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解释 | 出处 |
---|
nóng yīn bì rì浓荫蔽日 | 形容树木枝繁叶茂,可以遮住阳光。 | 鲁迅《革命时代的文学》:“譬如种柳树,特到柳树长大,浓荫蔽日,农夫耕作到正午,或者可以坐在柳树底下吃饭,休息休息。” |
bái rì jiàn guǐ白日见鬼 | 大白天见到鬼。原比喻官府里清闲、冷落。现多比喻不可能出现的事。 | 宋 陆游《老学庵笔记》第六卷:“在京师时有语曰:‘吏、勋、封、考,笔头不倒……工、屯、虞、水,白日见鬼。’” |
lù yáo zhī mǎ lì,rì jiǔ jiàn rén xīn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 路途遥远才能知道马的力气大小,日子长了才能看出人心的好坏。 | 元 无名氏《争报恩》第一折:“则愿得姐姐长命富贵,若有些儿好歹,我少不得报答姐姐之恩,可不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
rì zè bù shí日昃不食 | 太阳已偏西还不吃饭。形容专心致志,勤勉不懈。 | 清·魏源《默觚下·治篇》:“况欲以过门不入、日昃不食之世,反诸标枝野鹿,其不为西晋者几希?” |
rì shēng yuè héng日升月恒 | 恒:音“更”,月上弦。如同太阳刚刚升起,月亮初上弦一般。比喻事物正当兴旺的时候。旧时常用作祝颂语。 | 《诗经 小雅 天保》:“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 |
bǎo shí zhōng rì,wú suǒ shì shì饱食终日,无所事事 | 饱:吃足;终日:整天。整天吃得饱饱的,什么事也不干。 | 吕振羽《简明中国通史》第九章:“饱食终日,无所事事的地主阶级,品质却是最恶劣的。” |
rì lǐ wàn jī日理万机 | 理:处理;万机:纷繁的政务。指帝王宰相每天要处理许许多多的事务。现指国家领导人为国事日夜操劳。 | 明 余继登《典故纪闻》第二卷:“朕日理万机,不敢斯须自逸,诚思天下大业以艰难得之,必当以艰难守之。” |
bù kě tóng rì ér yǔ不可同日而语 | 不能放在同一时间谈论。形容不能相提并论,不能相比。 | 西汉 刘向《战国策 赵策二》:“夫破人之与破于人也,岂可同日而言之哉?” |
shì bié sān rì,guā mù xiāng dài士别三日,刮目相待 | 指别人已有进步,当另眼相看。 | 晋 陈寿《三国志 吴志 吕蒙传》:“遂拜蒙母,结友而别”南朝 宋 裴松之注:“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
dù rì rú suì度日如岁 | 同“度日如年”。 | 宋·周邦彦《霜叶飞》词:“迢递望极关山,波穿千里,度日如岁难到。” |
yī yè fū qī bǎi rì ēn一夜夫妻百日恩 | 一旦结为夫妻,就会产生深厚的感情。 | 许地山《春桃》:“咱们到底还是两口子,常言道,一夜夫妻百日恩——” |
yī rì fū qī bǎi rì ēn一日夫妻百日恩 | 一旦结为夫妻,就有经久不衰的深厚恩情。 |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73回:“常言一日夫妻百日恩,相随百步也有徘徊之意,一个热突突人儿,指头儿似的少了一个,如何不想不疼不思念的!” |
wú tiān wú rì无天无日 | 犹言不见天日。 | 清·唐训方《里语徵实》下卷:“况是人间瞻仰地,无天无日有何因之句,多及朝廷休咎,仁宗不之罪。” |
guó wú níng rì国无宁日 | 宁:安宁。国家没有太平的时候。 |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十一回:“宋大国也,起倾国兵,盛气而来……吾国无宁日矣。” |
