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解释 | 出处 |
---|
hú péng gǒu yǒu狐朋狗友 | 将狐狗引为朋友。比喻品行不端的朋友。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十回:“恼的是那狐朋狗友,搬弄是非,调三窝四。” |
jià gǒu suí gǒu嫁狗随狗 | 比喻女子只能顺从丈夫。 | 宋 陈造《题六幺后》:“兰摧蕙枯昆玉碎,不如人家嫁狗随狗鸡随鸡。” |
gǒu xíng láng xīn狗行狼心 | 比喻行为凶狠,心肠毒辣。 | 元·白朴《恼煞人》套曲:“恨冯魁,趋恩夺爱,狗行狼心,全然不怕天折挫。” |
zéi tóu gǒu nǎo贼头狗脑 | 同“贼头鼠脑”。 | 《再生缘》第一回:“今天楼上家中老少和一班女眷都在看,刘奎璧对着楼上贼头狗脑,以致第三箭失手。” |
zhuī mái tú gǒu椎埋屠狗 | 杀人宰狗。指为非作歹和从事低贱的职业。 | 宋·苏洵《权书下·高祖》:“谁谓百岁之后,椎埋屠狗之人见其亲戚乘势为帝王,而不欣然而从之邪!” |
hú qún gǒu dǎng狐群狗党 | 与狐;狗结群为党。比喻勾结在一起的坏人。 | 元 尚仲贤《气英布》第四折:“咱若不是扶刘锄项,逐着那狐群狗党,兀良怎显得咱这黥面当王!” |
diāo gǒu xiāng shǔ貂狗相属 | 指真伪或优劣混杂在一起。 | 唐·崔倬《叙石幢事》:“倬自幼学慕习鲁公书法……惜奇高踪堙没,遂命攻治其伤残,补续其次,虽真赝悬越,貂狗相属,且复瞻仰鲁公遗文,昭示于后矣。” |
gǒu zhì bù shí qí yú狗彘不食其余 | 狗猪都不吃他剩下的东西。形容人极其卑鄙龌龊。 | 《汉书·元后传》:“既无以报,受人孤寄,乘便利时,夺取其国,不复顾恩义,人如此者,狗猪不食其余,天下岂有而兄弟邪!” |
guà yáng tóu,mài gǒu ròu挂羊头,卖狗肉 | 比喻以好的名义做招牌,实际上兜售低劣的货色。 |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十六:“悬羊头,卖狗肉,坏后进,初几灭。” |
fàn niú tú gǒu饭牛屠狗 | ①喻指从事低贱之事。②指从事贱业者。 | 明·陈子龙《酬吴次尾》诗:“别来落魄吴楚间,饭牛屠狗俱无颜。” |
dòu jī zǒu gǒu斗鸡走狗 | 斗:使相斗;走狗:唆使狗跑。做公鸡打架、使狗赛跑的游戏。指旧时纨绔子弟、游手好闲的人的无耻游戏。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袁盎晁错列传》:“袁盎病免居家,与闾里浮沉,相随行,斗鸡走狗。” |
gǒu yǎo lǚ dòng bīn狗咬吕洞宾 | 吕洞宾:传说中的八仙之一。狗见了吕洞宾这样做善事的好人也咬,用来骂人不识好歹。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25回:“没良心的,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
dǎ luò shuǐ gǒu打落水狗 | 比喻继续打击已经失败的坏人。 | 瞿秋白《<鲁迅杂感选集>序言》:“鲁迅的著名的‘打落水狗’真正是反自由主义,反妥协主义的宣言。” |
lǘ xīn gǒu fèi驴心狗肺 | 比喻人心凶狠恶毒。 |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何故苦苦贪私,思量独吃自疴……不知驴心狗肺怎幺生的。” |
bái yún cāng gǒu白云苍狗 | 苍狗:黑狗。天上的白云顷刻间变成乌云;像黑狗一样。比喻世事变幻无常。 | 唐 杜甫《可叹》诗:“天上浮云似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 |
gǒu dào shǔ qiè狗盗鼠窃 | 像鼠狗那样的盗贼。比喻成不了气候的反叛者。 | 汉·荀悦《汉纪·惠帝纪》:“今明主在于上,法令具于下,安得有反贼乎?此真狗盗鼠窃耳!” |
