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解释 | 出处 |
---|
xiào bǐ hé qīng笑比河清 | 形容态度严肃,难见笑容。 | 《宋史 包拯传》:“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 |
kōng shì qīng yě空室清野 | 在对敌斗争时,把家里的东西和田里的农产品藏起来,使敌人到来后什么也得不到,什么也利用不上。 | 《三国志·魏书·荀彧传》:“今东方皆已收麦,必坚壁清野以待将军。” |
yá bái kǒu qīng牙白口清 | 比喻说话清楚。 |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九回:“怎当得十三妹定要问他个牙白口清,急得无法。” |
qīng fēng jìn jié清风劲节 | 喻人品纯洁,节操坚贞。 | 清·戴名世《〈左尚子制义〉序》:“忠毅(左忠毅)以清风劲节,罹于党祸,海内至今仰之。”又《赠叶苍岩序》:“两人官位相埒,而俱以清风劲节,显名天下。” |
qīng wèi zhuó jīng清渭浊泾 | 《诗·邶风·谷风》:“泾以渭浊,湜湜其沚。”孔颖达疏:“泾水以有渭,故见其浊。”古以为渭水清,泾水浊,后因称“清渭浊泾”。亦以喻两相比较,是非好坏分明。 | 《诗·邶风·谷风》:“泾以渭浊,湜湜其沚。”孔颖达疏:“泾水以有渭,故见其浊。” |
qīng zhuó tóng liú清浊同流 | 清水和浊水一渠同流。形容美丑、善恶混杂,好坏不分。 | 《晋书·刘毅传》:“今之九品,所下不彰其罪,所上不列其善,废褒贬之义,任爱憎之断,清浊同流,以植其私。” |
qīng jìng guǎ yù清静寡欲 | 欲:欲望。保持心地清净,很少欲望。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任隗传》:“隗字仲和,少好黄老,清静寡欲。” |
yī qīng èr bái一清二白 | 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也指非常清白;没有污点。 | 清 李绿园《歧路灯》:“贾李魁道:‘王紫泥,张绳祖他俩个,现在二门外看审官司哩。老爷只叫这二个到案,便一清二白。” |
shuǐ mù qīng huá水木清华 | 水:池水,溪水;木:花木;清:清幽;华:美丽有光彩。指园林景色清朗秀丽。 | 晋 谢混《游西池》诗:“景昃鸣禽集,水木湛清华。” |
shān qīng shuǐ xiù山清水秀 | 清:纯净;秀:秀丽。形容风景优美。 | 宋 黄庭坚《蓦山溪 赠衡阳陈湘》:“眉黛敛秋波,尽湖南,山明水秀。” |
hóu qīng yùn yǎ喉清韵雅 | 韵:风度。歌喉清亮,韵度幽雅。形容歌唱艺术高超。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75回:“便命取了一支紫竹箫来,命佩凤吹箫,文艺唱曲,喉清韵雅,甚令人心动神移。” |
liǎng xiù qīng fēng两袖清风 | 原指两袖迎风而起;飘飘扬扬的姿态。后比喻做官的时候;十分清廉;除 衣袖中的清风之外;别无所有。现也指清贫;没有财产。也作“清风两袖”。 | 元 魏初《送杨季梅》诗:“父亲零落鬓如丝,两袖清风一束诗。” |
chú fèng qīng shēng雏凤清声 | 雏凤:比喻优秀子弟;清声:清越的鸣声。比喻后代子孙更有才华。 | 唐 李商隐《寄韩冬郎兼长之员外》:“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
zhú qīng sōng shòu竹清松瘦 | 形容人的外貌清瘦有神。 | 宋·辛弃疾《感皇恩·为范倅寿》词:“酒如春色好,春色年年如旧,青春元不老,君知否?席上看君,竹清松瘦,待与青春斗长久。” |
qīng cí miào jù清辞妙句 | 妙:美好。清新美妙的词句。 | 汉·陈琳《答东阿王笺》:“清辞妙句,焱绝焕炳。” |
qīng fēng liàng jié清风亮节 | 喻人品格高尚,节操坚贞。 | 清·袁枚《随园诗话》第八卷:“然司空图清风亮节,唐季忠臣。” |
tiān qīng qì lǎng天清气朗 | 朗:明朗。形容天空晴朗,空气清新。 | 晋 王羲之《兰亭集序》:“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
