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语 | 解释 | 出处 |
|---|
| jiā wú cháng lǐ家无常礼 | 谓家人之间平居不必拘礼。 |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42回:“行者道:‘孩儿,家无常礼,不须拜;但有甚话,只管说来。’” |
| wú zhē dà huì无遮大会 | 无遮:没有遮拦,指不分贵贱、僧俗、智愚、善恶,平等看待。佛家语,原指布施僧俗的大会。后也用作其它的泛称。 | 《梁书·武帝本纪》:“舆驾幸同泰寺,设四部无遮大会。” |
| jì wú suǒ zhī计无所之 | 犹言计无所出。 | 《梁书·王僧辩传》:“子仙等困蹙,计无所之,乞输郢城,身还就景。” |
| wàn shòu wú jiāng万寿无疆 | 疆:界限。万年长寿,永远生存。用于祝人长寿。 | 《诗经 豳风 七月》:“称彼兕觥,万寿无疆。” |
| jiào wú cháng shī教无常师 | 受教不必有固定的老师。 | 《尚书 咸有一德》:“德无常师,主善为师。” |
| yì wú fǎn gù义无反顾 | 义:宜;应该做的事;反顾:回头看。做正当合理的事;只有上前的事;绝不回头。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司马相如列传》:“触白刃,冒流矢,义不反顾,计不旋踵,人怀怒心。” |
| shì wú èr chéng事无二成 | 谓公事和私事不能两全。 | 《左传·成公八年》:“礼无加货,事无二成。”杜预注:“公私不两成。” |
| tú láo wú gōng徒劳无功 | 徒:徒然;白白地;功:成就。白白付出劳动而没有功效。 | 宋 朱熹《诗集传》:“厌小而务大,忽近而图远,将徒劳而无功也。” |
| fēng yǔ wú zǔ风雨无阻 | 不受刮风下雨的阻碍。指预先约好的事情,一定按期进行。 |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黄秀才徼灵玉马坠》:“黄秀才从陆路短船,风雨无阻,所以赶着了。” |
| chūn mèng wú hén春梦无痕 | 比喻世事变幻,如春夜的梦境一样容易消逝,不留一点痕迹。 | 宋·苏轼《与潘郭二生出郊寻春》诗:“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 |
| wú piān wú yǐ无偏无倚 | 谓笔直而无偏斜。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一回:“当中却有一条无偏无倚的荡平大路。” |
| jū wú qiú ān居无求安 | 指不去一心追求安适舒服的居所。 | 春秋·鲁·孔丘《论语·学而》:“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 |
| yǎo wú xiāo xī杳无消息 | 杳:无影无踪。没有一点儿音信。 | 明 沈德符《野获编》:“微闻有浮海行者,踪迹可疑。乃南至闽广近海诸地,无不遍历,杳无消息。” |
| lín nàn bù shè临难无慑 | 慑:恐惧。面对危难,却无所恐惧。 | 唐·张说《齐黄门侍郎卢公神道碑》:“公处屯安贞,赋诗颓饮,视得失蔑如也,临难无慑。” |
| tiān wú níng rì天无宁日 | 宁:安定。没有一天安宁的时候。 | 梁斌《红旗谱》第一卷:“自从孙大炮革起命来,把清朝的江山推到,天无宁日。” |
| yǒu cái wú mìng有才无命 | 有才能但遭遇不好。指不得志。 | 唐 杜甫《寄狄明府博济》诗:“比看书父四十人,有才无命百寮底。” |
| yán zhī wú wén,xíng zhī bù yuǎn言之无文,行之不远 | 说话没有文采,就传播不远。亦作“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言之不文,行之不远”。 | 《左传 襄公二十五年》:“仲尼曰:‘《志》有之:“言以足志,文以足言。”不言,谁知其志?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
| méng mèi wú zhī蒙昧无知 | 愚钝糊涂;没有知识;不通事理。 | 《晋书 阮种传》:“臣诚蒙昧,所以为罪。” |
| gōng zhèng wú sī公正无私 | 公道正直;没有私心。 | 荀况《荀子 赋》:“公正无私,反见从横。” |
