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语 | 解释 | 出处 |
|---|
| yán xiào xī yí言笑嘻怡 | 嘻:笑声;怡:喜悦。说说笑笑,十分快乐。 | 唐·刘禹锡《代诸郎中祭王相国文》:“晓下黄阁,车骑威迟。夕归华堂,言笑嘻怡。” |
| liú yán fēi yǔ流言蜚语 | 毫无根据的话;多指背后议论、诬蔑或挑拨离间的坏话。 | 《明史 马孟桢传》:“入主出奴,爱憎由心,雌黄信口,流言蜚语,腾入禁庭,此士习可虑也。” |
| yán lèi xuán hé言类悬河 | 形容能言善辩,说话滔滔不绝。 | 南朝·齐·王僧虔《诫子书》:“郭象言类悬河,不自劳苦,何由至此。” |
| wèi bēi yán gāo位卑言高 | 指职位低的人议论职位高的人主持的政务。 | 先秦 孟轲《孟子 万章下》:“位卑而言高,罪也。” |
| yán guǎ yóu,xíng guǎ huǐ言寡尤,行寡悔 | 指说话做事很少犯错误。 | 《论语·为政》:“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
| hé hàn wú yán河汉吾言 | 河汉:银河,比喻言论虚夸迂阔,不着边际;斯:这。把这话看作不实的言论,不重视。 | 清·蒋湘南《与田叔子论古文第二书》:“足下上观千古,博观而约取之,当不河汉吾言。” |
| xián yán dàn yǔ闲言淡语 | ①无关紧要的话。②同“闲言冷语”。 | 马烽《吕梁英雄传》:“这些闲言淡语,只当作一段开台锣鼓吧!” |
| mǎn zhǐ kōng yán满纸空言 | 满纸都是废话。形容文章空洞,毫无内容。 | 张庸《章太炎先生问答》:“若二三文人,假一题目,互相研究,满纸空言,何以谓之扰乱治安?” |
| wēi yán hé lùn危言核论 | 正直而翔实的言论。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郭太传》:“林宗虽善人伦,而不为危言核论,故宦官擅政而不能伤也。” |
| yī yán yǐ chū,sì mǎ nán zhuī一言已出,驷马难追 | 指话说出口,就不能再收回,一定要算数。 |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35卷:“大丈夫做事,一言已出,驷马难追。” |
| lín bié zèng yán临别赠言 | 分别时赠送勉励的话或忠告。 | 唐 王勃《滕王阁序》:“临别赠言,幸承恩于伟饯。” |
| jí yán nù sè疾言怒色 | 形容对人发怒说话时的神情。同“疾言厉色”。 | 清 戴名世《张验封传》:“为人宽厚和平,平生未尝有疾言怒色,有犯者皆不与校。” |
| yán qīng xíng zhuó言清行浊 | 言辞高洁,行为卑污。 | 唐·李虚中《命书》卷中:“言轻行浊,执不通变。” |
| yī yán chāo bǎi zǒng一言抄百总 | 抄:包括;百总:全部。一句话包括了全部,再也不改变。指打定了主意。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回:“那知他打定了九牛拉不转的主意,一言抄百总,任是谁说,算是去定了。” |
| zhí yán gǔ huò直言贾祸 | 直:坦率、直爽;贾:买,引伸为招致。指说话坦率的人会惹祸。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成公十五年》:“子好直言,必及于难。” |
| xīng yán sù jià星言夙驾 | 言:语助词;夙驾:早起驾车出行。星夜驾车出行。 | 《诗经·鄘风·定之方中》:“星言夙驾,说于桑田。” |
| yán zhī yǒu gù言之有故 | 所说的话有根据。 | 清·魏源《默觚下·治篇六》:“其言之有故,其持之成理,上傅会乎经义,使人主中其腊毒而不自知,君子所深恶也。” |
| yán cóng jì tīng言从计听 | 见“言听计从”。 | 清·洪昇《长生殿·贿权》:“便道我言从计听微有权,这就里机关不易言。” |
| rén yán jí jí人言籍籍 | 指人们议论纷纷。 | 《京本通俗小说 拗相公》:“妾亦闻外面人言籍籍,归怨相公。” |
| zǒng ér yán zhī总而言之 | 总括起来说(总:总括;归纳)。 | 《周易 系辞上》:“一阴一阳之谓道。”唐 孔颖达疏:“总而言之,皆虚无之谓也。” |
