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言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只列出前 100 个言的成语
成语解释出处
xià bǐ qiān yán,lí tí wàn lǐ下笔千言,离题万里写了一大篇文章,但没有接触到主题。毛泽东《反对党八股》:“其结果,往往是‘下笔千言,离题万里’,仿佛像个才子,实则到处害人。”
liú yán fēng yǔ流言风语犹言流言蜚语。柳青《创业史》第二部第五章:“蛤蟆滩曾经转播过生宝和这女人的流言风语。”
kuáng gǔ zhī yán狂瞽之言狂:狂妄。瞽:瞎眼,盲目。指愚妄无知的言论。旧时常用作自谦之辞。亦作“狂瞽之说”。唐·魏征《十渐不克终疏》:“伏愿陛下采臣狂瞽之言,参以刍尧之议,冀千虑一得,衮职有补。”
xī yán pò lǜ析言破律指巧说诡辨,曲解律令。《礼记 王制》:“析言破律,乱名改作,执左道以乱政,杀。”
yán xíng bù èr言行不贰犹言言行一致。《晋书·孝友传·许孜》:“至性孝友,立节清峻,与物恭让,言行不贰。”
yán ér wú wén,xíng zhī bù yuǎn言而无文,行之不远文章没有文采,就不能流传很远。同“言之无文,行之不远”。北周 庚信《燕射歌辞 角调曲》:“言而无文,行之不远;义而无立,勤则无成。”
zài guān yán guān在官言官指处在什么样的地位就说什么样的话。西汉 戴圣《礼记 曲礼下》:“君命,大夫与士肄,在官言官,在府言府,在库言库,在朝言朝。”
yán bì yǒu zhòng言必有中中:关键的地方。不说则已;一说就说到点子上。指说话很中肯。先秦 孔子《论语 先进》:“子曰:‘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yì yú kōng yán讬于空言见“讬之空言”。
guī yán jǔ bù规言矩步比喻言行谨慎,合乎法度。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四》:“曩以汝为古君子,故任汝放诞,未敢侮汝。汝近乃作负心事,知从前规言矩步,皆貌是心非,今不复畏汝矣。”
yán xíng xìn guǒ言行信果见“言必信,行必果”。郭沫若《沁园春·祝中日恢复邦交》词:“从今后,望言行信果,和睦万邦。”
yǐ yán xùn wù以言徇物用违心的话语附和别人。
yù yán shí jiǔ寓言十九寓言:有所寄托的话;十九:十分之九。十分之九是寓言。泛指文章的情节多属虚构。战国·宋·庄周《庄子·寓言》:“寓言十九,重言十七。”
wēi yán gāo lùn危言高论正直而不同凡响的言论。东汉·班固《汉书·息夫躬传》:“初,躬待诏,数危言高论,自恐遭害,著绝命辞。”
miàn cóng hòu yán面从后言从:听从,顺从。当面顺从,背后乱说。晋·陈寿《三国志·蜀志·蒋婉传》:“人心不同,各如其面;面从后言,古人之所诫也。”
bīng tàn bù yán,lěng rè zì míng冰炭不言,冷热自明比喻内心的诚意不用表白,必然表现在行动上。《晋书·王沈传》:“尧、舜、周公所以能致忠谏者,以其款诚之心者也,冰炭不言,而冷热之质自明者,以其有实也。”
bù yán bù yǔ不言不语言:讲,说。不说话,闷声不响。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吴衙内邻舟赴约》:“秀娥一心忆着吴衙内,坐在旁边,不言不语,如醉如痴,酒也不沾一滴,箸也不动一动。”
yào yán miào dào要言妙道要:重要,中肯;妙:神妙,深微。中肯的名言,深微的道理。汉 枚乘《七发》:“今太子之病,可无药石针刺灸疗而已,可以要言妙道说而去也。”
tào yán bù chén套言不陈套言:客套话;陈:陈述。套话不多说了。清·李绿园《歧路灯》第24回:“九娃拿了一封书,递于绍闻,书上写道:‘字启谭大哥下入目。兹启者,套言不陈。’”
zhí yán wēi xíng直言危行危:高耸的样子,引申为端正,正直。正直的言论和行为。唐·白居易《使百职修皇纲振》:“以直言危行者为狂愚,以中立守道者为凝滞。”
qiǎo yán lì kǒu巧言利口巧妙的言辞,锋利的口辩。汉·东方朔《非有先生论》:“三人皆诈伪,巧言利口以进其身。”
liú yán fēi yǔ流言蜚语毫无根据的话;多指背后议论、诬蔑或挑拨离间的坏话。《明史 马孟桢传》:“入主出奴,爱憎由心,雌黄信口,流言蜚语,腾入禁庭,此士习可虑也。”
mǎn zhǐ kōng yán满纸空言满纸都是废话。形容文章空洞,毫无内容。张庸《章太炎先生问答》:“若二三文人,假一题目,互相研究,满纸空言,何以谓之扰乱治安?”
