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语 | 解释 | 出处 |
|---|
| qíng bù zì yǐ情不自已 | 犹情不自禁。 |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瑞云》:“过一二日,情不自已,修贽复往。” |
| gǔ ròu zhī qíng骨肉之情 | 骨肉:指父母兄弟子女等亲人关系。比喻至亲之间的深厚感情。 | 清·刘熙载《艺概·文概》:“介甫每言及骨肉之情,酸恻呜咽。” |
| rén zhī cháng qíng人之常情 | 一般人通常有的感情。 | 南朝 粱 江淹《杂体诗三十首》序:“文贵远贱近,人之常情;重耳轻目,俗之恒弊。” |
| zì qíng zòng yù恣情纵欲 | 谓无所顾忌地放纵情欲。 | 宋·陆九渊《与曾宅之书》:“惟其生于后世,学绝道丧,异端邪说充塞弥满,遂使有志之士罹此患害,乃与世间凡庸恣情纵欲之人均其陷溺,此岂非以学术杀天下哉?” |
| xùn qíng wǎng fǎ徇情枉法 | 指曲从私情;歪曲和破坏法律;胡乱断案。徇:曲从;枉:使歪曲。 | 元 王謦《中书右丞相史公神道碑》:“使官吏一心奉公,而不敢为徇情枉法之私。” |
| kuí qíng shěn shì揆情审势 | 估量情况审察形势。 | 清·陈炽《<盛世危言>叙》:“我恶西人,我思古道,礼失求野,择善而从,以渐复虞、夏、商、周之盛轨,揆情审势,旦暮之间耳。” |
| qíng lǐ nán róng情理难容 | 容:容忍,宽恕。指无论在人情与事理两方面都难以容忍。 | 元 关汉卿《蝴蝶梦》第二折:“孩儿每万千死罪犯公徒,那厮每情理难容。” |
| rù lǐ qiē qíng入理切情 | 合乎道理,切合实情。 | 清·恽敬《与秦省吾》:“侯君妙才,同携游屐,是以逸情远兴,苍莽而来,而入理切情之言,反不能畅也。” |
| qíng tiān lèi hǎi情天泪海 | 形容一味沉溺于感伤的爱情世界。 | 金松岑《论写情小说于新社会之关系》:“取无数高领窄袖花冠长裙之新人物,相与歌泣,于情天泪海之世界。” |
| qíng jí zhì shēng情急智生 | 情况紧急时;突然想出了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2回:“汤升情急智生,忽然想出一条注意。” |
| háo bù liú qíng毫不留情 | 指人丝毫不给别人留情面。 |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96回:“恼的是这个狗官不知听了谁的唆使,毫不留情。” |
| wēn qíng mì yì温情密意 | 谓情意温柔亲密。 | 瞿秋白《饿乡纪程》:“然而散见零星的翠色,好一似美人的眉飞色舞,已确然见温情密意的‘春之和畅’之先声。” |
| qì qíng yí shì弃情遗世 | 犹言忘情脱俗。 | 明·何景明《七述》:“乃有弃情遗世,餐气服道,忽迢遥以轻举,望玉京而径造。” |
| lüè jì yuán qíng略迹原情 | 撇开事实不谈,从情理上原谅。 | 兰陵忧患生《京华百二竹枝词》:“讨钱童子乱拦人,略迹原情总为贫。” |
| lǐ qīng qíng yì zhòng礼轻情意重 | 礼物虽然很轻,但情意却很深厚。 | 元 李致远《还牢末》:“兄弟,拜义如亲,礼轻义重,笑纳为幸。 |
| guān qíng mài mài关情脉脉 | 关情:关切的情怀。脉脉:情意深长。形容眼神中表露的意味深长的绵绵情怀。亦作“脉脉含情”。 | 清·个中生《吴门画舫录》外编:“垂念故人,关情脉脉。” |
| ér nǚ qíng cháng儿女情长 | 儿女:男女。比喻男女之间或家人之间的感情深厚;难舍难分。 | 南朝 梁 钟嵘《诗品 晋司张华》:“尤恨儿女情多,风云气少。” |
