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语 | 解释 | 出处 |
|---|
| dù rì rú nián度日如年 | 过一天觉得好像过一年那么长久。形容日子难熬。 | 宋 柳永《戚氏》:“孤馆度日如年,风露渐变,悄悄至更阑。” |
| yī yè fū qī bǎi rì ēn一夜夫妻百日恩 | 一旦结为夫妻,就会产生深厚的感情。 | 许地山《春桃》:“咱们到底还是两口子,常言道,一夜夫妻百日恩——” |
| yī yè bèi shé yǎo,shí rì pà má shéng一夜被蛇咬,十日怕麻绳 | 一次被蛇咬了,看见井边断了的绳子也害怕。比喻在某事上吃了苦头,以后碰到类似的情况也会害怕。 |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73回:“真真‘一夜被蛇咬,十日怕麻绳’光景。” |
| yī rì wàn lǐ一日万里 | 比喻行动非常迅速。 | 唐 苏鹗《杜阳杂编》中卷:“且安天下用将帅,如造大舟以越沧海,其功则多,其成则大,一日万里,无所不屈。” |
| yī rì wàn jǐ一日万几 | 亦作“一日万机”。形容帝王每天处理政事极为繁忙。语本《书·皋陶谟》:“兢兢业业,一日二日万几。”孔传:“几,微也。言当戒惧万事之微。” | 《尚书·皋陶漠》:“兢兢业业,一日二日万几。”孔传:“几,微也。言当戒惧万事之微。” |
| wèi kě tóng rì ér yǔ未可同日而语 | 指两者相差很大,不能相提并论。 | 宋·苏轼《放鹤亭记》:“由此观之,其为乐未可以同日而语也。” |
| guāng yīn sì jiàn,rì yuè rú suō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 梭:织布机上引导纬纱与经纱交织的构件。形容时间过得很快。 | 《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时光似箭,日月如梭,也有一年以上。” |
| bái rì jiàn guǐ白日见鬼 | 大白天见到鬼。原比喻官府里清闲、冷落。现多比喻不可能出现的事。 | 宋 陆游《老学庵笔记》第六卷:“在京师时有语曰:‘吏、勋、封、考,笔头不倒……工、屯、虞、水,白日见鬼。’” |
| bō yún jiàn rì拨云见日 | 拨开乌云见到太阳。比喻冲破黑暗见到光明。也比喻疑团消除,心里顿时明白。 | 元 无名氏《陈州粜米》第二折:“我投至的见了爷爷,就是拨云见日,昏镜重磨。” |
| fēng hé rì měi风和日美 | 微风和畅,阳光明丽。同“风和日丽”。 | 清 黄宗羲《敬槐诸君墓志铭》:“风和日美,余掉短胕,老母揭女孙泛汝仇湖。” |
| yī rì zhī zhǎng一日之长 | 表示判断或处理事情有相当能力。 |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品藻》:“论王霸之余策,览倚仗之要害,吾似有一日之长。” |
| rì yuè hé bì日月合壁 | 日月同时上升,出现于阴历的朔日。古人以为是国家的瑞兆。 | 《汉书·律历志上》:“日月如合壁,五星如连珠。” |
| shì tiān zhǐ rì誓天指日 | 对着天、日发誓。 | 明·方孝孺《正俗》:“而其臣抱君之遗孤,奔走海岛,誓天指日,拥立为帝。” |
| rì lèi yuè jī日累月积 | 见“日积月累”。 | 《资治通鉴·唐文宗开成五年》:“先帝于大臣好为形迹,小过皆含容不言,日累月积,以致祸败。” |
