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解释 | 出处 |
---|
bǎi tīng bù yàn百听不厌 | 形容乐曲或歌曲好听,使人听多少遍也不厌烦。 | |
qiān chuí bǎi liàn千锤百炼 | 锤:用锤子敲打;炼:用火烧炼。比喻经历多次艰苦斗争的锻炼和考验。也指对文章和作品进行多次精心的修改。 | 唐 皮日休《刘枣强碑》:“百锻为字,千炼为句,虽不迫躅太白,亦后来之佳作业。” |
bǎi jiā zhū zǐ百家诸子 | 百家:指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流派;诸子:指孔子、老子、庄子、荀子等。后来对先秦学术思想派别的总称。 | 晋·常璩《华阳国志·梓橦人士》:“自五经四部、百家诸子、伎艺算计、卜数医术。” |
shǎng yī quàn bǎi赏一劝百 | 奖励一个人的先进事迹而鼓励好多人。 | 《文中子·立命》:“赏一以劝百,罚一以惩众。” |
yǐ yī fèng bǎi以一奉百 | 奉:供养。用一个人生产的物品供养一百个人。指生产的人少,消费的人多。 | 汉 王符《潜夫论 浮侈》:“一夫耕,百人食之;一妇桑,百人衣之;以一奉百,孰能供之?” |
bǎi chǐ gān tóu,gèng jìn yī bù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 佛家语,比喻道行、造诣虽深,仍需修炼提高。比喻虽已达到很高的境地,但不能满足,还要进一步努力。 | 宋 朱熹《答陈同甫书》:“但鄙意更欲贤者百丈竿头进取一步,将来不作三代以下人物。” |
yú ròu bǎi xìng鱼肉百姓 | 鱼肉:指受宰割者。后比喻用暴力欺凌,任意残害无辜的人们。 | 《后汉书 仲长统传》:“于是骄逸自恣,志意无厌,鱼肉百姓,以盈其欲。” |
yī yǐ dāng bǎi一以当百 | 一人抵过百人。极言勇猛。 | 清·李渔《比目鱼》第十四回:“楚玉也自领全军杀将前去。及至两不相对,真个人强马壮,一以当百。杀得那些山贼,抱头而窜。” |
bǎi móu qiān jì百谋千计 | 犹千方百计。 | 元 关汉卿《魔合罗》第四折:“这其间详细,索用心机,要搜寻百谋千计。” |
bǎi suì zhī hǎo百岁之好 | 好:友爱。永久的好合。指男女结为夫妻。 | 明 屠隆《昙花记 士女私奔》:“亦雅慕其才藻,故将图百岁之好,非仅邀一夕之欢。” |
yǐ yī jǐng bǎi以一儆百 | 见“以一警百”。 | 萧复兴《贴深蓝色海绵的球拍》:“连队的指导员是个复员军人,本想以一儆百,好好批评她一通。” |
bǎi fèi jù zuò百废具作 | 指一切废置的事都兴办起来。同“百废俱兴”。 | 清 管同《恩县四女祠碑》:“阳湖孙使君督粮山东,起痿瞭矇,百废具作。” |
bǎi lǐ zhī cái百里之才 | 百里:方圆百里之地;才:才能。指能治理方圆百里地区的人才。 |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57回:“庞士元非百里之才。” |
guǐ jì bǎi duān鬼计百端 | 见“鬼计多端”。 | 清·周亮工《书影》卷十:“关云长《三上张翼德书》云:‘操之鬼计百端,非羽智缚,安有今日!’” |
chǒu tài bǎi chū丑态百出 | 丑态:丑恶的样子。做出各种各样的丑恶的样子。形容丑恶的表演或丑恶的行为。 |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66回:“他们那有甚么心事!不过因明日就要放榜,得失心未免过重,以致弄的忽哭忽笑,丑态百出。” |
shì bàn gōng bǎi事半功百 | 同“事半功倍”。 | 清·魏源《道光丙戎海运记》:“因利乘便,事半功百,而元代所未有也。” |