| tiě miàn wú sī铁面无私 | 形容公正严明;不讲情面。铁面:比喻刚直无私。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45回:“我想必得你去作个‘监社御史’,铁面无私才好。” |
| wú lùn rú hé无论如何 | 不管怎样。 | 鲁迅《书信集 致宋崇义》:“要之,中国一切旧物,无论如何,定必崩溃。” |
| zhōu zhōu wú néng粥粥无能 | 粥粥:柔弱无能的样子。形容谦卑、柔弱而没有能力。 | 《礼记 儒行》:“其难进而易退也,粥粥若无能也。” |
| hé huàn wú cí何患无辞 | 何患:哪怕;辞:言辞。哪里用得着担心没有话说呢?常与“欲加之罪”连用,表示坏人诬陷好人时,无端捏造罪名,还说得振振有词。 | 《左传·僖公十年》:“不有废也,君何以兴?欲加之罪,其无辞乎?” |
| yán zhě wú yì,tīng zhě yǒu xīn言者无意,听者有心 | 说话的人不是有心的,听话的人却认真计较。 | 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中册:“言者无意,听者有心,这句话正触着阿珠的‘隐痛’,要想保持平静也不可能了。” |
| wú jiān dōng xià无间冬夏 | 见“无冬无夏”。 |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无间冬夏,读书恒至夜半。” |
| yī jiā wú èr一家无二 | 谓一家之人没有两样。 | 元·杨显之《潇湘雨》第一折:“这个女孩儿,也是有缘,我认了做义女,她自到我家来,倒也亲热,一家无二。” |
| píng bái wú gù平白无故 | 平白:凭空;故:缘故;原因。没有道理;没有原因。 | 清 石玉昆《三侠五义》:“平白无故的生出这等毒计。” |
| yī shǒu dú pāi,suī jí wú shēng一手独拍,虽疾无声 | 疾:急速,猛烈。比喻一个人或单方面的力量难以办事。 | 《韩非子·功名》:“人主之患在莫之应,故曰:一手独拍,虽疾无声。” |
| chǒng rǔ wú jīng宠辱无惊 | 宠:宠爱;辱:羞辱。受宠受辱都不感到惊讶、无动于衷。指把个人得失置之度外。 |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一卷:“子期宠辱无惊,伯牙愈加爱重。” |
| zhī wú bù wéi知无不为 | 为:做。知道是应该做的就一定去做,形容尽心竭力。 |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僖公九年》:“公家之利,知无不为,忠也。” |
| rú rù wú rén zhī dì如入无人之地 | 像到了没有人的地方。形容作战勇敢,无人敢阻挡。 | 明·归有光《备倭事略》:“彼狃于数胜,谓我不能军,往事如入无人之地;出其不意,可以得志。” |
| yī shì wú chéng一事无成 | 连一样事情都没有做成。指什么事情都做不成;形容毫无成就。 | 唐 白居易《除夜寄微之》:“鬓毛不觉白毵毵,一事无成百不堪。” |
| wú qīn wú gù无亲无故 | 没有亲属和故旧。形容孤单。 | 曹禺《雷雨》第二幕:“她一个单身人,无亲无故,带着一个孩子在外乡,什么都做。” |
| xuē tiě wú shēng削铁无声 | 形容刀剑锋利。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六回:“刃儿薄,尖儿长,靶儿短,削铁无声,吹毛过刃。” |
| àn wú tiān rì暗无天日 | 暗:黑暗;天日:天和太阳;比喻光明。黑暗得看不到一点光明。形容社会极端黑暗;无理可言;无法可依。 |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老龙舡户》:“剖腹沉石,惨冤已甚,而木雕之有司,绝不少关痛痒,岂特粤东之暗无天日哉!” |
| tiě bǐ wú sī铁笔无私 | 谓执笔判案不徇私情。 | 《中国小说史略》第十八篇:“五个鬼齐齐的走上前去,照手一抢,把管笔夺将下来,说道,‘铁笔无私。’” |
| wú néng wéi yì无能为役 | 役:役使。简直连供给他们役使都不配。自谦才干远不能和别人相比。 | 《左传·成公二年》:“此城濮之赋也。有先君之明与先大夫之肃,故捷。克于先大夫,无能为役。” |
| yǒu shēng wú shí有声无实 | 犹言有名无实。 | 《魏书·李崇传》:“今若基宇不修,仍同丘畎,即使高皇神享,阙于国阳,宗事之典,有声无实,此臣子所以匪宁,亿兆所以失望也。” |