| lù yáo zhī mǎ lì,rì jiǔ jiàn rén xīn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 路途遥远才能知道马的力气大小,日子长了才能看出人心的好坏。 | 元 无名氏《争报恩》第一折:“则愿得姐姐长命富贵,若有些儿好歹,我少不得报答姐姐之恩,可不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
| rì zuò chóu chéng日坐愁城 | 愁城:比喻为忧愁所包围。整天沉浸在愁苦之中。 | 宋·范成大《次韵代答刘文潜》诗:“一曲红窗声里怨,如今分作两愁城。” |
| yī rì jiǔ qiān一日九迁 | 九:形容多次;迁:升职。一日之内多次升迁。比喻官职升得极快。 | 汉·焦延寿《易林》卷九:“安上宜官,一日九迁,升擢超等,牧养常山。” |
| chí rì kuàng jiǔ迟日旷久 | 犹言旷日持久。 | 《商君书·君臣》:“瞋目扼腕而语勇者得,垂衣裳而谈说者得,迟日旷久积劳私门者得。” |
| yán shuāng liè rì严霜烈日 | 比喻艰苦环境下的严峻考验或经受此考验的刚毅节操。亦作“烈日秋霜”、“秋霜烈日”。 | |
| kuàng rì yǐn jiǔ旷日引久 | 犹言旷日长久。 | 《汉书·严助传》:“旷日引久,士卒劳倦。” |
| tōu tiān huàn rì偷天换日 | 暗中把天日换了。比喻暗中改变事物的真相;以达到蒙混欺骗的目的。 | 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这个王婆,岂不是偷天换日的老手。” |
| yì shè jiǔ rì羿射九日 | 形容为民除害的英勇行为。 | 汉·刘安《淮南子》 |
| rì shěng yuè kè日省月课 | 见“日省月试”。 | 《魏书·李彪传》:“陛下幼蒙鞠诲,圣敬之跻,及储宫诞育,复亲抚诰,日省月课,实劳神虑。” |
| zhǐ tiān shì rì指天誓日 | 指着苍天;对着太阳发誓。表示态度坚定或忠诚。 | 唐 韩愈《柳子厚墓志铭》:“指天日涕泣,誓生死不相背负,其若可信。” |
| dù rì rú suì度日如岁 | 同“度日如年”。 | 宋·周邦彦《霜叶飞》词:“迢递望极关山,波穿千里,度日如岁难到。” |
| rì shèn yī rì日甚一日 | 一天比一天厉害。 | 《新唐书 独孤及传》:“陛下岂迟疑于改作,逡巡于旧贯,使大议有所壅,而率土之患日甚一日?” |
| rì hé fēng nuǎn日和风暖 | 见“日暖风和”。 | 宋·范纯仁《鹧鸪天·和韩持国》词:“腊后春前暖律催,日和风暖欲开梅。” |
| rì bù yí guǐ日不移晷 | 比喻只一刹那,非常迅速。 | 东汉 班固《汉书 王莽传上》:“人不还踵,日不移晷,霍然四除,更为宁朝。” |
| wán rì kài yuè玩日愒月 | 愒:荒废。贪图安逸,荒废岁月。 | 清·朱之瑜《与奥村德辉书》:“若徒玩日愒月,转瞬之间已成耄耋,可惧也。” |
| rì lǐ wàn jī日理万机 | 理:处理;万机:纷繁的政务。指帝王宰相每天要处理许许多多的事务。现指国家领导人为国事日夜操劳。 | 明 余继登《典故纪闻》第二卷:“朕日理万机,不敢斯须自逸,诚思天下大业以艰难得之,必当以艰难守之。” |
| rì gàn bù shí日旰不食 | 同“日旰忘食”。 | 唐·皮日休《忧赋》:“故王之忧国者日旰不食,士之忧位者载贽出疆。” |
| rì lái yuè wǎng日来月往 | 见“日往月来”。 | 唐·刘商《胡笳十八拍》之十二:“日来月往相催迁,迢迢星岁欲周天。” |
| jī rì lěi suì积日累岁 | 形容时间长久。 | 明 李东阳《求退录》:“或饮食过度,或劳佚不时,积日累岁,其来已久,以至元气弊亏,痰邪洨结。” |
| mó tiān ài rì摩天碍日 | 摩:接触;碍:遮蔽。形容山的高大。 |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40回:“忽又见一座高山,真是摩天碍日。” |
