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解释 | 出处 |
---|
láo ér wú gōng劳而无功 | 劳:劳累;劳苦;功:功效;成效。花了力气却没有成效。 | 先秦 管仲《管子 形势》:“与不可,强不能,告不知,谓之劳而无功。” |
zuǐ shàng gōng fū嘴上功夫 | 指没有实际本事,只是口头说说而已。 | |
gōng chéng shì lì功成事立 | 成:成功。建立了功绩,事业有成就。指功绩与名利都得到。 | 晋·陈寿《三国志·蜀志·先王传》:“然后功成事立,臣等退伏矫罪,虽死无恨。” |
gōng bù chéng,míng bù jiù功不成,名不就 | 就:成。比喻事情没成功,没有捞到什么好处。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99回:“若是老爷就是这样做去,到了功不成,名不就的时候,老爷说奴才没有良心……不告诉老爷。” |
máo fà zhī gōng毛发之功 | 形容极微小的功劳。 | 三国 魏 曹植《求自试表》:“窃不自量,志在授命,庶立毛发之功,以报所受之恩。” |
yǐ gōng bǔ guò以功补过 | 用功劳来弥补过错。 | 《云笈七签》卷九十三:“追悔既往,洗心自新。虽失之于壮齿,冀收之于晚节。以功补过,过落而功全;以正易邪,邪忘而正在。” |
jīn gōng fá néng矜功伐能 | 矜、伐:自夸。夸耀自己的功劳和才能。 | 三国 魏 刘劭《人物志 卷下 释陵人》:“彼小人则不然,矜功伐能,好以陵人。” |
jī dé lěi gōng积德累功 | 积累仁德与功业。 | 三国·魏·高贵乡公《改元大赦诏》:“宣力之佐,比积德累功,忠勤帝室。” |
jì gōng xíng shǎng计功行赏 | 按功劳的大小给于奖赏。 | 韩非《韩非子 八说》:“计功而行赏,程能而授事。” |
gōng chéng míng suì功成名遂 | 遂;成功。建立了功绩;有了名声。 | 墨翟《墨子 修身》:“名不徒生,而誉不自长。功成名遂,名誉不可虚假。” |
gōng dé wú liàng功德无量 | 世界各地:功业和德行;无量:无法计算。旧时指功劳恩德非常大。现多用来称赞做了好事。 |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南阳慧忠国师》:“功德无量,非口所说,非意所陈。” |
tān gōng qǐ xìn贪功起衅 | 贪求事功而挑起争端。 |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45回:“孟明等贪功起衅,妄动干戈,使两国恩变为怨。” |
bù shì zhī gōng不世之功 | 不世:非凡。指极大的功劳。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隗嚣传》:“足下将建伊、吕之业,弘不世之功。而大事草创,英雄未集。” |
fēng gōng wěi jì丰功伟绩 | 丰:多;伟:大;显赫。伟大的功勋和成就。 | 宋 周行己《上宰相书》:“逮事三主,始终一心,丰功伟绩,昭焕今古。” |
jiāng gōng dǐ zuì将功抵罪 | 用功劳来抵罪。 | |
jiàn gōng lì yè建功立业 | 建:建立;功:功勋;业:事业。建立功勋和事业。 | 宋 苏轼《应制举上两制书》:“古之圣贤建功立业、兴利捍患,至于百工小事之事皆有可观。” |
gōng chéng bù jū功成不居 | 居:承当,占有。原意是任其自然存在,不去占为己有。后形容立了功而不把功劳归于自己。 | 先秦 李耳《老子》:“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 |
jīn gōng shì chǒng矜功恃宠 | 矜:自高自大。自夸功高,依仗恩宠。 | 《魏书 王卫仪传》:“太祖以仪器望,待之尤重,数幸其第,如家人礼。仪矜功恃宠,遂与宜都公穆崇谋为乱。” |
shì bàn gōng bǎi事半功百 | 同“事半功倍”。 | 清·魏源《道光丙戎海运记》:“因利乘便,事半功百,而元代所未有也。” |
chēng dé duó gōng称德度功 | 称:衡量;度:估量。对被任用的人既要考虑到他的品德,也要考虑到他的功劳。 | 《管子·君臣下》:“称德度功,劝其所能。” |
gōng biāo qīng shǐ功标青史 | 标:写明;青史:古代在竹简上记事,因称史书为青史。功劳记在史书上。指建立了巨大功绩。 | 唐·杜甫《赠郑十八贲》诗:“古人日以远,青史自不泯。” |