| wú yuán wú gù无缘无故 | 缘:因由;故:原因;缘故。没有任何理由或根据。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44回:“因又说道:‘好好的,从哪里说起!无缘无故白受了一场气!” |
| qún lóng wú shǒu群龙无首 | 首:头;引申为领袖。一群龙没有领头的。比喻没有领头的;无从统一行动。 | 《周易 乾》:“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
| suàn wú yí cè算无遗策 | 算:计划;遗策:失算。形容策划精密准确,从来没有失算。 | 《晋书 桓玄传》:“自谓经略指授,算无遗策。” |
| wú nài wǒ hé无奈我何 | 不能把我怎么样。即无法对付我。 |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84回:“我主意拿的老老的,你纵有通天本领,也无奈我何。” |
| yǒu qù wú huí有去无回 | 只有出去的,没有回来的。 | 柯岗《逐鹿中原》第11章:“反而成了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了!” |
| zūn wú èr shàng尊无二上 | ①犹言国无二君。②引申为至高无上。 | 《礼记·坊记》:“天无二日,土无二王,家无二主,尊无二上。” |
| wú suǒ huí bì无所回避 | 回避:避忌。没有什么避忌或讳言的。 | 《后汉书·蔡茂传》:“茂辄纠案,无所回避。” |
| qù qí wú rén阒其无人 | 阒:空。指空荡荡,没有一人。 | 《周易 丰》:“窥其户,阒其无人。” |
| wú qióng wú jìn无穷无尽 | 穷、尽:完。没有尽头;没有限度。 | 宋 晏殊《踏莎行》:“无穷无尽是离愁,天涯地角寻思遍。” |
| jí lù wú yú即鹿无虞 | 原意是进山打鹿,没有熟悉地形和鹿性的虞官帮助,那是白费气力。后比喻做事如条件不成熟就草率行事,必定劳而无功。 | 《周易 屯》:“即鹿无虞,惟入于林中;君子几,不如舍,往吝。” |
| yán zhōng wú wù言中无物 | | |
| wú yuǎn bù jiè无远不届 | 不管多远之处,没有不到的。同“无远弗届”。 | 《南史·陈纪·武帝》:“用能百揆时序,四门允穆,无恩不服,无远不届。” |
| háo fà wú yí毫发无遗 | 毫:细毛;发:头发;毫发:比喻细微;遗:遗漏。形容没有一丝一毫的遗漏。 | 唐·韩愈《进顺宗皇帝实录表状》:“致有差误,圣明所监,毫发无遗,恕臣不逮。” |
| jì ruò wú rén寂若无人 | 寂:寂静。寂静得就像没有人一样。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笺本·德行下》:“傅茂远泊然静处,不妄交游民,袁司徒第经其户,辄叹曰:‘经其户寂若无人,披其帷,其人斯在。岂得非名贤。’” |
| qiǎo wú rén shēng悄无人声 | 悄:静。静悄悄的,听不到人的声音。指非常寂静。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26回:“宝玉信步走入,只见湘帘垂地,悄无人声。” |
| mào qiān yǒu wú贸迁有无 | 买卖货物。指商业上货物买卖,互通有无。 | 《晋书·食货志》:“贸迁有无,各得其所。” |
| yǎ què wú shēng雅雀无声 | 形容静默之极。雅,“鸦”的古字。 | 《廿世纪女界文明灯》弹词:“文樱宣读报告,台下静听,一时雅雀无声的,但闻时钟叮当。” |
| wú qiān wú guà无牵无挂 | 形容没有拖累;非常放心。 | 清 石玉昆《三侠五义》第61回:“北侠原是无牵无挂之人,不能推辞,同上茉花村去了。” |
| yì wǎng wú qián一往无前 | 形容勇猛地、无畏地一直向前进(一往:一直向前进;无前:前面没有东西能阻挡)。 | 明 孙传庭《官兵苦战斩获疏》:“曹变蛟遵臣指画,与北兵转战冲突,臣之步兵莫不一往无前。” |
| wú piān wú bēi无偏无陂 | 不偏向;不邪曲。 | 《尚书·洪范》:“无偏无陂,遵王之义。” |
| yǔ wú lún cì语无伦次 | 伦次:次序;条理。话讲得颠三倒四;毫无条理。 | 宋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第七卷引《诗眼》:“古人律诗亦是一片文章,语或似无论次,而意若贯珠。” |