| yǒu zhāo yī rì有朝一日 | 朝:日;天。指将来有一天。 | 元 关汉卿《救风尘》第一折:“我也劝你不得;有朝一日准备着搭救你块望夫石。” |
| guó wú níng rì国无宁日 | 宁:安宁。国家没有太平的时候。 |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十一回:“宋大国也,起倾国兵,盛气而来……吾国无宁日矣。” |
| cǎn wú tiān rì惨无天日 | 犹言暗无天日。 | 梁启超《中国专制政治进化史论》第三章;“以希腊、罗马之文明,而其下级社会之民,被虐待者惨无天日,其所沐文明之膏泽者,不过国中一小部分耳。” |
| huī rì yáng gē挥日阳戈 | 犹言挥戈反日。 | 明·张景《飞丸记·盟寻泉石》:“总然借挥日阳戈,难挽西飞箭。” |
| qīng tiān bái rì青天白日 | 指大白天。也比喻明显的事情或高洁的品德。 | 唐 王建《寄分司张郎中》:“青天白日当头上,会有求闲不得时。” |
| lái rì dà nàn来日大难 | 表示前途困难重重。 | 南宋 郭茂倩《乐府诗集 善哉行》:“来日大难,口燥唇干。” |
| xù rì dōng shēng旭日东升 | 早晨太阳从东方升起。形容朝气蓬勃的气象。旭日:早晨刚出来的太阳。 | 《诗经 邶风 匏有苦叶》:“緇緇鸣雁,旭日始旦。” |
| kuàng rì jī guǐ旷日积晷 | 久经时日。 | 明·张居正《种莲子戊午稿序》:“若旷日积晷,则铅刀效于一割,驽马可致千里。故曰兵宁拙速,未睹巧之迟也。” |
| jiāng hé rì xià江河日下 | 日:一天天;下:低处。江河一天天流向低处;比喻事物日益衰落或局势越来越糟。 | 清 顾炎武《答徐甥公肃书》:“昊天不吊,大命忽焉,山岳崩颓,江河日下,三风不儆,六逆弥臻。” |
| bù jiàn tiān rì不见天日 | 比喻社会黑暗,见不到一点光明。 | 宋 魏泰《东轩笔录》第八卷:“福州之人,以为终世不见天日也,岂料端公赐问。” |
| shí rì zhī yǐn十日之饮 | 比喻朋友连日尽情欢聚。 | 《史记·范睢蔡泽列传》:“寡人闻君之高义,愿与君为布衣之友,君幸过寡人,寡人愿与君为十日之饮。” |
| zhēng zhēng rì jìn蒸蒸日进 | 蒸蒸:兴旺发达。形容事业等兴旺发达,一天天向上发展。 | 郭沫若《天才与教育》:“大凡一国的政治濒于破产的时候,那一国的文化却转有蒸蒸日进的可能。” |
| rì gāo sān zhàng日高三丈 | 犹日上三竿。 | 明·汤显祖《南柯记·录摄》:“日高三丈,还不见六房站班,可恶可恶!” |
| lǔ gē huí rì鲁戈回日 | 同“鲁阳挥戈”。 | 清·丘逢甲《和平里行》:“鲁戈回日难中天,潮生潮落穹碑前。” |
| zuò yī rì hé shàng zhuàng yī rì zhōng做一日和尚撞一日钟 | 比喻遇事敷衍,得过且过地混日子。 |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16回:“行者方丢了钟杵,笑道:‘你那里晓得!我这是做一日和尚撞一日钟’的。” |
| yè yǐ jiē rì夜以接日 | 以:用;接:接续。晚上连着白天。形容勤奋工作或学习。 | 《晏子春秋·内篇谏》:“今齐国丈夫耕,女子织,夜以接日,不足以奉上。” |
| zhèn rì zhèn yè镇日镇夜 | 整日整夜,日日夜夜。 | 郁达夫《沉沦》:“他回家之后,便镇日镇夜的蛰居在他那小小的书斋里。” |
| huī gē fǎn rì挥戈反日 | 挥舞兵器,赶回太阳。比喻排除困难,扭转危局。 | 《淮南子·览冥训》:“鲁阳公与韩构难,战酣日暮,援戈而伪(挥)之,日为之反三舍。” |
