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释封建社会帝王分封诸侯的一种礼仪。帝王以五色土为太社,分封诸侯时,各授以他们相应的某方某色土,如东方青土,南方赤土等,并包以白茅,使归以立社。
拼音cì máo shòu tǔ
注音ㄘˋ ㄇㄠˊ ㄕㄡˋ ㄊㄨˇ
繁体賜茅授土
| 成语 | 解释 | 
|---|---|
|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高 | 让:推辞,拒绝。泰山不排除细小的土石,所以能那么高。比喻人度量大,能包容不同的事物。 | 
| 初出茅庐 | 茅庐:草屋。原意指诸葛亮感念刘备三顾茅庐的诚意;接受邀请;就任军师;首战用计火烧博望坡;大败曹兵;立下了战功。后比喻刚进入社会或工作岗位;缺乏经验。 | 
| 太岁头上动土 | 比喻触犯强暴有力的人。 | 
| 男女授受不亲 | 授:给予;受:接受;亲:亲自接触。封建礼教规定男女之间不能直接接触、言谈或授受物件,限制男女交往 | 
| 土木形骸 | 形骸:指人的形体。形体象土木一样。比喻人的本来面目,不加修饰。 | 
| 拔茅连茹 | 茅:白茅,一种多年生的草;茹:植物根部互相牵连的样子。比喻互相推荐,用一个人就连带引进许多人。 | 
| 量能授官 | 根据人的能力大小而授予适当官职。 | 
| 临危授命 | 面对危急时勇于献出生命。 | 
| 面如土色 | 土色:灰黄色。脸色像泥土的颜色一样。形容非常恐惧的样子。 | 
| 面授机宜 | 面:当面;授:教;传授;机宜:适应时机的对策、办法。当面教给应采取的机密的对策或措施。 | 
| 土生土长 | 当地生长的。 | 
| 不吝赐教 | 吝:吝惜;赐:赏予;教:教导,教诲。不吝惜指点教导。请人指教的客气话 | 
| 土包子 | 指没有见过大世面的人,如果是说别人,有轻蔑意。如果是说自己,有自谦意。 | 
| 土洋并举 | 本国的土法和外国的洋法都采用。 | 
|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 | 让:推辞,拒绝。泰山不排除细小的土石,所以能那么高。比喻人度量大,能包容不同的事物。 | 
| 故土难离 | 故土:出生地,或过去住过的地方,这里指故乡、祖国。难于离开故乡的土地。形容对家乡或祖国有无限的眷恋之情。 | 
| 茅塞顿开 | 茅:茅草;塞:堵塞。茅草塞路;突然开通了。形容原来心里好像被茅草堵塞着;现在一下开窍了。比喻立刻理解明白。 | 
| 率土之滨 | 沿着王土的边涯。犹言普天之下,四海之内。 | 
| 大兴土木 | 兴:创办、兴起。大规模地兴建土木工程。多指兴建宫殿、住宅或园林等。 | 
| 本乡本土 | 土:乡土。本地或家乡。 | 
| 朽木粪土 | 朽木:烂木头;粪土:脏土臭泥。比喻不堪造就、对社会没有用处的人。 | 
| 安土重迁 | 安:习惯于;满意于;重:重视;不轻易。安于故土生活;不愿轻易迁居异地。 | 
| 名列前茅 | 名:名次;前茅:春秋时楚国用茅草做报警用的旌旗;行军时拿着走在队伍的前面;作为报警的信号;故称“前茅”。比喻名次挂在前面。多指考试或竞赛等。 | 
| 率土归心 | 率土:四海之內。指天下归心。同“率土宅心”。 | 
| 土鸡瓦狗 | 见“土鸡瓦犬”。 | 
| 视如粪土 | 看得如同秽土那样下贱。比喻极端蔑视。 | 
| 卷土重来 | 卷土:卷起尘土;形容人马奔跑。比喻失败之后重新集结力量反扑过来;或重新恢复势力。 | 
| 开疆辟土 | 开:开拓;疆:边疆;辟:开辟;土:国土。开拓疆域,扩展领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