bǐng rú rì xīng炳如日星 | 炳:光明。光明如同日月星辰。 | 宋 陆九渊《贵溪重修县学记》:“二帝二皇之书,先圣先师之训,炳如日星。” |
tiān cháng rì jiǔ天长日久 | 时间长,日子久。 |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天长日久,这等几间小屋子,弄一对大猱头狮子,不时的对吼起来,更不成事!” |
yī rì wàn jī一日万机 | 一天要处理成千上万件事(用在国家领导人)。 | 《尚书 皋陶谟》:“兢兢业业,一日二日万几。” |
tiān wú èr rì天无二日 | 日:太阳,比喻君王。天上没有两个太阳。旧喻一国不能同时有两个国君。比喻凡事应统于一,不能两大并存。 | 西汉 戴圣《礼记 坊记》:“天无二日,土无二王,家无二主,尊无二上。” |
yáo nián shùn yuè尧年舜日 | 比喻天下太平的时候。 | 前蜀 毛文锡《甘州遍》词:“尧年舜日,乐圣永无忧。” |
jì rì yǐ dài计日以待 | 见“计日而待”。 | 明·赵元星《贺贾元礼食廪序》:“待御为两京学使者,即不复外补,坐致九列,惟计日以待耳。” |
rì zhōng zé zè日中则昃 | 昃:太阳偏西。太阳到了正午就要偏西。比喻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向相反的方向转化。 | 《周易 丰》:“日中则昃,月盈则食。” |
xiào zǐ ài rì孝子爱日 | 谓珍惜与父母共处的岁月,能及时行孝。 | 汉·扬雄《法言·孝至》:“事父母自知不足者,其舜乎?不可得而久者,事亲之谓也。孝子爱日。” |
rì zēng yuè yì日增月益 | 一天天一月月地增添、加多。 | 《元史·食货志》:“除税粮、科差二者之外,凡课之入,日增月益。” |
guān wú sān rì jǐn官无三日紧 | 指衙门办事往往先紧后松,有始无终。 | 明·罗贯中《平妖传》第14回:“常言道:官无三日紧。过了几年之后,这事便懒散了。” |
gàn xiāo bì rì干霄蔽日 | 犹干云蔽日。 | 清·何绍基《题冯鲁川小像册论诗》:“奇松古柏,干霄蔽日,真气真骨真形,岂待浑成于影哉!” |
bǎo shí zhōng rì,wú suǒ yòng xīn饱食终日,无所用心 | 饱:吃足;终日:整天。整天吃得饱饱的,什么事也不干,什么事也不思考。 | 春秋·鲁·孔丘《论语·阳货》:“子曰:‘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
rì rú yuè rǎn日濡月染 | 濡:浸润。染:熏染。天长日久地渐渐熏染。指受外界事物的影响而发生逐渐的变化。亦作“日渐月染”。 | 清·魏祝亭《两粤傜俗记》:“因避徭赋,举家窜入,日濡月染,凡饮食衣服器用,皆与真傜无异。” |
rì xuē yuè gē日削月割 | 每日每月割让土地。形容一味割地求和。 | 宋·苏洵《六国论》:“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
jí rì liáng shí吉日良时 | 见“吉日良辰”。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七十一回:“宋江拣了吉日良时,焚一炉香,鸣鼓聚众,都到堂上。”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五十六回:“子牙对惧留孙曰:‘命土行孙乘今日吉日良时,与邓小姐成亲,何如?’” |
shí rì zhī yǐn十日之饮 | 比喻朋友连日尽情欢聚。 | 《史记·范睢蔡泽列传》:“寡人闻君之高义,愿与君为布衣之友,君幸过寡人,寡人愿与君为十日之饮。” |
shì yǐ wéi rì誓以皦日 | 谓誓同生死,亲爱终生。语本《诗 王风 大车》:“谷则异室,死则同穴。谓予不信,有如皦日。” | 《诗经·王风·大车》:“各则异室,死则同穴。谓予不信,有如皦日。” |