méi mù bù qīng眉目不清 | 眉目:条理。事物条理不清或文章没有条理。 | 《人民日报》1951.6.6:“交代不明,眉目不清,也是常见的缺点。” |
qīng yī sè清一色 | 原指打麻将时由一种花色组成的一副牌。后比喻全部由同一种成分构成。 |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十九回:“而且他[佘小观]赌品甚高,输得越多心越定,脸上神色丝毫不动。又欢喜做‘清一色’。所以同赌的人更拿他当财神看待。” |
qīng píng shì jiè清平世界 | 太平世界。 |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二十五卷:“你须不是史思明的贼党,清平世界,谁敢调弄良家女子。” |
mù rú qīng fēng穆如清风 | 指和美如清风化养万物。 | 《诗经 大雅 烝民》:“吉甫作诵,穆如清风。” |
yǎ rén qīng zhì雅人清致 | 见“雅人深致”。 | 清·梁章钜《浪迹续谈·不食物单》:“《随园食单》所讲求烹调之法,率皆常味蔬菜,并无山海奇珍,不失雅人清致。” |
shuǐ zhì qīng zé wú yú水至清则无鱼 | 水太清,鱼就存不住身,对人要求太苛刻,就没有人能当他的伙伴。比喻过分计较人的小缺点,就不能团结人。 | 西汉 戴圣《大戴礼记 子张问入官》:“故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
fēng qīng yuè míng风清月明 | 微风清凉,月光明朗。形容夜景美好。同“风清月朗”。 | 明 刘基《横碧楼记》:“又闻柯亭有美竹,可为笛,风清月明,登楼一吹,可以来凤凰,惊蛰龙,真奇事也。” |
míng yuè qīng fēng明月清风 | 只与清风、明月为伴。比喻不随便结交朋友。也比喻清闲无事。 | 明 沈采《千金记 遇仙》:“恋功名水上鸥,俏芒鞋尘内走,怎如明月清风随地有,到头来消受。” |
lì jù qīng cí丽句清词 | 华丽清新的辞句。 | |
miào wǔ qīng gē妙舞清歌 | 美妙的舞蹈,清越的歌声。 | 宋·秦观《一丛花》:“谁料久参差,愁绪暗萦丝,想应妙舞清歌罢,又还对秋色嗟咨。” |
qīng lì jùn yì清丽俊逸 | 清美新颖,不落俗套。 | 《元史·儒学》:“工词章,才思涌溢,发为诗歌,清丽俊逸。” |
qīng qīng chǔ chǔ清清楚楚 | 清晰明白有条理。 |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36回:“又见世南生得清清楚楚,弱不胜衣,故憨憨的只管贪看。” |
yī qīng èr chǔ一清二楚 | 十分明白、清楚。 | 老舍《四世同堂》:“小顺儿样样事情都要闹个一清二楚,不然怎幺能当好妈妈的保镖呢。” |
yuè míng fēng qīng月明风清 | 清:清澈。轻风清凉,月光皎洁。形容夜景优美宜人。 | 孙犁《芦花荡》:“可是假如是月明风清的夜晚,人们的眼再尖利一些,就可以看见有一只小船从苇塘里撑出来,在淀里,像一片苇叶,奔着东南去了。” |
hǎi yàn hé qīng海宴河清 | 沧海波平,黄河水清。形容国内安定,天下太平。 | 五代·欧阳熙《龙寿院光化大师碑铭》:“旋闻海宴河清,远播民舒物泰。” |
lǎn pèi chéng qīng揽辔澄清 | 揽辔:拉住马缰。澄清:平治天下。表示刷新政治,澄清天下的抱负。也比喻人在负责一件工作之始,即立志要刷新这件工作,把它做好。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党锢传 范滂》:“滂登车揽辔,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 |
jiū chán bù qīng纠缠不清 | 纠结缠绕在一起;理不清楚。形容纷乱;使人不易分辨清楚。 | 清 魏子安《花月痕》第25回:“秋痕叹道:‘你如今一请就来,往后又是纠缠不清。” |
bì jué fēng qīng弊绝风清 | 弊:弊病;弊端。营私舞弊、欺诈蒙骗的事情完全没有;风气十分良好。形容坏风气一扫而空。 | 宋 周敦颐《拙赋》:“呜呼,天下拙,刑政彻;上安下顺,弊绝风清。” |
tiān gāo qì qīng天高气清 | 清:清澄。指天空高远,气候清爽。 | 战国·楚·宋玉《九辩》:“泬寥兮天高而气清。” |
qīng fēng liǎng xiù清风两袖 | 衣袖中除清风外,别无所有。比喻做官廉洁。也比喻穷得一无所有。 | 元·陈基《次韵吴江道中》诗:“两袖清风身欲飘,杖藜随月步长桥。” |