| fǎ rù róng qíng法不容情 | 在法律面前不能容许人情宽容。 | 熊召政《张居正》第四卷第十回:“金学曾实不忍伤害这位慈眉善目的老和尚,但法不容情。” |
| fǎn liǎn wú qíng反脸无情 | 形容翻脸不认人,不讲情谊。 | 吴玉章《从甲午战争前后到辛亥革命前后的回忆》:“但自日俄战争结束后,它就反脸无情,和清朝反动政府勾结起来。” |
| wú qíng wú xù无情无绪 | 没有心思,苦闷无聊。 |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一折:“姐姐往常不曾如此无情无绪。” |
| qíng yǒu kě yuán情有可原 | 原:原谅。从情理上说;有可以原谅的地方。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霍谞传》:“光之所至,情既可原,守阙连年而终不见理。” |
| duō qíng duō gǎn多情多感 | 见“多情善感”。 | 宋·蔡伸《柳梢青》词:“丁香露泣残枝,算未比、愁肠寸结。自是休文,多情多感,不干风月。” |
| zhī qíng bù jǔ知情不举 | 举:检举。了解情况而不揭发。 | 清 吴璿《飞龙全传》第一回:“我为巡城之职,理宜奏闻;若为朋友之情,匿而不奏,这知情不举的罪名,亦所不免。” |
| zhù jié zhī qíng伫结之情 | 伫:贮积。积于内心的思念之情。形容思念之情极为深切。 |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晋穆帝永和七年》:“愿单出一相见,以写伫结之情。” |
| qiān lǐ sòng é máo,lǐ qīng qíng yì zhòng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 比喻礼物虽然微薄,却情谊深重。 | 吴强《红日》第15章:“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大家不要客气,吃一点!” |
| dǔ wù shāng qíng睹物伤情 | 看到东西就因想起它的主人而伤感动情。形容深切的怀念。睹:看见。 |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一:“今虽年久,尚然记忆。睹物伤情,不觉哀泣。” |
| jiǎo qíng zhèn wù矫情镇物 | 比喻故作镇静,使人无法猜度。 | 《晋书 谢安传》:“既罢,还内,过户限,心喜甚,不觉屐齿之折。其矫情镇物如此。” |
| qún qíng dǐng fèi群情鼎沸 | 形容群众的情绪异常激动,平静不下来。 | 丁中江《北洋军阀史话》:“忽遘此变,群情鼎沸,副总统及各督军、省长,驰电督责。” |
| mò bù guān qíng漠不关情 | 漠:冷淡。对人对事态度冷淡,毫不关心。 | 清·林则徐《请定乡试……诸弊折》:“回思未第之先,与多士何异?乃于落卷漠不关情,设身处地,于心何忍?” |
| rè qíng yáng yì热情洋溢 | 热烈的感情充分地流露出来。 | 曹靖华《罗汉岭前吊秋白》:“对全世界来说,这些热情洋溢的报导,正是拨云雾而见青天啊!” |
| zhōu qíng kǒng sī周情孔思 | 周公、孔子的思想感情。封建社会奉之为思想情操的楷模、典范。 | 唐·李汉《韩昌黎集序》:“日光玉洁,周情孔思。” |
| qíng zhì yì jìn情至意尽 | 指对人的情谊已经到极点。 | 唐 孔颖达疏《诗 大雅 板》:“我老夫教谏汝,其意乃款款然,情至意尽,何为汝等而未知?” |
| róu qíng chuō tai柔情绰态 | 柔美的情态。 | 三国·魏·曹植《洛神赋》:“瑰恣艳逸,仪静体闲,柔情绰态,媚于预言。” |