huā wú bǎi rì hóng花无百日红 | 花不能常开不败。比喻青春易逝,好景不长。 | 元·杨文奎《儿女团圆》楔子:“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早时不算计,过后一场空。” |
huī guāng rì xīn晖光日新 | 指进德修业不懈,日日更新。 | 《隶释 汉度尚碑》:“令闻弥崇,晖光日新。” |
jí jí bù kě zhōng rì岌岌不可终日 | 形容情况非常危险,一天都过不下去。 | 《明史·马士英传》:“盖明之季年内忧外患,岌岌不可终日。” |
rì jī yuè jù日积月聚 | 同“日积月累”。 | 《宋史·张致远传》:“使州县无妄用,归其馀于监司;监司无妄用,归其馀于朝廷;朝廷无横费,日积月聚,惟军须是虑,中兴之业可致也。” |
hú tiān rì yuè壶天日月 | 指道家的神仙生活。同“壶中日月”。 | 金 长筌子《西江月》词:“返照壶天日月,休言尘世风波。” |
rì xià wú shuāng日下无双 | 京城无人可比。比喻才能出众。 | 汉 刘珍《东观汉记 黄香传》:“读所未尝见书,谓诸王曰:‘此日下无双江夏黄童也。’” |
huī gē huí rì挥戈回日 | 挥舞兵器,赶回太阳。形容力挽危局 | 西汉 刘安《淮南子 览冥训》:“鲁阳公与韩构难,战酣,日暮,援戈而挥之,日为之反三舍。” |
fēng chuī rì shài风吹日晒 | 狂风吹,烈日晒。形容无所遮挡。 | 梁斌《红旗谱》二十七:“你风吹日晒地辛苦一年,连个痛快年也过不上。” |
yī rì sān fù一日三覆 | 同“一日三复”。 | 《孔子家语·弟子行》:“独居思仁,公言仁义。其于诗也,则一日三覆,白圭之玷,是宫绦之行也。”按,《论语·先进》:“南容三复白圭,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家语》本此。 |
huī gē tuì rì挥戈退日 | 见“挥戈反日”。 | 朱德《赠友人》诗:“自信挥戈能退日,河山依旧战旗红。” |
rì shì wàn yán日试万言 | 以每天试写万言为验;以一日写上万字的文章为考校。极言才气横溢,文思敏捷。 | 唐·李白《与韩荆州书》:“必若接之以高宴,纵之以清谈,请日试万言,倚马可待。” |
wèi kě tóng rì ér yǔ未可同日而语 | 指两者相差很大,不能相提并论。 | 宋·苏轼《放鹤亭记》:“由此观之,其为乐未可以同日而语也。” |
rì jiǎo zhū tíng日角珠庭 | 形容人额角宽阔,天庭饱满,相貌不凡。 | 北周·庚信《周大将军赵公墓志铭》:“是以维岳降神,自天生德,凝脂点漆,日角珠庭,为子则名高五都,为臣则光照千里。” |
bǔ tiān yù rì补天浴日 | 这是指女娲炼五色石补天和羲和给太阳洗澡两个神话故事。后用来比喻人有战胜自然的能力。也形容伟大的功业。 | 《宋史 赵鼎传》:“浚有补天浴日之功,陛下有砺山带河之誓,君臣相信,古今无二。” |
rì jiǎo lóng tíng日角龙庭 | 旧时相术家谓天庭隆起为龙庭。“日角龙庭”为帝王的贵相。 | 《旧唐书·唐俭传》:“[高祖]密访时事,俭曰:‘明公日角龙庭,李氏又在图牒,天下属望,非在今朝。’” |
jiāng liú rì xià江流日下 | 见“江河日下”。 | 孙中山《建国方略·知行总论》:“既经非常之破坏,而无非常之建设以继之,此所以祸乱相寻,江流日下。” |
jī rì lěi suì积日累岁 | 形容时间长久。 | 明 李东阳《求退录》:“或饮食过度,或劳佚不时,积日累岁,其来已久,以至元气弊亏,痰邪洨结。” |
rì mài yuè zhēng日迈月征 | 日月不停地运转。比喻时间不断推移。 | 语出《诗 小雅 小宛》:“我日斯迈,而月斯征。”郑玄笺:“迈、征,皆行也。” |
yǔ rì jù zēng与日俱增 | 与:跟着;日:时间;俱:一起。随着时间的增长而增长。 | 《清史稿 圣祖纪三》:“万国安,即朕之安,天下福,即朕之福,祝廷者当以慈为先。朕老矣,临深履薄之念,与日俱增,敢满假乎?” |