| yí rì bǔ yè移日卜夜 | 指昼夜相继。 | 清 钱谦益《黄埔及六十寿序》:“清歌妙舞,移日卜夜。” |
| wǔ rì yī fēng,shí rì yī yǔ五日一风,十日一雨 | 五天刮一次风,十天下一场雨。形容风调雨顺。 | 汉·王充《论衡·是应》:“风不鸣条,雨不破块,五日一风,十日一雨。” |
| kuàng rì jīng nián旷日经年 | 久经时日。 | 汉·班固《汉书·郊祀志下》:“旷日经年,靡有毫厘之验,足以揆今。” |
| zuò yī rì hé shàng zhuàng yī tiān zhōng做一日和尚撞一天钟 | 俗语。比喻遇事敷衍,得过且过。 | |
| rì yuè qí chú日月其除 | 日月流逝。谓光阴不待人。 | 《诗经·唐风·蟋蟀》:“蟋蟀在堂,岁聿其莫。今我不乐,日月其除。” |
| rì lì fēng hé日丽风和 | 和风习习,阳光灿烂。形容晴朗暖和的天气。 | 元 李爱山《集贤宾 春日伤别》:“那时节和风丽日满东园,花共柳红娇绿软。” |
| yǒu zhōng kuī rì牖中窥日 | 牖:窗户。隔着窗子看太阳。比喻见识不广。 |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文学》:“北人看书如显处视月,南人学问如牖中窥日。” |
| rì zhōng zé zè日中则昃 | 昃:太阳偏西。太阳到了正午就要偏西。比喻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向相反的方向转化。 | 《周易 丰》:“日中则昃,月盈则食。” |
| mù rì yù yuè沐日浴月 | 谓受日月光华的润泽。传说禹登南岳,获金简玉字之书,有文曰:“祝融司方发其英,沐日浴月百宝生。” | 传说禹登南岳,获金简玉字之书,有文曰:“祝融司方发其英,沐日浴月百宝生。”《花月痕》第四九回:“,妖气尽豁,脱履人间,天高地阔。” |
| rì zhì fēng shāi日炙风筛 | 日晒风吹。形容长途跋涉之苦。 | 元·张国宾《薛仁贵》第二折:“哎哟儿也,知他那里日炙风筛,博功名苦尽甘来。” |
| wán shí ài rì玩时愒日 | 亦作“玩时贪日”。谓贪图安逸,旷废时日。 | 清·谭嗣同《仁学》:“由此类推,无往而非玩时愒日,即幸而得至百年,无形中已耗强半。” |
| méi rì méi yè没日没夜 | 犹言不分白天夜晚。 | 冰心《姑姑》:“我希望她遇见一位煞神般的婆婆,没日没夜的支使欺负她,才给我出这口气!” |
| lián rì dài yè连日带夜 | 见“连日继夜”。 | 吴运铎《把一切献给党·我们的平射炮》:“半个月来,连日带夜地赶着设计图样,左眼又红肿起来了,我点上眼药,扎起手帕,继续工作。” |
| yuǎn nián jìn rì远年近日 | 见“远年近岁”。 | 元·刘君锡《来生债》楔子:“到家中我将这远年近日欠少我钱钞的文契,我都烧了。” 元·秦简夫《东堂老》第三折:“恰才柳隆卿胡子传把那远年近日欠下我的银子,都对付在你身上,你还我银子来。” |
| chóng dǔ tiān rì重睹天日 | 比喻脱离黑暗,重见光明。 |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龙飞相公》:“但深在九地,安望重睹天日乎!” |
| tiān gāo rì yuǎn天高日远 | 指偏远地区。比喻离帝王很远。 | 宋·秦观《代王承事乞回授一官表》:“臣父独婴罪衅,流寓江海,天高日远,自新无路,臣诚私心痛之。” |
| rì zhōng bì zè日中必昃 | 同“日中则昃”。 |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19卷:“日中必昃,月满必亏。明公功名到此,已无可加,急流勇退,此其时矣。” |