| jí jǐng shēng qíng即景生情 | 指由眼前景象触发某种情绪、感想。 | 明 郎瑛《七修续稿 诗文 碧沚诗》:“此诗流丽畅逸,而第七句关锁处,即景生情,警拔深契。” |
| yǔ zhòng qíng shēn语重情深 | 犹言语重心长。 | 严复《以〈渔洋精华录〉寄琥唐山春榆侍郎有诗见述率赋奉答》:“忽蒙佳什誉过庭,语重情深谁敢荷?” |
| chù jǐng shēng qíng触景生情 | 触:接触;情:感情。接触眼前景物而激起情绪波动。也作“见景生情”。 | 清 赵翼《殴北诗话 白香山诗》:“坦易者多触景生情,因事起意,眼前景、口头语,自能沁人心脾,耐人咀嚼。” |
| jìn xiāng qíng qiè近乡情怯 | 指远离家乡多年,不通音信,一旦返回,离家乡越近,心情越不平静,惟恐家乡发生了什么不幸的事。用以形容游子归乡时的复杂心情。 | 唐·宋之问《汉江》:“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
| hòu mào shēn qíng厚貌深情 | 外貌厚道,内心不可捉摸。 | 庄周《庄子 列御寇》:“天犹有春秋冬夏旦暮之期,人者厚貌深情。故有貌愿而益,有长若不肖。” |
| gāo qíng hòu yì高情厚谊 | 深厚的情谊。亦作“高情厚爱”、“高情厚意”。 |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13回:“久闻潞州单二哥高情厚谊,恨不能相见,今日这桩事,却为人谋而不忠。” |
| rén qíng yì zhuó人情恟恟 | 形容人心动荡不安。 | 《资治通鉴·晋孝武帝宁康元年》:“是时,都下人情恟恟,或云欲诛王、谢,因移晋室。” |
| wēn qíng mò mò温情脉脉 | 形容感情默默流露的样子。温情:温柔的感情;脉脉:默默地用眼神或行动表达用意。 | 元 关汉卿《拜月亭》:“枉了我情脉脉,恨绵绵,我昼忘饮馔夜无眠。” |
| zì zuò duō qíng自作多情 | 自以为或自己想象自己是人家的意中人。 | 沈从文《八骏图》:“得到那个短信时,达士先生看了看,以为这一定又是一个什么自作多情的女孩子写来的。” |
| gāo qíng yì tài高情逸态 | 高情:高雅的情致。逸态:安闲的神态。高雅的情致,安逸的神态。 | 明·汤显祖《紫钗记·谒鲍述娇》:“资质秾艳,一生未见;高情逸态,事事过人。” |
| ér nǚ qíng duō儿女情多 | 指男女相爱的感情丰富。 | 唐 卢照邻《五悲文 悲穷通》:“项羽帐中之饮,荆卿易水之歌,何壮夫之懦节,伊儿女之情多。” |
| dié yì yīng qíng蝶意莺情 | 意:心愿,意向;莺:黄鹂。比喻爱恋春色的情意。 | 明·陈霆《渚山堂词话》第三卷:“蝶意莺情留恋处,还在余花剩柳。” |
| jiǎo qíng shì mào矫情饰貌 | 矫情:掩饰实情。掩饰实情,故作姿态。亦作“矫情饰行”。 | 《魏书·恩涬传序》:“夫令色巧言,矫情饰貌,邀眄睐之利,射咳唾之私,此盖苟进之常也。” |
| duō qíng duō yì多情多义 | 指重情谊。 | 《品花宝鉴》第三回:“聘才已知富三是个热心肠、多情多义的人。” |
| wēn qíng mì yì温情蜜意 | 见“温情密意”。 | 杨朔《三千里江山》:“一个男人家,做什么婆婆妈妈的,做出些温情蜜意,也不怕难为情?” |
| diào shén chàng qíng调神畅情 | 使精神顺适,情绪欢畅。 | 《北堂书钞》卷一四二引南朝·宋·徐爰《食箴》:“一日三饱,圣贤通执。奉君养亲,靡不加精。安虑润气,调神畅情。” |
| xīn gān qíng yuán心甘情原 | 非常愿意,没有丝毫勉强。 | |