mǎ shàng gōng chéng马上功成 | 指凭武功建国。 | 宋 王安石《嘲叔孙通》诗:“马上功成不喜文,叔孙绵蕝共经纶。” |
chēng gōng sòng dé称功颂德 | 称颂功德。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三回:“何必借我们,你鼓唇摇舌的,自己开心作戏,却说是称功颂德呢。” |
chēng gōng sòng dé称功诵德 | 称:称道;功:功绩;德:德行。颂扬功绩和德行。 |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7卷:“但凡下人,肚肠极是窄狭,得了须微之利,便极口称功诵德,欢声溢耳。” |
jí gōng jìn míng急功近名 | 急于求成,贪图虚名。 | 《清史稿·高其倬等传论》:“为政持大体,与夫急功近名,流于苛刻。” |
jí gōng hǎo lì急功好利 | 见“急功近利”。 | 清·恽敬《三代因革论》:“而又日见贡之简略易从,争趋之以为便我。便我,于是急功好利之君之大夫,徇其民而大奕之。” |
lùn gōng xíng shǎng论功行赏 | 论:按照;行:施行。按照功劳的大小给以不同奖赏。 | 晋 陈寿《三国志 吴志 顾谭传》:“时论功行赏,以为驻敌之功大,退敌之功小。” |
zhào gōng xíng shǎng照功行赏 | 按照功劳大小给予不同奖赏。 | 明 郭勋《英烈传》第二十八回:“卿等俱宜协力同心,辅成大事,所有富贵,我当照功行赏。” |
mǎ dào chéng gōng马到成功 | 战马一到阵前就取得胜利。形容迅速取得成就。 | 元 张国宾《薛仁贵》楔子:“凭着您孩儿学成武艺,智勇双全,若在两阵之间,怕不马到成功。” |
ōu gōng sòng dé讴功颂德 | 讴:歌颂,赞美。指赞美功绩,歌颂恩德。 | 西汉·司马迁《史记·周本纪》:“民皆歌乐之,颂其德。” |
jiāng gōng bǔ guò将功补过 | 将:拿;补:补偿。用功劳补偿过错。 | 《晋书 王敦传》:“当令任不过分,役其所长,以功补过,要之将来。” |
gōng chéng yè jiù功成业就 | 成:成功;业:事业。建立了功绩,事业有成就。指功绩与名利都得到。 | 范长江《塞上行·行纪·忆西蒙》:“岳飞功成业就之时,即高宗寝时不安之日。” |
fēng gōng mào dé丰功茂德 | 巨大的功勋,隆盛的德泽。 | 南朝·梁·裴子野《宋略总论》:“江东以来,有国有家,丰功茂德,未有如斯之盛者。” |
chóu gōng jǐ xiào酬功给效 | 赏赐有功劳者。 | 《敦煌变文集 伍子胥变文》:“子胥随帝部卒入城,检纳干戈,酬功给效。” |
fēng gōng shuò dé丰功硕德 | 同“丰功茂德”。 | 元·王恽《淇州创建故周府君祠碑铭》:“其丰功硕德,具载墓碑,兹不复云。” |
zǔ gōng zōng dé祖功宗德 | 指祖有功而宗有德。古代王朝尊始祖或开国之君为祖。有开创之功,其后有德之君则尊为宗。 | 《孔子家语 庙制》:“古者祖有功而宗有德,谓之祖宗者,其庙皆不毁。” |
jí gōng jìn lì急功近利 | 急:急于;功:成效;成就;近:眼前的利益。急于追求成效;贪图眼前利益。 | 汉 董仲舒《春秋繁露 卷九 对胶西王》: “仁人者正其道不谋其利,修其理不急功。” |
zhǐ yào gōng fū shēn,tiě chǔ mó chéng zhēn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 谚语。比喻只要有决心,肯下功夫,多么难的事也能做成功。 | 宋 祝穆《方舆胜览 眉州 磨针溪》:“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
yī dé zhī gōng一得之功 | 一得:一点儿心得;功:成绩。一点儿很微小的成绩;指微小的成功。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淮阴侯列传》:“广武君曰:‘臣闻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
wěi jì fēng gōng伟绩丰功 | 同“丰功伟绩”。伟大的功绩。 | 明·黄绾《明道编》第三卷:“伟绩丰功,笼络一世。” |
fēng gōng yì dé丰功懿德 | 同“丰功茂德”。 | 《三国志·魏志·公孙度传》“诱呼鲜卑,侵扰北方”裴松之注引晋·王沈《魏书》:“自先帝初兴,爱暨陛下,荣渊累叶,丰功懿德,策名褒扬,辩著廊庙,胜衣举履,诵咏明文,以为口实。” |
