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上行下效上行下效成语造句

上行下效成语造句


1.由于这些人能逢迎上官,而贪墨之风却上行下效。

2.所以,教育孩子最根本的原则是上行下效,而孝敬最重要原则的是“尊重”。

3.感叹四,父母不父母,才有子孙不子孙,也就是父不父、子不子,上行下效嘛!推而广之,也就是,君肆意不君、臣顺理不臣。

4.管?哼,现在哪个门派少了奴隶?丹丘派虽然表面很风光,其实背地里和秦山派半斤八两!那句话怎么说来着?哦,对了,上行下效!

5.上行下效,自古皆然,由是,贵官显宦、富商巨贾、乃至学者名流喜好京剧且潜心习学者为数不少。

6.最恨和约,误国殃民,上行下效,民冤不伸,原忍至今,羽翼洋人,趋炎附势,肆虐同群……

7.孙元起急忙接过来,一看,却是一张揭帖,上面写着:“最恨和约,误国殃民,上行下效,民冤不伸,原忍至今,羽翼洋人,趋炎附势,肆虐同群……”。

8.当年明太祖朱元璋建都金陵,为了以示庆贺,在城内搭彩楼,并在秦淮河上放水灯万盏,一时蔚为大观,上行下效,这个风俗很快就传遍了明朝各地。

9.在宋初已极为盛行,即使是北宋末年徽宗赵佶也常与臣属斗苛,上行下效,颇具影响。

10.恩威不施,则政令难行;耳目闭塞,则政令常误;能听逆耳忠言,能允谏官犯上,则上行下效,天下必将垂拱而治!

11.可是在正事上,大家却必须做到公私分明,上行下效,令行禁止。

12.长辈*博斗牌,晚辈耳儒目染,自然也成为赌徒,这就叫上行下效。

13.官吏廉明,上行下效,这个地方确实已经达到路不拾遗的境界。

14.两个助手既然无能,就上行下效,再为自己找两个更加无能的助手。

15.上行下效,越来越多原本应该用于国计民生的银子变成了排场,变成了脂粉钱,家中金山银海、生活骄奢淫逸的中高层已经让大明公司开不下去了。

16.流风所及,上行下效,一些富裕的官宦富豪之家也大量使用紫檀家具来装点门面。

17.上梁不正下梁歪,上行下效,于是,即使一般银行工作人员,都可以滥用手中的权力。

18.“上行下效”“上好下甚”多用作贬义词,但“上行”“上好”的若是正义之事,这两个成语也可以是褒义的。

19.他的父母天天玩牌,结果上行下效,作儿子的也沾染了这一恶习。

20.上级主管只讲门面排场,下属当然跟着摆阔气,于是形成一股上行下效的邪靡歪风。

21.在中国,从来没有哪一朝代能够对其制度的合理性及合法性提出过哪怕是自圆其说的解释,因中国人从未认为制度涉及全社会的人,中国人一向把制度与命令不做区别,所有制度性的原则的解释权全部掌握在订制度者手中,这就是中国文化中强辞夺理、狡辩、不讲理等因素的来源,于是上行下效,中国式谎言流行至今。石康 

22.上行下效,畸型发展观还带引社会向着急功近利、唯利是图的道德深渊急速滑落,“笑贫不笑娼”,竟成一时风气。

23.皇帝为自己荷包着想,官员上行下效,贪污风气延续到清末,遂成为清朝衰败的主要原因。

24.在上位者若是行为不端,往往就会产生上行下效的结果。

25.精简会议,裁减冗员,消除会海,这些都必须从中央做起,然后上行下效,才能提高行政效率。

26.一些领导干部奉行“好人主义”,不但使一个地方、一个单位“批评与自我批评”荡然无存,而且上行下效,形成了庸俗的官风和林林总总的潜规则。

27.自从新经理上任以后,勤勉自励,同仁上行下效,工作绩效大增。

28.上行下效,当头儿的老违反规章制度,事情那能办好呢?

29.上层贵族的很多风气,不管好坏,被帝国普通凡人学去,皆奉为圭臬,所谓上行下效,不过如此!墨雨一个人穿梭在殿外亭园阁楼之间,远处蝉鸣虫嘶声不断。

30.如果不是牛新成首先以权力个体对制度的漠视心生贪婪,何来路战军、张新良等群体上行下效权力对于制度的漠视。

31.7, “上行下效”“上好下甚”多用作贬义词,但“上行”“上好”的若是正义之事,这两个成语也可以是褒义的。

32.如果一个社会总是你争我夺,于是上行下效,风俗必然败坏,道德必然沦丧。

33.上行下效,地方官吏最能体察上方吹来的风气,越是在这等黑暗时候,越见君主决断和意愿的体现。

34.在中国传统的社会里,博戏是一种流传久远且广泛的风习,并发展出桔补、双陆、打马、掷骰子等各种方式,在上层社会以此做为消遣与娱乐,市井小民也上行下效。

35.在"一把手"的示范带动下,作为崂山土地主管部门的区国土资源局的"一把手"于志军,也就上行下效,依样而行。

36.当父母的若不知节俭,儿女就会上行下效,放纵无度。

37.我若乘坐好车好马,百官们便会上行下效,奢侈之风就会流毒四方。

38.俗话说,上行下效,上面的人怎么做,下面的人也跟着仿效。

39.领导不论在工作上,还是生活中都要以身作则,这样上行下效,就能带动大家一同进步。


※ "上行下效"成语造句字词成语句子成语词典查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