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招财纳福招财纳福的故事

招财纳福的成语故事


拼音zhāo cái nà fú

基本解释纳:享受。发财享福。

出处伊索《伊索寓言·赫耳墨斯的雕像》:“他看见自己的像,心想自己是个掌管招财纳福的天使,人们一定要出高价来买,就问值多少钱。”


暂未找到成语招财纳福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招财纳福)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历史出处
一路福星清 范寅《越谚》上卷:“一路福星,又一路顺风,送远行语。”
万贯家财元·无名氏《玩江亭》第一折:“牛璘有万贯家财,在赵江梅家作赘。”
不义之财汉 刘向《列女传 齐田稷母》:“不义之财非吾有也,不孝之子非吾子也,子起。”
不打自招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第13卷:“押司和押司娘不打自招。”
临财不苟西汉 戴圣《礼记 曲礼上》:“临财毋苟得,临难毋苟免。”
临财苟得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39卷:“反比那面是背非,临财苟得,见利忘义一班峨冠博带的不同。”
义不主财,慈不主兵宋·陈元靓《事林广记·警世格言》:“义不主财,慈不主兵。”
义不生财
买马招兵《再生缘》第三回:“今中既到山中住,少不得,买马招兵尽壮怀。”
买马招军明·汤显祖《牡丹亭·牝贼》:“有这等事?恭喜了!借此号令,买马招军。”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13回:“俗话说得好:‘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当时袁伯珍听得这些说话,便要从此发一宗洋财。”
人财两失《警世通言 玉堂春落难遇夫》:“王三中了举,不久到了京,白白地要了玉堂春去,可不人财两失?”
人财两空清 曹雪芹《红楼梦》:“可怜张李二家没趣,真是‘人财两空’。”
仗义疏财元 无名氏《看钱奴》:“他父亲在日,人都叫他做钱舍,如今那小的仗义疏财,比老员外甚是不同。”
伤财劳众明·施耐庵《水浒传》第80回:“毕竟鳅船难取胜,伤财劳众枉徒然。”
作威作福《尚书 洪范》:“惟辟作福,惟辟作威,惟辟玉食。臣无有作福作威玉食。”
作福作威语出《书 洪范》:“惟辟作福,惟辟作威,惟辟玉食。臣无有作福作威玉食。”
倚财仗势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回:“表兄薛蟠,倚财仗势,打死人命,现在应天府案下审理。”
全家福张爱玲《浮花浪蕊》:“多数是住宅外阳光中的小照片,也有照相馆拍的全家福。”
兴亡祸福元·关汉卿《玉镜台》第二折:“这七条弦兴亡祸福都相应,端的个圣贤可对,神鬼堪惊,俗怀顿爽,尘虑皆清。”
养贤纳士明·无名氏《孟母三移》第一折:“养贤纳士,修德治民。”
出纳之吝《论语·尧白》:“子曰:‘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内之吝谓之有司。’”
凿楹纳书《晏子春秋·杂下三十》:“晏子病,将死,凿楹纳书焉。谓其妻曰:‘楹语也,子壮而示之。’”
别居异财清 薛福成《出使四国日记 光绪十六年十二月初十日》;“子既娶妇,与父母别居异财,甚者不相闻问。”
别籍异财《唐律 户婚》:“诸祖父母、父母在而子孙别籍异财者,徒三年。”
别财异居《宋史 太祖纪二》:“癸亥,诏:荆蜀民祖父母、父母在者,子孙不得别财异居。”
力殚财竭唐·白居易《止狱措刑》:“及秦之时,厚献以竭人财,远役以殚人力;力殚财竭,尽为完贼,群盗满山,赭衣塞路;故每岁断罪,数至十万。”
助边输财《汉书·卜式传》:“时汉方事匈奴,式上书,愿输家财半助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