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语 | 解释 | 出处 |
|---|
| tiān xià wú nán shì,zhǐ pà yǒu xīn rén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 指只要有志向,有毅力,没有什么办不到的事情。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49回:“这首不但好,而且新巧有意趣。可知俗语说:‘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
| xiǎo xīn jǐn shèn小心谨慎 | 说话办事细心慎重;不敢马虎大意。 | 东汉 班固《汉书 霍光传》:“出入禁闼二十余年,小心谨慎,未尝有过,甚见亲信。” |
| xīn ruò sǐ huī心若死灰 | 形容不为外物所动的一种精神状态。现多用以形容灰心失意。 | 《淮南子·精神训》:“若然者,正肝胆,遗耳目,心志专于内,通达耦于一,居不知所为,行不知所之,浑然而往逯然而来,形若槁木,心若死灰。” |
| xīn huā nù kāi心花怒开 | 怒开:盛开。心里高兴得像花儿盛开一样。形容极其喜悦兴奋。 | 清·魏秀仁《花月痕》第28回:“又怎样给碧桃母子讹诈,说得牛氏心花怒开。” |
| èr xīn sān yì二心三意 | 想这样又想那样。形容意念不专,主意不定。同“三心二意”。 | 明 方汝浩《禅真逸史》第六回:“念佛是一桩正事,岂有二心三意?” |
| xīn shén zhuān zhù心神专注 | 形容精神高度集中。 | |
| ǒu xīn chōu cháng呕心抽肠 | 呕:吐。形容十分悲伤。 |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一卷:“那些呕心抽肠的鬼,更不知哭到几时,才是住手!” |
| yǒu xīn rén有心人 | 有某种想法,肯动脑筋的人。 | 清·荑荻散人《玉娇梨》第15回:“我看卢兄有心人,或别有深意亦未可知。” |
| yún xīn hè yǎn云心鹤眼 | 比喻高远的处世态度。 | 唐·白居易《酬杨八》诗:“君以旷怀宜静境,我因蹇步称闲官。闭门足病非高士,劳作云心鹤眼看。” |
| fù xīn zhī huàn腹心之患 | 比喻严重的祸患。 |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后梁太祖乾化元年》:“云代与燕接境,彼若扰我城戍,动摇人情,吾千里出征,缓急难应,此亦腹心之患也。” |
| qīng yè mén xīn清夜扪心 | 深夜不眠;进行反省。 | 明 茅维《闹门神》:“倘清夜扪心,原无芥蒂。” |
| yì rǎng xīn láo意攘心劳 | 攘:扰乱。思绪不安,心中感动劳累。 | 明·无名氏《三化邯郸》第二折:“卢生也,也是你三生累积功千劫,教我一夜思量计万条,意攘心劳。” |
| xīn jīng dǎn suì心惊胆碎 | 碎:破裂。形容人极度惊惧恐慌。 | 明·郭勋《英烈传》第30回:“下令急回兵北走。众军心惊胆碎,兵溃争先。” |
| kōng xīn tāng tuán空心汤团 | 比喻徒有虚名而无实利或不能落实的诺言 | 清·韩邦庆《海上花列传》第25回:“我勿去哉!空心汤团,吃饱来里,吃勿落哉!” |
| xīn fú qì zào心浮气躁 | 形容人性情浮躁,做事不踏实。 | 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中册:“自己没有应付不了的人,也很少心浮气躁过,此刻是怎么回事?” |
| kòu rén xīn xián扣人心弦 | 扣:敲打。心弦:指因感动而引起共鸣的心。也作“动人心弦”。形容言论或表演深深地打动人心。 | 魏巍《东方》第二部第七章:“据说这人最不爱讲话,但那天的几句话,却是那样扣人心弦,感动得自己当时流下了眼泪。” |
| fó xīn shé kǒu佛心蛇口 | 比喻话虽说得好听,心肠却极狠毒。 | |
| xīn luàn rú má心乱如麻 | 心里乱得像一团乱麻。形容心里十分烦乱。 | 宋 王思明《山居二首(其二)》:“随缘随份是生涯,莫使身心乱似麻。” |
| xiāo xīn hè mào枭心鹤貌 | 比喻心恶貌善。 | 唐·元稹《有鸟》诗:“千年不死伴灵龟,枭心鹤貌何人觉。” |
| gān xīn míng mù甘心瞑目 | 瞑目:闭上眼睛,指死去。心甘情愿,死了也不遗憾。 | 《后汉书·马授传》:“吾受厚恩,年迫余日索,常恐不得死国事;今获所愿,甘心瞑目。” |