| lěng kù wú qíng冷酷无情 | 冷漠苛刻;没有感情。 | 老舍《一封家信》:“看明白了大部分的字,都是责难他的!她的形影与一切都消逝了,他眼前只是那张死板板的字,与一些冷酷无情的字!” |
| kuàng xìng yí qíng旷性怡情 | 旷:开朗;怡:安适愉悦。心情开朗,精神愉快。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8回:“贾妃挨次看姊妹们的题咏,写道是:旷性怡情。” |
| qíng yú gǔ ròu情逾骨肉 | 逾:超过;骨肉:比喻至亲。形容感情极其深厚。 | 明 汤显祖《寄李季宣》:“弟于兄交虽道义,情逾骨肉、废弃十余年,始得一通问,可谓有人心乎?” |
| xiáng qíng dù lǐ详情度理 | 审察情由,推测事理。 | |
| hán qíng mò mò含情脉脉 | 脉脉:互相对视。带有情感而互相凝视。常用以形容少女面对意中人稍带娇羞但又无限关切的表情。 | 唐 李德裕《二芳丛赋》:“一则含情脉脉,如有思而不得,类西施之容冶。” |
| shǒu xià liú qíng手下留情 | 下手处理事情时;留些情面;不把事做绝。 | 《庚子风云》:“在这几个当口,赵三多明明可以乘虚而入,将王成德击倒,他却一再手下留情,都把王成德让过了。” |
| yí qíng yǎng xìng怡情养性 | 怡养性情。 | 茅盾《如何欣赏文艺作品》:“他们那时侯,把一部用文言写的诗、词、赋、曲、传奇、小说,乃至野史、笔记,视为‘杂览’,士大夫博习经史以后,不妨也阅读一番,为的可以‘怡情养性’,‘殚见洽闻’。” |
| huà yì shī qíng画意诗情 | 像诗画里所描摩的能给人以美感的意境。 | 宋 周密《清平乐 横玉亭秋倚》词:“诗情画意,只在阑杆外,雨露天低生爽气,一片吴山越水。” |
| duì jǐng shāng qíng对景伤情 | 对景:对着眼前的景物。看见眼前熟悉的景物,因而联想到一些人和事,引起伤感。 | 元 无名氏《集贤宾 逍遥乐》散曲:“我从来眼硬,不由人对景伤情一哭一个放声。” |
| qíng jiàn yú sè情见于色 | 真情从脸色中表现出来。 |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侠女》:“生甚怒之,情见于色。” |
| qíng fú yì hé情孚意合 | 同“情投意合”。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5回:“我如今却和你眷恋日久,情孚意合,却不恁地理会。” |
| wú qíng wú cǎi无情无彩 | 犹无精打彩。 | 《白雪遗音·马头调·一轮明月》:“又听的,寒风吹送鸿雁来。似俺这独自一个无情无彩。” |
| yún mèng xián qíng云梦闲情 | 指男女欢会之事。 | 战国·楚·宋玉《高唐赋》序:“昔者楚襄王与宋玉游于云梦之台,望高唐之观,其上独有云气……王曰:‘何谓朝云?’玉曰:‘昔者先王尝游高唐,怠而昼寝,梦见一妇人,曰:“妾巫山之女也,为高唐之客,闻君游高唐,原荐枕席。” |
| qíng tóu yì qià情投意洽 | 谓双方思想感情很融洽。 | 明·刘璋《飞花艳想》第一回:“三人谈笑饮酒,正说得情投意洽,忽见抱琴进来道:‘外面刘相公来访。’三人听见,各不欢喜。” |
| qún qíng jī áng群情激昂 | 大家的情绪都很激动和高昂 | 林语堂《买鸟》:“假使我有一天须现身在群情激昂的公众之前,想要消除一群恨我入骨欲得我而甘心的中国民众的怒气的时候,应该怎么办了。” |
| wàng qíng fù yì忘情负义 | 忘记别人对自己的情义,做出对不起他的事。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13回:“后来宝玉明白了,旧病复发,常时哭想,并非忘情负义之徒。” |