| wú tóu wú wěi无头无尾 | 没有线索;没有来由。 | 元·郑廷玉《后庭花》第三折:“这官司无头无尾,那贼人难捉难拿。” |
| hé hàn wú jí河汉无极 | 河汉:银河;极:尽头,边际。银河广阔,无边无际。比喻言论荒诞不经,难以置信。亦比喻恩泽广大,使人难以报答。 | 《庄子 逍遥游》:“吾闻言于接舆,大而无当,往而不返,吾惊怖其言,犹河汉无极。” |
| wú jīng dǎ cǎi无精打彩 | 形容不高兴,提不起劲儿。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七回:“言毕,只是长吁短叹无精打彩的,不象往日高兴。” |
| wú qí lún bǐ无其伦比 | 同“无与伦比”。 | 清·陈田《明诗纪事丁签·边贡》:“海岳之才,无其伦比。” |
| wú rú nài hé无如奈何 | 无可奈何。 | 元·乔吉《金钱记》第一折:“此人则是贪恋酒色,无如奈何。” |
| pǐ fū wú zuì匹夫无罪 | 匹夫:古指平民中的男子,后泛指一般人。一般人是没有罪过的。 | 《左传·桓公十年》:“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
| wú fēng yáng bō无风扬波 | 犹言无风起浪。喻无端生事。 | 明·李贽《读<金胜>》:“无风扬波,无事生事,一人好名,毒流万世,卒使管叔流言,新莽藉口。” |
| zá luàn wú zhāng杂乱无章 | 杂乱:多而乱;无章:没有条理。混乱而没有条理。 | 唐 韩愈《送孟东野序》:“其为言也,乱杂而无章。” |
| wú míng zhī shī无名之师 | 没有正当理由出征的军队。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袁绍传》:“今弃万安之术,而兴无名之师,窃为公俱之。” |
| wú zú zhòng qīng无足重轻 | 同“无足轻重”。 | 明·张居正《谢恩疏》:“则诸奴奴之口,诚无足为重轻。” |
| wú míng yīng xióng无名英雄 | 姓名不为世人所知的英雄人物。 | 梁启超《新中国未来记·绪言》:“诚以他日救此一方民者,必当赖将来无名之英雄也。” |
| qiǎo wú shēng xī悄无声息 | 悄:静。静悄悄的,听不到任何声音。指非常寂静。 | 曾朴《孽海花》第34回:“此时再听,就悄无声息了。” |
| píng dàn wú qí平淡无奇 | 奇:特殊。平平淡淡;没有什么显著的、出色的地方。 |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9回:“听起安老爷这几句话,说得也平淡无奇。” |
| qiāng wú gù shí羌无故实 | 指诗文不用典故或没有出处,也比喻没有根据。 | 南朝 梁 钟嵘《诗品》中卷:“\'清晨登陇首\',羌无故实;\'明月照积雪\',讵出经史。” |
| wú qíng wú yì无情无义 | 没有一点情义。形容冷酷无情。 | 明 冯梦龙《古今小说 蒋兴哥重会珍珠衫》:“你直如此狠毒,也被人笑话,说你无情无义。” |
| wú rén zhī jìng无人之境 | 境:地方。没有人居住的地方。 | 宋 杨万里《国势中》:“不茸一垒,不置一卒,使寇之去来,如入无人之境。” |
| zhōng zhèng wú sī中正无私 | 中正:正直。端庄正直,不存私心。 | 春秋·齐·管仲《管子·五辅》:“为人君者中正而无私,为人臣者忠信而不党。” |
| xué wú zhǐ jìng学无止境 | 指学业上是没有尽头的,应奋进不息。 | 清·刘开《问说》:“理无专在,而学无止境也,然则问可少耶?” |
| wú míng xiǎo zú无名小卒 | 卒:士兵。不出名的小兵。指没有名气不受重视的小人物。 |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1回:“只见城内一将飞马引军而出,大喝:‘魏延无名小卒,安敢造乱!’” |
| xíng qī wú xíng刑期无刑 | 刑罚在于教育人恪守法律,从而达到不用开的目的。 | 语出《书 大禹谟》:“刑期于无刑。” |
| wú gù shēn yín无故呻吟 | 犹言无病呻吟。比喻无真情实感而故弄文墨。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87回:“感怀触绪,聊赋四章,匪曰无故呻吟,亦长歌当哭之意耳。” |
| wú máo dà chóng无毛大虫 | 没有毛的老虎。比喻光从表面不易看破的凶恶之物。 | 元·史九敬先《庄周梦》第一折:“四件事无毛大虫,再休与酒色财气相逢。” |