gǒu yǎn kàn rén狗眼看人 | 比喻眼光势力。 | 熊召政《张居正》第二卷第七回:“这当儿店小二三脚并两脚赶了进来,一副狗眼看人低的神态拉着胡狲的手就要往外赶。” |
jī fēi gǒu tiào鸡飞狗跳 | 把鸡吓得飞起来,把狗吓得到处乱跳。形容惊慌得乱成一团。 | 茅盾《锻炼》:“然而陈克明却在这里想象,一方面疑神疑鬼,又一方面畏惧怨恨所造成的鸡飞狗跳、人人自危的情形。” |
pēng gǒu cáng gōng烹狗藏弓 | 语出《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范蠡遂去,自齐遗大夫种(文种)书曰:‘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后以“烹狗藏弓”比喻事成之后把效劳出力的人抛弃以至杀害。 | 语出《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范蠡遂去,自齐遗大夫种(文种)书曰:‘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
gǒu fèi láng xīn狗肺狼心 | 同“狼心狗肺”。 | 昆曲《十五贯》第二场:“谋财害命拐女人,狗肺狼心!” |
tù jìn gǒu pēng兔尽狗烹 | 烹:烧煮食物。兔子死了,猎狗就被人烹食。比喻统治者杀掉功臣。 | 西汉·司马迁《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
shǔ cuàn gǒu dào鼠窜狗盗 | 像鼠狗那样奔窜偷盗。 | 《隋书·高祖纪》:“历阳、广陵、窥觎相继,或谋图城邑,或劫剥吏人,昼伏夜游,鼠窜狗盗。” |
shǔ dào gǒu qiè鼠盗狗窃 | 同“鼠窃狗盗”。 | 《北齐书·薛掓传》:“杲鼠盗狗窃,非有远志,宜先讨颢。” |
huà hǔ bù chéng fǎn lèi gǒu画虎不成反类狗 | 画老虎不成;却象狗。比喻模仿的效果不好;弄得不伦不类。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马援转》:“效季良不得,陷为天下轻薄子,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狗者也。” |
jī cháng gǒu dù鸡肠狗肚 | 比喻狭窄的度量,狠毒的心肠。 | 《天雨花》第二回:“据你这淫妇的鸡肠狗肚,容不得人,把儿媳都逼了出门。” |
zhuī mái gǒu qiè椎埋狗窃 | 谓抢杀偷盗,不务正业。 | 宋·赵彦卫《云麓漫钞》卷六:“自绛灌至申屠嘉,皆向时棰埋狗窃之人。” |
gǒu fèi zhī jǐng狗吠之警 | 比喻轻微的惊动或扰乱。 | 东汉 班固《汉书 严助传》:“今方内无狗吠之警,而使陛下甲卒死亡,暴露中原。” |
gǒu wěi diāo xù狗尾貂续 | 见“狗尾续貂”。 | 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词采》:“尚有踊跃于前,懈弛于后,不得已而为狗尾貂续者亦有之。” |
gǒu dǎng hú péng狗党狐朋 | 见“狐朋狗党”。 | 元·乔吉《金钱记》第一折:“我是个诗坛酒社文章士,不比那狗党狐朋恶少年。” |
ā gǒu ā māo阿狗阿猫 | 旧时人们常用的小名。引申为任何轻贱的,不值得重视的人或著作。 | 鲁迅《我们要批评家》:“然而新的批评家不开口,类似批评家之流便趁势一笔抹杀:‘阿狗阿猫’。” |
shǔ qiè gǒu dào鼠窃狗盗 | 窃:偷。像老鼠小量窃取;像狗钻洞偷盗。指小偷小摸。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刘敬叔孙通列传》:“此特群盗鼠窃狗盗耳,何足置之齿牙间。” |
gǒu kǒu lǐ shēng bù chū xiàng yá狗口里生不出象牙 | 比喻坏人说不出好话。同“狗口里吐不出象牙”。 | 茅盾《霜叶红似二月花续稿》第十五章:“还有些话,牵涉到老弟,咳,反正狗口不出象牙,不说也罢。” |