| shǔ quǎn fèi rì蜀犬吠日 | 蜀:四川省的简称;吠:狗叫。原意是四川多雨,那里的狗不常见太阳,出太阳就要叫。比喻少见多怪。 | 唐 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屈子赋曰:‘邑犬群吠,吠所怪也。’仆往闻庸蜀之南,恒雨少日,日出则犬吠。” |
| zhuǎn rì huí tiān转日回天 | 见“转日回天”。 | 唐·卢照邻《长安古意》诗:“别有豪华称将相,转日回天不相让。” |
| rì yǐ sān gān日已三竿 | 同“日上三竿”。 | 明·王錂《春芜记·探遗》:“你看日已三竿,且到佛殿前探望一回何如?” |
| shì bié sān rì,guā mù xiāng dài士别三日,刮目相待 | 指别人已有进步,当另眼相看。 | 晋 陈寿《三国志 吴志 吕蒙传》:“遂拜蒙母,结友而别”南朝 宋 裴松之注:“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
| shí rì hé sàng时日曷丧 | 表示誓不与其共存。形容痛恨到极点。 | 语出《书 汤誓》“有众率怠,弗协,曰:‘时日曷丧,予及汝皆亡!’”孔传:“众下相率为怠情,不与上和合,比桀于日,曰:‘是日何时丧,我与汝俱亡!’欲杀身以丧桀。” |
| rì zhōng zé yí,yuè mǎn zé kuī日中则移,月满则亏 | 移:迁移。太阳到了正午就要西斜,月亮满圆就要亏缺。比喻事物盛极必衰,或发展到一定限度就会向相反方向转化。 | 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语曰:‘日中则移,月满则亏。’物盛则衰,天之常数也。” |
| jiǎo rú rì xīng皎如日星 | 皎:洁折光亮。像太阳、星星一样洁白光亮。形容十分明显。 | 宋·邵伯温《邵氏闻见后录》第五卷:“春秋大义数十,皎如日星,不容遗忘。” |
| yǐ yè jì rì以夜继日 | 用夜晚的时间接上白天,日夜不停。 | 《吕氏春秋·先识》:“中山之俗,以昼为夜,以夜继日,男女切倚,固无休息。” |
| yí tiān yì rì移天易日 | 易:更换。比喻野心家篡夺政权。 | 《晋书 齐王冏传》:“赵庶人听任孙秀,移天易日。” |
| fù wáng wú rì覆亡无日 | 马上就会灭亡,已经没有可以推延的时间了。 | 《清史稿·康有为传》:“四夷交侵,覆亡无日,非维新变旧,不能自强。” |
| rì zhōng bì tóng日中必湲 | 见“日中必彗”。 | |
| tiào wán rì yuè跳丸日月 | 跳丸:跳动的弹丸。形容时间过得极快。 | 唐·韩愈《秋怀》诗:“忧愁费晷景,日月如跳丸。”唐·杜牧《寄浙东韩乂评事》诗:“一笑五云溪上舟,跳丸日月十经秋。” |
| bèi rì bìng xíng倍日并行 | 日夜赶路。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孙子吴起列传》:“乃弃其步军,与其轻锐倍日并行逐之。” |
| tóng rì ér yǔ同日而语 | 指两人或两件事放在同一时间里来讨论。意即相提并论;同等看待。语:谈论。 | 西汉 刘向《战国策 赵策二》:“夫破人之与破于人也,臣人之与臣于人也,岂可同日而言之哉!” |
| yǐn rì chéng suì引日成岁 | 捱过一天像度过一年。形容思念的深切。 | 《周书·文帝纪上》:“众之思公,引日成岁,愿勿稽留,以慰众望也。” |
| bīn jiàn rì yuè宾饯日月 | 迎送。多指岁月流逝。宾,通“傧”,指迎接。饯,指送别。 | 语出《书 尧典》:“分命羲仲,宅嵎夷,曰昜谷。寅宾出日,平秩东作。”又:“分命和仲,宅西,曰昧谷。寅饯纳日,平秩西成。” |
