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解释 | 出处 |
---|
yī mìng guī xī一命归西 | 见“一命归阴”。 | 老舍《四世同堂》:“不留神?好,噗哧一下儿,我不就一命归西了吗!” |
shí guāi mìng jiǎn时乖命蹇 | 时:时运,时机;乖:不顺利;蹇:一足偏废,引伸为不顺利。时运不好,命运不佳。这是唯心主义宿命论的观点。 | 元 白仁甫《墙头马上》:“早是抱闲怨,时乖运蹇。” |
jiàn wēi shòu mìng见危授命 | 在危急关头勇于献出自己的生命。 | 先秦 孔子《论语 宪问》:“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
zì mìng qīng gāo自命清高 | 自以为清高(命:认为;以为)。 |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还自命清高,反说富贵的是俗人。” |
tiān mìng yǒu guī天命有归 | 天命:上天的意志;归:归宿。上天所安排的归宿。 |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三十三回:“三分天下,周土已得二分,可见天命有归,岂是人为。” |
cháng mìng bǎi suì长命百岁 | 寿命很长,能活到一百岁。常用作祝福长寿之词。 | 元 无名氏《蓝采和》第四折:“这个道七十,那个道八十,婆婆道九十,这厮淡则淡到长命百岁。” |
xiào lǚ mìng chóu啸侣命俦 | 指召唤同伴。 | 三国魏嵇康《赠史秀才入军》诗:“鸳鸯于飞,啸侣命俦,朝游高原,夕宿中洲。” |
shě mìng péi jūn zǐ舍命陪君子 | 舍:舍弃;命;生命;陪:陪伴。指不惜一切陪伴与跟随对方。 | 老舍《正红旗下》:“办婚丧大事的人往往倾家荡产,难道亲友不应当舍命陪君子么?” |
tiān mìng yōu guī天命攸归 | 天命:上天的意志。攸:所。归:归宿。旧指上天预先安排好的归宿。因常指改朝换代,将有新君主出现。亦作“天命有归”。 | |
fāng mìng pǐ zú方命圮族 | 方命:违命;圮族:危害族人。指不遵从法纪命令,危害同族的人。比喻民族败类。 | 《尚书·尧典》:“吁!咈哉,方命圮族。” |
rén mìng guān tiān人命关天 | 关天:比喻关系重大。事关人命;关系重大。 | 元 关汉卿《拜月亭》:“召新郎更拣选,忒姻眷不得可将人怨。可须因缘数定,则这人命关天。” |
wéi lì shì mìng惟利是命 | 犹言惟利是图。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59回:“那婆子本是愚顽之辈,兼之年近昏眊,惟利是命,一概情面不管。” |
qí mìng wéi xīn其命维新 | 命:天命;维:乃。指承受的天命是新的。比喻国运昌盛,气象一新。 | 《诗经·大雅·文王》:“文王在上,于昭于天。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
lè tiān rèn mìng乐天任命 | 犹言听天由命。 | 郑振铎《止水的下层》:“像这样乐天任命的民族,我们将如之何呢?” |
chén tí xī mìng晨提夕命 | 犹言朝夕教诲。 | 明·陈子龙《应本序》:“子龙得备吏于越,得侍先生左右,晨提夕命者且三载,又岂易遇哉!” |
zhuī hún duó mìng追魂夺命 | 夺取魂魄性命。形容魅力极大。 | 《绿野仙踪》第四十三回:“我活了四十多岁,才只见了这样个伶俐俊俏、追魂夺命、爱杀人的一位小堂客。”又第七十九回:“再看香裙下面,偏又配着周周正正、瘦瘦小小、追魂夺命一对小金莲,正是洛神临凡,西施出世。” |
tīng tiān wěi mìng听天委命 | 听:任凭;命:命运。听任事态自然发展变化,不做主观努力。 | 明·屠隆《彩毫记·汾阳报恩》:“我们学道之人听天委命,不可怕死。” |
hóng yán bó mìng红颜薄命 | 旧指美貌女子不是早死;就遇不到好人或生活多磨难。红颜:美貌女子;薄命:命运不好。 | 元 无名氏《鸳鸯被》第三折:“知他是今世是前生,总则我红颜薄命。” |
mìng jiǎn shí guāi命蹇时乖 | 命运不济,遭遇坎坷。 | 明 沈采《千金记 遇仙》:“只恐命蹇时乖,且自存心守己。” |
pīn mìng sān láng拼命三郎 | 梁山好汉石秀的绰号。比喻打仗勇敢不怕死或干事竭尽全力的人。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44回:“自小学得些枪棒在身,一生执意,路见不平,但要去相助,人都呼小弟作‘拼命三郎’。” |
