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唐代:刘禹锡
新词宛转递相传,振袖倾鬟风露前。
月落乌啼云雨散,游童陌上拾花钿。
白鹭兒,最高格。
毛衣新成雪不敵,衆禽喧呼獨凝寂。
孤眠芊芊草,久立潺潺石。
前山正無雲,飛去入遙碧。
:
萬裡長城壞,荒營野草秋。
秣陵多士女,猶唱白符鸠。
斑竹枝,斑竹枝,淚痕點點寄相思。楚客欲聽瑤瑟怨,潇湘深夜月明時。
瞿塘嘈嘈十二灘,人言道路古來難。(人言 一作:此中)
長恨人心不如水,等閑平地起波瀾。
新妝宜面下朱樓,深鎖春光一院愁。
行到中庭數花朵,蜻蜓飛上玉搔頭。
去國十年同赴召,渡湘千裡又分歧。
重臨事異黃丞相,三黜名慚柳士師。
歸目并随回雁盡,愁腸正遇斷猿時。
桂江東過連山下,相望長吟有所思。
吟君歎逝雙絕句,使我傷懷奏短歌。
世上空驚故人少,集中惟覺祭文多。
芳林新葉催陳葉,流水前波讓後波。
萬古到今同此恨,聞琴淚盡欲如何。
酒旗相望大堤頭,堤下連樯堤上樓。
日暮行人争渡急,槳聲幽軋滿中流。
江南江北望煙波,入夜行人相應歌。
桃葉傳情竹枝怨,水流無限月明多。
長堤缭繞水徘徊,酒舍旗亭次第開。
日晚出簾招估客,轲峨大艑落帆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