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释比喻从事脑力劳动,以读写为业。
出处南朝 梁 任昉《为萧扬州荐士表》:“既笔耕为养,亦佣书成学。”
拼音bǐ gēng yàn tián
注音ㄅ一ˇ ㄍㄥ 一ㄢˋ ㄊ一ㄢˊ
繁体筆畊硯田
感情笔耕砚田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指以读写为职业。
谜语作家写作
| 成语 | 解释 | 
|---|---|
| 浪费笔墨 | 指人作品不好或文章过于繁琐。 | 
| 刀耕火种 | 指把草木烧成灰当作肥料;就地挖坑播下种子。指原始的农业耕作技术。也作“火耨刀耕”。 | 
| 解甲归田 | 解:脱下;甲:铠甲。脱掉军装;回家种地。 | 
| 援笔立就 | 一拿起笔瞬间就完成一篇文章。形容人文思敏捷。 | 
| 蹊田夺牛 | 蹊:践踏;夺:强取。因牛践踏了田,抢走人家的牛。比喻罪轻罚重。 | 
| 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 | 经过瓜田,不可弯腰提鞋;经过李树下不要举起手来整理帽子。比喻避嫌疑。 | 
| 精耕细作 | 精心细致地耕作。指庄稼的耕种经营十分认真细致。 | 
| 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 | 比喻避嫌疑。同“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 | 
| 口诛笔伐 | 口:指言语;诛:责罚;笔:指文字。伐:征讨。用言语和文字揭露或批判罪行。 | 
| 沧海桑田 | 沧海:大海;桑田:种桑树的地;泛指农田。大海变成农田;农田变成大海。比喻世事变化很大。也作“桑田沧海”;又简称“沧桑”。 | 
| 大手笔 | 指伟大的著作或大行动。 | 
| 舞笔弄文 | 犹舞文弄墨。 | 
| 归老田间 | 指回到幽雅处所,度过晚年。 | 
| 春秋笔法 | 指寓褒贬于曲折的文笔之中。 | 
| 董狐直笔 | 董狐:春秋时晋国的史官。直笔:根据事实,如实记载。指敢于秉笔直书,尊重史实,不阿权贵的正直史家。 | 
| 肥水不落外人田 | 肥水:借指好处。指不让别人得到好处。 | 
| 秉笔直书 | 秉:握。书写史实不隐讳。 | 
| 投笔从戎 | 指读书人放弃文化工作参军入伍。投:扔掉。 | 
| 下笔成文 | 一下笔就很快写成文章。形容文思敏捷,才华横溢。 | 
| 买田阳羡 | 指辞官归隐。 | 
| 象耕鸟耘 | 传说舜死苍梧,象为之耕;禹葬会稽,鸟为之耘。后用以形容民俗古朴,有舜禹时代的遗风。 | 
| 男耕女织 | 男的耕种;女的纺织。形容辛勤从事生产劳动;也形容合家劳动;怡然自乐。 | 
| 一卒之田 | 百顷田地。 | 
| 求田问舍 | 舍:房子。多方购买田地,到处问询屋介。指只知道置产业,谋求个人私利。比喻没有远大的志向。 | 
| 点睛之笔 | 笔:文笔。指文章传神绝妙之处。 | 
| 走笔疾书 | 走笔:笔行得很快;疾书:快速地写。形容写字熟练、快速。也形容文思敏捷,文章写起来很快。 | 
| 彩笔生花 | 生花:长出花来。比喻才思有很大的进步。 | 
| 瓜田李下 | 经过瓜田时不要弯腰提鞋跟;走过李子树下不要举手整理帽子;免得有偷瓜、偷李子的嫌疑。比喻容易发生嫌疑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