| yán shèn xiáng míng言甚详明 | 论述很详尽明了。 | |
| sì yán rú kuáng肆言如狂 | 狂:疯狂。像发疯一样地胡言乱语。 | 宋·洪迈《夷坚丙志·河北道士》:“宣和七年正月望夜,京师太一宫张灯,观者塞道。二人坠于池,宫率急拯之,不肯上,肆言如狂。” |
| tuì yǒu hòu yán退有后言 | 当面顺从答应,背后进行非议。 | 《尚书·益稷》:“汝无面从,退有后言。” |
| jìng yán yōng wéi静言庸违 | 语言善巧而行动乖违。犹言口是行非。 | 《尚书·尧典》:“静言庸违,象恭滔天。” |
| yǐ yán qǔ rén以言取人 | 根据人的口才去判断其智能。 |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孔子闻之,曰:‘吾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
| sì yán lì rǔ肆言詈辱 | 肆:任意妄为,放肆。詈:骂。辱:侮辱。毫无畏惧地侮辱谩骂。 | 宋·洪迈《夷坚丙志·奉阇梨》:“或得酬谢不满意,辄肆言詈辱。” |
| yán duō yǔ shī言多语失 | 话说多了就难免有说错的地方。 | 清·石玉昆《小五义》第27回:“贤弟,你的言多语失,怎么拜把子?” |
| yán wén kè shēn言文刻深 | | |
| mù dòng yán sì目动言肆 | 谓神色不安,语调失常。 |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文公十二年》:“使者目动而言肆,惧我也,将遁矣。” |
| yī yán zhōng de一言中的 | 的:箭靶的中心。一句话正好射中箭靶。比喻一句话就说到关键的地方。 | 《中国现在记》第一回:“你做折子须要在此等地方着想,保管你一言中的,上头不能不准。” |
| yǐn rěn bù yán隐忍不言 | 把事情蒇在心里不说。 | 清 归庄《与季沧苇侍御书》:“即受侮嫚,亦为亲屈,欲终隐忍不言。” |
| zhí yán zhèng jiàn直言正谏 | 同“直言极谏”。 | 《战国策·齐策四》:“寡人奉先君之宗庙,守社稷,闻先生直言正谏不讳。” |
| fēng yán yǐng yǔ风言影语 | 捕风捉影的话语。 | 清·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致赵秋舲书》:“猥以春来王粲之不归,论传海外东坡之忆死,风言影语,莫识来因,一介鲰生,何忌何惜!” |
| yán guī hé hǎo言归和好 | 同“言归于好”。 | 《清史稿·世祖纪一》:“昔之疆场用兵,本冀言归和好。不幸寇凶极祸,明祚永终。” |
| wēi yán sǒng tīng危言耸听 | 指故意说些夸大的吓人的话;使人惊疑震动。耸听:使人听了吃惊;危言:使人吃惊的话。 | 宋 吕祖谦《吕东莱文集》:“意者危言骇世,姑一快胸中之愤耶!” |
| sī yán qiè yǔ私言切语 | 私:秘密;切:贴近。私下里的情话 | 《乐府诗集·近代曲辞·双带子》:“私言切语谁人念,海燕双飞绕画梁。” |
| wàng yán wàng yǔ妄言妄语 | 妄:虚妄,不真实。指胡言乱语。 | |
| yán tóng lè shí言同勒石 | | |
| gěng yè nán yán哽咽难言 | 不能痛快的说出来。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94回:“袭人哽咽难言。宝玉生恐袭人真告诉出来。” |
| fú fù hé yán夫复何言 | 夫:语助词;复:再。还能再说什么呢。 | 汉·李陵《答苏武书》:“嗟乎子卿,夫复何言!” |
| xiàng jī ér yán相机而言 | 相机:观察当时情况。观察适当的情况说话 | 明·汤显祖《南柯记·象谴》:“倘若吾王问及,不免相机而言。” |
| rén yán jí jí人言藉藉 | 籍籍:纷乱的样子。人们指责、攻击的话哪里都流传着。多用在说有关人家名誉的事。 | 《汉书·江都易王非传》:“国中口语籍籍,慎无复至江都。” |
| xià bǐ qiān yán,lí tí wàn lǐ下笔千言,离题万里 | 写了一大篇文章,但没有接触到主题。 | 毛泽东《反对党八股》:“其结果,往往是‘下笔千言,离题万里’,仿佛像个才子,实则到处害人。” |
