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柳腰莲脸柳腰莲脸的故事

柳腰莲脸的成语故事


拼音liǔ yāo lián liǎn

基本解释腰如柳,脸似莲。形容女性之美。亦代指美女。

出处唐 韩偓《频访卢秀才》诗:“药诀棋经思致论,柳腰莲脸本忘情。”


暂未找到成语柳腰莲脸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柳腰莲脸)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历史出处
残花败柳元 白朴《墙头马上》第三折:“休把似残花败柳冤仇结,我与你生男长女填还彻,指望生则同衾,死则共穴。”
柳暗花明又一村宋 陆游《游山西村》诗:“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打肿脸充胖子李英儒《野火春风斗古城》第十章:“打肿脸充胖子,你还知道羞耻不?”
杨柳依依
鼻青脸肿清 石玉昆《三侠五义》第44回:“这恶贼原想着是个暗算,趁着军官作下揖去,不能防备,这一脚定然鼻青脸肿。”
脸黄肌瘦王西彦《隔膜》:“在这乡下孩子的观念里,难民应该都是一些脸黄肌瘦、衣著褴褛的人。”
颜骨柳筋《二刻拍案惊奇》卷二:“此书颜骨柳筋,无一笔不合法。”
带减腰围语出《梁书·昭明太子统传》:“体素壮,腰带十围,至是减削过半。”
柳暗花明宋 陆游《游山西村》诗:“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露头露脸
反脸无情吴玉章《从甲午战争前后到辛亥革命前后的回忆》:“但自日俄战争结束后,它就反脸无情,和清朝反动政府勾结起来。”
脸红筋暴
翻脸不认人老舍《骆驼祥子》:“过河拆桥,老头子翻脸不认人,他们替祥子不平。”
满脸春风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3回:“早见那位钦差顶冠束带满脸春风的迎出舱来。”
愁眉苦脸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47回:“成老爹气的愁眉苦脸,只得自己走出去回那几个乡里人去了。”
不为五斗米折腰《晋书 陶潜传》:“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
柳啼花怨宋 卢祖皋《夜行船 暖入新梢风又起》词:却说当时,柳啼花怨,魂梦为君迢递。
满脸春色茅盾《子夜》:“谈话自然又热闹起来,刚才发牢骚的朱吟秋和陈君宜也是满脸春色。”
膀大腰圆清·贪梦道人《彭公案》第一回:“对面来了一人,身高九尺,膀大腰圆,身穿一件白纱长衫,内衬蓝夏布汗褂裤。”
劈头盖脸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14回:“晃盖喝道:‘你既不做贼,如何拿你在这里?’夺过士兵手里棍棒,劈头盖脸便打。”
章台杨柳唐韩翃有姬柳氏,以艳丽称。韩获选上第归家省亲;柳留居长安,安史乱起,出家为尼。后韩使人寄柳诗曰:“章台柳,章台柳,昔日青青今在否?纵使长条似旧垂,亦应攀折他人手。”
寻花问柳唐 杜甫《严中丞枉驾见过》诗:“元戎小队出郊炯,问柳寻花到野处。”
柳影花阴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四折:“心不存学海文林,梦不离柳影花阴,则去那窃玉偷香上用心。”
脸红耳赤萧殷《桃子又熟了》:“没有等翻译同志把所有的问题都提出来,那个美国人竟脸红耳赤地吼起来。”
哭丧着脸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66回:“小玉兰哭丧着脸,走到湖亭席上,狄希陈唬得魂飞天外。”
花说柳说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5回:“你看不得这些年轻的小老爷们,花说柳说的,不中用。”
章台之柳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六卷:“章台之柳,虽已折于他人;玄都之花,尚不改于前度。”
脸红耳热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91回:“听得老太太说完了,越觉得脸红耳热,连忙跪下道:‘老太太息怒。这都是媳妇一时偏执,惹出老太太气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