chún yī bǎi jié鹑衣百结 | 鹑衣:像鹌鹑鸟尾巴那样的衣服;百结:补丁摞补丁的衣服。身上穿的衣服补丁多;连缀起来就像鹌鹑鸟的秃尾巴。形容衣服破烂不堪。 | 宋 李昉《太平广记》:“时有一人,鹑衣百结,颜貌憔悴,亦往庙所。” |
bǎi huì mò biàn百喙莫辩 | 喙:嘴,借指人的嘴。指纵有众多的嘴也不能辩解。同“百口莫辩”。 | 宋 陈亮《谢何正言启》:“谤出事情之外,百喙莫辩;变生意料之余,三肱并折。” |
bǎi zú zhī chóng百足之虫 | 百足:一种多节多足的爬虫,即马陆。比喻有实力基础的势力,虽一时败落,但不会很快彻底垮台。也指某一恶势力被摧垮后余孽尚存。 | 明 徐学谟《归有园尘谈》:“吝者自能致富,然一有事则为过街老鼠;侠者或致破家,然一有事则为百足之虫。” |
bǎi bù yī cún百不一存 | 一百个里面没有留下一个。表示丧失殆尽。 | 北周 宇文逌《<庾信集>序》:“昔在阳都,有集十四卷,值太清罹乱,百不一存。” |
bǎi bān fǔ wèi百般抚慰 | 用各种方式进行安慰。抚慰:安慰。 | 《中国通史》(第九册)第十一章第三节:“代宗对于河北安史降将虽然一味姑息,百般抚慰,但他们并未感恩戴德,反而视为软弱可欺。” |
tān shū yōng bǎi chéng摊书拥百城 | 比喻藏书之富或嗜书之深。同“摊书傲百城”。 | |
bǎi nián guī shòu百年归寿 | 百年:指人去世。指人死的婉称。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1回:“你百年归寿时,我却再与你些送终之资。” |
bǎi duān dài jǔ百端待举 | 端:头;头绪;待:等待;举:举办;做。很多事情要兴办。 | 周恩来《人民政协共同纲领草案的要点》:“经济建设是百端待举,但须有缓急轻重之分。” |
bǎi huì qiān pā百卉千葩 | 常比喻事物丰富多彩,景象繁荣兴盛。 | 明 无名氏《紫微宫》第二折:“仲冬佳节景堪褒,百卉千葩逞艳妖。” |
bǎi èr jīn ōu百二金瓯 | 比喻山河险固之地。同“百二山河”。 | 宁调元《壬子感事》诗之三:“五千貂锦张旗鼓,百二金瓯资栋梁。” |
bǎi qiǎo chéng qióng百巧成穷 | 指有多种才能的人反而贫困不堪。同“百巧千穷”。 | 宋 陈师道《寄单州张朝请》诗:“一言悟主心犹壮,百巧成穷发自新。” |
bā chù bǎi jiā罢黜百家 | 罢黜:废弃不用。原指排除诸子杂说,专门推行儒家学说。也比喻只要一种形式,不要其他形式。 | 东汉 班固《汉书 武帝纪赞》:“孝武初立,卓然罢黜百家,表章《六经》。” |
bǎi kǒu mò biàn百口莫辩 | 莫:不能;辩:辩白。即使有一百张嘴也辩白不清。形容不管怎样辩白也说不清楚。 | 清 俞樾《右台仙馆笔记 大虹村》:“细细幻形以挫辱之耳,然自此百口莫辩矣。” |
bǎi chuān fù hǎi百川赴海 | 百:表示多。川:江河。所有江河都流归大海。比喻众望所归或大势所趋。也比喻许多事物由分散而汇集到一处。 | 《朱子语类·卷二·理气下》:“百川赴海而海不溢。” |
bǎi wú liáo lài百无聊赖 | 百:泛指多;各个方面;聊赖:凭借;指生活或感情上的寄托。指生活中思想感情没有依托;精神空虚;感觉什么都没意思。指精神无所寄托。 | 傅専《阁夜》诗:“百无聊赖作词人,尽许闲愁集一身。” |
bǎi sǐ yī shēng百死一生 | 形容生命极其危险,处于死亡的边缘。 | 《北齐书 杜弼传》:“诸勋人身触锋刃,百死一生,纵其贪鄙,所取处大,不可同之循常例也。” |
bǎi liǎng làn yíng百两烂盈 | 两:同“辆”;烂:灿烂;盈:充满。指妆奁有一百辆车,光彩夺目。形容婚娶的铺张奢华。 | 《诗经·大雅·韩奕》:“百两彭彭,八鸾锵锵,不显其光。” |