| huái tǔ zhī qíng怀土之情 | 怀:怀念;土:故土,家乡。怀念故乡的情感。 | 汉·班彪《王命论》:“悟戍卒之言,断怀土之情,高四皓之名,割肌肤之爱。” |
| xiāng qū zhī qíng乡曲之情 | 乡曲:乡里。同乡的情谊。 | 唐·牛肃《吴保安》:“侧闻吾子急人之忧,不遗乡曲之情,忽垂特达之眷,使保安得执鞭弭,以奉周施。” |
| shén qíng huǎng hū神情恍惚 | 神志不清,心神不定。 | 《魏书·侯莫陈悦传》:“悦自杀岳后,神情恍惚,不复如常。” |
| wū niǎo zhī qíng乌鸟之情 | 乌:乌鸦;乌鸟:传说小乌鸦能反哺老乌鸦。比喻侍奉尊亲的孝心。 | 三国·魏·文钦《降吴表》:“钦累世受魏恩,乌鸟之情,窃怀愤踊。” |
| qíng qù héng shēng情趣横生 | 指在举止、礼貌和外表上表现得得体、风雅、有风趣。 | |
| rè qíng bēn fàng热情奔放 | 充满热情的,充满活力、首创精神或应变能力的样子。 | |
| qí qíng yì zhì奇情异致 | 致:情趣。奇特的感情,与众不同的情趣。形容奇特怪异的情致和风度。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00回:“若是薛蝌在家,他便抹粉施脂,描眉画鬓,奇情异致的打扮收拾起来。” |
| gǎn qíng yòng shì感情用事 | 凭个人的爱憎或一时的感情冲动处理事情。 | 曹禺《日出》跋:“而我一个感情用事,素来不能冷静分析的人,只知道哪一个最令我关心的。” |
| dòng zhī yǐ qíng动之以情 | 用感情来打动他的心。 | 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上册:“随便他如何导之以理,动之以情,一个只是不肯松口。” |
| qī qíng liù yù七情六欲 | 泛指人的情欲;七情:喜、怒、哀、惧、爱、恶、欲;六欲:生、死、耳、目、口、鼻所生的欲望。 |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七回:“至求仙一事,无非远离红尘,断绝七情六欲,一意静修,自然可入仙道了。” |
| shì xìng rèn qíng适性任情 | 谓顺适性情。 | 鲁迅《朝花夕拾·<狗·猫·鼠>》:“它们适性任情,对就对,错就错,不说一句分辩话。” |
| gù rén zhī qíng故人之情 | 故人:旧友。指老朋友的情意。 | 唐·李白《送友人》:“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
| qíng tóng yī jiā情同一家 | 比喻情谊深厚,如同一家。 | 《梁书·萧子恪》:“我与卿兄弟,便是情同一家。” |
| ài bó ér qíng bù zhuān爱博而情不专 | 对人或事物的喜爱很广泛,而感情不能专一。 | 唐·韩愈《与陈给事书》:“夫位益尊则贱者日隔,伺候于门墙者日益进,则爱博而情不专。” |
| qíng bù zì shèng情不自胜 | 胜:承受。无法忍受自己的感情。 | 南朝·宋·宋明帝《罪始王休仁诏》:“官寻悲痛,情不自胜。” |
| zhī qíng dá lǐ知情达理 | 懂人情,明事理。 | 菡子《致江幼农》:“我想这也是你知情达理,在事业上有所成就的缘故。” |
| fēi yǎn chuán qíng飞眼传情 | 借眼睛来传递感情。 | 清·刘鹗《老残游记续集遗稿》第三回:“我们也少不得对人家瞧瞧,朝人家笑笑,人家就说我们飞眼传情了,少不得更亲近点。” |
| jí qíng jìn zhì极情尽致 | 谓将意趣风致表现得很充分。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十三回:“果然蒋玉函扮了秦小官伏侍花魁醉后神情,把那一种怜香惜玉的意思,做得极情尽致。” |