gōng gāo gài shì功高盖世 | 功劳极大,当代没人能比。 | 唐浩明《曾国藩》第二部第二章:“小人在江湖上,到处听说将军功高盖世。” |
jīn gōng zì fá矜功自伐 | 以为功高而自我夸耀 | 《晋书 陆机传》:“冏既矜功自伐,受爵不让,机恶之,作《豪士赋》以刺焉。” |
jì gōng móu lì计功谋利 | 计较功名,谋求私利。 | 明·钟士懋《送郑先生之昌国训导序》:“以其计功谋利之心,而任之以正谊明道之责,譬犹建樛屈之木,而为测景之表。” |
gōng bài chuí chéng功败垂成 | 垂:接近;将近。事情在快要成功的时候失败了。多含有惋惜之意。 | 《晋书 谢玄传论》:“庙算有余,良图不果;降龄何促,功败垂成。” |
jì gōng bǔ guò计功补过 | 计:考定。过失。考定一个人的功绩以弥补其过失。 | 汉·荀悦《汉纪·元帝纪》:“齐恒先有匡周之功,后有来项之罪,君子计功补过。” |
bù qiú yǒu gōng,dàn qiú wú guò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 不要求立功,只希望没有错误。 | 《中国现在记》第二回:“总而言之,一句话,现在的情形,我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
gōng chéng míng jiù功成名就 | 功:功业。就:达到。功绩取得了,名声也有了。 | 《墨子·修身》:“功成名遂,名誉不可虚假。” |
zì fá wú gōng自伐无功 | 自伐:自我夸耀;功:功勋。喜欢自我夸耀的人建立不起功勋。 | 春秋·楚·李耳《老子·道经》第24章:“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
chǔ shí xiào gōng处实效功 | 处:办理。效:效验,效果。功:功绩,成效。处理事情从实际出发,讲究功效。 | |
fù guì gōng míng富贵功名 | 富贵:有钱有势;功名:科举应试取中而做官。指既有财势又官位显赫。 | 清·荻岸山人《平山冷燕》第12回:“富贵功名,吾与兄自有,何必拘拘于此?” |
hàn mǎ gōng jì汗马功绩 | 汗马:战马奔驰出汗。指在战场上建立战功。现指对事业的辛勤贡献。 | 明·无名氏《精忠记·闻讣》:“感皇恩宠锡无穷,端不负汗马功绩。” |
shù gōng lì yè树功立业 | 树:建立;业:业绩。建立功勋和业绩。 | 唐·杜牧《上宣州崔大夫书》:“未有不得多士之尽心,而得树功立业流于歌诗也,况于诸侯哉!” |
zhǐ rì chéng gōng指日成功 | 谓不久即可成功。 | 元·高文秀《襄阳会》第三折:“觑曹操易如反掌,克日而破,指日成功。”元·杨梓《豫让吞炭》第二折:“与我谨守堤岸,不可渗泄,指日成功,共享其利。” |
qǐng gōng shòu shǎng请功受赏 | 请求评定功绩给予奖励。 |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23回:“请这一杯酒,明日与令堂拜寿之后,就有陈达、牛金与兄长请功受赏。” |
xǐ gōng hào dà喜功好大 | 功:功绩,成就;好:爱好,喜欢。喜爱干大事,建大功业。多形容浮夸的作风。 | 清·平步青《霞外捃屑·彭尚书奏折》:“喜功好大,妄逞材能。” |
gōng chéng fú jū功成弗居 | 见“功成不居”。 | 明·李贽《史纲评要·周纪·赧王》:“功成弗居,贤将所难。” |
fēng gōng mào liè丰功懋烈 | 丰:丰厚;懋:盛大。巨大隆盛的功业。 | 金·胡祗橘《木兰花慢》:“其于善行名言,丰功懋烈,谁得而废之。” |
tān tiān zhī gōng yǐ wéi jǐ yǒu贪天之功以为己有 | 贪:把别人的东西占为己有。把自然成功的事作为自己的功劳。现指攘夺他人的功劳。 | 宋·王禹偁《霍光论》:“然则光贪天之功以为己有,与夫日僤之割爱,邴吉之让位,德不侔矣。” |
qián gōng jìn qì前功尽弃 | 以前的功劳、成绩完全丢失;或以前的努力完全白费。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周本纪》:“今又将兵出塞,过两周,倍韩,攻梁,一举不得,前功尽弃。” |