bǎi jié xuán chún百结悬鹑 | 比喻衣衫破烂。鹑鸟尾秃,像补缀百结,故云。 | 《黑籍冤魂》第二十回:“乞丐身上,破衣褴褛,百结悬鹑,怎抵得住那一天风雪?” |
bǎi bù yī shuǎng百不一爽 | 爽:失,差。形容做事有充分把握,绝不会失误。 | 《清史稿·戴敦元传》:“至老,或问僻事,指革书案卷,百不一爽。” |
bǎi huì rú yī百喙如一 | 犹言众口一辞。许多人都说同样的话,看法或意见一致。 | 清 王夫之《孝烈传》:“唯习闻湘人之言,百喙如一者若此。” |
chóu cháng bǎi jié愁肠百结 | 忧愁缠结在肠内。 | 《敦煌变文集 王昭君变文》:“日月无明照覆盆,愁肠百结虚成着。” |
bǎi shì bù yì百世不易 | 千秋万代永不改变。 | 《汉书 邹阳传》:“积德累行,不知其善,有时而用;弃义背理,不知其恶,有时而亡。臣愿大王孰计而身行之,此百世不易之道也。” |
bǎi huā shēng rì百花生日 | 旧指阴历二月十二日,即花朝。 | 清·秦味芸《月令粹编》卷五:“《陶朱公书》:‘二月十二日为百花生日。无雨,百花熟。’” |
bǎi bù shī yī百不失一 | 失:过失,错误。万无一失。形容做事有充分把握,绝不会失误。 | 东汉 王充《论衡 须颂》:“从门应庭,听堂室之言,什而失九;如升堂窥室,百不失一。” |
bǎi jì qiān móu百计千谋 | 想尽或用尽一切办法。同“千方百计”。 | 元 尚仲贤《单鞭夺槊》第二折:“据着他全忠尽孝真良将,怎肯做背义忘恩那死囚,干费了百计千谋。” |
xióng pí bǎi wàn熊罴百万 | 熊罴:两种猛兽,比喻勇猛的武士。勇猛的武士成千上万。形容军队人多将广,英勇善战。 | 宋 王迈《观猎行》:“汝不闻去岁淮甸间,熊罴百万临危堞。” |
bǎi fèi dài xīng百废待兴 | 兴:兴办。许多已被废置的事情都需要兴办。形容面临着一场大规模的建设事业;有许多事要做。 | 王颖《海外赤子》:“百废待兴,一下子怎么能抓得过来?” |
bǎi bài bù zhé百败不折 | 折:屈服。即使失败100次也绝不屈服。形容意志坚强。 | 宋·陈亮《上孝宗皇帝第二书》:“百败而不折者,诚有以合于天人之心也。” |
bǎi zú zhī chóng,zhì duàn bù jué百足之虫,至断不蹶 | 比喻势力雄厚的集体或个人一时不易垮台。同“百足之虫,至死不僵”。 | 《文选 曹冏〈六代论〉》:“百足之虫,至死不僵。”李善注引《鲁连子》:“百足之虫,至断不蹶者,持之者众也。” |
sì zhī bǎi tǐ四肢百体 | 见“四肢百骸”。 | 老舍《赵子曰》:“赵子曰四肢百体一齐往外涨,差一些没把大袄,幸亏是新买的,撑开了绽。” |
bǎi zhàn bù dài百战不殆 | 殆:危险。作战百次也不失败。形容每战必胜。 | 先秦 孙武《孙子 谋攻》:“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
bǎi líng bǎi lì百伶百俐 | 形容非常聪明乖巧。 |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李玉英狱中讼冤》:“那焦氏生得有六七分颜色,女工针指,却也百伶百俐,只是心肠有些狠毒。” |
bǎi zhǎo náo xīn百爪挠心 | 像有一百只脚爪在抓心一样。形容人心情错综复杂,心神不定。 | 姜树茂《渔岛怒潮》第14章:“那心里的滋味更不必提了,里面好似生了二十五个小老鼠——百爪挠心。” |
bǎi lǐ yì xí百里异习 | 异:不相同;习:风俗习惯。相隔百里远的地方风俗习惯就不同。 | 春秋·齐·晏婴《晏子春秋·问上》:“百里而异习,千里而殊俗。” |
bǎi chéng zhī fù百城之富 | 形容藏书极多,似拥有许多城市那样富有。 | 语出《魏书 李谧传》:“丈夫拥书万卷,何假南面百城。” |