| yán zhě wú zuì言者无罪 | 言者:说话的人。指进言的人没有罪过。 | 《诗经·大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 |
| dé yán róng gōng德言容功 | 德:妇德,品德。言:言辞。容:容貌。功:女红(旧指女子所做的针线活)。封建礼教要求妇女应具备的品德。 | 《礼记·昏义》:“是以古者妇人先嫁三日……教以妇德、妇言、妇容、妇功。” |
| yī yán yǐ bì zhī一言以蔽之 | 蔽:掩覆,引申为概括。用一句话来概括。 | 先秦 孔子《论语 为政》:“《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
| lè bù kě yán乐不可言 | 快乐得无法用言语形容。 | 战国 楚 屈原《楚辞 大招》:“魂兮归徕!乐不可言只。” |
| yào yán bù fá要言不烦 | 要:简要;烦:烦琐。形容说话或写文章简明扼要;一点不罗嗦。 | 三国 魏 管辰《管辂别传》:“可谓要言不烦也。” |
| xìn yán bù měi信言不美 | 信:真实。美:美妙,漂亮。真实的话未经加工,所以不美妙动听。 | 春秋·楚·李耳《老子》第81章:“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
| yán tán jǔ zhǐ言谈举止 | 人的言语、举动、行为。 | 清 黄宗羲《陈母沉孺人墓志铭》:“其言谈举止,不问可知胡先生弟子也。” |
| chuàng yì zào yán创意造言 | 犹立意遣词。 | 唐·李翱《答朱载言书》:“六经之词也,创意造言,皆不相师。” |
| xī lín zé yán西邻责言 | 西邻:西部的邻国;责言:问罪的话。原指秦国(在西)向晋国(在东)问罪。后泛指别人的责备。 | 《左传·僖公十五年》:“西邻责言,不可偿也。” |
| tuō yú kōng yán托于空言 | 指寄托所怀于文词议论。同“托之空言”。 | 元·黄溍《格庵先生赵公阡表》:“道之不行,托于空言,显显赵公,则既有闻。” |
| yì qiè yán jìn意切言尽 | 意:心愿,意向。心意恳切,言辞毫无保留。 | 唐·刘禹锡《唐故相国赠司空令狐公集纪》:“初述感恩陈力之大义,中及朝廷刑政之或阙,意切言尽,神识不昏。” |
| xià chóng bù kě yán bīng夏虫不可言冰 | 不能和生长在夏天的虫谈论冰。比喻时间局限人的见识。也比喻人的见识短浅。 | 清·名教中人《好逑传》第十回:“夏虫不可言冰,蟪蛄不知春秋。” |
| hú yán luàn dào胡言乱道 | 胡言乱语。 | 元·张国宾《合汗衫》第三折:“俺孩儿听了他胡言乱道巧差排,便待离家乡做些买卖。” |
| kǒu chū kuáng yán口出狂言 | 嘴里说出狂妄自大的话。指说话狂妄、放肆。也指胡说八道。 |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七十二回:“宋江听得,慌忙过来看时,却是‘九纹龙’史进,‘没遮拦’穆弘,在阁子内吃得大醉,口出狂言。” |
| zhī bì yán,yán bì jìn知必言,言必尽 | 言:说。凡有知道的,就毫无保留地讲出来。 | |
| chén yán fū cí陈言肤词 | 陈旧而肤浅的言词。 | 马南邨《燕山夜话·文章长短不拘》:“短文章要能耐读,必须有精彩新鲜的内容,最好要比长文章更多地解决问题,不为陈言肤词,不为疏慢之语。” |
| zhí yán bù huì直言不讳 | 直率地讲话;毫不隐讳(讳:忌讳;隐讳)。 | 《晋书 刘波传》:“臣鉴先征,窃惟今事,是以敢肆狂瞽,直言无讳。” |
| yī yán bù fā一言不发 | 一句话也不说。 | 明 冯梦龙《喻世明言》卷一:“三巧儿听说丈夫把她休了,一言不发,啼哭起来。” |
| yán zhě wú yì,tīng zhě yǒu xīn言者无意,听者有心 | 说话的人不是有心的,听话的人却认真计较。 | 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中册:“言者无意,听者有心,这句话正触着阿珠的‘隐痛’,要想保持平静也不可能了。” |
| piān tīng piān yán偏听偏言 | 偏:只注重一方面。只听信一方面,指处理问题态度不公正,方法不妥当。 | 汉 王符《潜夫论 明暗》:“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 |