jī fēi gǒu jiào鸡飞狗叫 | 把鸡吓得飞起来,把狗吓得直叫唤。形容乱成一团。 | 吴运铎《把一切献给党 反“扫荡”》:“忽然,邻庄鸡飞狗叫,老乡们拖着孩子向庄外奔跑。” |
jī míng gǒu fèi鸡鸣狗吠 | 鸡啼狗叫彼此都听得到。比喻聚居在一处的人口稠密。 | 先秦 孟轲《孟子 公孙丑上》:“鸡鸣狗吠相闻,而达乎四境,而齐有其民矣。。” |
zhū péng gǒu yǒu猪朋狗友 | 比喻好吃懒做、不务正业的坏朋友。 | 欧阳山《苦斗》四十四:“担心的是咱爷儿俩辛辛苦苦积攒下来的一份家业,将来不够他跟那些猪朋狗友天天去吃醋溜纹银子! |
tù sǐ gǒu pēng兔死狗烹 | 野兔捕杀了;猎狗无用;被煮着吃了。比喻事情成功之后;把效力有功的人抛弃或杀掉。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越王勾践世家》:“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
dǎ gǒu kàn zhǔ打狗看主 | 狗有主人,打不打它,要看给其主人留不留情面。比喻处理坏人下事要顾全其后台的情面。 |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七十九回:“不知原来家中大小姐这等暴躁性子,就是打狗也看主人面。” |
zhǐ zhū mà gǒu指猪骂狗 | 犹指桑骂槐。 |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十一回:“百般指猪骂狗,欺侮俺娘儿们。” |
gǒu zhū bù shí qí yú狗猪不食其余 | 食:吃。狗猪都不吃他剩下的东西。形容人的品行极其卑鄙龌龊。 | 东汉 班固《汉书 元后传》:“受人孤寄,乘便利时,夺取其国,不复顾恩义。人如此者,狗猪不食其余。” |
huà hǔ lèi gǒu画虎类狗 | 类:象。画老虎不成,却象狗。比喻模仿不到家,反而不伦不类。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马援传》:“效季良不得,陷为天下轻薄子,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狗也。” |
gǒu mǎ shēng sè狗马声色 | 良犬、骏马、音乐、女色。借指穷奢极侈的享乐。 | 宋·张孝祥《宣州新建御书阁记》:“谓虽极天下之贵,而退朝燕息,从容娱乐者,独在于是,狗马声色技巧之奉,不皇及也。” |
gǒu zhì bù shí狗彘不食 | 连狗猪都不吃他的肉。形容其人的品行极端恶劣。 | 东汉 班固《汉书 元后传》:“受人孤寄,乘便利时,夺取其国,不复顾恩义。人如此者,狗猪不食其余。” |
gǒu bàng rén shì狗傍人势 | 见“狗仗人势”。 | 清·蒋士铨《一片石·访墓》:“我把你这狗傍人势的奴才,我是服张天师管的,你那个老头儿,又不是道纪司,我怕他怎的。” |
shǔ qiè gǒu tōu鼠窃狗偷 | 象老鼠少量窃取,象狗钻油偷盗。指小偷小摸。 |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75回:“鼠窃狗偷之徒,何足虑哉。” |
fēi yīng zǒu gǒu飞鹰走狗 | 放出鹰狗去追捕野兽。指打猎游荡的生活。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袁术传》:“少以侠气闻,数与诸公子飞鹰走狗,后颇折节。” |
jià gǒu zhú gǒu嫁狗逐狗 | 见“嫁狗随狗”。 | 宋·赵汝鐩《古别离》诗:“嫁狗逐狗鸡逐鸡,耿耿不寐展转思。” |
huà lóng bù chéng fǎn wéi gǒu画龙不成反为狗 | 比喻模仿不到家,反而不伦不类。同“画虎不成反类狗”。 | 《后汉书 儒林传上 孔僖》:“[僖与崔駰]同游太学,习《春秋》。因读吴王夫差时事,僖废书叹曰:‘若是,所谓画龙不成反为狗者。’” |