zhī wú bù yán,yán wú bù tīng知无不言,言无不听说的人,凡是知道的无不说出,听的人,没有一句话不接受。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49回:“此时素臣正在得君,真个知无不言,言无不听。旬月之内,把在京在外贪官污吏参劾殆尽。”
fēng yán yǐng yǔ风言影语捕风捉影的话语。清·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致赵秋舲书》:“猥以春来王粲之不归,论传海外东坡之忆死,风言影语,莫识来因,一介鲰生,何忌何惜!”
yǔ yán wú wèi语言无味语言空洞干巴没有味道。形容说话写文章枯燥无味。唐 韩愈《送穷文》:“凡所以使吾面目可憎,语言无味者,皆子之志也。”
yán duō shāng xìng言多伤幸见“言多伤行”。元·石德玉《紫云庭》第一折:“他那里问言多伤幸,絮得些家宅神长是不安宁。”
yán bù gù xíng,xíng bù gù yán言不顾行,行不顾言说话没有考虑到自己的行为,行事没有考虑到自己的诺言。指言行不一致。战国·邹·孟轲《孟子·尽心下》:“言不顾行,行不顾言,则曰,古之人,古之人。”
nán yán zhī yǐn难言之隐言:说;隐:隐衷;隐情;藏在内心深处的事。难以说出口的隐衷。清 钱谦益《跋留庵》:“钱氏少为党魁,晚托禅悦,生平颇多壹郁难言之隐。”
fā yán yíng tíng发言盈庭形容好多人聚在一起议论,意见纷纷,得不出一致的结论。《诗经 小雅 小旻》:“发言盈庭,谁敢执其咎。”
yǒu yán zài xiān有言在先把话说在前头。指事前打过招呼。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张淑儿巧脱杨生》:“他有言在先,你今日不须惊怕。”
yán bì xìn,xíng bì guǒ言必信,行必果信:守信用;果:果断,坚决。说了就一定守信用,做事一定办到。先秦 孔子《论语 子路》:“言必信,行必果,硁硁,固执然小人哉!”
zhí yán qǔ huò直言取祸直:坦率、直爽;取:取得,引申为招致。指说话直率的人会惹祸。《左传 成公十五年》:“子好直言,必及于难。”
yán bù guǐ suí言不诡随诡随:随机应变。说话不谲诈善变。唐·张说《齐黄门侍郎卢公神道碑》:“清明虚受,磊落标奇,言不诡随,行不苟合,游必英俊,门无尘杂。”
yán jiǎn yì fēng言简义丰语言简练,含意丰富。元·德异《〈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序》:“夫《坛经》者,言简义丰,理明事备,具足诸佛无量法门。”
yán shèn xiáng míng言甚详明论述很详尽明了。
rén yán kě wèi人言可畏言:指流言蜚语。人的流言蜚语是可怕的。《诗经 郑风 将仲子》:“人之多言,亦可畏也。”
dǔ lùn gāo yán笃论高言确切高明的言论。清 王悔生《祭海峰先生文》:“笃论高言,谆谆训诫,沃我心灵,开我眉瞆。”
hé hàn wú yán河汉吾言河汉:银河,比喻言论虚夸迂阔,不着边际;斯:这。把这话看作不实的言论,不重视。清·蒋湘南《与田叔子论古文第二书》:“足下上观千古,博观而约取之,当不河汉吾言。”
bù yán ér yù不言而喻言:说明;喻:了解;明白。不用说就可以明白。战国 邹 孟轲《孟子 尽心上》:“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晬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
qiǎo yán lìng sè巧言令色令色:讨好的表情。形容用花言巧语和谄媚的态度讨好于人。《尚书 皋陶谟》:“何迁乎有苗,何畏乎巧言令色孔壬?”