| huī guāng rì xīn晖光日新 | 指进德修业不懈,日日更新。 | 《隶释 汉度尚碑》:“令闻弥崇,晖光日新。” |
| bái rì shēng tiān白日升天 | 原是道教指白昼升天成为神仙。后比喻一下子富贵起来。 | 晋 葛洪《神仙传 阴长生》:“后于平都山东白日升天而去。” |
| wán rì liáng shí玩日愒时 | 犹言玩时愒日。 | 清·谭嗣同《兴算学议·浏阳兴算学记》附录《浏阳算学馆增订章程》:“其质地不近不能造就,及玩日愒时并无门径,应避贤路,兼重既禀,若是者去;规避不与者,亦即开缺。” |
| rì gàn wàng shí日旰忘食 | 天色已晚仍顾不上吃饭。形容专心致志,勤勉不懈。 | 《后汉书·儒林传上·尹敏》:“与班彪亲善,每相遇,辄日旰忘食,夜分不寝。” |
| cuō tuó rì yuè蹉跎日月 | 蹉跎:时光白白过去。把时光白白地耽误过去。指虚度光阴。 | 晋·阮籍《咏怀》诗:“娱乐未终极,白日忽蹉跎。” |
| bīn jiàn rì yuè宾餞日月 | 迎送。多指岁月流逝。宾,通“儐”,指迎接。餞,指送别。 | 语出《书 尧典》:“分命羲仲,宅嵎夷,曰昜谷。寅宾出日,平秩东作。”又:“分命和仲,宅西,曰昧谷。寅餞纳日,平秩西成。” |
| shí rì yī shuǐ,wǔ rì yī shí十日一水,五日一石 | 比喻作画构思精密,不轻易下笔。 | 唐·杜甫《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十日画一水,五日画一石,能事不受相促迫,王宰始肯留真迹。” |
| gàn xiāo bì rì干霄蔽日 | 犹干云蔽日。 | 清·何绍基《题冯鲁川小像册论诗》:“奇松古柏,干霄蔽日,真气真骨真形,岂待浑成于影哉!” |
| jī shí lěi rì积时累日 | 形容时间长久。 | 许地山《〈空山灵雨〉弁言》:“在睡着时,偶得趾离过爱,引领我到回忆之乡,过那游离的日子,更不得不随醒随记,积时累日,成此小册。” |
| zhǐ rì chéng gōng指日成功 | 谓不久即可成功。 | 元·高文秀《襄阳会》第三折:“觑曹操易如反掌,克日而破,指日成功。”元·杨梓《豫让吞炭》第二折:“与我谨守堤岸,不可渗泄,指日成功,共享其利。” |
| zhé zuò shuò rì è辄作数日恶 | 辄:总是,就;恶:心中难受。总是接连几天心里感到难受。形容因外界刺激而产生的难受心情。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谢太傅语王右军曰:‘中年伤于哀乐,与亲友别,辄作数日恶。’王曰:‘年在桑榆,自然至此,正赖丝竹陶写,恒恐儿辈觉,损欢乐之趣。’” |
| xià rì kě wèi夏日可畏 | 象夏天酷热的太阳那样使人可怕。比喻为人严厉,令人畏惧。 | 《左传·文公七年》:“鄷舒问于贾季曰:‘赵衰、赵盾孰贤?’对曰:‘赵衰,冬日之日也。赵盾,夏日之日也。’”杜预注:“冬日可爱,夏日可畏。” |
| rì xǐng yuè shì日省月试 | 省:检查;试:考核。每天检查,每月考核。形容经常查考。 | 《礼记·中庸》:“日省月试,既禀称事,所以劝百工也。” |
| jì rì ér dài计日而待 | 计算着日子来等待,意即无须很久。 | 三国 蜀 诸葛亮《前出师表》:“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
| fú yún bì rì浮云蔽日 | 浮云遮住太阳。原比喻奸佞之徒蒙蔽君主。后泛指小人当道,社会一片黑暗。 | 《文子 上德》:“日月欲明,浮云盖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