| lù lì qí xīn戮力齐心 | 戮力:并力,合力。指齐心协力。同“戮力同心”。 | 《梁书 王僧辩传》:“卿志格玄穹,精贯白日,戮力齐心,芟夷逆丑。” |
| tóng dé tóng xīn同德同心 | 见“同心同德”。 | 《旧唐书·马燧传》“长城压境,巨舰济川,同德同心,扶危持颠。”明·罗贯中《平山冷燕》第一回:“然君臣同德同心,于兹可见。” |
| méi tóu yī cù,jì shàng xīn lái眉头一蹙,计上心来 | 形容一下子想出了一个计策。 |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四卷:“那尼姑眉头一蹙,计上心来道:‘前日坏腹,至今未好,借解一解。’” |
| fù rè xīn jiān腹热心煎 | 形容心中焦急。 | |
| chǐ shǎo xīn ruì齿少心锐 | 年轻气盛,锐意进取。 | 唐·柳宗元《上门下李夷简相公陈情书》:“宗元曩者齿少心锐,径行高步,不知道之艰以陷于大厄。” |
| gé xīn yì xíng革心易行 | 谓改正错误思想,改变错误行为。 | 汉·贾谊《新书·先醒》:“于是革心易行,衣苴布,食疄(田改丰)馂,昼学道而夕讲之。” |
| kuài xīn mǎn yì快心满意 | 见“快心遂意”。 | 《豆棚闲话·藩伯子散宅兴家》:“说到伤心之处,恨不在地下挖他做官的起来,像伍子胥把那楚平王鞭尸三百,才快心满意哩。” |
| gǒu xíng láng xīn狗行狼心 | 比喻行为凶狠,心肠毒辣。 | 元·白朴《恼煞人》套曲:“恨冯魁,趋恩夺爱,狗行狼心,全然不怕天折挫。” |
| xīn yǎng nán náo心痒难挠 | 形容高兴得不知如何才好。 | 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四折:“着小生迷留没乱,心痒难挠。” |
| diāo xīn yàn zhǎo雕心雁爪 | 比喻心狠手辣。 | 元 马致远《汉宫秋》楔子:“为人雕心雁爪,做事欺大压小。” |
| hèn rù xīn suǐ恨入心髓 | 恨:怨恨。形容对人痛恨到极点。 | 明·沈德符《野获编·西北水田》:“是后中原士夫,深为子孙忧,恨入心髓,牢不可破。” |
| cuī xīn pōu gān摧心剖肝 | 摧:折。剖:划开。心肝断裂剖开。比喻极度悲伤和痛苦。 | 晋·潘岳《为任子咸妻作孤女泽兰哀辞》:“耳存遗响,目想余颜,寝度伏枕,摧心剖肝。” |
| mào rú qí xīn貌如其心 | 外貌长得象他的心一样宽厚老实。 | |
| jí chǔ dǎo xīn急杵捣心 | 形容惊异不安的心情。 | 清·钱谦益《答王子一秀才论文》:“论仆晚年之文字,颛,好骂人,传语相劝戒,为之咋指吐舌,急杵捣心者累日。” |
| xiǎo xīn jìng shèn小心敬慎 | 敬:慎。指说话做事非常慎重。 | 《周书·王懋传》:“懋性温和,小心敬慎。宿卫宫禁,十年有余,勤恪当官,未尝有过。” |
| méi xīn méi xiǎng没心没想 | 精神不集中。 |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25卷:“方才喝礼时节,看他没心没想,两眼只看着新人。” |
| shù xīn kū xíng鉥心刳形 | 鉥:长针,刺;刳:剖挖。刺伤心肺,剖挖形体。指呕心沥血 | 元·虞集《送薛玄卿序》:“世之言功利者,挈挈然以自鉥心刳形。” |
| cùn xīn rú gē寸心如割 | 寸心:区区之心;割:切。一颗心好像被刀割一样。形容内心痛苦不堪。 |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38卷:“到房中寸心如割,和衣倒在床上,翻来覆去,延捱到四更尽了,越想越恼,心头火按捺不住。” |
| yóu yǒu tóng xīn犹有童心 | 还有儿童的心态。指年龄虽然大了,仍有像儿童一样单纯的心态 |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襄公三十一年》:“于是昭公十九年矣,犹有童心。” |
| qìn rén xīn fèi沁人心肺 | 同“沁人心脾”。 | 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这各式各样的香味是多么的沁人心肺啊!” |
| sǐ xīn yǎn死心眼 | 固执拘泥,想不开。比喻性情固执,或者遇事想不开的人。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70回:“难道天下没有一样的风筝,单他有这个不成?二爷也死心眼儿了!” |