běn zhī bǎi shì本支百世 | 指子孙昌盛,百代不衰。 | 《诗 大雅 文王》:“文王孙子,本支百世。”毛传:“本,本宗也;支,支子也。”郑玄笺:“其子孙适为天子,庶为诸侯,皆百世。” |
lí mín bǎi xìng黎民百姓 | 指普通老百姓。 |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17回:“那六街三市勋卫宰臣,黎民百姓,奉天子之命,与民同乐。” |
yī xiào bǎi mèi一笑百媚 | 形容美人的笑态。 | 唐·白居易《长恨歌》:“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
bǎi xià bǎi zháo百下百着 | 犹言百发百中,万无一失。同“百下百全”。 |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九回:“我每日送他一尾金色鲤,他就与我袖传一课。依方位,百下百着。” |
yáng jiǔ bǎi liù阳九百六 | 阳九:古代以4617年为一元,初入元的106年中有九个灾难。道家以3300年为小百六。阳九有天灾,百六有地灾。指灾厄之年。 | 东汉·班固《汉书·食货志》:“予遭阳九之厄,百六之会,枯旱霜蝗,饥馑荐臻。” |
bǎi jié chóu cháng百结愁肠 | 指愁绪如结无法解开。 | 宋 蒋兴祖女《减字木兰花 题雄州驿》词:“飞鸿过也,百结愁肠无昼夜。” |
bǎi chuān cháo hǎi百川朝海 | 众水奔流趋向大海。多比喻无数分散的事物都汇集到一处。 | 汉 焦赣《易林 谦之无妄》:“百川朝海,流行不止,道虽辽远,无不到者。” |
xióng bīng bǎi wàn雄兵百万 | 雄:威武雄壮。人数众多、威武雄壮的军队 |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31卷:“九里山前怨气缠,雄兵百万命难延。” |
bǎi bù huò yī百不获一 | 获:得到。一百个之中也得不到一个。形容人或物极其难得。 | 清 李绿园《歧路灯》第150回:“人品自会端正,文移自会清顺、晓畅,然着实是百不获一的。” |
qiān xīn bǎi kǔ千辛百苦 | 辛:劳苦。许许多多的艰难困苦。 |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31卷:“如今说一个妓家故事,虽比不得李亚仙、梁夫人恁般大才,却也在千辛百苦中熬炼过来,助夫成家。” |
qiān yī bǎi shùn千依百顺 | 形容非常顺从。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七:“凡是船家教他做些什么,他千依百顺。” |
bǎi zhé bù cuī百折不摧 | 受到无数挫折都不屈服、动摇。形容意志坚强。 | 宋 苏辙《祭亡兄端明文》:“义气外强,道心内全,百折不摧,如有待然。” |
hé mén bǎi kǒu阖门百口 | 指全家所有人。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赵岐传》:“我北海孙宾石,阖门百口,势能相济。” |
bǎi zhàn bǎi bài百战百败 | 指每战必败。 | 《汉书 萧何传》:“汉王曰:‘何为乃死也?’何曰:‘今众弗如,百战百败,不死何为?’” |
qiān sī bǎi lǜ千思百虑 | 虑:思考。形容反复思考。 | 清·荑荻散人《玉娇梨》第11回:“我正思量白小姐,千思百虑再无计策,不想今日有这等的好机会送将来,可谓天从人愿。” |
qiān huí bǎi zhuǎn千回百转 | 形容反复回旋或进程曲折。 | 元 范居中《秋思》:“我这里千回右转自彷徨,撇不下多情数桩。” |