yǒu cái wú mìng有才无命 | 有才能但遭遇不好。指不得志。 | 唐 杜甫《寄狄明府博济》诗:“比看书父四十人,有才无命百寮底。” |
fǔ shǒu shòu mìng俯首受命 | 俯:低下;首:头。形容人驯服顺从的样子。 | 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132回:“欲使悍将骄兵,俯首受命,宁非痴人说梦乎?” |
sān mìng ér fǔ三命而俯 | 旧是指官职步步上升,态度也愈加谦虚。 | 《左传·昭公七年》:“一命而偻,再命而伛,三命而俯。” |
xìng mìng guān tiān性命关天 | 犹言性命交关。 | 曹禺《王昭君》第一幕:“出了差错,性命关天。王姑娘,叩头接旨吧。” |
tóng zhōu gòng mìng同舟共命 | 比喻命运相同,利害一致。 | 清·吴研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百二回:“占光又催着道:‘我们此刻,统共一十四个人,真正同舟共命,务求大家想个法子,脱了干系才好。’” |
bà yú bēn mìng罢于奔命 | 罢:通“疲”,疲乏;奔命:奉命奔走。指忙于奔走应付,弄得非常疲乏。 |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成公七年》:“余必使尔罢于奔命以死。” |
lì mìng ān shēn立命安身 | 立命:精神上安定;安身:指得以容身。指精神上有寄托,生活上有着落。 |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十:“僧问:‘学人不据地时如何?’师云:‘汝向什么处安身立命?’” |
jué mìng zhēng shǒu决命争首 | 拼命争先而战。 | 汉·李陵《答苏武书》:“疲兵再战,一以当千,然犹扶乘创痛,决命争首。” |
ài nán cóng mìng碍难从命 | 碍:妨碍;从:听从。由于有所妨碍,难以遵从命令或吩咐。 | 《三打祝家庄》第一幕第一场:“你回去复李大官人,本当将时迁放回,怎奈他是梁山贼党,碍难从命。” |
xìng mìng jiāo guān性命交关 | 交关:相关。形容关系重大,非常紧要。 | 清 夏纶《杏花村 监闹》:“此事是你我性命交关的事。” |
sǐ shēng yǒu mìng,fù guì zài tiān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 指万事皆由天命注定。 | 《论语 颜渊》:“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
zhì mìng yī cān致命一餐 | 舍弃生命,报答一餐饭的恩情。泛指舍死报恩。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朱浮传》:“匹夫媵母,尚能致命一餐。” |
pí yú gōng mìng疲于供命 | 疲:疲乏,劳累。指忙于奔走应付,弄得非常疲乏。 | 宋·赵彦卫《云麓漫钞》第三卷:“邑人疲于供命,聚薪其下,因野火焚之。” |
fǔ shǒu tīng mìng俯首听命 | 俯:低下;首:头;脑袋。低着脑袋听从命令。形容驯服顺从的样子。 | 汉 焦赣《易林 兑之否》:“俯伏听命,不敢动摇。” |
shī mìng fā hào施命发号 | 发布号令。 | 南朝宋颜延之《三月三日曲水诗序》:“选贤建戚,则宅之于茂典;施命发号,必酌之于故实。” |
jiā rén bó mìng佳人薄命 | 指年轻美女命不好。 | 宋 辛弃疾《贺新郎 送杜叔高》:“自昔佳人薄命,对古来,一片伤心月。” |
fèn bù gù mìng奋不顾命 | 犹奋不顾身。 | 南朝·梁·任昉《奏弹曹景宗》:“故司州刺史蔡道恭率励义勇,奋不顾命。” |
lè tiān ān mìng乐天安命 | 见“乐天知命” | 巴金《春》:“连她这个乐天安命的年轻姑娘现在也说出这样的话来,这倒是觉新料想不到的。” |
cí bù huò mìng辞不获命 | 谓辞谢而未获允许。 | 《庄子·天地》:“鲁君谓葂也曰:‘请受教。’辞不获命,既已告矣,未知中否。” |
qū jié rǔ mìng屈节辱命 | 失去了节操,辱没了使命。 | 《汉书·苏武传》:“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 |
mìng yùn duō chuǎn命运多舛 | 舛:违背。一生经历坎坷,遭遇不好。 | 唐·王勃《滕王阁序》:“时运不济,命运多舛。” |
bó mìng jiā rén薄命佳人 | 薄命:福薄命苦。福薄命苦的美女。 | 元·洪希文《书美人图》:“可怜前代汗青史,薄命佳人类如此。” |