gǔ yán wàng jǔ瞽言妄举随便乱说,轻率行动。《晋书·挚虞传》:“臣生长筚门,不逮异物,虽有贤才,所未接识,不敢瞽言妄举,无以畴答圣问。”《晋书·挚虞传》:“臣生长筚门,不逮异物,虽有贤才,所未接识,不敢瞽言妄举,无以畴答圣问。”
shǐ kǒu chāng yán矢口猖言矢口:信口,随口;猖言:狂言。信口胡说。清·魏源《<书古微>序》:“矢口猖言,不顾其后,其不可信者二。”
sān yán liǎng jù三言两句见“三言两语”。元·关汉卿《救风尘》第二折:“我到那里,三言两句,肯写休书,万事俱休。”元·武汉臣《生金阁》第二折:“哥哥你放心者,老身到那里,不消三言两句,管教他随顺哥哥便了。”
rén wēi yán qīng人微言轻地位低;说话不受人重视。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孟尝传》:“而身轻言微,终不蒙察。”
gān yán hǎo cí甘言好辞甘:甜,甜言蜜语。指甜美动听的阿谀奉承话西汉·刘向《战国策·韩策》:“诸侯不料兵之弱,食之寡,而听从人之甘言好辞,比周以相饰也。”
báo chún qīng yán薄唇轻言形容多嘴,说话随便。春秋 无名氏《灵枢经 逆顺肥瘦篇》:“瘦人者,皮薄色少,肉廉廉然,薄唇轻言。”
hǎo yán zì kǒu,yǒu yán zì kǒu好言自口,莠言自口莠言:坏话。好话出自他的口,坏话出自他的口。指人说话反复无常。《诗经·小雅·正月》:“好言自口,莠言自口。忧心愈愈,是以有侮。”
chén yì guǎ yán沉毅寡言沉毅:深沉宁静。深沉文静,不爱多说话。《资治通鉴·肃宗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帝广德元年》:“崇义有勇力,能卷铁舒钩,沉毅寡言,得众心。”
shì wú bù kě duì rén yán事无不可对人言言:说。没有什么事情不可以公开《宋史·司马光传》:“平生所为,未尝有不可对人言者。”
yán xìn xíng guǒ言信行果见“言必信,行必果。”梁启超《近世第一大哲康德之学说·发端及其略传》:“正直谨严,言信行果。”
tián yán měi yǔ甜言美语①犹言说好听的话。②指好言好语。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别人行甜言美语三冬暖,我根前恶语伤人六月寒。”
chén mò guǎ yán沉默寡言沉默:沉静;不声不响;寡:少。不声不响;很少说话。也作“沉密寡言”、“沉静寡言”。《新唐书 梁崇义传》:“后为羽林射生,事来瑱,沉默寡言。”
yán wú èr jià言无二价原指卖商品时价格没有虚头;不讨价还价。后也泛指说出话来;不再改变。也作“口不二价”。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逸民传 韩康》:“常采药名山,卖于长安市,口不二价,三十余年。”
è yán lì cí恶言詈辞中伤辱骂的言辞。宋·王观国《学林·冰》:“愈独判二年,日与宦者为敌,相伺候罪过,恶言詈辞,狼藉公牒。”
lì mǎ wàn yán立马万言倚靠在马旁,马上写成一篇文章。形容才思敏捷。宋 王十朋《梅溪王忠文公集 上太守李端明书》:“唐翰林应长庚之梦,世号谪仙人,立马万言,而文章为天下之法。”
fán yán màn cí繁言蔓词繁:多;蔓:蔓延。繁多而纷杂的言辞。指罗嗦繁琐而不简洁宋·陈亮《谢罗尚书启》:“踣毙沉埋,岂繁言蔓词之为渎!”