| yù yán yòu zhǐ欲言又止 | 想说又停止;不说。常形容有难言的苦衷。 |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语甚凄楚,惊问之,欲言而止者再。” |
| rén yán zé zé人言啧啧 | 形容人们议论纷纷。 | 清 黄小配《廿载繁华梦》:“话说王府娶亲之日,周女不愿叩拜翁姑,以至一场扫兴,任人言啧啧,他只在房里抽烟。” |
| tīng qí yán ér guān qí xíng听其言而观其行 | 听了他的话,还要看他的行动。指不要只听言论,还要看实际行动。 | 先秦 孔子《论语 公冶长》:“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
| yán bì yǒu zhòng言必有中 | 中:关键的地方。不说则已;一说就说到点子上。指说话很中肯。 | 先秦 孔子《论语 先进》:“子曰:‘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
| wàng yán wàng tīng妄言妄听 | 妄:不实。说得人随便说,听的人随便听,都不认真看待。 | 先秦 庄周《庄子 齐物论》:“予尝为女妄言之,女亦以妄听之。” |
| qiān lǐ jié yán千里结言 | 谓与远方朋友相约之言。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独行传·范式》:“母曰:‘三年之别,千里结言,尔何相信之审邪?” |
| jiān kǒu bù yán缄口不言 | 缄:封闭;言:说话。封住嘴巴;不开口说话。 | 《明史 何遵传》:“正德间,给事、御史挟势凌人,趋权择便,凡朝廷大阙失,群臣大奸恶,缄口不言。” |
| piàn yán zhī yǔ片言只语 | 片言:简单短少的几句话;只语:单个的字、词。短而小的几句话或指零碎的文字材料。 | 明 袁宗道《李卓吾》:“读翁片言只语,辄精神百倍。” |
| dǎng yán jiā lùn谠言嘉论 | 公正、正直而有说服力的言论。 | 《元史 张孔孙传》:“孔孙素以文学名,且善琴,工画山水竹石,而骑射尤精,及其立朝,谠言嘉论,有可观者,士论服之。” |
| yī yán yī dòng一言一动 | 一句话和一个行动。也指每句话和每一个行动。 | 朱自清《山野掇拾》:“他们于一言一动之征,一沙一石之细,都不轻轻放过。” |
| yī yán wéi dìng一言为定 | 一句话说定了;不再更改。 | 清 曹雪芹《红楼梦》:“贾琏笑道:‘你我一言为定。只是我信不过二弟,你是萍踪浪迹,倘然去了不来,岂不误了人家一辈子的大事。’” |
| qián yán bù dā hòu yǔ前言不搭后语 | 说得话前后连接不上。多形容思想混乱,不能自圆其说。 | 杜鹏程《保卫延安》第六章:“四科长急得前言不搭后语地说:‘701,不是我!’” |
| chán yán nìng yǔ谗言佞语 | 中伤他人和奉承讨好的话语。 | 元 关汉卿《哭存孝》第三折:“一个李存信,两头蛇谗言佞语。” |
| yī pài hú yán一派胡言 | 指不切实际的言语。 | 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12回:“这畜生说什么乘人不备逃出来,那全是他一派胡言罢了。” |
| kǎn kǎn ér yán侃侃而言 | 理直气壮、从容不迫地说话。 | 《论语 乡党》:“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 |
| xián yán xián yǔ闲言闲语 | 指不满意的话;没有根据的话。 |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一回:“街坊上很有些闲言闲语。” |
| qián kǒu bù yán钳口不言 | 钳口:闭口。闭着嘴不说话。 | 《庄子·田子方》:“吾形解而不欲动,口钳而不欲言,吾所学者,直土梗耳!” |
| yǔ sì yán sān语四言三 | 指信口乱说闲话。 | 《群音类选 〈分钗记 计诱皮氏〉》:“为何的语四言三,平白地将人讥诮。” |
| yī jiā zhī yán一家之言 | 指有独特见解、自成体系的学说或论着。 | 西汉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