xī cái rú mìng惜财如命 | 指把钱财看得极重,生活过分地节俭。 | |
shēn jiā xìng mìng身家性命 | 本人和全家人的生命。 |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108回:“身家性命,都在权奸掌握之中。” |
yú qiáng bì mìng逾墙避命 | 逾:越过。战国初魏人段干木回避魏文侯的征召。越墙逃跑,回避被征召。泛指隐士拒绝出仕。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乔玄传》:“段干木逾墙而避文侯之命。” |
mìng zhōng zhù dìng命中注定 | 命:命运;人一生的遭遇;注定:预先决定。旧时迷信说法;指命运早已决定了。 |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这是我命中注定,该做他家的女婿。” |
dá guān zhī mìng达官知命 | 达观:旧指一切听其自然,也指看得开。知命:旧指知天命,想念人的命运是由天决定的。指对不如意的事情看得开,任凭命运安排,无。 | |
cuī mìng guǐ催命鬼 | 催人早死的人,比喻人催促别人很紧很急。 | 清·张南庄《何典》第二回:“不一时,催命鬼领了几个弟男子侄来到庙前。” |
móu cái hài mìng谋财害命 | 谋:谋求;谋取。图谋钱财;残害性命。 | 明 吴承恩《西游记》:“也只是为谋财害命,宰畜屠生。” |
yǐ cǐ wéi mìng倚此为命 | 靠它作为生命的支柱。 | |
mìng cí qiǎn yì命词遣意 | 见“命辞遣意”。 | 王闿运《郭新楷传》:“军檄笺启,日有百数,新楷命词遣意,轻重悉宜。” |
cháng mìng fù guì长命富贵 | 既长寿又富裕显贵。 | 《旧唐书 姚崇传》:“经云:‘求长命得长命,求富贵得富贵。’” |
jūn mìng wú èr君命无二 | 指君主的命令不可更改。形容君命有绝对的权威性。 |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君命无二,古之制也。” |
fú qīng mìng bó福轻命薄 | 指没福消受,短命。 | |
xū mó dìng mìng訏谟定命 | 訏谟:大计,宏谋。胸怀大的谋略来确定政令。指处理军国大事。 | 《诗经·大雅·抑》:“訏谟定命,远猷辰告。” |
ài cái rú mìng爱财如命 | 爱:吝惜;舍不得。吝惜钱财如同吝惜自己的生命一样。形容对钱财的贪婪、吝啬达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 | 清 岭南羽衣女士《东欧女豪杰》第四回:“我想近来世界,不管什么英雄,什么豪杰,都是爱财如命,何况吃官司的,少不免要和那些狼官鼠吏交手,这更没钱不行了。” |
huò fú yǒu mìng祸福有命 | 旧时迷信认为,灾祸与幸福都有一定的气数,都是命中注定的。 | 宋·陆游《谢曾侍郎启》:“祸福有命,岂其或置于胸中。” |
guó mài mín mìng国脉民命 | 脉:命脉。国家和人民的命脉。比喻国家和人民赖以生存的根基。 | 毛泽东《向国民党的十点要求》:“当此国难深重之秋,若犹不思变计,则日汪肆扰于外,奸徒破坏于内,国脉民命,岌岌可危矣。” |
hán háo mìng jiǎn含毫命简 | 毫:毛笔;简:古代写字的竹片。嘴里叼着笔,桌上摆好纸。指准备动手写作。 | 孙中山《心理建设》第三章:“试一问此超越欧美之中国文学家果有能心知作文之法则,而后含毫命简者乎?” |
ěr tí miàn mìng耳提面命 | 不但当面告诉他;而且揪着他的耳朵向他讲。形容严厉而又恳切的教导。 | 《诗经 大雅 抑》:“匪面命之,言提其耳。” |
fèng mìng wéi jǐn奉命惟谨 | 形容严格遵照命令行事,不敢稍有违背。 | 明 李东阳《先考赠少傅府君诰命碑阴记》:“东阳皆奉命惟谨。” |
dá guān zhī mìng达观知命 | 达观:指一切听其自然或看得开;命:命运;知命:指知天命。指对不如意的事情看得开,任凭命运摆布,无所烦恼。 | 茅盾《幻灭》十四:“达观知命的思想,暂时引渡静离开了苦闷的荆棘。天快亮时,她也沉沉入睡了。” |
bù rǔ shǐ mìng不辱使命 | 辱:辜负,玷辱。指不辜负别人的差使。 | 郭沫若《洪波曲》第三章:“寿昌大笑起来,掉头对着立群说:‘不辱使命!’” |
shì cái rú mìng视财如命 | 形容人的吝啬,把钱财看得有如生命一般。 | 清·黄世仲《洪秀全演义》第四回:“若辈视财如命,团团作富家儿,几见有能识大义的?” |