néng yán shàn biàn能言善辩善:擅长;辩:辩论。形容很会说话;善于辩论;口才好。元 尚仲贤《气英布》:“若得能言巧辩之士,说他归降。”
kě yǐ yì huì,bù kě yán chuán可以意会,不可言传会:领会,理解。只能心领神会,无法用语言来表达。清·刘大魁《论文偶记》:“凡行文多寡短长,抑扬高下,无一定之律,而有一定之妙,可以意会,而不可以言传。”
yán wú bù jìn言无不尽把内心的话说尽,毫不保留。《北齐书·高德政传》:“德政与帝旧相昵爱,言无不尽。”
guǐ yán fú shuō诡言浮说虚假不实的话。《资治通鉴·梁武帝太清元年》:“[侯景]衅暴恶盈,侧首无托,以金陵逋逃之薮,江南流寓之地,甘辞卑礼,进孰图身,诡言浮说,抑可知矣。”
mén shī ér yán扪虱而言扪:摸。一面用手捉虱子,一面谈话。形容不拘细节,随便谈话。亦作“扪虱而谈”、“扪虱倾谈”。唐·房玄龄《晋书·王猛传》:“桓温入关,猛被褐而诣之,一面谈当世之事,扪虱而言,旁若无人。”
yán tán jǔ zhǐ言谈举止人的言语、举动、行为。清 黄宗羲《陈母沉孺人墓志铭》:“其言谈举止,不问可知胡先生弟子也。”
zào yán shēng shì造言生事捏造虚言以挑起事端。《孟子·万章上》:“好事者为之也。”宋·朱熹集注:“好事,谓喜造言生事之人也。”清·张南庄《何典》第二回:“只消说他造言生事,顶名告他一状,不怕不拿大锭大帛出来买静求安。”
xiǎo yán xiǎo shuō謏言謏说謏:小。指不值得重视的言论或指流言蜚语。清·吴骞《拜经楼诗话》:“下至謏言謏说,巷议街谈,苟足以资记注而广多闻,要未必为三长之士所尽斥。”
mì ér bù yán秘而不言见“秘而不露”。晋·干宝《搜神记》第七卷:“骋益忧惧,秘而不言。”
qún jū zhōng rì,yán bù jí yì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及:涉及;义:正经的道理。指整日在一起,说话不涉及正经道理。春秋·鲁·孔丘《论语·卫灵公》:“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惠,难矣哉!”
yǐ rén fèi yán以人废言由于人不好,对其言论也加以否定。《论语·卫灵公》:“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zhèng sè gǎn yán正色敢言态度严肃,敢于直言。《明史 王竑传》:“十一年授户科给事中,豪迈负气节,正色敢言。”又《刘健传》:“健学问深粹,正色敢言,以身任天下之重。”
kuǎn yǔ wēn yán款语温言指诚恳而温和的言辞。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十回:“宝玉见了这样,知难挽回,打叠起千百样的款语温言来劝慰。”
wēi yán jīng yì微言精义微:精深;微言:精深微秒的言辞。包含在精微语言里的深刻的道理。清·郑燮《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读《易》至韦编三绝,不知翻越过几千百遍来,微言精义,愈探愈出,愈研愈入,愈往而不知其所穷。”
gǎn nù bù gǎn yán敢怒不敢言敢:胆量大;言:说。内心愤怒但不敢说出来。明·伏雌教主《醋葫芦》第三回:“正是哑子吃黄连,苦在自肚里,敢怒不敢言。”
shū yán bié yǔ殊言别语指方言土语。章炳麟《论汉字统一会》:“今者音韵虽一致,而殊言别语,终会葆存。”
tuō yú kōng yán托于空言指寄托所怀于文词议论。同“托之空言”。元·黄溍《格庵先生赵公阡表》:“道之不行,托于空言,显显赵公,则既有闻。”
néng yán huì dào能言会道道:说,讲。形容口齿伶俐,很会说话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六回:“这位侄少爷算得能言会道。”
gěng yè nán yán哽咽难言不能痛快的说出来。清·曹雪芹《红楼梦》第94回:“袭人哽咽难言。宝玉生恐袭人真告诉出来。”
yī yán bàn yǔ一言半语指很少的一两句话。西汉 司马迁《史记 魏公子列传》:“今吾且死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我岂有所失哉!”