qīng wēi dàn yuǎn清微淡远 | 清雅微妙,淡泊深远。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82回:“小时跟着你们雨村先生念书,也曾看过。内中也有近情尽理的,也有清微淡远的。” |
qīng zhèng lián jié清正廉洁 | 品行端正,为人正直廉洁 | 陆文夫《上山的和下山的》:“因为有很多人开始时都是想当一个清正廉洁的官,天长日久之后就忘记了初衷。” |
qīng hún wú bái清浑皁白 | 比喻事物的本来面目、是非、情由等。 | |
liù gēn qīng jìng六根清净 | 六根:佛家语,指眼、耳、鼻、舌、身、意。佛家以达到远离烦恼的境界为六根清静。比喻已没有任何欲念。 | 隋 隋炀帝《宝台经藏愿文》:“五种法师,俱得六根清净。” |
zuǐ qīng shé bái嘴清舌白 | 谓话说得明确清楚。 | 茅盾《子夜》八:“连这毛丫头也来放肆了……想烫坏我么?料想她也不敢,还不是有人在背后指使么?你给我一句嘴清舌白的回话。” |
dōng wēn xià qīng冬温夏清 | 冬天使父母温暖,夏天使父母凉爽。本指人子孝道。现亦泛称冬暖夏凉。 | 北魏《张猛龙碑》:“冬温夏清,晓夕承奉。” |
hǎi yàn hé qīng海晏河清 | 黄河水清;大海波平浪静。比喻太平盛世。河:黄河;晏:平静。 |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潭州水西南台道遵和尚》:“一言启口,振动乾坤,山河大地,海宴河清。” |
hé qīng hǎi yàn河清海晏 | 河:黄河;晏:平静。黄河水清了,大海没有浪了。比喻天下太平。 | 唐 顾况《八月五日歌》:“率土普天无不乐,河清海晏穷寥廓。” |
qīng lián zhèng zhí清廉正直 | 清白廉洁,为人正直不阿。 | 《韩非子 奸劫弑臣》:“我不以清廉方正奉法,乃以贪污之心枉法以取私利,是犹上高陵之颠,堕峻溪之下以求生,凶不几矣。” |
qīng guān nán duàn jiā wù shì清官能断家务事 | 俗语。表示家族纠纷情况复杂,外人没法断定谁是谁非。 | |
qīng yuán zhèng běn清源正本 | 谓从根本上整顿清理,彻底解决问题。 | 《文史知识》:“对每一种文体的发生,发展和演变,都需要客观地分析,清源正本,了解其在历史长河中所起的作用。” |
jīng qīng wèi zhuó泾清渭浊 | 泾水清,渭水浊。比喻人品的高下和事物的好坏,显而易见。 | 《诗经 邶风 谷风》:“泾以渭浊,湜湜其沚。孔颖达疏:“言泾水以有谓水清,故见泾水浊。” |
chuī xiān lù qīng炊鲜漉清 | 煮鱼滤酒。 | |
chè dǐ chéng qīng彻底澄清 | 彻底:水清见底;澄清:明净。形容非常廉洁清白。指彻底清查,毫无保留。 | 《北史·宋世良传》:“府君非惟善政,清亦彻底。” |
tiào zài huáng hé yě xǐ bù qīng跳在黄河也洗不清 | | |
zhèng běn qīng yuán正本清源 | 正本:从根本上整顿;清源:从起源上整理。指从根本上整顿清理;彻底解决问题。 | 《晋书 武帝纪》:“思与天下式明王度,正本清源,于置胤树嫡,非所先务。” |
qīng jìng wú wéi清净无为 | 道家语。指一切听其自然,人力不必强为。 | 汉 刘向《说苑 君道》:“晋平公问于师旷曰:‘人君之道如何?’对曰:‘人君之道,清净无为。’” |
zǐ diàn qīng shuāng紫电清霜 | 紫电、清霜:都是古宝剑名,紫电是吴大帝的六把宝剑之一。形容武器锋利精良。 | 唐·王勃《滕王阁序》:“紫电清霜,王将军之武库。” |
xíng zhuó yán qīng行浊言清 | 说得好听而行为卑劣狠毒。形容言行不一。 | 唐·李虚中《命书》卷中:“言轻行浊,执不通变。” |
yuán qīng liú jié源清流洁 | 源头的水清,下游的水也清。原比喻身居高位的人好,在下面的人也好。也比喻事物的因果关系。 | 先秦 荀况《荀子 君道》:“源清则流清,源浊则流浊。” |
lěng lěng qīng qīng冷冷清清 | 死气沉沉,冷落、凄凉、寂寞。 | 元·郑光祖《蟾宫曲·梦中作》:“冷冷清清潇湘景晚风生,淅留淅零暮雨初晴,皎皎洁洁照橹篷剔留团栾月明。” |
qīng xīn shǎo yù清心少欲 | 谓保持心地清净,少生欲念。 | 《魏书·张衮传》:“出行雍州刺史,清心少欲,吏民安之。” |