| jīng xīn dòng pò惊心动魄 | 原指作品文辞优美;使人感受极深;震动极大。后形容令人震惊、感动、紧张之极。 | 南朝 梁 钟嵘《诗品》上卷:“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 |
| qí xīn xié lì齐心协力 | 协力:合力。心往一块想;劲往一处使。 | 《周书 崔谦传》:“然后与宇文行台,同心协力,电讨不庭,则桓文之勋,复兴于兹日矣。” |
| xīn dàng shén yáo心荡神摇 | 谓神魂颠倒,不能自持。亦谓情思被外物吸引而飘飘然。 |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18回:“猛然一见,不觉心荡神摇,精魄已失。” |
| shì wú èr xīn誓无二心 | 立誓决不变心。形容意志坚定专一 | 清·洪昇《长生殿·献饭》:“万岁爷休出此言,臣等情愿随驾,誓无二心。” |
| huī xīn sàng yì灰心丧意 | 犹言灰心丧气。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01回:“凤姐因方才一段话已经灰心丧意,恨娘家不给争气,又兼昨夜园中受了那一惊,也实在没精神。” |
| chèn xīn rú yì趁心如意 | 完全合乎心意。亦作“称心如意。”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十七回:“俗语说,‘老健春寒秋后热’,倘或老太太一时有个好歹,那时虽也完事,只怕耽误了时光,还不得趁心如意呢。” |
| rè xīn cháng热心肠 | 指对人热情、乐于替别人办事。 |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78回:“你娘好人,有仁义的姐姐,热心肠儿。” |
| xīn xù bù níng心绪不宁 | 宁:安宁,安定。焦急不安。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85回:“朕心绪不宁,教汝等且退,何故又来!” |
| téng xīn qì xuè疼心泣血 | 泣血:十分哀痛。痛煞心田,哭出血泪。 |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94回:“奋身而战,力尽神疲,疼心泣血,哀号请救。” |
| tuī xīn zhì fù推心致腹 | 见“推心置腹”。 | 宋·王禹偁《请撰大行皇帝实录表》:“故得百万之师,如臂使指,亿兆之众,推心致腹。” |
| guì xīn kū fèi刿心刳肺 | 形容费尽心思,刻意为之。 | 清·方东树《答叶溥求论古文书》:“夫文亦第期各适一世之用而已,而必刿心刳肺,断断焉以师乎古人若此者,何也?以为不如是,则不足以为文也。” |
| xīn wú páng wù心无旁骛 | 心思没有另外的追求。形容心思集中;专心致志。旁:另外的;骛:追求。 | 冰心《谈信纸信封》:“有不少人像我一样,在写信的时候,喜欢在一张白纸,或者只带着道道的纸上,不受拘束地,心无旁骛地抒写下去的。” |
| xīn jiāo huǒ liáo心焦火燎 | 心里急得像火烧着一样。形容十分焦急。 | 柯岩《追赶太阳的人》:“她摸黑坐着,心焦火燎地等着邻家的闺女从夜校回来帮她收拾。” |
| jiàn qì xiāo xīn剑气箫心 | 犹剑胆琴心。 | 清·龚自珍《已亥杂诗》:“少年击剑更吹箫,剑气箫心一例消。” |
| dìng xīn wán定心丸 | 一种能使人心神安定的中成药。比喻能安定思想情绪的话语或做法。 | 冯志《敌后武工队》第21章:“于是像吃了副定心丸,立刻由惊恐转为坦然。” |
| xū qì píng xīn虚气平心 | 虚:通“舒”。心平气和。 | 春秋·齐·管仲《管子·版法解》:“虚气平心,乃至怒喜。” |
| shàng xià tóng xīn上下同心 | 上下一心。 |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十七章:“自成虽然新遭大败,但此人百折不挠,锐意进取,加之重要将领均在,上下同心,亲密无向,又善于整饬军纪,救民之急,所以只要他喘息一下,重振旗鼓不难。” |
| láng xīn gǒu xíng狼心狗行 | 心肠似狼,行为如狗。比喻贪婪凶狠,卑鄙无耻。 | 元 杨暹《西游记》第四本第13出:“见一人光纱帽,黑布衫,鹰头雀脑将身探,狼心狗行潜踪阚,鹅行鸭步怀愚滥。” |