rì zhōng wéi shì日中为市 | 日中:太阳当头,指正午;市:做买卖。中午进行交易做生意。原指古代物物交换的集市方式。后也形容偏僻地区的商业活动情形。 | 《易·系辞下》:“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
zǎo zhī jīn rì,huǐ bù dāng chū早知今日,悔不当初 | 既然现在后悔,当初为什么要那样做? | 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天衣怀禅师法嗣 惠林宗本禅师》:“曰:‘中下之流,如何领会?’师曰:‘伏尸万里。’曰:‘早知今日事,悔不慎当初。’” |
mí rì lèi yè弥日累夜 | 连日连夜,夜以继日。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遂留共语,弥日累夜。” |
rì yuè qí chú日月其除 | 日月流逝。谓光阴不待人。 | 《诗经·唐风·蟋蟀》:“蟋蟀在堂,岁聿其莫。今我不乐,日月其除。” |
lián rì dài yè连日带夜 | 见“连日继夜”。 | 吴运铎《把一切献给党·我们的平射炮》:“半个月来,连日带夜地赶着设计图样,左眼又红肿起来了,我点上眼药,扎起手帕,继续工作。” |
jiāng hé rì xià江河日下 | 日:一天天;下:低处。江河一天天流向低处;比喻事物日益衰落或局势越来越糟。 | 清 顾炎武《答徐甥公肃书》:“昊天不吊,大命忽焉,山岳崩颓,江河日下,三风不儆,六逆弥臻。” |
rì zuò chóu chéng日坐愁城 | 愁城:比喻为忧愁所包围。整天沉浸在愁苦之中。 | 宋·范成大《次韵代答刘文潜》诗:“一曲红窗声里怨,如今分作两愁城。” |
rì shěng yuè kè日省月课 | 见“日省月试”。 | 《魏书·李彪传》:“陛下幼蒙鞠诲,圣敬之跻,及储宫诞育,复亲抚诰,日省月课,实劳神虑。” |
zhuǎn rì huí tiān转日回天 | 见“转日回天”。 | 唐·卢照邻《长安古意》诗:“别有豪华称将相,转日回天不相让。” |
gān tóu rí shàng竿头日上 | 竿头:竹竿尖头;上:上升。比喻学业进步很快。 | 《秉烛谈》:“招贤大师赠一偈曰:百丈竿头不动人,虽然得人未为真。百丈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是全身。” |
rì yuè jīng tiān,hé hǎi dài dì日月经天,河海带地 | 日月天天经过天空,江河天天流经大地。比喻光明正大、历久不衰。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冯衍传上》:“其事昭昭,日月经天,河海带地,不足以比。” |
lái rì zhèng cháng来日正长 | 将来的日子还长着呢。表示事有可为或将来还有机会。 | 巴金《雨》:“来日正长,不要贪图现在就卖掉了未来。” |
rì gāo sān zhàng日高三丈 | 犹日上三竿。 | 明·汤显祖《南柯记·录摄》:“日高三丈,还不见六房站班,可恶可恶!” |
tóng rì ér dào同日而道 | 同“同日而论”。 | 西汉·司马迁《史记·张耳陈余列传》:“夫臣与主岂可同日而道哉!” |
rì jiǔ nián shēn日久年深 | 指日子久;时间长。 | 明 无名氏《打韩通》:“我这病,年深日久,数个良医,不曾医的好。” |
rì xuē yuè juān日削月朘 | 朘:缩小,减少。日日削减,月月缩小。形容逐渐缩小。也指时时受到搜刮。 | 东汉 班固《汉书 董仲舒传》:“民日削月朘,寖以大穷。” |
qún jū zhōng rì,yán bù jí yì群居终日,言不及义 | 及:涉及;义:正经的道理。指整日在一起,说话不涉及正经道理。 | 春秋·鲁·孔丘《论语·卫灵公》:“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惠,难矣哉!” |