| wú wéi zhī zhì无为之治 | 指道家顺应自然,不求有所作为的治理方法。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56回:“既能夺他们之权,生他们之利,岂不能行无为之治?” |
| mò ér wú xiǔ殁而无朽 | 殁:死。人虽然死了,名声或事业长存。 | 唐·杨炯《遂州长江县先圣孔子庙堂碑》:“凭风云于异代,照日月于殊涂,死者有知,殁而无朽。” |
| wú kě hòu fēi无可厚非 | 厚:重;非:否定。没有什么可过分指责或批评的;指事情有一定的道理或原因。 | 《汉书 王莽传中》:“莽怒,免英官。后颇觉悟,曰:‘英亦未可厚非。’” |
| wú qiān dài wàn无千待万 | 见“无千无万”。 | 明·徐渭《女状元》第三出:“黄科才听老爷分付,就狠跑到法场里。去看的无千待万,都说屈的多。” |
| wú dài shī guī无待蓍龟 | 待:等待;蓍龟:蓍草和龟甲,古人用以占卜。不等着用蓍草和龟甲占卜,而吉凶已经大白。表示事态发展显而易见。 | 《周易 系辞上》:“探赜索隐,钩深致远,以定天下吉凶,成天下之娓娓者,莫大乎蓍龟。” |
| yīn xìn yǎo wú音信杳无 | 没有一点消息。 | 明·吾邱瑞《运甓记·剪发延宾》:“盼前程音信杳无。” |
| shēn wú fēn wén身无分文 | 形容非常贫穷。 | 司马文森《风雨桐江》第一章:“他现在是身无分文,靠那好心肠的女店主借钱度日。” |
| wú suǒ yòng xīn无所用心 | 用心:动脑筋。指不动脑筋;什么事情都不关心。 | 先秦 孔子《论语 阳货》:“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
| yǒu jìn wú tuì有进无退 | 只有前进,没有后退。 |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六十一回:“军中无戏言!吾二人当亲冒矢石,昼夜攻之,有进无退。” |
| kē lì wú shōu颗粒无收 | 收:收成。连一粒米也没收获到。多指因灾祸造成绝收。 | 明·西湖渔隐主人《欢喜冤家》第三回:“我家今年那租田,自然颗粒无收的了。” |
| bié wú cháng wù别无长物 | 长物:多余的东西。再也没有别的多余的东西。形容因贫困而空无所有或因节俭而东西极少。也作“身无长物”、“一无长物”。 |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德行》:“后大闻之,甚惊,曰:‘吾本谓卿多,故求耳。’对曰:‘丈人不悉恭,恭作人无长物。’” |
| wú dòng wéi dà无动为大 | 以不变动为至善。“无为而治”的一种政治主张。 | |
| wú fēng sān chǐ làng无风三尺浪 | 比喻无缘无故也会生出事来。 | |
| wú xū zhī huò无须之祸 | 《三国志·魏志·袁绍传》:“扞绍呴遂勒兵捕诸阉人,无少长皆杀之,或有无须而误死者。”后以“无须之祸”谓无辜受累而遭祸。 | 《三国志·魏志·袁绍传》:“扞绍呴遂勒兵捕诸阉人,无少长皆杀之,或有无须而误死者。” |
| wú shēng wú xiù无伤无臭 | 没有声音,没有气味。比喻没有名声,不被人知道。 | |
| wú guān jǐn yào无关紧要 | 紧要:急切的,重要的。不重要,不会影响大局。 |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十七回:“可见字音一道,乃读书人不可忽略的。大贤学问渊博,故视为无关紧要;我们后学,却是不可少的。” |
| sì wú jì dàn肆无忌惮 | 肆:放肆;任意而行;忌惮:惧怕;畏惧。任意妄为;一点顾忌、畏惧也没有。 | 西汉 戴圣《礼记 中庸》:“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宋 朱熹注:“小人不知有此,则肆欲妄行,而无所忌惮矣。” |
| yí huàn wú qióng遗患无穷 | 穷:尽。留下无穷的祸患。形容后果极坏,影响严重。 |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11章:“万一堵截不住,岂非功亏一篑,遗患无穷?” |
| wú suǒ bù zhì无所不至 | 至:到。指没有不到的地方。也指什么坏事都做绝了。 | 先秦 孔子《论语 阳货》:“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