gē gōng sòng dé歌功颂德 | 颂扬功绩和德行。现多含阿谀奉承的意思。功:功绩。德:德行。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周本纪》:“民皆歌乐之,颂其德。” |
xíng mǎn gōng yuán行满功圆 | 行:道行;功:功德。指修行期满,得道成仙。 | 元·无名氏《新水令·殿前欢》曲:“要行满功圆,跨鹤儿飞上天。” |
dà gōng gào chéng大功告成 | 功:事业;告:宣告。指完成了一项巨大的工作或十分重要的任务。也作“大功毕成”。 | 东汉 班固《汉书 王莽传上》:“十万众并集,平作二旬,大功毕成。” |
fēng gōng hòu lì丰功厚利 | 指巨大的功利。 | 汉·班彪《王命论》:“帝王之祚,必有明圣,显懿之德,丰功厚利积累之业。” |
jiāng gōng zhé zuì将功折罪 | 将:拿;用;折:抵偿。用功劳来抵偿罪过。 | 元 无名氏《隔江斗智》楔子:“如今权饶你将功折罪,点起人马,随我追赶出来。” |
jū gōng zì mǎn居功自满 | 居功:自恃有功;满:满足。自以为有功劳而骄傲自大。 |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15章:“象郝摇旗这样的人,平时居功自满,遇到艰难的时候又不肯同心协力,常发怨言。” |
lì gōng shú zuì立功赎罪 | 立功:建立功绩;赎:补偿。建立功绩来补偿罪行或过失。 | 《旧唐书 王孝杰传》:“遣使斩宏晖以徇。使未至幽州,而宏晖已立功赎罪,竟免诛。” |
gōng shǒu zuì kuí功首罪魁 | 魁:为首的。功最高,罪最重。 | 战国·邹·孟轲《孟子·告子》:“五霸者三王之罪人也。”朱熹注:“有功者,未有大于五霸;有过者,亦未有大于五霸,故五霸者功之首,罪之魁也。” |
shǎng bù dāng gōng赏不当功 | 谓赏赐与功劳不相称。 | 战国·赵·荀况《荀子·正论》:“夫德不称位,能不称官,赏不当功,罚不当罪,不祥莫大焉。” |
gōng chéng shēn tuì功成身退 | 身:自身,自己。指大功告成之后,自行隐退,不再复出。 | 先秦 李耳《老子》:“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 |
shī bài shì chéng gōng zhī mǔ失败是成功之母 | 母:先导,根源。失败往往是成功的先导。指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就能取得胜利。 | 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经验对于干部是必需的,失败是成功之母。” |
hàn mǎ gōng láo汗马功劳 | 汗马:战马奔驰出汗。指将士立下战功。后指对事业的辛勤贡献。 | 韩非《韩非子 五蠹》:“弃私家之事,而必汗马之劳,家困而上弗论,则穷矣。” |
gōng bù bǔ huàn功不补患 | 功:功绩;患:祸害,灾难。指取得的功绩还抵不过带来的祸患。 | 唐·李华《吊古战场文》:“汉击匈奴,虽得阴山,枕骸遍野,功不补患。” |
gōng gài tiān xià功盖天下 | 功劳天下第一。 | 唐·李复言《续玄怪录·李卫公靖》:“其后竟以兵权静寇难,功盖天下。”元·无名氏《赚蒯通》第二折:“勇略震主者身危,功盖天下者不赏,正此之谓也。” |
gōng kuī yī kuì功亏一篑 | (筑九仞高的土山)由于只差一筐土而没有完成。比喻一件事情只差一点而没有成功。 | 《尚书 旅獒》:“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
gōng gāo zhèn zhǔ功高震主 | 功:功劳,功勋;震:震动、威震;主:君主。功劳太大,使君主受到震动而心有疑虑。 | 《史记·淮阴侯列传》:“臣闻勇略震主者身危,而功盖天下者不赏。” |
jīn gōng fǔ qì矜功负气 | 矜:自恃。自以为有功而赌气。 | 《晋书 王浑王浚唐彬传论》:“或矜功负气,或恃势骄陵,竞构南箕,成兹贝锦。” |
yí shì wú gōng疑事无功 | 工作信心不足,就不会有效果。 | 战国·卫·商鞅《商君书·更法》:“臣闻之:疑行无成,疑事无功。” |
chóu gōng bào dé酬功报德 | 酬:报谢;报:报答。酬谢功劳,报答恩德。 | 清·钱彩《说岳全传》第80回:“呜呼!酬功报德,率由旧章。” |
jí yú shì gōng急于事功 | 指做事急于求成。 | 鲁迅《为了忘却的纪念》:“我对于她终于很隔膜,我疑心她有点罗曼缔克,急于事功……” |