shēng sè gǒu mǎ声色狗马 | 声色:歌舞和女色;狗马:养狗和骑马。后来二语连用;形容剥削阶级荒淫无耻的生活方式。 | 唐 白居易《悲哉行》:“平封还酒债,堆金选蛾眉。声色狗马外,其余一无知。” |
láng háo gǒu jiào狼嗥狗叫 | 形容恶人狂呼乱叫。 | |
gǒu dǎi lǎo shǔ狗逮老鼠 | 见“狗拿耗子”。 | 柳青《狠透铁》五:“你狗逮老鼠多管那闲事做啥?” |
gǒu pí gāo yào狗皮膏药 | 中医用狗皮膏药消肿止痛。比喻骗人的货色。 | 刘复《<半农杂文>自序》:“再往下说,那就是信口开河,不如到庙会上卖狗皮膏药去!” |
gǒu zǒu hú yín狗走狐淫 | 比喻卑劣淫乱。 | |
gǒu zhì zhī xíng狗彘之行 | 狗彘:猪狗。形容无耻之人的行为如猪狗一样。 | 明·郭勋《英烈传》第20回:“你受吴王大恩,不思图报,敌兵一至,便要投降,乃是狗彘之行!” |
gǒu dào jī tí狗盗鸡啼 | 见“狗盗鸡鸣”。 | 明·陆采《明珠记·江会》:“函关脱离,又何须狗盗鸡啼?” |
gǒu zhuō lǎo shǔ狗捉老鼠 | 比喻做外行事或多管闲事。 | 赵树理《传家宝》:“叫我看来是狗捉老鼠,多管闲事。” |
gǒu dǎng hú qún狗党狐群 | 见“狐群狗党”。 | 明·元心子《金雀记·投崖》:“差杀你狗党狐群,我怎肯丧志污红粉。” |
gǒu zhì bù rú狗彘不如 | 见“狗彘不若”。 | 清·吴璿《飞龙全传》第四十八回:“君有难,臣当不顾其身而救之,岂言退耶!直狗彘不如也!” |
shǔ tōu gǒu dào鼠偷狗盗 | 同“鼠窃狗盗”。 | 清·无名氏《陆沉痛》楔子:“遍地腥膻,直弄得江翻海扰,鼠偷狗盗,大劫何日了?” |
cāng gǒu bái yún苍狗白云 | 比喻事物变幻无常。同“苍狗白衣”。 |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八回:“春花秋月销磨尽,苍狗白云变态中,游丝万丈飘无定。” |
lǘ míng gǒu fèi驴鸣狗吠 | 见“驴鸣犬吠”。 | 唐·张鷟《朝野佥载》第六卷:“唯有韩陵山一片石堪共语,薛道衡、卢思道少解把笔,自余驴鸣犬吠,聒耳而已。” |
cáng gōng pēng gǒu藏弓烹狗 | 飞鸟射尽了就把良弓收起,狡兔被捉就把捕兔的猎狗煮了吃肉。旧时比喻统治者得势后,废弃、杀害有功之臣。 |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
tú gǒu mài jiāng屠狗卖浆 | 屠:宰杀;浆:酒。以卖酒杀狗为业。指从事低贱职业的阶层 | 宋·陆游《野炊》:“觅交屠狗卖浆中。” |
huò tù pēng gǒu获兔烹狗 | 比喻事成后排斥以至杀害有功之臣。 | 清 梁启超《论中国之将强》:“南洋一带,苟微华人,必不有今日。今虽获兔烹狗,得鱼忘筌。” |
zhuō jī mà gǒu捉鸡骂狗 | 犹指桑骂槐。 |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九卷:“次日,张氏晓得了,反怪媳妇做格,不去勾搭儿子干事,把一团美意,看做不良之心,捉鸡骂狗,言三语四,影射的发作了一场。” |
bái yī cāng gǒu白衣苍狗 | 苍:苍白。浮云像白衣,瞬间变得像苍狗。比喻世事变化无常。 | 唐 杜甫《可叹诗》:“天上浮云如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 |
xíng tóng gǒu yǒu行同狗豨 | 豨:猪。人的行为丑恶,如同猪狗一样。形容人的行为卑鄙恶劣到了极点。亦作“行如禽兽”、“行若狗彘”、“行同犬彘”。 | 战国·宋·墨翟《墨子·耕柱》:“伤矣哉!言称于汤文,行则譬于狗豨,伤矣哉!” |
gǒu měng jiǔ suān狗猛酒酸 | 比喻环境险恶,使人不敢靠近或指当政者任用小人,阻塞了纳贤之路。 | 汉·韩婴《韩诗外传》第七卷:“人有市酒而甚美者,置表甚长,然至酒酸而不售。问里人其故?里人曰:‘公之狗甚猛,而人有持器而欲往者,狗辄迎而吠之,是以酒酸不售也。’” |
