,同归于尽。参见“玉石俱焚”。 | 清 刘献廷《广阳杂记》卷二:“向非君侯来,合郡士民当不分玉石矣。” | 
| gè jìn suǒ néng,àn láo fēn pèi各尽所能,按劳分配 |  |  | 
| bù fēn qīng hóng zào bái不分青红皂白 | 比喻不分是非,不问情由。 | 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三六:“文采觉得这末不分青红皂白就不大好。” | 
| sān fēn xiàng rén,qī fēn xiàng guǐ三分像人,七分像鬼 | 形容人长相丑陋,也指人遭疾病或其折磨后不成人样子。 | 宋 无名氏《张协状元 大公资助张协》:“我嫁你!看牛骨自不中,三分像人,七分像鬼。” | 
| sì tǐ bù qín,wǔ gǔ bù fēn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 形容旧时知识分子脱离生产劳动,缺乏生产知识。 | 先秦 孔子《论语 微子》:“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 | 
| sān fēn tiān xià yǒu qí èr三分天下有其二 | 泛指势力强大。 | 春秋·鲁·孔丘《论语·泰伯》:“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 | 
| fēn jiā xī chǎn分家析产 | 见“分烟析产”。 | 《文汇报》1984.9.19:“周善腾想:‘现在社会上因分家析产引起矛盾激化的事例很多,这起纠纷若不及时解决,后果不堪设想。’” | 
| shēn wú fēn wén身无分文 | 形容非常贫穷。 | 司马文森《风雨桐江》第一章:“他现在是身无分文,靠那好心肠的女店主借钱度日。” | 
| pǐ liǎng fēn xīng劈两分星 | 劈:分开;星:秤杆上的小点子。指过分计较微薄小利。 | 元·马致远《任风子》第三折:“那时昧己瞒心,劈两分星,细切薄批。” | 
| bù fēn gāo xià不分高下 | 指分不出高低胜负。 |  | 
| fēn qíng pò ài分情破爱 | 谓对原所爱之人不忠,移情于新欢。 | 明·高明《琵琶记·南浦嘱别》:“须听,我没奈何分情破爱,谁下得亏心短行。” | 
| bù yī běn fèn不依本分 | 依:安装;本分:本身应尽守的职责和规矩。形容不务正业,不守规矩。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39回:“黄文炳道:‘那厮也是个不依本分的人。’” | 
| běn běn fèn fèn本本分分 | 守本分,不越轨。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2回:“那亲家老爷倒也本本分分的说了几句谦虚话,又嘱咐了女儿一番。” | 
| fēn lù yáng biāo分路扬镳 | 扬镳:指驱马前进。分路而行。比喻目标不同,各走各的路或各干各的事。 | 北齐 魏收《魏书 拓跋志传》:“洛阳我之丰沛,自应分路扬镳。自今以后,可分路而行。” | 
| zhū liǎng fēn cùn铢两分寸 | 指极少的数量。 | 宋·王安石《上仁宗皇帝言事书》:“不使有铢两分寸之加焉。” | 
| wù yǐ qún fēn物以群分 | 见“物以类聚”。 | 《周易·系辞上》:“方以类聚,物以群分。” | 
| fēn sī xī lǚ分丝析缕 | 喻明察入微。 | 明·徐渭《代江北事平赐金币谢表》:“分丝析缕,不以善小而弗旌。” | 
| huà yě fēn jiāng画野分疆 | 指划分疆域而治。 | 《周书 杜杲传》:“仍请画野分疆,永敦邻好。” | 
| wǔ gǔ bù fēn五谷不分 | 五谷:通常指稻、黍、稷、麦、菽。指不参加劳动,不能辨别五谷。形容脱离生产劳动,缺乏生产知识。 | 先秦 孔子《论语 微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 | 
| jīng wèi zì fēn泾渭自分 | 见“泾渭分明”。 | 唐·李德裕《刘公神道碑铭》:“遇物而泾渭自分,立诚而风雨如晦。” | 
| xià huí fēn jiě下回分解 | 章回小说于每回之末所用的套语。现多用以喻事件发展的结果。 |  | 
| láo yàn fēn fēi劳燕分飞 | 劳:伯劳;鸟名。伯劳和燕子分飞东西;比喻亲人或朋友别离。 | 南宋 郭茂倩《乐府诗集 东飞伯劳歌》:“东飞伯劳西飞燕,黄姑织女时相见。” | 
| fèn wài zhī wù分外之物 | 分:名分。名分以外的事物。指不属于自己的东西。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11回:“吾差四个统制官,引一百军人下船搜看,但有分外之物,决不轻恕。” | 