yǐ wǔ shí bù xiào bǎi bù以五十步笑百步 | 作战时败逃五十步的人讥笑败逃一百步的人。比喻缺点或错误性质相同,只有情节或重或轻的区别。 | 战国·邹·孟轲《孟子·梁惠王上》:“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
bǎi kǒng qiān chuāng百孔千创 | 比喻困苦不堪。同“百孔千疮”。 | 宋 周必大《跋宋运判昞奏稿》:“黎庶凋瘵,百孔千创。” |
bǎi nián xié lǎo百年偕老 | 偕:共同。指夫妻共同白头到老。 | 金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第七卷:“上梢里只唤做百年偕老,谁指望是他没下梢。” |
bǎi dài wén zōng百代文宗 | 宗:被人所效法的人物。在久远的年代里堪为文人楷模的人物。 | 《晋书 陆机陆云传论》:“远超枚(枚乘)马(司马相如),高蹑王(王粲)刘(刘桢),百代文宗,一人而已。” |
shā yī jǐng bǎi杀一儆百 | 儆:警戒。处死一个人;借以警戒许多人。 | 东汉 班固《汉书 尹翁归传》:“其有所取也,以一警百,吏民皆服,恐惧改行自新。” |
duō fāng bǎi jì多方百计 | 想尽或用尽种种方法、计谋。 |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东京学界告乡人书》:“一言之不入,再哀之不入,或多方百计以求之,总必达目的而后已。” |
bǎi wú yī shī百无一失 | 失:差错;过错。形容十分把握;绝对不会出差错。也作“百不一失”、“万无一失”。 | 唐 裴铏《聂隐娘》:“(隐娘)一年后刺猿穴百无一失。” |
bǎi líng bǎi yàn百灵百验 | 验:效验,灵验。测算预卜十分灵验。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21卷:“人多晓得柳庄神相,却不知其子志彻传了父术,也是一个百灵百验的。” |
bǎi zhé bù yí百折不移 | 屡遭挫折亦不改变其操守。 | 明 吴承恩《赠郡伯古愚邵公报政序》:“即其可名状者言之,则本之一毫不染之真,而加之百折不移之守。” |
bǎi wú shī yī百无失一 | 百:很多;失:差错。指非常有把握,绝对不会出差错。 | 西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成败在于决断,以此参之,万不失一。” |
jù yuè sān bǎi距跃三百 | 指欢欣之极。 | 《左传 僖公二十八年》:魏伤于胸。公欲杀之,而爱其材。使问,且视之。病,将杀之。魏束胸见使者,曰:‘以君之灵,不有宁也!’距跃三百,曲踊三百。乃舍之。” |
bǎi shè chóng jiǎn百舍重趼 | 百里一舍,足底老皮上又生出硬皮。形容长途奔走,十分辛劳。亦作“百舍重茧”。 | 《庄子 天道》:“吾闻夫子圣人也。吾固不辞远道而来愿见,百舍重趼而不敢息。”《淮南子 修务训》:“昔南荣畴耻圣道之独亡于己身……百舍重趼,不敢休息,南见老聃。” |
bǎi shì shī百世师 | 品德学问可以做为百代的表率。 | 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下》:“圣人,百世之师也。” |
bǎi fèi jù jǔ百废俱举 | 指一切废置的事都兴办起来。同“百废俱兴”。 | 《续资治通鉴 宋理宗绍定五年》:“了翁(魏了翁)乃葺其城楼橹雉堞,增置器械,教习牌手,申严军律……居数月,百废俱举。” |
bǎi èr hé shān百二河山 | 百二:以二敌百。指山河险固,可以二敌百。后指国力强盛,边防稳固的国家。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高祖本纪》:“秦,形胜之国,带河山之险,县隔千里,持戟百万,秦得百二马。” |