zào yán huò zhòng造言惑众惑:迷惑。制造谣言迷惑群众。清·壮者《扫迷帚》第十回:“老兄六尺须眉,何苦同妇人女子一般识见,造言惑众,说得天花乱坠,凿凿有据呢!”
zhí yán gǔ huò直言贾祸直:坦率、直爽;贾:买,引伸为招致。指说话坦率的人会惹祸。先秦 左丘明《左传 成公十五年》:“子好直言,必及于难。”
zhī ér bù yán知而不言明明知道而不说。战国·宋·庄周《庄子·列御寇》:“知道易,勿言难。知而不言,所以之天也。”
yán yǒu jìn ér yīn yì wú qióng言有尽而音意无穷语言有穷尽而含意没有穷尽。指诗文等蕴含着深刻含义。清·刘熙载《艺概·词曲赋》:“故知词也者,言有尽而音意无穷也。”
yán jìn yì yuǎn言近意远同“言近旨远”。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二:“所谓言近意远,合《三百篇》之旨也。”
tú tún kōng yán徒讬空言见“徒托空言”。
wéi xīn zhī yán违心之言违;违背。违背个人心意的言论。清·李汝珍《镜花缘》第88回:“仙凡路隔,尤不应以违心之言,释当日之恨。”
yán shì rén fēi言是人非谓言论无可非议,但为人不可取。明·李贽《史纲评要·宋纪·太祖》:“徐铉、张洎言是人非。”
yán jiǎn yì shǎo言简意少简:简练;简洁。语言简洁;内容贫乏。
zhí yán qiē jiàn直言切谏同“直言极谏”。汉·班固《汉书·东方朔传》:“朔虽诙笑,然时观察颜色,直言切谏,上常用之。”
chén yán wù qù陈言务去陈旧的言辞一定要去掉。指写作时务必要去掉陈旧的言辞。唐 韩愈《答李翊书》:“惟陈言之务去,戛戛乎其难哉!”
yī pài hú yán一派胡言指不切实际的言语。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12回:“这畜生说什么乘人不备逃出来,那全是他一派胡言罢了。”
dé yán gōng róng德言工容见“德言容功”。语出《礼记·昏义》。见“德言容功”。
yán jiǎn yì gāi言简意该见“言简意赅”。清·崔述《读风偶识》卷一:“夫《论语》所载孔子论诗之言多矣,若《关雎》、《思无邪》章,诵《诗三百》以及《兴观群怨》、《周南》等章,莫不言简意该,义深词洁。”
yán zhě wú zuì言者无罪言者:说话的人。指进言的人没有罪过。《诗经·大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
yán chū fǎ suí言出法随言:话;这里指法令或命令;法:法律;随:跟随。话一说出口。法律就跟在后面。指法令一经公布就严格执行;如有违犯就依法处理。清 林则徐《奉旨前往广东查办海口事件传牌稿》:“言出法随,各宜懔遵毋违。”
jìng yán yōng huí靖言庸回同“靖言庸违”。《尚书·尧典》:“静言庸违。”
bù xìng ér yán zhòng不幸而言中不希望发生的事情却被说准真的发生了。《孔子家语 辨物》:“赐不幸而言中,是赐多言。
zhòng hòu guǎ yán重厚寡言持重敦厚,不爱多说话。《金史 襄传》:“襄重厚寡言,务以镇静守法。”
guì bù kě yán贵不可言旧时多用以称人贵有帝王、母后之相。此话不能直言,故婉称之。西汉·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向者夫人、婴儿皆似君,君相贵不可言。”
qīng yán guǎ xìn轻言寡信谓说话轻率而缺少信用。明·贾仲名《升仙梦》第三折:“你不要非真当假,大丈夫言出无差,轻言寡信休要耍。”
fù bǎo wàn yán腹饱万言指学识渊博。明·冯梦龙《醒世恒言·苏小妹三难新郎》:“那秦观秀才字少游,他是扬州府高邮人,腹饱万言,眼空一世。”
tīng qí yán guān qí xíng听其言观其行听一个人说什么,又看他做什么。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131回:“自以为举世可欺,听其言而观其行,殊不知肺肝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