jiǎo tù sǐ,liáng gǒu pēng狡兔死,良狗烹 | 烹:烧煮。兔子死了,猎狗就被人烹食。比喻给统治者效劳的人事成后被抛弃或杀掉。 | 《韩非子 内储说左下》:“狡兔尽则良犬烹,敌国灭则谋臣亡。《史记 越王勾践世家》:“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
wā míng gǒu fèi蛙鸣狗吠 | 吠:狗叫。青蛙鸣,狗汪汪叫。比喻浅陋拙劣的诗词及文章。 | 清·钮琇《觚剩·樵隐》:“此真铿金霏玉之音也。我向所厌薄者,大率皆蛙鸣狗吠耳。” |
gǒu shǔ bù shí rǔ yú狗鼠不食汝余 | 食:吃。狗猪都不吃他剩下的东西。形容人的品行极其卑鄙龌龊。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贤媛》:“因不复前而叹曰:‘狗鼠不食汝余,死故应尔。’至山陵,亦竟不临。” |
niú huáng gǒu bǎo牛黄狗宝 | 牛黄,牛胆囊中的结石;狗宝,狗脏器中的凝结物。两者都是内脏病变的产物,因以喻坏透了的心肠。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五回:“若大家好取和便罢,倘若有一点叫人过不去,我有本事先把你两个的牛黄狗宝掏了出来,再和那泼妇拼了这命,也不算是尤三姑奶奶!” |
zhí gǒu fèi yáo跖狗吠尧 | 比喻各为其主。 | 西汉 刘向《战国策 齐策》:“跖之狗吠尧,非贵跖而贱尧也,狗固吠非其主也。” |
gǒu jí tiào qiáng狗急跳墙 | 狗急了;能跳墙。比喻走投无路时;不顾一切、不择手段地蛮干捣乱。 | 《敦煌变文集 燕子赋》:“人急烧香,狗急蓦墙。” |
gǒu xù diāo wěi狗续貂尾 | 见“狗尾续貂”。 | 清·嬴宗季女《六月霜·张罗》:“杀人献媚,情甘狗续貂尾。” |
xuán yáng tóu,mài gǒu ròu悬羊头,卖狗肉 | 悬:吊挂。挂的是羊头,卖的是狗肉。比喻以次充好,以假充真,名不副实。 |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天钵元禅师法嗣》:“有般名利之徒,为人天师,悬羊头,卖狗肉。” |
jī fēi gǒu zǒu鸡飞狗走 | 走:跑。鸡乱飞,狗乱跑。形容因极端惊恐而混乱不堪。 | 清 吴趼人《痛史》第13回:“你看前两天那种搜索的样子,只就我们歇宿的那一家客寓,已经是闹得鸡飞狗走,鬼哭神号。” |
gǒu mǎ zhī xīn狗马之心 | 像犬马一样对主人忠心。 | 东汉·班固《汉书·汲黯传》:“臣常有狗马之心。” |
gǒu zhuī hào zǐ狗追耗子 | 见“狗拿耗子”。 | 周立波《暴风雨》第一部九:“你狗追耗子,管啥闲事?” |
xíng tóng gǒu zhì行同狗彘 | 旧时指人无耻,行为和猪狗一样。 | 汉·贾谊《治安策》:“故此一豫让也,反君事仇,行若狗彘,已而抗节致忠,行出乎列士,人主使然也。” |
gǒu yǎn kàn rén dī狗眼看人低 | 比喻眼光势利。 | 张爱玲《小艾》:“我就恨他们狗眼看人低,那口气实在咽不下。” |
mài gǒu xuán yáng卖狗悬羊 | 犹言挂羊头卖狗肉。意谓名不副实。 | 明·苏子文《桂枝香》:“卖狗悬羊,驴粪毯儿外面光,瞒不慌。” |
gǒu diān pì gǔ狗颠屁股 | 狗摇尾乞怜。用以形容极尽逢迎、献媚的丑态。 | 《红楼梦》第六一回:“春燕说荤的不好,另叫你炒个面筯儿,少搁油才好,你忙着就说自己发昏,赶着洗手炒了,狗颠屁股儿似的,亲自捧了去。” |
tōu jī dào gǒu偷鸡盗狗 | 见“偷鸡摸狗”。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6回:“每日却自和西门庆在楼上任意取乐,却不比先前在王婆房里,只是偷鸡盗狗之欢,如今家中又没人碍眼,任意停眠整宿。” |