| fēn jīn bāi liǎng分斤掰两 | 比喻过分计较。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45回:“真真泥腿光棍,专会打细算盘、‘分金掰两’的。” | 
| fēn chāi pī fèng分钗劈凤 | 见“分钗断带”。 | 清·钱泳《履园丛话·杂记下·刘王氏》:“[县令]乃赋一诗刻诸墓上云:‘分钗劈凤已联年,就义何妨晚慨愆。’” | 
| zuò dì fēn zāng坐地分脏 | 原指盗贼就地瓜分偷盗来的脏物。现多指匪首窝主自己不动手而坐在家里分取同伙偷盗来的财物。 |  | 
| fēn xīng bō liǎng分星拨两 | 犹言斤斤计较。 | 明·无名氏《十样锦》第三折:“我两个跟着你们背后接坐碗儿吃也罢,你怎么这般分星拨两的。” | 
| fēn gōng hé zuò分工合作 | 众人各司其责,共同从事工作。 | 沈从文《常德的船》:“有些家中人说不定还留在县里,经营一种不必要本钱的职业,分工合作,都不闲散。” | 
| gē xí fēn zuò割席分坐 | 席:坐席。把席割断,分开坐。比喻朋友绝交。 |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德行》:“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书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 
| yuán qiān fèn qiǎn缘悭分浅 | 悭:欠缺。缘分欠缺。指与对方无缘相见 | 明·西湖渔隐主人《欢喜冤家》第22回:“缘悭分浅,不获再睹丰仪。” | 
| shè guān fēn zhí设官分职 | 职:职位,职权。设立官爵或官府。分派职权。 | 晋·左思《魏都赋》:“设官分职,营处署居。” | 
| liáng yǒu bù fēn良莠不分 | 莠:狗尾草,比喻坏人。指好人坏人混在一起,难以区分。 | 《清史稿 吴杰传》:“未剿遽抚,良莠不分。兵至,相率归诚;兵退,复出焚掠。” | 
| tiáo fēn lǚ xī条分缕晰 | 缕:详尽,细致。形容分析得细密而有条理。 | 梁启超《变法通议·论幼学》:“书之门目,条分缕晰,由浅入深,由繁反约。” | 
| guā fēn dòu pōu瓜分豆剖 | 瓜被剖开,豆从筴中分裂而出。比喻国土被并吞、分割。 | 宋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 晁无咎》:“五代干戈,四海瓜分豆剖,斯文道熄。” | 
| zhī fēn lǚ jiě枝分缕解 | 指详尽而有条不紊地辨别分析。 | 清曾国藩《户部员外郎彭君墓表》:“事至则剖晰毫厘,枝分缕解,辨穷万变,而断以片言。” | 
| fēn xíng gòng qì分形共气 | 见“分形同气”。 | 《梁书·武陵王纪传》:“友于兄弟,分形共气。” | 
| háo fēn lǚ xī毫分缕析 | 细致详尽的剖析。 | 《云谷杂记》附宋·张嗣古《特荐状》:“凡本府委送剖决民讼,毫分缕析,多得其情。” | 
| fēn xīng bāi liǎng分星掰两 | 一点一滴,详详细细。 | 元·孟汉卿《魔合罗》:“则要你依头缕当,分星掰两,责状招实。” | 
| shǒu shēn fēn lí首身分离 | 首:头。头和身体分开了。指被砍头。 | 《战国策·秦策四》:“刳腹折颐,首身分离。” | 
| bò liǎng fēn xīng擘两分星 | 指很小的重量都分辨得清清楚楚。比喻准确清楚。两,较小的重量单位;星,秤杆上标记斤两的小点子。 | 元 李寿卿《伍员吹箫》第三折:“只我问他个擘两分星,说一段从头的至尾。” | 
| chóu rén xiāng jiàn,fèn wài yǎn hóng仇人相见,分外眼红 | 眼红:激怒的样子。仇敌碰在一起,彼此更加激怒。 | 谢扶民《壮族人民优秀的儿子韦拔群》:“仇人相见,分外眼红,于是双方的随员就对打起来了。” | 
| fēn wǒ bēi gēng分我杯羹 |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项羽本纪》:“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 | 
| hùn dùn bù fēn混沌不分 | 混沌:亦作“浑沌”,古代寓言中的中央帝名。原意是借喻一切事物都应顺其自然。后常用以表示愚昧无知。 | 《庄子·应帝王》:“南海之帝为倏,北海之帝为善,倏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窃,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窃,七日而浑沌死。” | 