áo qīng shǒu dán熬清守谈 | 忍受清苦乏味的生活。 | 《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五:“陈某不肖,将家么荡尽,赖我贤妻熬清守谈。” |
mén xīn qīng yè扪心清夜 | 扪:摸;清:寂静。指深夜不眠,进行自我反省 | 清·吴趼人《痛史》第21回:“试问他:‘扪心清夜,衾影里,羞也么咦?’” |
qīng shuǐ yá mén清水衙门 | 喻没有油水的机构或地方。 | 《新华月报》1980年第5期:“在市总工会混了两年,觉得工会是清水衙门。” |
dài qīng lǚ zhuó戴清履浊 | 犹戴天履地。清指天,浊指地。 | 前蜀·杜光庭《都监将军周天醮词》:“伏念戴清履浊,寓世立身,事主奉亲,自家刑国,虽忠贞励节,勤瘁在公,而休祉难臻,愆违易集。” |
qīng cáo jùn fǔ清曹竣府 | 曹:官府。庄严肃静的官府。 | 宋·王谠《唐语林·方正》:“朝廷上下相蒙,善恶同政。清曹竣府,为鼠辈养资,岂所以裨政邪?” |
bīng jié yuān qīng冰洁渊清 | 犹冰清玉洁。 | 汉 孔融《卫尉张俭碑》:“君禀干纲之正性,蹈高世之殊轨,冰洁渊清,介然特立。” |
jī yáng qīng zhuó激扬清浊 | 见“激浊扬清”。 | 北周·庾信《温汤碑》:“仁则涤荡埃氛,义则激扬清浊。” |
zhuó jīng qīng wèi浊泾清渭 | 渭水清,泾水浊。比喻界限分明。 | 《诗经 邶风 谷风》:“泾以渭浊,湜湜其沚。” |
bīng qīng shuǐ lěng冰清水冷 | 指冷冷清清。 | 《何典》第四回:“初时还有些和尚道士,有家中闹弗清楚,到也不甚觉着。及至断了七,出过棺材,诸事停当,弄得家里冰清水冷。” |
yuān qīng yù gōng渊清玉絜 | 如渊之清,如玉之洁。比喻人品高尚。 | 《三国志·魏志·陈矫传》:“渊清玉絜,有礼有法,吾敬华子鱼。” |
shén qīng qì mào神清气茂 | 谓心神清朗,资质秀美。 | 南朝·梁·任昉《为萧扬州荐荐士表》:“窃见秘书丞琅玡臣王暕,年二十一,字思晦,七叶重光,海内冠冕。神清气茂,允迪中和。” |
zì mìng qīng gāo自命清高 | 自以为清高(命:认为;以为)。 |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还自命清高,反说富贵的是俗人。” |
yuè bái fēng qīng月白风清 | 月光皎洁;微风凉爽。形容恬静美好的夜景。 | 宋 苏轼《后赤壁赋》:“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 |
qīng cāng chá kù清仓查库 | 检查、清理仓库物资。 | |
chè dǐ chéng qīng澈底澄清 | 指完全清楚,毫无遗漏。 |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6回:“如今这个人的来历是澈底澄清的明白了。” |
qīng xīn jùn yì清新俊逸 | 清美新颖,不落俗套。 | 唐 杜甫《春日忆李白》诗:“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
shén qīng qì quán神清气全 | 清:清越。心神清越,元气充沛。 | 宋·洪迈《夷坚丙志·麻姑洞妇人》:“自是神清气全,老无疾病……寿过百岁,隆兴中乃卒。” |
tiān qīng rì bái天清日白 | 犹言光天化日,大白天。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五:“不然时今日天清日白,在你家里搜出人腿来,人目昭彰,一传出去,不到得轻放过了你。” |
áo qīng shòu dàn熬清受淡 | 熬:忍受。指忍受清苦乏味的生活。 | 清 陶贞怀《天雨花》第29回:“老母尚且熬清受淡,若为人子者,反在房中与妻享用,真所谓狗彘不如了。” |
ěr gēn qīng jìng耳根清净 | 耳边无事噪聒。指无事打扰。 | 《圆觉经》上卷:“闻清净故,耳根清净,根清净故,耳识清净。” |
sì qīng liù huó四清六活 | 形容机灵干练。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8回:“这几个都是惯做公的,四清六活的人,却怎的也不晓事。” |