mō jī tōu gǒu摸鸡偷狗 | 指小偷小摸。也指不正当的男女关系。 | 清·钱彩《说岳全传》第29回:“在此帮那强盗摸鸡偷狗的,一旦有失,落个骂名千古。” |
dǎ gǒu qī zhǔ打狗欺主 | 打狗也就是打击或欺侮其主人,打击或欺侮人。 | 熊召政《张居正》第一卷第七回:“俗话说,打狗欺主,太岳呀,我看你是成心要撕破脸皮与老夫作对了。” |
gǒu xuè lín tóu狗血淋头 | 旧时迷信说法,谓狗血淋在妖人头上,就可使其妖法失灵。后形容骂得很凶,使被骂者如淋了狗血的妖人一样,无言以对,无计可施。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五十三回:“马知府道:‘必然是个妖人!’教去取些法物来。牢子、节级将李逵捆翻,驱下厅前草地里,一个虞候掇一盆狗血没头一淋。” |
yǎo rén gǒu ér bù lòu chǐ咬人狗儿不露齿 | 比喻真正厉害的人在外表是不显露出来的。 | 元 张国宾《罗李郎》第三折:“那厮正是咬人狗儿不露齿。” |
gǒu tóu jūn shī狗头军师 | 比喻爱给人出主意而主意又不高明的人。也比喻专门出坏主意的人。 | 《何典》第十回:“次日,又宣众鬼入朝,论功行赏;便封活死人为蓬头大将,地里鬼为狗头军师。” |
gǒu ròu shàng bù le yán xí狗肉上不了筵席 | 比喻素质太差,不能扶持上去。 |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二卷第40章:“说她‘狗肉上不了筵席’,让丈夫一人来参加就行了。” |
yáng tóu gǒu ròu羊头狗肉 | 挂羊头,卖狗肉。比喻表里不一 | 清·钱大昕《恒言录》第六卷:“世祖赐丁邯诏曰:‘悬牛头,卖马脯;盗跖行,孔子语。’” |
ní zhū wǎ gǒu泥猪瓦狗 | 见“泥猪疥狗”。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五回:“见个败类,纵然势焰薰天,她看着也同泥猪瓦狗。” |
ní zhū jiè gǒu泥猪疥狗 | 比喻卑贱或粗鄙的人。 | 元·马致远《任凤子》第二折:“再谁想泥猪疥狗生涯苦。” |
gǒu zhì bù ruò狗彘不若 | 连猪狗都不如。比喻品行十分恶劣。彘:猪。 | 荀况《荀子 荣辱》:“人也,下忘其身,内忘其亲,上忘其君,则是人也,而曾狗彘之不若也。” |
mài gǒu pí gāo yào卖狗皮膏药 | 比喻说得很动听,实际上在骗人。 | 刘复《<半农杂文>自序》:“再往下说,那就是信口开河,不如到庙会上卖狗皮膏药去!” |
guà yáng tóu mài gǒu ròu挂羊头卖狗肉 | 比喻以好的名义做幌子,实际上名不副实或做坏事。 | 宋 释惟白《续传灯录》第31卷:“悬羊头,卖狗肉,知它有甚凭据。” |
gǒu wěi xù diāo狗尾续貂 | 貂尾不够;就用狗尾来补充。貂:指古代皇帝侍从官员用作帽饰的貂尾。原讽刺所封官爵太滥;后比喻用次品续在珍品之后。多指后来续写的文学作品不如原来的好。 | 宋 孙光宪《北梦琐言》第18卷:“乱离以来,官爵过滥,封王作辅,狗尾续貂。” |
gǒu xù jīn diāo狗续金貂 | 比喻滥封的官吏。 | 清·筱波山人《爱国魂·勤王》:“嗟满座狗续金貂,则索要清海宇谁把狼烟扫?” |
xíng ruò gǒu zhì行若狗彘 | 指人无耻,行为像猪狗一样。 | 西汉 贾谊《论治安策》:“故此一豫让也,反君事仇,行若狗彘。” |
yíng yíng gǒu gǒu蝇营狗苟 | 营:蝇飞的声音;苟:苟且。苍蝇飞来飞去;狗只图生存;不知羞耻;不择手段地追逐名利。 | 唐 韩愈《送穷文》:“朝悔其行,暮已复然,蝇营狗苟,驱去复返。” |
huà hǔ chéng gǒu画虎成狗 | 画老虎不成,却成了狗。比喻模仿不到家,反而不伦不类。 | 《后汉书·马援传》:“效季良不得,陷为天下轻薄子,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狗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