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恶贯已盈恶贯已盈的故事

恶贯已盈的成语故事


拼音è guàn yǐ yíng

基本解释同“恶贯满盈”。

出处《金石萃编·唐玄宗〈批答裴耀卿等奏〉》:“小蕃背诞,恶贯已盈。”


暂未找到成语恶贯已盈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恶贯已盈)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历史出处
盈科后进《孟子·离娄下》:“原泉混混,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
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唐·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学贯中西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106回:“博了个熟识时务,学贯中西的名气。”
遏恶扬善《周易 大有》:“君子以遏恶扬善,顺天休命。”
鬼怕恶人旧题宋·苏轼《艾子杂说》:“王曰‘前人已不住矣,又安敢祸之?’艾子曰:‘真是鬼怕恶人也。’”
褒善贬恶宋 邵博《闻见后录》第21卷:“惟有三四寸竹管子,向口角头褒善贬恶,使善人贵、恶人贱,善人生、恶人死,须是由我始得。”
恶衣恶食先秦 孔子《论语 里仁》:“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欺善怕恶明 杨柔胜《玉环记 韦皋别妻》:“田舍翁住在山圪落,恃老无端多凶恶,我每反被相辱没,欺善怕恶,欺善怕恶。”
十恶不赦元 关汉卿《窦娥冤》第四折:“这药死公公的罪名,犯在十恶不赦。”
融会贯通宋 朱熹《朱子全书 学三》:“举一而三反,闻一而知十,乃学者用功之深,穷理之熟,然后能融会贯通,以至于此。”
恶醉强酒《孟子·离娄上》:“今恶死亡而乐不仁,是犹恶醉而强酒。”
爱则加诸膝,恶则坠诸渊西汉 戴圣《礼记 檀弓下》:“今之君子,进人若将加诸膝,退人若将坠诸渊。”
善善恶恶先秦 荀况《荀子 强国》:“彼先王之道也,一人之本也,善善恶恶之应也,治必由之,古今一也。”
迫不得已东汉 班固《汉书 王莽传上》:“将为皇帝定立妃后,有司上名,公女为首,公深辞让,迫不得已,然后受诏。”
壮心不已三国 魏 曹操《步出夏门行 龟虽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改恶向善明·无名氏《齐天大圣》第四折:“尊上帝好生之德,再休题妄想贪嗔,从今改恶向善,朝上帝礼拜三清。”
除恶务本《书·泰誓下》:“树德务滋,除恶务本。”蔡沈集传:“去恶则务绝根本。”
始终一贯毛泽东《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时期的任务》:“中国不但应当和中国人民的始终一贯的良友苏联相联合,而且应当按照可能,……”
无恶不作清 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73回:“程大姐自到周龙皋家,倚娇作势,折毒孩子,打骂丫头,无恶不作。”
惩恶劝善左丘明《左传 成公十四年》:“《春秋》之称微而显,志而晦……惩恶而劝善。非圣人谁能修之?”
条入叶贯汉·王充《论衡·薄葬》:“通人知士,虽博览古今,窥涉百家,条入叶贯,不知审知。”
恶作剧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婴宁》:“观其孜孜憨笑,似全无心肝者,而墙下恶作剧,其黠孰甚焉!”
自负盈亏
贯彻始终曾朴《孽海花》第34回:“对于内学相宗各法门,尤能贯彻始终。”
不能自已唐 卢照邻《寄裴舍人书》:“因泣下交颐,不能自已。”
热泪盈眶姚雪垠《李自成》:“崇祯继续向祖宗祷告,满怀凄怆,热泪盈眶,几乎忍不住要在祖宗前痛哭一场。”
不得已而为之宋·辛弃疾《九议》:“岁币郊祀之费,是不得已而为之者。”
如雷贯耳元 郑廷玉《楚昭公》第四折:“久闻元帅大名,如雷贯耳。”