fēi rì fēi yuè非日非月 | 非:不论;月:月夜。不论白昼或黑夜。形容不分昼夜。 | 战国·赵·荀况《荀子·赋篇》:“非日非月,为天下明。” |
bái rì shēng tiān白日升天 | 原是道教指白昼升天成为神仙。后比喻一下子富贵起来。 | 晋 葛洪《神仙传 阴长生》:“后于平都山东白日升天而去。” |
rì lèi yuè jī日累月积 | 见“日积月累”。 | 《资治通鉴·唐文宗开成五年》:“先帝于大臣好为形迹,小过皆含容不言,日累月积,以致祸败。” |
lǔ rén huí rì鲁人回日 | 同“鲁阳挥戈”。 | 南朝·梁·江淹《萧拜太尉扬州牧表》:“徒怀汉臣伏阙之诚,竟无鲁人回日之感。” |
kuí qīng xiàng rì葵倾向日 | 形容下级对上级表示忠诚与仰慕。 | 清·孔尚任《桃花扇·抚兵》:“谁知俺一片葵倾向日花。” |
sān rì xīn fù三日新妇 | 旧时过门三日之新妇,举止不得自专。因以喻行动备受拘束者。 | 《梁书·曹景宗传》:“今来扬州作贵人,动转不得,路行开车幔,小人辄言不可。闭置车中,如三日新妇。遭此邑邑,使人无气。” |
bīn jiàn rì yuè宾餞日月 | 迎送。多指岁月流逝。宾,通“儐”,指迎接。餞,指送别。 | 语出《书 尧典》:“分命羲仲,宅嵎夷,曰昜谷。寅宾出日,平秩东作。”又:“分命和仲,宅西,曰昧谷。寅餞纳日,平秩西成。” |
rì zè gàn shí日昃旰食 | 太阳偏西天色晚了才吃饭。形容勤于政事。 | 晋·葛洪《抱朴子·诘鲍》:“王者临浑履尾,不足喻危,假寐待旦,日昃旰食,将何为惧祸及也?” |
rì yì yuè xīn日异月新 | 见“日新月异”。 | 明·顾起元《客座赘语·巾履》:“近年以来,殊诡制,日异月新。” |
qiān yán shí rì迁延时日 | 见“迁延岁月”。 | 清·钱彩《说岳全传》第31回:“若不然,徒然虚废钱粮,迁延时日,究竟无益也。” |
huàn rì tōu tiān换日偷天 | 比喻暗中改变事物的真相,以达到蒙混欺骗的目的。 | 明 屠隆《彩毫记 宫禁生谗》:“叵耐狂生诗太狂,只愁谤语外传扬,但凭换日偷天手,难免嘲风弄月殃。” |
jīn rì yǒu jiǔ jīn rì zuì今日有酒今日醉 | 比喻过一天算一天。也形容人只顾眼前,没有长远打算。同“今朝有酒今朝醉”。 | 茅盾《狂欢的解剖》:“他们这种‘自信’,这种‘有前途’的自觉,就使得他们的要求快乐跟罗马帝国衰落时代的有钱人的纵乐完全不同,那时罗马的有钱人感得大难将到而又无可挽救,于是‘今日有酒今日醉’了。” |
tōu tiān huàn rì偷天换日 | 暗中把天日换了。比喻暗中改变事物的真相;以达到蒙混欺骗的目的。 | 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这个王婆,岂不是偷天换日的老手。” |
xù rì dōng shēng旭日东升 | 早晨太阳从东方升起。形容朝气蓬勃的气象。旭日:早晨刚出来的太阳。 | 《诗经 邶风 匏有苦叶》:“緇緇鸣雁,旭日始旦。” |
yí rì qiān lǐ一日千里 | 一天前进一千里。形容发展极快。 | 先秦 庄周《庄子 秋水》:“骐骥骅骝,—日而驰千里。” |
yǒu tiān méi rì tóu有天没日头 | 比喻无稽言行。同“有天无日”。 | 明 郎瑛《七修续稿 诗文 俗语本诗句》:“真个有天没日头,宋《神童诗》也。” |
yǔ rì yuè zhēng guāng与日月争光 | 指人的精神或事业可以同日月比光辉。 | 西汉·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
rì yuè cuō tuó日月蹉跎 | 蹉跎:时光白白过去。把时光白白地耽误过去。指虚度光阴。 | 晋·阮籍《咏怀》诗:“娱乐未终极,白日忽蹉跎。” |
