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àng

上祭


拼音shàng jì
注音ㄕㄤˋ ㄐㄧˋ


词语解释

上祭shàng jì

  1. 致祭,奠祭。

引证解释

  1. 致祭,奠祭。

    《史记·周本纪》:“九年, 武王 上祭於毕。”
    《后汉书·苏竟传》:“毕为天网,主网罗无道之君,故 武王 将伐 紂,上祭于毕,求助天也。”
    《红楼梦》第十四回:“﹝ 北静王 ﹞不以王位自居,上日也曾探丧上祭,如今又设路奠,命麾下各官在此伺候。”

国语辞典

上祭shàng jì

  1. 祭奠。

    《后汉书·卷三〇上·苏竟传》:「毕为天网,主网罗无道之君,故武王将伐纣,上祭于毕,求助天也。」
    《红楼梦·第一四回》:「因此不以王位自居,上日已曾探丧上祭,如今又设路奠,命麾下各官在此伺候。」

网络解释

上祭

上祭,汉语词语,

拼音:shàng jì,

释义是指致祭,奠祭,

出自《史记·周本纪》。

分字解释


※ "上祭"的意思解释、上祭是什么意思由字词成语句子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上祭造句


  • 1.第九天,会给玉皇大帝奉上祭品。

    2.按照宗规,带上祭仙台,枭首示众!

    3.王先生说,由于他老家在区外,加上工作忙,很难回家祭奠,所以只能在远方遥祭了,其实网上祭奠也很方便。

    4.女知青站住了,双目无神,象一个被送上祭台的羔羊。

    5.经历了两次大战而获得胜利后,黄帝为了进一步安定天下,就到现在位于万荣县的汾阴藌上祭祀后土,祈求得到后土的保佑,史书称之为“轩辕扫地而安九土”。

    6.他走上祭祀台,随后一句洪亮的声音响遍全场“今天族长有事,所以今年的加冕典礼由我主持”。

    7.许愿树给神明献上祭品的习俗可以追溯到几百年前,但自然和人工如此相的罕见。

    8.周宪军告诉记者,每年春节、清明节他都要在网上祭拜先烈,今年国家又设立了烈士纪念日,他更多了一个向烈士表达哀思和敬意的机会。

    9.他们清扫墓地.献上祭品.焚烧冥币.以表达对先人的敬意.

    10.笙篁妙谛,钟磬清音,礼部尚书孔思手捧诏书登上祭天坛,跪读诏告曰:天之兴楚,地之尊王。

    11.黄昏时分,首先在香台上点燃香、烛,摆上祭品;然后,在堂屋的方桌上摆上祭品;再后,为东间的保家神和厨房里的灶君神摆上祭品。

    12.“现今北静王水溶”,也“不以王位自居,上日也曾探丧上祭,如今又设路奠,命麾下各官在此伺候。

    13.在灵台上祭天礼地的主要是胡巫,这喻示了“胡巫”可能是沟通周人与西北游牧民族“天”神信仰的“使者”。

    14.那花瓣落地时依然鲜艳夺目,如同一只奉上祭坛的大鸟脱落的羽毛,低吟着壮烈的悲歌离去。

    15.次日,亨利二世陪同路易国王到坎特伯雷,路易国王向托马斯墓祷告,献上祭品,其中包括亨利八世捣毁圣祠时一心要占为己有的那颗硕大的红宝石。

    16.龙族的强大,就是用这种究极的进化方式来保证的。为了进化一切都可以被送上祭坛,包括那些在人类文明中被捧得很高、被诗人无数次赞美的东西——善良、慈悲、谦卑、节制、贞洁,乃至于一切的爱。进化的祭坛中熊熊燃烧,燃烧着那些羁绊着人类的感情。江南 

    17.有坟必有墓祭,后来因与三月招魂续魄之俗相融合,便逐渐定在寒食上祭了。

    18.装模作样的摆了两个pose,然后大摇大摆的走上祭坛。

    19.想起来,当初我还是笑着走上祭台的。以我一人性命换取一方安乐,何其伟大。洛埋名 

    20.点亮南瓜灯,摆上祭奠品。头戴魔具帽,祭台烛光耀。口中念咒语,驱魔鬼怪逃。点燃篝火堆,烧烤苹果餐。祈求皆平安,亲人都吉祥,万圣节,愿你开心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