xīn rán mìng bǐ欣然命笔 | 欣然:喜悦的样子;命笔:用笔。高高兴兴地提笔写作。 | 毛泽东《七律二首·送瘟神》序:“微风拂煦,旭日临窗,遥望南天,欣然命笔。” |
mìng báo yuán qiān命薄缘悭 | 命运坏,缘分浅。 | 明·王玉峰《焚香记·饯别》:“不必多吁多叹,恨命薄缘悭,功名恩爱难两全。” |
mìng gēn zǐ命根子 | 有生命或精力来源的东西。比喻最受人重视的晚辈或最重要或最受重视的事物。 | 冯志《敌后武工队》第19章:“宝生在他们老公母俩心上,真像命根子,宝贝疙瘩。” |
tóng chuán hé mìng同船合命 | 比喻处境相同,利害相关。 | 清·钱彩《说岳全传》第12回:“一齐扯住了宗爷的衣服道:‘老元戎,你我四人乃是同船合命的。’” |
mìng cí qiǎn yì命辞遣意 | 亦作“命词遣意”。运用文词表达思想。 | 宋·朱熹《朱子语类》第80卷:“然亦须得其命辞遣意方可。” |
mín bù kān mìng民不堪命 | 民众负担沉重,痛苦得活不下去。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桓公二年》:“宋殇公立,十年十一战,民不堪命。” |
jiàng zài jūn,jūn mìng yǒu suǒ bù shòu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 | 将:将领;受:接受。将领远征在外可以相机作战,不必事先请战或等待君主的命令再战。 | 西汉·司马迁《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臣既已受命为将,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 |
tīng tiān ān mìng听天安命 | 听:任凭;命:命运。听任事态自然发展变化,不做主观努力。 | 巴金《秋》:“也说不上满意,这不过是听天安命罢了。” |
jiàng zài wài,jūn mìng yǒu suǒ bù shòu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 将:将领;受:接受。将领远征在外可以相机作战,不必事先请战或等待君主的命令再战。 | 春秋·齐·孙武《孙子兵法·变篇》:“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君命有所不受。”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03回:“岂不闻:‘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
mìng chóu xiào lǚ命俦啸侣 | 命、啸:呼引,呼唤;俦、侣:同伴。招乎意气相投的人,一道从事某一活动。 | 三国魏·曹植《洛神赋》:“众灵杂还,命俦啸侣。” |
xìng mìng yōu guān性命攸关 | 攸:所。形容事关重大,非常紧要 | 刘斯奋《白门柳·鸡鸣风雨》第八章:“我怎么忘记了沈昆铜,忘记了城外的抗清义师,忘记了我正在做着性命攸关的勾当!” |
ān shēn lì mìng安身立命 | 安身:有容身之所;立命:精神上安定。指生活有着落;精神有所寄托。 |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僧问:‘学人不据地时如何?’师云:‘汝向什么处安身立命?’” |
fú qiǎn mìng bó福浅命薄 | 福分浅薄,命运不好,无福消受。 |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36回:“这是妾福浅命薄,不能保养潜龙。是妾之罪,与陛下何与?” |
wéi mìng shì cóng唯命是从 | 只要有命令就听从;形容完全服从命令。唯:唯独;命:命令。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昭公十二年》:“今周与四国服事君王,将唯命是从,岂其爱鼎?” |
xiào mìng jiāng chǎng效命疆场 | 疆场:战场。到边疆拼死报效国家。 | 吴玉章《从甲午战争前后到辛亥革命前后的回忆》:“清士官学校的学生蓝天蔚、方声涛二人来教练军事,想学点真实的本领,将来好直接效命疆场。” |
yī mìng wū hū一命呜呼 | 指人死亡。呜呼:古汉语叹词;旧时常用于祭文;后来借指死亡。 | 清 刘鹗《老残游记》:“谁知这个女婿,去年七月感了时气,到了八月边,就一命呜呼哀哉死了。” |
rén mìng wēi qiǎn人命危浅 | 浅:时间短。形容寿命不长,即将死亡。 | 晋 李密《陈情表》:“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
