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豆词四首·其四
[清代]:王国维
匀圆万颗争相似,暗数千回不厌痴。
留取他年银烛下,拈来细与话相思。
勻圓萬顆争相似,暗數千回不厭癡。
留取他年銀燭下,拈來細與話相思。
“红豆词四首·其四”译文及注释
译文
均匀圆润的相思豆,千颗万颗是那么相似。暗自数上千百回,也不厌倦自己的痴情。
把它保存下来,等到将来跟她在银烛之下,一颗一颗拈出来细细地倾诉相思之情。
注释
厌:厌倦。
痴:痴情。
拈:用指尖夹取。
“红豆词四首·其四”鉴赏
赏析
这首诗是对红豆表相思的叹赏。
上首诗已表明,即使红豆本无知觉,但它既然被当作相思的象征,有意抛却已不可能。于是本首自然过渡到对手头红豆的把玩赞赏上来。“争相似”,怎么那样相似,表难以分辨。“不厌痴”,不怕他人笑自己心痴。诗人亦知红豆本无所谓思与不思,但自已数起恋人相赠的红豆来,竟那样认真,那样痴迷,早已把其他事物置于脑后,真把它看成了相思泪水的结晶。诗人对相思的一往情深,对红豆意象的缠绵思绪,正是“赤子之心”的生动体现。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组诗中的第四首。此诗作于清光绪二十五年(公元1899年),该组诗亦以红豆喻情思,显系作者出行在外时,抚摸手中的红豆,忆念赠其相思豆的闺中人而作。萧艾《王国维诗词笺校》题解云:“此诗为作者早期作品,非有意仿效前人为之。观其一往情深,殆诗人忆内之作欤?”
清代·王国维的简介

王国维(1877年—1927年),字伯隅、静安,号观堂、永观,汉族,浙江海宁盐官镇人。清末秀才。我国近现代在文学、美学、史学、哲学、古文字学、考古学等各方面成就卓著的学术巨子,国学大师。
...〔
► 王国维的诗(61篇)〕
清代:
王国维
匀圆万颗争相似,暗数千回不厌痴。
留取他年银烛下,拈来细与话相思。
勻圓萬顆争相似,暗數千回不厭癡。
留取他年銀燭下,拈來細與話相思。
清代:
王国维
樱桃花底。相见颓云髻。的的银釭限意。消得和衣浓睡。
当时草草西窗。都成别后思量。料得天涯异日,应思今夜凄凉。
櫻桃花底。相見頹雲髻。的的銀釭限意。消得和衣濃睡。
當時草草西窗。都成别後思量。料得天涯異日,應思今夜凄涼。
清代:
纳兰性德
土花曾染湘娥黛,铅泪难消。清韵谁敲,不是犀椎是凤翘。
只应长伴端溪紫,割取秋潮。鹦鹉偷教,方响前头见玉萧。
土花曾染湘娥黛,鉛淚難消。清韻誰敲,不是犀椎是鳳翹。
隻應長伴端溪紫,割取秋潮。鹦鹉偷教,方響前頭見玉蕭。
清代:
佟世南
杏花疏雨洒香堤,高楼帘幕垂。远山映水夕阳低,春愁压翠眉。
芳草句,碧云辞,低徊闲自思。流莺枝上不曾啼,知君肠断时。
杏花疏雨灑香堤,高樓簾幕垂。遠山映水夕陽低,春愁壓翠眉。
芳草句,碧雲辭,低徊閑自思。流莺枝上不曾啼,知君腸斷時。
清代:
吴锡麒
说相思,问相思,枫落吴江雁去迟。天寒二九时。
怨谁知?梦谁知?可有梅花寄一枝?雪来翠羽飞。
說相思,問相思,楓落吳江雁去遲。天寒二九時。
怨誰知?夢誰知?可有梅花寄一枝?雪來翠羽飛。
清代:
纳兰性德
深禁好春谁惜,薄暮瑶阶伫立。别院管弦声,不分明。
又是梨花欲谢,绣被春寒今夜。寂寂锁朱门,梦承恩。
深禁好春誰惜,薄暮瑤階伫立。别院管弦聲,不分明。
又是梨花欲謝,繡被春寒今夜。寂寂鎖朱門,夢承恩。
明代:
唐寅
红满苔阶绿满枝。杜宇声声,杜宇声悲。交欢未久又分离。彩凤孤飞,彩凤孤栖。
别后相思是几时。后会难知,后会难期。此情何以表相思。一首情词,一首情诗。
紅滿苔階綠滿枝。杜宇聲聲,杜宇聲悲。交歡未久又分離。彩鳳孤飛,彩鳳孤栖。
别後相思是幾時。後會難知,後會難期。此情何以表相思。一首情詞,一首情詩。
元代:
吕止庵
频去教人讲,不去自家忙。若得相思海上方,不道得害这些闲魔障。你笑我眠思梦想,则不打到你头直上。
頻去教人講,不去自家忙。若得相思海上方,不道得害這些閑魔障。你笑我眠思夢想,則不打到你頭直上。
元代:
刘燕哥
故人别我出阳关,无计锁雕鞍。今古别离难,兀谁画蛾眉远山。
一尊别酒,一声杜宇,寂寞又春残。明月小楼间,第一夜相思泪弹。
故人别我出陽關,無計鎖雕鞍。今古别離難,兀誰畫蛾眉遠山。
一尊别酒,一聲杜宇,寂寞又春殘。明月小樓間,第一夜相思淚彈。
元代:
王元鼎
垂柳依依惹暮烟,素魄娟娟当绣轩。妾身独自眠,月圆人未圆。
啼得花残声更悲,叫得春归郎未知。杜鹃奴倩伊,问郎何日归?
垂柳依依惹暮煙,素魄娟娟當繡軒。妾身獨自眠,月圓人未圓。
啼得花殘聲更悲,叫得春歸郎未知。杜鵑奴倩伊,問郎何日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