| fēng tú rén qíng风土人情 | 一个地方特有的自然环境和风俗、礼节、习惯的总称。 | 清 钮琇《觚剩 七月天》:“若就服食居处而言,以及风土人情之变,真堪发人一嘘。” |
| rén qíng liàn dá人情练达 | 人情:人情世故;练达:熟悉通达。指通晓待人处世的经验。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回:“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
| qū jìn rén qíng曲尽人情 | 曲:委婉。委婉巧妙地刻画人的心思 | 宋·邵雍《观诗吟》:“爱君难得似当时,曲尽人情莫若诗。” |
| xīn gān qíng yuàn心甘情愿 | 心里完全愿意;没有一点勉强。多指自愿作出某种牺牲。心甘:乐意。 | 元 关汉卿《蝴蝶梦》第三折:“他便死也我甘心情愿。” |
| yuán qíng tǐ wù缘情体物 | 缘:因;体:描写。抒发感情,描写事物。 | 晋·陆机《文赋》:“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 |
| dàn shuǐ jiāo qíng淡水交情 | 友情像水一样清澈。指不以势利为基础的朋友。 | 《庄子 山木》:“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 |
| lán qíng huì xìng兰情蕙性 | 兰:兰草;蕙:蕙草;性:比喻美质。比喻女子的人品贤淑娴雅。 | 明·无名氏《鸣凤记·邹林会试》:“你兰情蕙性,休害得愁眉蹙捉。” |
| róu qíng mì yì柔情密意 | 谓温柔亲密的情意。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11回:“如今悬空在宝玉屋内,虽说宝玉仍是柔情密意,究竟算不得什么,于是更哭得哀切。” |
| guǎ qíng báo yì寡情薄意 | 缺少情意。 | 《水浒传》第一一○回:“公孙胜道:‘若是小道半途撇了仁兄,便是寡情薄意。今来仁兄功成名遂,只得曲允。’” |
| zòng qíng zì yù纵情恣欲 | 纵:放纵。放纵心情,顺遂欲念。指不能自我约束 | 晋·葛洪《抱朴子·微旨》:“若欲纵情恣欲,不能节宣,则伐年命。” |
| yì hé qíng tóu意合情投 | 犹情投意合。 |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42回:“自老孙当年与他相会,真个意合情投,交游甚厚。” |
| gān xīn qíng yuàn甘心情愿 | 出于自愿;毫不勉强。甘心:心里乐意。 | 宋 王明清《摭青杂说 项四郎》:“此事儿甘心情愿也。” |
| shǒu zú zhī qíng手足之情 | 手足:比喻兄弟。比喻兄弟间血肉关系的感情。 | 宋 苏辙《为兄苏轼下狱上书》:“臣窃哀其志,不胜手足之情,故为冒死一言。” |
| jiǎo qíng shì zhà矫情饰诈 | 以虚假的现象伪装欺骗别人。 | 宋 朱熹《与宰执札子》:“伏念熹昨以蒙思进职,辄具辞免,非敢矫情饰诈,罔上盗名。” |
| yī xiāng qíng yuàn一厢情愿 | 指单方面的愿望或不考虑客观实际情况的主观意愿。同“一相情愿”。 | 蒋子龙《乔厂长上任记》:“有人说:‘你这一厢情愿,石敢同意去吗?’” |
| qíng shēn yǒu yú情深友于 | 友于:本指兄弟相爱,后亦为“兄弟的”代称。比喻情谊比兄弟之间还要深厚。 | 唐·张说《会诸友诗序》:“谷子者,昔与说联务蓬山,出入三载,事志相得,情深友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