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匪夷匪惠匪夷匪惠的故事

匪夷匪惠的成语故事


拼音fěi jí fěi huì

基本解释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出处《旧唐书·司空图传》:“匪夷匪惠,难居公正之明;载省载思,当徇栖衡之志,可放还山。”


暂未找到成语匪夷匪惠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匪夷匪惠)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历史出处
夷为平地孙犁《我的绿色书》:“为了方便,把假山、小河,夷为平地,抹上洋灰,使它寸草不生,成了停车场。”
受益匪浅清·唐芸洲《七剑十三侠》第56回:“若能众位豪杰常常聚首,教导小儿,却是受益匪浅!”
匪夷所思《周易 涣》:“涣有丘,匪夷所思。”
以夷制夷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邓训传》:“议者咸以羌胡相攻,县官之利,以夷伐夷,不宜禁护。”
夷然自若《魏书 卢义僖传》:“内外惶怖,义僖夷然自若。”
肉眼惠眉
尊王攘夷清·皮锡瑞《经学历史·经学变古时代》:“但尊王攘夷,虽春秋大义,而王非唯喏趋伏之可尊,夷非一身两臂之可攘。”
敌惠敌怨《左传·文公六年》:“夷之蒐,贾季戮臾骈,臾骈之人欲尽杀贾氏以报焉,臾骈曰:‘不可,吾闻前志有之曰:敌惠敌怨,不在后嗣,忠之道也。’”
化险为夷唐 韩天卿《平蛮颂序》:“变氛沴为阳煦,化险阻为夷途。”
通商惠工《左传·闵公二年》:“务材训农,通商惠工。”
小恩小惠清 岭南羽衣女士《东欧女豪杰》:“偶有一个狡猾的民贼出来,略用些小恩小惠来抚弄他,他便欢天喜地感恩戴德。”
以夷伐夷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邓训传》:“议者咸以羌、胡相攻,县官之利,以夷伐夷,不宜禁护。”
毁宗夷族晋 陆机《谢平原内史表》:“方臣所荷未足为泰,岂臣蒙垢含吝所宜忝,窃非臣毁宗夷族所能上报。”
匪石匪席《诗经·邶风·柏舟》:“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
匪朝伊夕《周书·文帝纪上》:“今若召悦授以内官,臣列旆东辕,匪朝伊夕。”
鄙夷不屑叶圣陶《倪焕之》九:“难得笑的平板的脸上却浮着鄙夷不屑的笑意。”
匪伊朝夕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婴宁》:“我有志,匪伊朝夕。”
詈夷为跖明 沈德符《野获编 言事 言官一言之失》:“其他占风望气,詈夷为跖,自弃名教者,固不可胜数矣。”
惠风和畅晋·王羲之《兰亭集序》:“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秀外惠中唐·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曲眉丰颊,清声而便体,秀外而惠中。”
不费之惠《二刻折案惊奇》卷十:“那时是白得来的东西,左右是不费之惠,料然决不怠慢了我们。”
江左夷吾《晋书·温峤传》:“于时江左草创,纲维未举,峤殊以为忧。及见王导共谈,欢然曰:‘江左自有管夷吾,吾复何虑!’”
惠子善譬《新序·善说》:“惠子之言事也善譬。王使无譬,则不能言矣。”
匪匪翼翼《诗经·小雅·四牡》:“四牡匪匪。”《诗经·小雅·采芑》:“四骐翼翼。”《礼记·少仪》:“车马之美,匪匪翼翼。”
不夷不惠汉 扬雄《法言 渊蹇》:“不屈其意,不累其身,曰:‘是夷惠之徒欤?’曰:‘不夷不惠,可否之间也。’”
用夏变夷《孟子 滕文公上》:“吾闻用夏变夷者,未闻变于夷者。”
背惠食言《周书 杨荐传》:“荐至蠕蠕,责其背惠食言,并论结婚之意。”
惠子知我惠子指惠施,战国宋人,在先秦诸子中属名家,为庄周契友。惠死后,庄周过其墓,曾借匠石斫垩的寓言,感慨“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见《庄子·徐无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