gōng duò chuí chéng功堕垂成 | 功:成功;堕:通“隳”,毁坏;垂:接近,将近;成:成功。指事情接近成功的时候却遭到了失败。 | 明·张凤翼《红拂记·棋决雌雄》:“侵地无方,攻城记屈,遭回转觉难发,功堕垂成,怎能勾冲击唐突?” |
gōng jūn tiān dì功均天地 | 均:同。功绩与天地等同。形容功劳极大。 | 南朝·梁·陆倕《石阙铭》:“功均天地,明并日月。” |
jì gōng xíng fēng计功行封 | 犹言计功行赏。 | 《晋书·齐王冏传》:“计功行封,事殷未遍。” |
qiū shān zhī gōng丘山之功 | 比喻功绩伟大。 | 汉·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故乃建秋山之功,享不訾之禄。” |
gōng chéng míng lì功成名立 | 成:成功;名:名利。建立了功绩,名声也有了。指功绩与名利都得到。 | 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54回:“功成名立,偕老林泉,这是我的夙愿。” |
xíng chéng gōng mǎn行成功满 | 行:道行;功:功德。指功德修炼已成,道行圆满。 | 金·王喆《夜行船》词:“一炷名香经十卷,三千日行成功满。” |
jì gōng wàng shī记功忘失 | 谓记其功绩而略其小过。 | 《后汉书·党锢传·李膺》:“夫立政之要,是以武帝舍安国于徒中,宣帝征张敞于亡命。”一本作“记功忘过”。 |
shēn tuì gōng chéng身退功成 | 谓功业成就,退隐家园。 | 春秋·楚·李耳《老子》:“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 |
gōng míng fù guì功名富贵 | 指升官发财。 | 唐·李白《江上吟》:“功名富贵若长在,汉水亦应西北流。”明·洪应明《菜根谭·应酬》:“功名富贵,直从灭处观究竟,则贪恋自轻;横逆困穷,直从起处究由来,则怨尤自息。” |
gōng míng lì lù功名利禄 | 名利地位。 | 郭沫若《南冠草》第一幕:“只因功名利禄得不到保障,所以他们便想到要和流寇苟合,铤而走险。” |
jīn gōng bù lì矜功不立 | 矜:自夸。自以为能立大功而大功必不成。 | 《战国策 齐策四》:“故曰:\'矜功不立,虚愿不至。\'此皆幸乐其名,华而无其实德者也。” |
shì jié gōng bèi事捷功倍 | 事情易办而功效很大。 | 清·侯方域《上三省督府剿抚议》:“既示必死之期,又开可生之路,利害悬殊,事捷功倍。” |
jiān gōng zì lì兼功自厉 | 兼:加倍;功:功夫;厉:同“励”,劝勉。指做事加倍努力,并自我劝勉。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王丹传》:“每岁农时,辄载酒肴于田间,候勤者而劳之,其堕懒者耻不致丹,皆兼功自厉。” |
yī jiàng chéng gōng wàn gǔ kū一将成功万骨枯 | 指一个将帅功成名就要以上万人的死亡为代价。 | 洪楝园《后南柯·甲阵》:“一将成功万骨枯,手提髑髅血模糊。” |
fēn cùn zhī gōng分寸之功 | 分寸:比喻微小。指微小的功劳。 | 西汉·司马迁《史记·苏秦列传》:“苏秦见燕王曰:‘臣,东周之鄙人也,无有分寸之功。’” |
shǎng gōng fá zuì赏功罚罪 | 奖赏有功的人,惩罚犯罪的人。 | 宋·司马光《应诏论体要》:“王者之职,在于量材任人,赏功罚罪而已。” |
hàn mǎ zhī gōng汗马之功 | 谓战功。 | 宋·王谠《唐语林·补遗一》:“遂良出自草茅,无汗马之功,蒙先帝殊遇,以有今日。” |
shī bài nǎi chéng gōng zhī mǔ失败乃成功之母 | 失败往往是成功的先导。指从失败中吸取教训,最后取得胜利。 | |
bá jiàn lùn gōng拔剑论功 | 指争论功劳激烈到几乎动武。 | 语出《史记 刘敬叔孙通列传》:“高帝悉去秦苛仪法,为简易。群臣饮酒争功,醉或妄呼,拔剑击柱,高帝患之。” |
gōng míng cèng dēng功名蹭蹬 | 功名:指科举考中做官;蹭蹬:失势难进的样子。指应试屡遭挫折。 |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46回:“谁知这样一个好人,偏偏教他功名蹭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