zhì mìng suì zhì致命遂志 | 致命:舍弃生命;遂:达到,实现。舍弃生命来实现理想。 | 《周易·困》:“君子以致命遂志。” |
jiù mìng dào cǎo救命稻草 | 借以活命的稻草。指人在困境时希望抓住借以活命的微小的东西。 | 王朔《永失我爱》:“我可知道人抓住救命稻草是什么手劲儿了。” |
cǎo jiān rén mìng草菅人命 | 菅:一种多年生的茅草;泛指野草、杂草。把人的性命看得像野草一样轻贱;随意加以摧残。指反动统治者滥施淫威;任意残害人命。也作“草菅民命。” |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1卷:“所以说为官做吏的人,千万不要草菅人命,视同儿戏!” |
mìng ruò xuán sī命若悬丝 | 比喻生命垂危。 |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36回:“吾今命若悬丝,专望救援。” |
tuō gū jì mìng托孤寄命 | 托孤:以遗孤相托;寄命:以重要事情相托。临终前将孤儿及重要事情相委托。 |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补遗》第七卷:“故逆知其可以托孤寄命,韩魏公之凝立,亦此类也。” |
shā rén cháng mìng,qiàn zhài huán qián杀人偿命,欠债还钱 | 偿:偿还。杀人者须抵命,欠债者要还钱。 | 元·马致远《任风子》第二折:“可知道杀人偿命,欠债还钱,你这般说才是。” |
ài qián rú mìng爱钱如命 | 某些人贪爱钱财就像吝啬生命一样。形容十分贪婪、刻薄。 | 明 谢谠《四喜记 大宋毕姻》:“既称月老,又号冰人,爱钱如命,说谎通神,自家高媒婆是也。” |
duǎn shòu cù mìng短寿促命 | 短命早死,要命。 | 叶圣陶《线下 外国旗》:“寿泉这家伙只会对我发脾气,只会说几句短寿促命的话,真个临到紧要关头,他连心窍都塞住了。” |
tīng tiān yóu mìng听天由命 | 听任事态自然发展变化;不作主观努力;这是一种宿命论思想。听:任凭;由:顺随。 | 清 无名氏《说唐》:“公主遵兄之命,在彩楼上,抛球择婿,对天祝道:‘姻缘听天由命。’” |
xiāng xū wéi mìng相须为命 | 互相依靠着过日子。泛指互相依靠,谁也离不开谁 | 宋·苏辙《为兄轼下狱上书》:“臣早失怙恃,惟兄轼一人,相须为命。” |
lè dào ān mìng乐道安命 | 乐守正道而安于天命。 | 南朝·宋·鲍照《园葵赋》:“荡然任心,乐道安命。” |
wén zhāng zēng mìng文章憎命 | 憎:厌恶。文章厌恶命运好的人。形容有才能的人遭遇不好。 | 唐 杜甫《天末怀李白》诗:“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
yìng tiān shòu mìng应天授命 | 顺应天意,承受天命。 | 唐·韦绚《嘉话录》:“乃知圣人应天授命,享国年深,岂是徒然!” |
shù jī mìng jiǎn数奇命蹇 | 奇:单数;数奇:命运不好;蹇:不顺利。指命运不好,事多乖违 | 唐·杨炯《原州百泉县令李君神道碑》:“数奇命蹇,遂无望于高门,日往月来,竞消声于下邑。” |
jiàn wēi zhì mìng见危致命 | 见“见危授命”。 | 春秋·鲁·孔丘《论语·子罕》:“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 |
shùn tiān yìng mìng顺天应命 | 顺:依顺,顺从;命:天命。顺应天意,遵从天命。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40回:“大君代天司命,君命即是天命,天命所在,便是条意外的岔路,顺天应命,安知非福?” |
quǎn mǎ zhī mìng犬马之命 | 命:生命。对自己生命的谦称。 | 晋·陈寿《三国志·魏志·华歆传》:“臣备位宰相,老病日笃,犬马之命将尽。” |
yìng tiān shòu mìng应天受命 | 顺应天意,承受天命。 | 《晋书·谢琨传》:“陛下应天受命,登坛日恨不得谢益寿奉玺绂。” |
mìng lǐ zhù dìng命里注定 | 旧时迷信说法,命运早已决定安排好了。亦作“命中注定”。 |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八回:“这都是命里注定的,你说灵不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