bǎi gǎn jiāo jí百感交集 | 百:形容多;感:感想;情感;交集:指不同的感情同时发生。形容许多感情交织在一起。 | 宋 陈亮《龙川集 祭喻夏卿文》:“泪涕横腮,非以邂逅。百感交集,微我有咎。” |
bǎi fèi xián jǔ百废咸举 | 指一切废置的事都兴办起来。同“百废俱兴”。 | 明 刘基《杭州路重修府治记》:“公受命来杭未及期月,威惠大行,百废咸举。吏民顺令,如臂使指。” |
bǎi cǎo quán yú百草权舆 | 权舆:草木萌芽状态。指花草萌芽,春天到来。 | 《大戴礼记·诰志》第九卷:“于时冰泮发蛰,百草权舆。” |
bǎi zhé bù huí百折不回 | 折:挫折。比喻意志坚强,无论受到多少次挫折,毫不动摇退缩。 | 《明史 何腾蛟瞿式耜传论》:“夫节义必穷而后见,如二人之竭力致死,靡有二心,所谓百折不回者矣。” |
bǎi zǎi shù rén百载树人 | 培育人才需要百年。指育才是百年大计,要付出艰苦的劳动。同“百年树人”。 | 粤剧《搜书院》第五幕第二场:“百载树人是我一生抱负。” |
yì hū bǎi yìng一呼百应 | 呼:召唤。应:响应。一人发出号召;众人纷纷响应。 | 明 天然痴叟《石点头》:“因是爪牙四布,一呼百应,远近闻名,人人畏惧,是一个公行大盗,通天神棍。” |
chóng yōng bǎi zhì崇墉百雉 | 形容城墙高大。 | 清·褚人获《坚瓠广集·芦沟斗城》:“于是当桥之北,规里许为斗城,局制虽小,而崇墉百雉,俨若雄关。” |
yī yè fū qī bǎi rì ēn一夜夫妻百日恩 | 一旦结为夫妻,就会产生深厚的感情。 | 许地山《春桃》:“咱们到底还是两口子,常言道,一夜夫妻百日恩——” |
bǎi shì wú chéng百事无成 | 犹言一事无成。什么事情都没成功。 | 唐 刘禹锡《陪崔大尚书及诸阁老宴杏园》诗:“更将何面上春台,百事无成老又催。” |
chéng yī jiè bǎi惩一戒百 | 见“惩一警百”。 | 明·沈釆《千金记》第四十七出:“故依法律明惟问,惩一戒百难容忍。” |
sān bǎi wèng jī三百瓮齑 | 指长期以咸菜度日,生活清贫。齑,咸菜。三百瓮,极言其多,一时吃不完。 | 宋·赵与颜《娱书堂诗话》上卷:“旧传一贫士死,见阴更,为言‘当年生,汝有三百瓮齑禄未尽。’” |
bǎi shì liú fēn百世流芬 | 美名永传于后世。同“百世流芳”。 | 清 李渔《闲情偶寄 词曲 结构》:“予以生花之笔,撰为倒峡之词,使人人赞美,百世流芬。” |
bǎi èr guān shān百二关山 | 百二:以二敌百。指边防稳固的国家。 | 唐·温庭筠《老君庙》:“百二关山扶玉座,五千文字闭瑶缄。” |
bǎi mèi qiān jiāo百媚千娇 | 媚、娇:美好。形容女子姿态美好。 | 南朝 陈 徐陵《杂曲》诗:“绿黛红颜两相发,千娇百态情无歇。”唐 张文成《游仙窟》:“千娇百媚,造次无可比方;弱体轻身,谈之不能备尽。” |
bǎi nián dà yè百年大业 | 指关系到长远利益的重要计划或措施。同“百年大计”。 | |
bǎi lóng zhī zhì百龙之智 | 龙:公孙龙,战国时期名家代表,著有《公孙龙子》;智:智慧,聪明。100个公孙龙的智慧。形容非常聪明。 | 《孔丛子·公孙龙》:“虽百龙之智,固不能当其前也。” |
bǎi lǜ zǎn xīn百虑攒心 | 各种思虑一齐聚集在心头。 | |
bǎi liàn chéng gāng百炼成刚 | 刚通钢。铁经过反复锤炼便成为坚韧的钢。比喻人经过多次磨炼而成为有用之才。 | 郭小川《保卫我们的党》诗:“点起斗争的烈火,使人在烈火中百炼成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