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释轻打就忍受,重打就逃跑。儒家认为这是孝子受父母责罚时应抱的态度。
出处三国 魏 王肃《孔子家语 六本》:“小棰则待过,大杖则逃走。”
例子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马介甫》:“小受大走,直将代孟母投梭。”
拼音xiǎo shòu dà zǒu
注音ㄒ一ㄠˇ ㄕㄡˋ ㄉㄚˋ ㄗㄡˇ
感情小受大走是中性词。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用于人。
| 成语 | 解释 | 
|---|---|
| 一元大武 | 指古时祭祀用的牛。 | 
| 一家老小 | 谓全家人。 | 
| 一小撮 | 撮:容量单位,1升=1000撮。很少的数量。 | 
| 一惊非小 | 受到的惊恐不小。 | 
| 一秉大公 | 谓言论行事全秉公心。 | 
| 一走了之 | 谓不顾而去。 | 
| 七大八小 | ①大小不一。②零落貌。③谓妻妾众多。 | 
| 七老八小 | 指老人与小孩。老老少少。 | 
| 万事大吉 | 什么事都很圆满顺利。大吉:很吉利。 | 
| 三十六着,走为上着 | 着:下棋落子,比喻计策或手段。指事情已经到了无可奈何的地步,没有别的好办法,只能出走了事。 | 
| 三十六策,走为上策 | 原指无力抵抗敌人,以逃走为上策。后指事情已经到了无可奈何的地步,没有别的好办法,只能出走。 | 
| 三十六策,走是上计 | 指事情已经到了无可奈何的地步,没有别的好办法,只能出走了事。 | 
|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 原本指无力与敌人对抗;最好是避开。后指事情已经到了无可奈何的地步;没有别的好办法;只能出走。 | 
| 上当受骗 | 因信假为真而被欺骗、吃亏。 | 
| 上根大器 | 佛家语。具上等根器者。亦泛指天资、才能极高的人。 | 
| 下坂走丸 | 在山坡上往下滚弹丸。比喻顺势无阻,敏捷而无停滞。 | 
| 下阪走丸 | 阪:斜坡;丸:弹丸。在斜坡上往下滚弹丸。比喻说话敏捷流利。 | 
| 不以一眚掩大德 | 以:因;眚:过失,错误;掩:遮蔽,遮盖;德:德行。不因为一个人有个别的错误而抹杀他的大功绩。 | 
| 不修小节 | 不注意生活上的小事。形容处世潇洒旷达。 | 
| 不大对头 | 有了问题,出了毛病,指有失调的迹象。 | 
| 不拘小节 | 不拘:不拘泥;不限制;小节:琐碎的生活小事。不拘泥于生活琐事。指人在生活小事上不大在乎。 | 
| 不无小补 | 补:补助,补益。多少有一点益处或多少有一点帮助。 | 
| 不登大雅 | 大雅:高贵典雅。不能登上高雅的厅堂。形容某些不被人看重的、“粗俗”的事物(多指文艺作品)。 | 
| 不登大雅之堂 | 形容某些不被人看重的、“粗俗”的事物(多指文艺作品)。 | 
| 不知大体 | 知:知道;大体:重要的道理。不懂得大道理或从全局出发。 | 
| 不胫而走 | 胫:小腿;走:快跑。没有腿却能跑得很快。后形容事物不待推行;就到处流传。 | 
| 不能登大雅之堂 | 形容不够文雅。 | 
| 不识大体 | 识:懂得;大体:重要的道理;关系全局的道理。指不能认清大局;不懂得做事、处理问题从整体和长远利益出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