| pò nǎo kū xīn破脑刳心 | 犹剖心沥血。比喻竭尽忠诚。 | 唐·韩愈《潮州刺史谢上表》:“既免刑诛,又获禄食,圣恩弘大,天地莫量,破脑刳心,岂足为谢。” |
| nù cóng xīn qǐ怒从心起 | 愤怒从心底而起。比喻愤怒到极点就会胆大得什么事都干得出来。 |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31回:“惠公在车上望见庆郑,怒从心起。” |
| hǎo xīn méi hǎo bào好心没好报 | 一片好心肠却得不到好的报答。 |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17回:“出了好心没有好报,看来为人也很有限。” |
| shí huò wǒ xīn实获我心 | 表示别人说得跟自己的想法一样。 |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50回:“萧后见说:‘娘娘此言,实获我心。’” |
| jìn xīn jìn lì尽心尽力 | 指费尽心力。 | 《晋书 王坦之传》:“且受遇先帝,绸缪缱绻,并志竭忠贞,尽心尽力,归诚陛下,以报先帝。” |
| xīn jí rú fén心急如焚 | 心里急得像着了火一样。形容心情极其焦急。焚:烧。 |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17回:“我越发觉得心急如焚,然而也是没法的事,成日犹如坐在针毡上一般。” |
| tóng xīn yī yì同心一意 | 心志一致。 | 《三国志·吴志·鲁肃传》:“肃请得奉命吊表二子……及说备使抚表众,同心一意,共治曹操。” |
| xīn yǔn dǎn luò心殒胆落 | 形容十分惊恐。 | 宋·邵伯温《闻见前录》第四卷:“而又喧传陛下决为亲征之谋,中外闻之,心殒胆落。” |
| mén xīn wú kuì扪心无愧 | 扪:摸;愧:惭愧。摸着胸口自问,毫无惭愧之处。 | 唐 白居易《和梦游春诗一百韵》:“不忍曲作钩,乍能折为玉。扪心无愧畏,腾口有谤讟。” |
| yīng xīn yàn zhǎo鹰心雁爪 | 比喻心灵手快。 | 元·李文蔚《燕青博鱼》第四折:“你待要使用金银,打通关节,救拔囚牢,则俺燕青呵!须不是鹰心雁爪,早跳出虎穴狼巢。” |
| tòng xīn bá nǎo痛心拔脑 | 形容伤心到极点。 |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文章》:“陆机与长沙顾母书,述从祖弟士横死。乃言,痛心拔脑,有如孔怀。” |
| tiě shí xīn gān铁石心肝 | 见“铁石心肠”。 | 明·刘兑《金童玉女娇红记》:“俺虔婆生下一副铁石心肝,皱著柄冻凌觜脸,把俺这做女的,不做人也似看承。” |
| kǔ xīn jí lì苦心极力 | 费尽心思,使出了全部力量。 | 宋·陆九渊《黄公墓志铭》:“为文操笔立成,藻思赡蔚,统记不紊,有苦心极力所不到者。” |
| xīn huī yì bài心灰意败 | 犹心灰意懒。 |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王子安》:“初失志,心灰意败,大骂司衡无目,笔墨无灵,势必举案头物而尽炬之。” |
| jǐng xīn dí lǜ警心涤虑 | 警:警觉;涤:扫除。形容警觉内心,清除杂念。 | 《清史稿·明珠传》:“至于紧要员缺,特令会同推举,原期得人,亦欲令被举者警心涤虑。” |
| xīn hěn shǒu là心狠手辣 | 心肠凶狠;手段毒辣。 | 清 藤谷古香《轰天雷》:“唐敬宗之于刘克明,未尝欲诛之也,而克明卒弑之于饮酒烛灭时矣。刑余之人,心狠手辣,自古然也。” |
| xīn qiáo yì qiè心乔意怯 | 谓心神不定,感到害怕。 | 元·张国宾《罗李郎》第二折:“把不定心乔意怯,立不定肉颤身摇。” |
| xīn fú kǒu bù fú心服口不服 | 服:信服。心里信服嘴上却不承认。 | 马烽《吕梁英雄传》第43回:“老武听了,还有点心服口不服。” |
| xīn shǒu xiāng wàng心手相忘 | 极言得心应手。 | 清·包世臣《再与杨季子书》:“子瞻机神敏妙,比及暮年,心手相忘,独立千载。” |
| huái hèn zài xīn怀恨在心 | 把怨恨藏在心里。形容对人记下仇恨,以伺机报复。 |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二十四回:“知县听玉姐说了一会,叫:‘皮氏,想你见那男子弃旧迎新,你怀恨在心,药死亲夫,此情理或有之。’” |