| yán chū fǎ suí言出法随 | 言:话;这里指法令或命令;法:法律;随:跟随。话一说出口。法律就跟在后面。指法令一经公布就严格执行;如有违犯就依法处理。 | 清 林则徐《奉旨前往广东查办海口事件传牌稿》:“言出法随,各宜懔遵毋违。” |
| zhōng yán nì ěr忠言逆耳 | 诚恳的劝告听起来不舒服。逆:不顺。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留侯世家》:“且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 |
| néng yán qiǎo biàn能言巧辩 | 形容能说会道,善于言辩。 | 元·无名氏《气英布》第一折:“恰才灵壁之战,项王遣使征布会,布与龙且有隙,称病不赴,若得能言巧辩之士,说他归降,纵项王驰还……破项王必矣。” |
| jí ér yán zhī极而言之 | 从最极端的情况来说。指把话说到头。 | 明 袁宏道《与仙人论性书》:“极而言之,亦是心形炼极所现之象。” |
| yán bù jiàn xíng言不践行 | 践行:履行。说了的话不能实行。 |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20回:“此刻害我做了个言不践行的人,我气的就是这一点。” |
| yán cóng jì xíng言从计行 | 见“言行计从”。 | 《新唐书·李德裕传》:“武宗知而能任之,言从计行。” |
| zhǐ kě yì huì,bù kě yán chuán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 只能用心去揣摩体会,没法用话具体地表达出来。指道理奥妙,难以说明。有时也指情况微妙,不便说明。 | 先秦 庄周《庄子 天道》:“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 |
| miàn cóng hòu yán面从后言 | 从:听从,顺从。当面顺从,背后乱说。 | 晋·陈寿《三国志·蜀志·蒋婉传》:“人心不同,各如其面;面从后言,古人之所诫也。” |
| yán lùn fēng shēng言论风生 | 形容言谈议论时兴致很高,气氛活跃。 | 清·袁枚《新齐谐·赵李二生》:“[书生]邀入坐,言论风生。” |
| lěng yán lěng yǔ冷言冷语 | 冷:不热;冷淡;不温和。不直接表达其意;从侧面或反面说辛辣嘲讽的话。 | 宋 宝林《宝林禅师语录》:“山门疏,关着门,尽是自家屋里,何须冷言冷语,暗地敲人?” |
| guǎng kāi yán lù广开言路 | 尽量创造使人们能充分发表意见的条件。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来历传》:“朝廷广开言事之路,故且一切假贷。” |
| zào yán huò zhòng造言惑众 | 惑:迷惑。制造谣言迷惑群众。 | 清·壮者《扫迷帚》第十回:“老兄六尺须眉,何苦同妇人女子一般识见,造言惑众,说得天花乱坠,凿凿有据呢!” |
| xián yán suì yǔ闲言碎语 | ①不满意的话;没有根据的话。②与正事无关的话。 | 明·冯惟敏《正宫端正好·徐我亭归田》:“一个道紧急军情奉火牌,闲言碎语须耽待。” |
| liú yán fēi yǔ流言飞语 | 见“流言蜚语”。 | 清·和邦额《夜谭随录·修鳞》:“流言飞语,何足凭信。” |
| bīng tàn bù yán,lěng rè zì míng冰炭不言,冷热自明 | 比喻内心的诚意不用表白,必然表现在行动上。 | 《晋书·王沈传》:“尧、舜、周公所以能致忠谏者,以其款诚之心者也,冰炭不言,而冷热之质自明者,以其有实也。” |
| zào yán niē cí造言捏词 | 捏造虚假的言词。 | 明·李贽《穷途说》:“今既乱以皮鞭打常闻矣,犹然不得快活,复怨怒上山,造言捏词。” |
| tián yán mèi yǔ甜言媚语 | 见“甜言软语”。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二卷:“滴珠叹了一口气缩做一团,被吴大郎甜言媚语,轻轻款款,扳将过来。” |
| dǎng yán zhí shēng谠言直声 | 谠言:公正的言论;直:正直的。公正的、正直的、理直气壮的言论。 | 唐 白居易《唐河南元府君夫人墓志铭序》:“由校书郎拜左拾遗,不数月,谠言直声动于朝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