qū yǔ yī qīng区宇一清 | 区宇:天下。国家统一,天下太平。 | 《元史·伯颜传》:“始干戈之爰及,迄文轨之会同,区宇一清,普天均庆。” |
jiān bì qīng yě坚壁清野 | 坚壁:加固营垒;清野:将四野的财物清理收藏起来。加固营垒;清理收藏财物。 | 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荀彧传》:“今东方皆已收麦,必坚壁清野以待敌军,将军攻之不拔,路之无获,不出十日,则十万之众未战而自固耳。” |
qīng shuǐ lěng zào清水冷灶 | 形容生活清苦。 | 陆文夫《献身》:“这时候是个小家庭蒸蒸日上的建设时期,可是他们这里却是清水冷灶,没有增设,连必要的投资也都送进了书店。” |
hé qīng nán sì河清难俟 | 俟:等待。很难等到黄河水清。比喻时间太长,难以等待。 | 左丘明《左传 襄公八年》:“俟河之清,人寿几何?” |
qīng shèng zhuó xián清圣浊贤 | 汉末饥荒,禁止酿酒,饮酒人避讳言酒,称清酒为圣人,浊酒为贤人。指酒的别称。 | 晋·陈寿《三国志·魏志·徐邈传》:“平日醉客谓酒清者为圣人,浊者为贤人。” |
qīng yíng xiù chè清莹秀澈 | 清洁光亮、秀丽澄澈。 | |
shén zhì bù qīng神志不清 | 神志错乱或精神错乱。 | 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12回:“弟子方才被什么妖人迷住,弄得身不由己、神志不清。” |
huáng chén qīng shuǐ黄尘清水 | 比喻变化迅速。 | |
qīng yè mén xīn清夜扪心 | 深夜不眠;进行反省。 | 明 茅维《闹门神》:“倘清夜扪心,原无芥蒂。” |
qīng tiān bái rì清天白日 | 大白天。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一回:“醒来!清天白日,却怎的这等酣睡?” |
yuán qīng liú qīng源清流清 | 源头的水清,下游的水自然就清。比喻因果相连,事物的本原好,其发展和结局也就好;或领导贤明,其下属也廉洁。源,也作原。亦作“源清流洁”、“源清流净”。 | 战国·赵·荀况《荀子·君道》:“故械数者,治之流也,非治之源也。君子者,治之源也。官人守数,君子养源,源清则流清,源浊则流浊。” |
qīng yīn yōu yùn清音幽韵 | 比喻文章造诣极深。 | 宋·王安石《祭欧阳文忠公文》:“其清音幽韵,凄如飘风急雨之骤至。” |
lǎng yuè qīng fēng朗月清风 | 明朗的月色,清新的和风。 | 唐·王勃《秋日游莲池序》:“琳琅触目,朗月清风。” |
qīng yǎ jué chén清雅绝尘 | 绝尘:不沾尘土。清新雅致,一尘不染。 | 冰心《寄小读者》:“这屋里清雅绝尘,有加无已的花,把我围将起来。” |
qīng jìng wú wéi清静无为 | 道家语。春秋时期道家的一种哲学思想和治术。指一切听其自然,人力不必强为。 | 唐 贾至《虙子贱碑颂》:“鸣琴汤汤,虙子之堂,清静无为,邑人以康。” |
qīng gē miào wǔ清歌妙舞 | 指清亮的歌声,美妙的舞蹈。 | 唐 宋之问《有所思》:“此翁白头真可怜,伊昔红颜美少年。公子王孙芳树下,清歌妙舞落花前。” |
dāng jú zhě mí,páng guān zhě qīng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 当局者:下棋的人;旁观者:看棋的人。当事人被碰到的事情搞糊涂了,旁观的人却看得很清楚。 | 《新唐书 元澹传》:“当局称迷,傍观必审,何所谓疑而不申列?” |
qīng guān nán duàn jiā wù shì清官难断家务事 | 再公正的官吏也很难论断家庭纠纷的是非曲直。指家庭内部的事,外人很难搞清楚。 | 明 冯梦龙《喻世明言》第十卷:“常言道清官难断家事。我如今管你母子一生衣食充足,你也休做十分大望。” |
qīng dōu jiàng què清都绛阙 | 见“清都紫微”。 | 宋·张孝祥《蓦山溪》词:“清都绛阙,我自经行惯。璧月带珠星,引钧天、笙箫不断。” |
dú qīng dú xǐng独清独醒 | 独自清白,独自觉醒,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 战国·楚·屈原《渔父》:“屈原曰:‘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