| yī mén xīn sī一门心思 | 一心一意。 | 孙华炳《重赏之下》:“他自己又到图书馆借来关于数控的书,什么也不顾了,一门心思钻研起来。” |
| xiǎo lù ér xīn tóu zhuàng小鹿儿心头撞 | 像小鹿在撞心。形容十分惊慌。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1卷:“王生听了,惊得目睁口呆,手麻脚软,心头恰像有个小鹿儿撞来撞去的。” |
| gōu xīn dòu jiǎo勾心斗角 | 原指宫室建筑结构的交错和精巧。后比喻用尽心机,明争暗斗。 | 唐 杜牧《阿房宫赋》:“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
| yōu xīn chōng chōng忧心忡忡 | 忡忡:忧愁不安的样子。心事重重;十分忧愁。 | 《诗经 召南 草虫》:“未见君子,忧心忡忡。” |
| gǔ gōng xīn lǚ股肱心膂 | 股:大腿;肱:手臂从肘到腕的部分;心膂:亲信。指辅佐帝王的重臣。比喻得力助手与亲信。 | 《尚书·君乐》:“今命尔予翼,作股肱心膂。” |
| xīn jí huǒ liáo心急火燎 | 心里很急;像火在烧。急:焦急。 | 清 吴璿《飞龙全传》:“那管院的太监,心燎意急,一筹莫展。” |
| shì fēi zhī xīn是非之心 | 分辨是非得失的能力。 | 战国·邹·孟轲《孟子·告子上》:“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
| zhī xīn kě fù知心可腹 | 可:合宜。彼此了解,情投意合。 | 元·王晔《折桂令·问黄肇》曲:“怕不你身上知心可腹,争知他根前似水如鱼。” |
| xīn lǐng shén huì心领神会 | 指对方没有明说;心里已经领会。领:领会;会:理解。 | 唐 田颖《游雁荡山记》:“将午,始到古寺,老僧清高延坐禅房,与之辩论心性切实之学,彼已心领神会。” |
| jié jìn xīn lì竭尽心力 | 竭:尽,用尽。用尽全部力量。 | 《三国志 魏志 贾逵传》裴松之注引《魏略》:“竭尽心力,奉宣科法。” |
| tiān dì liáng xīn天地良心 | 天知地知,自己也问得过良心,确实没有说假话、做坏事。 | |
| xīn lì shuāi jié心力衰竭 | 也称充血性心力衰竭或心功能不全。心脏因疾病、过劳、排血功能减弱,以至排血量不能满足器官及组织代谢的需要。主要症状是呼吸困难、喘息、水肿等。 | 霍达《穆斯林的葬礼》第八章:“‘啊?心力衰竭?’天星把妹妹抱上病床,他的胳膊在抖,嘴唇也在抖,妹妹的病把他吓傻了,“她还不满十八岁,怎么会……衰竭?” |
| mù tiǎo xīn yǔ目窕心与 | 眉目传情,内心相许。 | 汉·枚乘《七发》:“杂裾垂髾,目窕心与。” |
| shī xīn zì yòng师心自用 | 师心:以己意为师。固执己见;自以为是。 | 唐 陆贽《奉天请数对群臣兼许令论事状》:“又况不及中才,师心自用,肆于人上,以遂非拒谏,孰有不危者乎?” |
| xīn cún mù xiǎng心存目想 | 谓凝目注视,用心思索。 | 唐·白居易《白蘋洲五亭记》:“杨君缄书赍图请予为记。予按图握笔,心存目想,覼缕梗概,十不得其二三。” |
| yòng jìn xīn jī用尽心机 | 心机:心里;计谋。什么心思都用上了。 | 元 无名氏《隔江斗》第二折:“周公瑾用尽心机,诸葛亮未动先知。” |
| gǎn bù fù xīn敢布腹心 | 敢:指自己很冒昧;布:陈述;腹心:真诚的心意。表示恭谨地陈述真诚的心意。 |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宣公十二年》:“敢布腹心,君实图之。” |
| xīn gū yì qiè心孤意怯 | 谓心虚而胆气不壮。 | 唐·韩愈《论淮西事宜状》:“士卒本将,一朝相失,心孤意怯,难以有功。” |
| xīn zhào qíng jiāo心照情交 | 见“心照神交”。 | 南朝·梁·任昉《答陆倕感知己赋》:“心照情交,流言靡惑。” |
| xīn chún qì hé心醇气和 | 醇:纯厚;气:气息。心地纯厚,性情温和。 | 唐·韩愈《答尉迟生书》:“形大而声宏,行峻而言厉,心醇而气和。” |
| ǒu xīn lì xuè呕心沥血 | 呕:吐;沥:滴。比喻极度劳心苦思。多用于文艺创作或研究。亦指倾吐真情或怀抱真诚。 | 唐 韩愈《归彭城》诗:“刳肝以为纸,沥血以书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