| gōng sī fēn míng公私分明 | 公家的与私人的界限十分清楚。 | 邓小平《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的讲话》:“要敢说真话,反对说假话,不务虚名,多做实事;要公私分明,不拿原则换人情。” | 
| féng rén zhǐ shuō sān fēn huà逢人只说三分话 | 逢:遇见。指人与人互相欺瞒,不把实际情况或心里话说出来。 | 宋·朱熹《朱子语类》第21卷:“如今俗语云,逢人只说三分话,只此便是不忠。” | 
| fēn mén bié lèi分门别类 | 门:类;别:区别。根据事物的特征分类。 | 明 朱国祯《涌幢小品 志录集》:“《夷坚卷》原四百二十卷,今行者五十一卷。益病其烦芜芟之,分门别类,非全帙也。” | 
| fēn dào yáng biāo分道扬镳 | 道:路;镳:马嚼子;借指为马;扬镳:驱马向前。分走不同的路。比喻人们分别发展和施展各自的聪明才智。比喻因志趣、目标不同而各走各的路。 | 北齐 魏收《魏书 拓跋志传》:“洛阳我之丰沛,自应分路扬镳。自今以后,可分路而行。” | 
| gǔ ròu fēn lí骨肉分离 | 骨肉:指父母兄弟等亲人。比喻亲人分散,不能团聚。 |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30卷:“谁知死后缠绵,恩变成仇,害得我骨肉分离,死无葬身之地,我好苦也!我好恨也!” | 
| fēn xíng tóng qì分形同气 | 形容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十分密切。 | 战国 吕不韦《吕氏春秋 精通》:“父母之于子也,子之于父母也,一体而两分,同气而异息。” | 
| xī lǚ fēn tiáo析缕分条 | 析:剖析;缕:线。有条有理地细细分析。 | 清 平步青《霞外捃屑》卷五:“说经之书甚多,以及文集说部,皆有可采。窃欲析缕分条,加以翦截。” | 
| fèn wài yāo ráo分外妖娆 | 分外:格外;妖娆:妖媚艳丽。形容景色异常艳丽。 | 毛泽东《沁园春·雪》词:“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 | 
| zhī fēn jié jiě支分节解 | 亦作“支分族解”。把肢体与关节一一分开。节,关节。族,骨节交错盘结之处。比喻剖析义理,详尽中肯。 | 宋·朱熹《〈中庸章句〉序》:“然后此书之旨支分节解,脉络贯通,详略相因,巨细毕举。” | 
| jīng wèi fēn míng泾渭分明 | 古人认为;渭河水清;泾河水浊;两水合流后;清浊依旧分明。比喻是非清楚;容易区别。 | 唐 李德裕《刘公神道碑铭》:“遇物而泾渭自分,立诚而风雨如晦。” | 
| fēn zhāng xī jù分章析句 | 谓雕琢推敲文章。 | 宋·陆游《谢参政启》:“至拙无能,下愚不肖,分章析句于蓬枢瓮牖之下。” | 
| fèn nèi zhī shì分内之事 | 分内:自己,本分。本分之内的事情。指自己应负责任的事情。 | 《圣谕广训·孝训》:“皆孝子分内之事也。” | 
| liè tǔ fēn máo列土分茅 | 谓受封为诸侯。古代天子分封诸侯时,用白茅裹着社坛上的泥土授予被封者,象征土地和权力,称为“列土分茅”。 | 元·郑光祖《三战吕布》第一折:“军前累立功劳大,列土分茅受大封。” | 
| rén yǐ qún fēn人以群分 | 人按照其品行、爱好而形成团体,因而能互相区别。指好人总跟好人结成朋友,坏人总跟坏人聚在一起。 | 《易·系辞上》:“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 | 
| fēn tíng kàng lǐ分庭伉礼 | 见“分庭抗礼”。 | 《庄子·渔父》:“万乘之主,千乘之君,见夫子未尝不分庭伉礼。” | 
| qún fēn lèi jù群分类聚 | 聚:聚集。指同类的事物聚合在一起,不同的事物以类区分。 | 《周易·系辞》:“方以类聚,物以群分。” | 
| luán fèng fēn fēi鸾凤分飞 | 比喻夫妻或情侣离散。 | 唐 房千里《寄妾赵氏》诗:“鸾凤分飞海树秋,忍听钟鼓越王楼。” | 
| luán fēn fèng lí鸾分凤离 | 同“鸾凤分飞”。 | 明·李开先《林冲宝剑记》第48出:“自从他鸾分凤离,到如今雁断鱼稀。” | 
| nán fēn nán shě难分难舍 | 舍:放下;分:分离、分别。形容感情很好;不忍分离。 |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难舍难分,所以一直就在船上打了‘水公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