jì rì zòu gōng计日奏功 | 可以数日子看到功效。谓成功极快。 |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89回:“此乃陛下洪福齐天,得此大帅,可计日奏功,以安社稷者也。” |
yǎng jūn qiān rì,yòng zài yī shí养军千日,用在一时 | 平时供养、训练军队,以便到关键时刻用兵打仗。指平时积畜力量,在必要时一下用出来。 | 清 孔尚任《桃花扇 誓师》:“尝言‘养军千日,用军一时’。俺们不替朝廷出力,竟是一伙禽兽了。” |
tiān wú èr rì,tǔ wú èr wáng天无二日,土无二王 | 日:太阳;土:国土。天上没有两个太阳,一国不能同时有两个国王。 | 西汉·戴圣《礼记·坊记》:“天无二日,土无二王,家无二主,尊无二上。” |
shì rì zhǐ tiān誓日指天 | 见“誓天指日”。 | 清·钱泳《履园丛话·旧闻·席氏多贤》:“沥肝碎首,无以鸣冤,誓日指天,莫能伸曲。” |
yǐn tiān bì rì隐天蔽日 | 把天遮住,把太阳也挡住了。形容覆盖的面积广大。 | 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 江水》:“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停午夜分,不见曦月。” |
zhān yún jiù rì瞻云就日 | 原指贤明的君主恩泽施及尤民。后多比喻得近天子。 | 《史记·五帝本纪》:“就之如日,望之如云。” |
wǔ rì jīng zhào五日京兆 | 京兆:即京兆尹,古时国都所在地的行政长官。比喻任职时间短或即将去职。 | 东汉 班固《汉书 张敞传》:“今五日京兆耳,安能复案事?” |
qī rì lái fù七日来复 | 《周易》复卦,主十一月。复卦六爻,第一爻为阳,其他五爻为阴,表示阴气剥尽阳气复生,称为“来复”。现常指一星期。 | 《易·复》:“反复其道,七日来复。” |
zhǐ shǐ tiān rì指矢天日 | 见“指天誓日”。 |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窦氏》:“女要誓;南指矢天日,以坚永约,女乃允之。” |
bì rì zhē tiān蔽日遮天 | 遮住了天空和太阳。形容遮盖的范围非常宽广。 | 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 江水》:“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崖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停午夜分,不见曦月。” |
yuǎn nián jìn rì远年近日 | 见“远年近岁”。 | 元·刘君锡《来生债》楔子:“到家中我将这远年近日欠少我钱钞的文契,我都烧了。” 元·秦简夫《东堂老》第三折:“恰才柳隆卿胡子传把那远年近日欠下我的银子,都对付在你身上,你还我银子来。” |
lián rì jì yè连日继夜 | 谓日夜不停。 | 《后汉书·班固传下》:“及肃宗雅好文章,固愈得幸,数入读书禁中,或连日继夜。” |
tiān wú èr rì,mín wú èr wáng天无二日,民无二王 | 日:太阳。天上没有两个太阳,一国不能同时有两个国王。 | 战国·邹·孟轲《孟子·万章》:“孔子曰:‘天无二日,民无二王。’舜既为天子矣,又帅天下诸侯以为尧三年丧,是二天子矣。” |
hú zhōng rì yuè壶中日月 | 旧指道家悠闲清静的无为生活。 | 唐 李白《下途归石门旧居》诗:“何当脱屣谢时去,壶中别有日月天。” |
yǔ lín rì zhì雨淋日炙 | 炙:烤。雨里淋,太阳晒。形容旅途或野外工作的辛苦。 | 唐·韩愈《石鼓歌》:“雨淋日炙野火燎,鬼物守护烦撝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